成语

年头月尾的意思

niántóuyuèwěi

年头月尾



拼音nián tóu yuè wěi

注音ㄋ一ㄢˊ ㄊㄡˊ ㄩㄝˋ ㄨㄟˇ

解释①谓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②指《春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

出处宋·林光朝《痴顽不识字》诗:“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时间。

感情年头月尾是中性词。

繁体年頭月尾

英语the beginning of a year and the end of a month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nián   注音  ㄋ一ㄢˊ   
部首  干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RHFK  五笔98  TGJ  仓颉  OQ  郑码  MAMB  四角  80500  结构  上下电码  1628  区位  3674  统一码  5E74  笔顺  ノ一一丨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年的拼音:nián(ㄋ一ㄢˊ)  

⒈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年。三年五载。

⒉ 每年的:年会。年鉴。年利。年薪。

⒊ 一年的开始:年节。新年。

⒋ 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画。年礼。年货。

⒌ 时期,时代:近年。年华。年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年限。年深日久。

⒍ 收成:年成。年景。年谨。荒年。

⒎ 岁数:年纪。年事(岁数)。年高。年轮。

⒏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年。童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

⒐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年兄。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

⒑ 姓。

统一码

年字UNICODE编码U+5E74,10进制: 24180,UTF-32: 00005E74,UTF-8: E5 B9 B4。

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年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䄭秊

汉英互译

age、annual、New Year、year

造字法

形声:从禾、千声

English

year; new-years; person's 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年的拼音:

nián  

〈词性:名〉

(1)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2) 同本义 [ripe]

秊,谷熟也。——《说文》

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谷梁传·桓公三年》

五谷大熟为大有年。——《谷梁传·宣公十六年》

丰年多黍多秊。——《诗·周颂·丰年》

有年。——《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

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书·多士》

(3) 又指一年的收成

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4) 又

凶年不免于死亡。

(5) 又如:年登(谷物丰收);年荒(谷物歉收);年丰(年成丰收);年饥(年成荒歉);年灾(自然灾害)

(6) 时间单位。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的约365又1/4太阳日的周期[year]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战国策·齐策》

(7) 又如:今年;去年;年把(一年左右的时间);年根(方言。年底);年复一年(一年又一年);年课(一年征收的税);年谷(一年中种植的谷物);年常(常年,经常)。又指朔数。即我国的农历平年为十二个朔望月,闰年为十三个朔望月。如:年脚下(年尾,年底);年集(阴历年底的集市)

(8) 年节 [days around lunar New Year;New Year]

新年正月,公子回家拜祖父、母亲的年回来。——《儒林外史》

(9) 又如:过年;新年;拜年;年酒(为祝贺新年邀请亲友吃的酒席);年敬(年礼。年敬送的礼物);年开(谓新年开始);年对(春联);年羹(过年时吃的羹汤);年团(过年吃的团子)

(10) 年纪,岁数 [age;year]

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时年七岁。——《世说新语·方正》

周处年少。——《世说新语·自新》

彼与彼年相若,道相似也。——唐· 韩愈《师说》

永生五年。——宋· 王安石《伤仲永》

(11) 又如:年计(年纪;岁数);年腊(年纪;岁数);年齿相等(年龄相当);年齿相悬(年龄相差悬殊);年台(对同年的尊称);年朽(年纪衰老);年位(年龄和爵位);年次(年龄的顺序);年侵(年纪渐老);年高望重(年纪大,名望高);年期(年纪的期限);年辈(年龄和行辈);年德(年龄德行)

(12) 寿命;一生的岁数 [lifetime]

人固不可以无年。——《世说新语·品藻》

(13) 又如:年寿(人的寿命);年力(年龄与精力);年迫日索(老年逼近,余日不多);年祚(人的寿命;指立国的年教);年衰岁暮(年纪衰老,寿命将尽);年在桑榆(比喻垂暮之年);年运(年寿和气运)

(14) 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a period in one’s lif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age]。如: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年艾(年老。五十岁叫艾);年耆(年老);年衰(年老);年弱(年轻);年暮(晚年)

(15) 年代 [time]。如:年世(年代;年数);年候儿(方言。年头儿;时代);年湮世远(谓年代久远);年韶(指美好的青春时代);年名(年号名)

(16) 日期,指某一确定时间 [date]。如:年庚(泛指年份和日期);年时(当年,往年时节;去年);年劳(任职的年数和劳绩)

(17) 岁月,泛指时间 [years;times]。如:年灾月晦(倒霉时运);年年防俭,夜夜防贼(随时要想到意外与不利);年所(年数);年律(年月,年岁);年流(年光流逝);年深(时间久长);年运(谓岁月不停地运行);年赊(年月长久);年数(泛指时间)

(18) 用以指有关年节用的[物品]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接袭人家去吃年茶。——《红楼梦》

(19) 又如:年帖(春帖);年物(农历新年用以馈赠亲友之物);年春(新春);年茶(指年节聚会吃的果茶)

(20) 假借为“佞”。奸巧谄庾,花言巧语的人 [one who flatters]

使王近於民,远于年,啬於时,惠於财,亲贤使能。——《大戴礼·公符》

(21) 姓

词性变化

年的拼音: nián  

〈词性:形〉

(1) 科举时代同科考中者互称 [winners of the same imperial examination]

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儒林外史》

(2) 又如:年家(称同科考中者的家庭);年伯(对与父亲同榜登科而年长者的尊称);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年侄(年兄之侄);年叔(对与父辈同榜登科而年岁较小者的尊称)

(3) 每年的 [annual]。如:年产量(指一年生产的数量);年年岁岁(每年);年计(年度预算);年租(每年的租税);年芳(指美好的春色);年柳(春柳)

常用词组

年辈、年表、年成、年齿、年初、年代、年底、年度、年饭、年份、年俸、年富力强、年高、年高德劭、年糕、年根儿、年庚、年关、年光、年号、年华、年画、年会、年货、年级、年纪、年假、年间、年鉴、年节、年金、年景、年久失修、年久月深、年均、年刊、年老、年老体弱、年历、年利、年龄、年轮、年迈、年末、年年、年谱、年青、年轻、年轻人、年少、年深月久、年寿、年岁、年所、年头,年头儿、年尾、年息、年下、年限、年兄、年已蹉跎、年夜、年谊、年友、年月、年载、年长、年中、年终、年资、年尊

  拼音  tóu tou   注音  ㄊㄡˊ ˙ㄊㄡ   繁体    
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UDI  仓颉  YK  郑码  TDGD  四角  34800  结构  单一电码  7333  区位  4523  统一码  5934  笔顺  丶丶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头(頭)的拼音:tóu(ㄊㄡˊ)  

⒈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头骨。头脑。头脸(①头和脸;②指面貌;③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⒉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头。剃头。

⒊ 物体的顶端:山头。笔头。两头尖。

⒋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头儿说起。头绪。

⒌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头儿。

⒍ 以前,在前面的:头三天。

⒎ 次序在前,第一:头等。头生。

⒏ 首领:头子。头目。

⒐ 方面:他们是一头的。

⒑ 临,接近:头睡觉先洗脸。

⒒ 量词,多指牲畜:一头牛。

⒓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头五百。

⒔ (tou)名词后缀(①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②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③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

⒕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统一码

头字UNICODE编码U+5934,10进制: 22836,UTF-32: 00005934,UTF-8: E5 A4 B4。

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头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put、cobbra、conk、garret、head、knowledge-box、nob、noddle、offal、sconce、twopenny

相关字词

尾、脚

造字法

原为形声:从页、豆声

English

head; top; chief, first; bo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头的拼音:

tóu  

〈词性:名〉

(1) (形声。从页( xié  ),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 同本义 [head]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頭,首也。——《说文》

苞头者,神所居。——《春秋·元命》

头容直。——《礼记·玉藻》

左头奉之。——《仪礼·士相见礼》

杀人者刎头。——《公羊传》注

王购子头千金。——晋· 干宝《搜神记》

将子头与剑来。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举头望明月。——唐· 李白《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3) 又如:头直上(头顶上);光头(剃光的头;头上没有戴帽子);头大(形容遇到困难头昏脑胀的样子);头抵(敌对,对头。也作“头敌”、“敌头”);头足异处(头脚分离。指人被杀。也作“头足异所”);头昏脑闷(头脑昏晕。形容思虑不清)

(4) 发,毛发 [hair]。如:头须(束发的丝带);剃头;平头;头毛(头发);头白(老人发白。即白头);头发上指(形容盛怒);头发种种(形容老人头发短少)

(5) 事情的开端 [beginning]。如:起头;从头做起;头裹(开始);头阵(一切事情的开端或前段);头达(古代走在最前面的仪仗);头题(杂志目录中最前面的篇目);头讫(开端和结尾);头秋(秋收前的一段时间)

(6) 物的两端或末梢 [end;top]

暮至黑山头。——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既登峰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船头坐三人。——明· 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水头;梢头;桥头;露头;炕头儿;街头;弹头;杆头;床头

(8) 首领,头儿 [head;chief;boss]。如:头目(首领;领导人);他是我们的头儿;头营(驻有指挥部的军营);头头脑脑(为首的人);头马(领头马);头儿脑儿(头面人物);头行人(带头的人)

(9) 最上等级 [first-rate]。如:头高(指欲望大,要价高);头房(客舍中的上等房间);头酒(最香醇的酒,指醑);头厅(古称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

(10) 第一,第一次 [first]。如:头上末下(第一次);头食(第一道食品。指面粉);头阵(战斗时的第一次交锋);头纲(指第一批运送到京都的春茶);头筹(第一。较技时得第一称为得头筹)

(11) 上一个 [last]。如:头年;头天(前一天);头里(先前;事先)

(12) 借代人 [person]。如:头影(人影子);头役(旧时官府中的差役);头翁(旧时对官府差役的謏称)

(13) 特指敌对的人 [enemy]

冤有头,债有主。——《五灯会元》

(14) 头部有发部分 [top]

头,首自发以上为头。——《六书故》

(15) 路;途径 [way]。如:分头进军

(16) 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commission]

凡有卖字画、古董物件的,俱要抽头。——《豆棚闲话》

词性变化

头的拼音:

tóu  

〈词性:动〉

(1) 磕头 [kowtow]。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父亲母亲吩咐我,叫给舅母行礼,请舅母到厢房里坐下受头。——《儿女英雄传》

(2) 〈词性:方〉∶临到;接近 [be near to]。如:头吃饭要洗手;头五点就得动身

头的拼音:

tóu  

〈词性:量〉

(1) 件,桩 [piece]

这头亲事,不是情愿与的。——《水浒传》

(2) 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潭中鱼可百许头。——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每责一头。

捕得两三头。

(3) 又如:一头牛;三头猪

(4) 另见 tou  

头的拼音:

tóu  

〈词性:助〉

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

惶恐滩头说惶恐。——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常用词组

头版、头半天,头半天儿、头寸、头等、头顶、头兜、头儿、头发、头发胡子一把抓、头伏、头功、头骨、头号、头昏、头昏脑胀、头昏眼花、头角、头角峥嵘、头巾、头盔、头里、头脸,头脸儿、头领、头颅、头路、头面、头面人物、头名、头目、头脑、头脑发胀、头脑冷静、头年、头牛、头牌、头皮发麻、头破血流、头钱、头前、头秋、头球、头人、头绳、头虱、头饰、头水,头水儿、头套、头疼、头疼脑热、头天、头条、头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头头、头头是道、头秃、头陀、头晚、头尾、头衔、头像、头囟儿、头型、头绪、头癣、头油、头晕、头胀、头重、头重脚轻、头子、头座

基本词义

头的拼音:

(1) 頭 tou  

后缀

(2) 附在某些名词后面,构成新的名词。如:木头;石头

(3) 附在某些动词后面,构成名词。如:念头

(4) 附在形容词后面,构成名词。如:他越学越有甜头

(5) 附在方位后面,构成新的方位词。如:前头;后头;抽屉里头

(6) 另见 tóu  

  拼音  yuè   注音  ㄩㄝˋ   
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EEEE  仓颉  B  郑码  Q  四角  77220  结构  单一电码  2588  区位  5234  统一码  6708  笔顺  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月的拼音:yuè(ㄩㄝˋ)  

⒈ 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⒉ 计时单位:一月。月份。岁月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

⒊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月刊。月薪。

⒋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饼。月琴。

⒌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月子。

统一码

月字UNICODE编码U+6708,10进制: 26376,UTF-32: 00006708,UTF-8: E6 9C 88。

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月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㬴囝肉腎

汉英互译

Diana、Luna、mo.、mon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on; month; KangXi radical 74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月的拼音: yuè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2) 同本义 [moon]

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说文》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书·洪范》

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仪礼·觐礼》

月虚而鱼脑减。——《淮南子·天文》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小雅·天保》

(3) 又如:月满则亏,水满则盈(喻指作事应适可而止,做得过分,就会走向反面);月上半阑残(指夜已深);月老冰人(月下老人);“月”字流觞(酒令的一种。令中必带“月”字);月日(月亮和太阳);月晕(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影(映于水中或隐约如于云间的月亮影子);月满(月圆);月王(对月的尊称)

(4) 历名。农历依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为一月;月份 [month]

族庖月更刀。——《庄子·养生主》

日削月割。——宋· 苏洵《六国论》

(5) 又如:月令(寿数);月生(出生的月份日期);月日(指几个月的日子);月小(指旧历只有二十九天的月份);月大(指旧历有三十天的月份);月分(亦作“月份”,月限,指规定的时限)

(6) 月光,月色 [moon light]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晋· 陶潜《归园田居》

(7) 又如:月明千里(月光普照大地);月波(指月光。月光似水,故称);月径(月光下的小路);月浪(月光);月阴(月影。借指月光);月皎(月色皎洁);月明(月光明朗)

(8) 指妇女的月经;月事 [menses]

月信不通,当归酒下。——《博济方》

(9) 又如:月闭(妇女月经不通)

(10) 指妇女怀胎的月份;又指分娩后的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month of pregnant or confinement]。如:在月子里

(11) [颜色或形状]像月亮一样的 [moon-like]

太一祝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史记》

(12) 又如:月洞窗(形圆如月的窗户);月光门(月亮门儿);月窗(山洞中较大的透亮孔;也指墙上小窗);月堂(唐李林甫堂名。因形如偃月,故名);月镜(石镜名。因石白如月色,故名);月羽(白色的羽毛)

(13) 每月 [monthly]。如:月例香供银子(施主按月给庙宇道观供奉神佛的香火银。也称“月例银子”);月分银子(月银,月例,月分钱。月钱);月表(按月记事之表);月佣(按月受雇佣的人);月朔(每月的朔日)

(14) 古人以月为群阴之本,故用以形容女子及女子有关的事物 [beautiful]。如:月韵(形容女子风韵秀逸);月貌花容(形容女子容貌姣美)

常用词组

月半、月报、月饼、月城、月初、月底、月度、月份、月份牌,月份牌儿、月宫、月工、月光、月光期、月桂、月桂树、月黑、月华、月季、月经、月刊、月亏、月蓝、月老、月历、月利、月亮、月令、月轮、月杪、月末、月票、月婆子、月钱、月琴、月球、月全食、月色、月食、月事、月台、月台票、月头儿、月尾、月夕、月夕花朝、月息、月下花前、月下老人、月相、月薪、月牙,月芽,月牙儿、月晕、月震、月中、月子、月子病

  拼音  wěi yǐ   注音  ㄨㄟˇ 一ˇ   
部首  尸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NTFN  五笔98  NEV  仓颉  SHQU  郑码  XMMH  四角  77214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442  区位  4618  统一码  5C3E  笔顺  フ一ノノ一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尾的拼音:wěi(ㄨㄟˇ)  

⒈ 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尾巴。尾鳍。鸟尾。

⒉ 末端:排尾。船尾。尾声。尾骨。尾灯。尾数。尾音。结尾。扫尾。虎头蛇尾。

⒊ 在后面跟:尾随。尾追。

⒋ 量词,指鱼:三尾鱼。

⒌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其他字义

尾的拼音:yǐ(一ˇ)  

⒈ 特指马尾(wěi   )巴上的毛:马尾罗。马尾儿提豆腐―提溜不起来。

⒉ 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三尾儿(雌蟋蟀)。

统一码

尾字UNICODE编码U+5C3E,10进制: 23614,UTF-32: 00005C3E,UTF-8: E5 B0 BE。

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尾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uda、offal、trail

相关字词

头、首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ail, extremity; end, ster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尾的拼音: wěi  

〈词性:名〉

(1) (会意。从倒毛在尸后。尸,指人。象人长有尾巴。本义:人或动物的尾巴)

(2) 同本义 [tail]

尾,微也。——《说文》

履虎尾 ,未济,濡其尾。——《易·履》

(3) 又如:虎尾;牛尾;尾大(比喻臣下势力强大);尾君子(指猴子)

(4) 末端,末尾 [end]

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运于渤海之尾。

系于其尾。——《资治通鉴》

舟尾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首尾;无头无尾;尾末(末尾;尾宿之末);尾句(句尾);尾页(末页)

(6) 水流的下游 [lower reaches]。如:我住在江尾

(7) 边际,边界 [boundary]

夫边境者,国之尾也。——《国语》

(8) 后部 [rear]

是我起兵已首尾期月矣。——方勺《方腊起义》

(9) 一星名 [a star’s name]。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六宿,有星九颗。又如:尾箕(尾宿和箕宿的并称)

(10) 姓。如:尾生丧身(传说鲁国人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水涨,尾生不愿失信,抱着桥柱被淹死)

词性变化

尾的拼音: wěi  

〈词性:动〉

(1) 尾随;跟踪盯梢 [tail]。如:尾其后;尾缀(尾随;跟随在后面);尾衔(相随的样子);尾犯(从犯);尾骑(跟在后面追赶的骑兵);尾尾(一个接着一个的样子)

(2) 鸟兽虫鱼交配 [mate]

鸟兽孳尾。——《书·尧典》

雄雌在前,孳尾成群。——《列子》

尾的拼音: wěi  

〈词性:量〉

(1) 相当于“头”、“条”,计数鱼的头数 [used for fish]。如:两尾鱼

(2) 另见   

常用词组

尾巴、尾部、尾大不掉、尾灯、尾骨、尾击、尾矿、尾期、尾气、尾欠、尾梢、尾声、尾数、尾水、尾随、尾翼、尾音、尾蚴、尾羽、尾韵、尾子

基本词义

尾的拼音:   

〈词性:名〉

(1) 指马尾上的毛 [hair on a horse’s tail]。如:马尾罗

(2) 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 [spikelets on a cricket’s tail]。如:三尾儿

(3) 另见 wěi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