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泥古执今的意思

zhíjīn

泥古执今



拼音nì gǔ zhí jīn

注音ㄋ一ˋ ㄍㄨˇ ㄓˊ ㄐ一ㄣ

解释泥:拘泥;执:执拘,约束限制。比喻用古代的陈规硬套今天的事物。

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6回:“于此礼不遵,而泥古执今,不独失礼,竟可谓之不臣矣。”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泥古执今是贬义词。

近义泥古违今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ní nì   注音  ㄋ一ˊ ㄋ一ˋ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NXN  仓颉  ESP  郑码  VXRR  四角  37112  结构  左右电码  3136  区位  3664  统一码  6CE5  笔顺  丶丶一フ一ノ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泥的拼音:ní(ㄋ一ˊ)  

⒈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泥巴。泥垢。泥浆。泥煤。泥淖(泥污的洼地)。泥泞。泥洼。

⒉ 像泥的东西:枣泥。山药泥。印泥(盖图章用的印色)。蒜泥。

其他字义

泥的拼音:nì(ㄋ一ˋ)  

⒈ 涂抹:泥墙。泥缝儿(fèngr   )。

⒉ 固执,死板:拘泥。泥古(拘泥古代的制度和说法,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泥守。

统一码

泥字UNICODE编码U+6CE5,10进制: 27877,UTF-32: 00006CE5,UTF-8: E6 B3 A5。

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䛏坭埿

汉英互译

mashed vegatable or fruit、mire、mud、slob

造字法

形声:从氵、尼声

English

mud, mire; earth, clay; plas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泥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尼声。本义:泥水)

(2) 中国古水名,泾水支流,即今甘肃省庆阳地区的东河及其下流马连河 [Ni River]

泥,泥水也。出北地郁郅北蛮中。亦曰 白马水。一名 东河。——《说文》

北地郡 郁郅县, 泥水出北蛮夷中。——《汉书》

(3) 泥土;泥巴 [earth;mud]

厥土惟涂泥。——《书·禹贡》

致远恐泥。——《论语》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杜甫《无家别》

谁家新燕啄春泥。——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泥中死者。——《资治通鉴》

(4) 又如:泥木(土木);泥水(带泥土的水);泥牛(即土牛);泥冈子(土山冈);泥坂(土坡);泥灰(灰土);泥尘(尘土);泥墩墩(土墩子。比喻呆板无用的人);泥垡头(泥土块)

(5) 泥水,稀泥;烂泥 [mud;mire]

震遂泥。——《易·震卦》。虞注:“坤土得雨为泥。”

胡为乎泥中。——《诗·邶风·式微》

市南门外泥中歇。——唐· 白居易《卖炭翁》

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6) 又如:泥掌(泥水匠用以抹平墙壁的泥镘);泥书(泥封的书函);泥头(指封酒坛口的泥巴);泥缄(古人书函多以泥封,后因以借指书信);泥章(封泥上所盖的印章);泥淖(烂泥;淤泥);泥荡(泥潭。泥坑);泥沟(烂泥淤积的水沟)

(7) 粘土的泥塑 [clay]。如:泥马(用泥塑造的马形);泥媳妇(泥塑的妇女像);泥像(泥塑佛像);泥龙(泥塑龙像);泥孩(泥塑娃娃);泥佛(泥塑的佛像)

(8) 重而稀软的、泥泞或粘滑的沉淀物 [muck]。如:泥涂(比喻污浊);汽车房地上的油泥

(9) 一堆捣成或压成的柔软的糊状混合料 [mashed fruit or vegetable]

那庄家连忙取半只熟狗肉,捣些蒜泥,将来放在智深面前。——《水浒传》

(10) 又如:枣泥;土豆泥;蒜泥

(11) 读“ niè  ”,通“涅”,染黑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词性变化

泥的拼音:   

〈词性:形〉

(1) 软弱无力 [weak and feeble]

威夷(兽名),长颈而泥。——《尔雅·释兽》

(2) 另见   

常用词组

泥巴、泥饭碗、泥封、泥工、泥垢、泥滑、泥浆、泥金、泥坑、泥淖、泥泞、泥牛入海、泥菩萨、泥菩萨过江、泥鳅、泥人、泥沙、泥沙俱下、泥石流、泥水匠、泥塑、泥塑木雕、泥胎、泥滩、泥潭、泥炭、泥塘、泥土、泥瓦匠、泥丸、泥汪、泥污、泥俑、泥沼、泥足巨人、泥醉

基本词义

泥的拼音:   

〈词性:动〉

(1) 阻塞,阻滞 [stop]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论语·子张》

(2) 又如:泥滞(滞留,停留);泥漉(阻塞干涸);泥饮(强留饮酒);江为山所泥

(3) 拘泥于;拘执,不变通 [bigoted;obstinate]

总而言之,不能泥信的就是了。——《二刻拍案惊奇》

(4) 又如:泥文(拘泥于文字);泥定(株守;拘执);泥信(拘泥一面,过分相信);泥执(拘泥固执);泥常(拘泥于常规);泥象(拘泥形迹);泥视(谓死板地看问题)

(5) 涂沫 [plaster;putty]

王以赤石脂泥壁。——《世说新语·汰侈》

(6) 又如:泥坦克

(7) 糊 [paste]

红纸泥窗绕画廊。——花蕊夫人《宫词》

(8) 软求,软缠;缠着 [stick to]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杜甫《冬至》

翠环仍泥着不肯去。——《老残游记》

(9) 另见   

常用词组

泥古、泥守、泥子

  拼音    注音  ㄍㄨˇ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DGHG  仓颉  JR  郑码  EDJ  四角  40600  结构  上下电码  0657  区位  2537  统一码  53E4  笔顺  一丨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古的拼音:gǔ(ㄍㄨˇ)  

⒈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古代。古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古典。古风。古训。古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

⒉ 古体诗的简称:五古(五言古诗)。七古(七言古诗)。

⒊ 姓。

统一码

古字UNICODE编码U+53E4,10进制: 21476,UTF-32: 000053E4,UTF-8: E5 8F A4。

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ge-old、ancien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十、从口

English

old, classic, anci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古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2) 同本义 [ancient times]

古,故也。——《说文》

大古冠布。——《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

以是为近古也。——《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

慨长思而怀古。——《文选·张衡·东京赋》

别求闻由古先哲王。——《书·康诰》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吕氏春秋·察今》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 务光是也。—— 清· 黄宗羲《原君》

(3) 又如:远古(遥远的古代);古字(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古器(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古代乐器);古货(古代货币);古贤(古代贤人)

(4) 古代的事物,特指先哲的遗典、道统。古代的典章、文献 [books or orthodoxies of ancient sages]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唐· 韩愈《师说》

宽至雒阳,复从 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汉书·丁宽传》

(5) 又如:仿古;考古;拟古;怀古;古义(古书的义理);古谊(古代典籍之义理);古逸(指未加纂辑的古诗文等)

(6) 古人 [the ancients]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陈古义以刺今,不说德而好色也。——《诗·郑风·女曰鸡鸣序》

(7) 又如:古老上人(古人);古义(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古节(古人立身的节操);古谊(古贤人之风义)

(8) 天 [Heaven]

天为古。——《周书·周祝》

曰若稽古。——《书·尧典》

其于中古乎。——《易·系辞传》

(9) 又如:古帝(指天帝);古后(先王,前代帝王)

(10) 古体诗的简称 [form of pre-Tang poetry]。如:古风(古体诗。每篇字数不拘,每句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不讲平仄,用韵亦较自由);五言古;七言古

(11) 古巴的简称 [Cuba]。如:中古建交

(12) 象声词。如;古剌剌(旗子飘动或甩鞭的声响);古鲁鲁(古鹿鹿。形容物体转动;也指腹内肠子蠕动或液体喷出的声响);古都都(多形容水不断涌出的声响)

词性变化

古的拼音:   

〈词性:形〉

(1) 久远;古老 [ancient;age-old] ——用来指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的东西

古,久也。——《玉篇》

逝不古处。——《诗·邶风·日月》

古训是式。——《诗·大雅·烝民》

今之于古也。——《吕氏春秋·长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唐· 杜牧《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承湘南亲友》

(2) 又如:古文明;古王朝;古堡(边疆古老的城堡;营垒);古渡(古老的渡口);古始(远古);古礼(古时的礼制)

(3) 质朴 [simple]。如:古穆(古朴凝重);古峭(古朴端肃;古朴简劲);古健(古朴雄健);古常(古朴寻常)

(4) 奇特,不同凡俗;执拗 [strange]

(5) 又如:古执(固执。古板执拗);古董(方言。比喻顽固守旧的人);古涩(形容文句古奥难读)

(6) 旧,原来 [old;former]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古诗十九首》

常用词组

古奥、古板、古北区、古刹、古厝、古代、古代、古道、古道热肠、古典、古董、古都、古方,古方儿、古风、古怪、古冠、古国、古话、古画、古籍、古记、古迹、古今、古今中外、古井无波、古劲、古旧、古来、古兰经、古老、古里古怪、古历、古貌古心、古朴、古气、古腔古调、古钱、古人、古色古香、古尸、古诗、古时、古式、古书、古玩、古往今来、古为今用、古文、古文字、古文字学、古物、古昔、古稀、古训、古雅、古谚、古意、古音、古远、古语、古筝、古装、古拙

  拼音  zhí   注音  ㄓˊ   繁体    
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RVYY  仓颉  QKNI  郑码  DQS  四角  55017  结构  左右电码  1013  区位  5420  统一码  6267  笔顺  一丨一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执(執)的拼音:zhí(ㄓˊ)  

⒈ 拿着:执刃。执鞭。执笔。

⒉ 掌握:执政。执教(jiào   )。

⒊ 捕捉,逮捕:战败被执。

⒋ 坚持:固执。执意。

⒌ 实行:执行。

⒍ 凭单:回执。

⒎ 朋友:执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简称“执”)。

⒏ 姓。

统一码

执字UNICODE编码U+6267,10进制: 25191,UTF-32: 00006267,UTF-8: E6 89 A7。

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执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執秇

汉英互译

capture、carry out、catch、grasp、hold、persist

造字法

会意:从幸、从丸

English

hold in hand; keep; carry ou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执的拼音:

zhí  

〈词性:动〉

(1)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2) 同本义 [arrest]

执,捕罪人也。——《说文》

而妻妾执。——《礼记·檀弓》。注:“拘也。”

使执连尹。——《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

遂袭虞,灭之,执 虞公。——《左传·僖公五年》

被执至南门。——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3) 又如:执命(讨命;索命);执讯(捉命并加以审问);执囚(拘捕囚禁);执问(拘留讯问);执狱(治狱;审判案件)

(4) 拿;持 [hold]

执之用黄牛之革。——《易·遯》

执君之乘车。——《礼记·少仪》。注:“执辔也。”

执竞武王。——《诗·周颂·执竞》。笺:“执,持也。”

执束帛。——《礼记·曾子问》

献琛执贽。——《文选·张衡·东京赋》

执干戚舞。——《韩非子·五蠹》

执叶伺蝉。——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居左者手执蒲葵扇。——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

东坡右手执卷端。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执圭端拱(双手拿圭拱捧于胸前);执鞭弭(为人驾驭车马,充当保镖);执锐(手持兵器);执桴(拿起鼓槌);执拂(手执拂尘);执玉(手捧玉器);执杖(手持丧棒);执圭(以手持圭)

(7) 操持;执行 [go in for;carry out]

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汉书·叔孙通传》

(8) 又如:执作(操作;劳作);执役(服役人员;工作人员);执料(操持,照料);执威(施行刑罚);执务(操持,担任);执职(从事某专职;服役)

(9) 主持;掌管 [take charge of]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执狱牢者无病。——《淮南子·说山训》

(10) 又如:执专阃外(执掌镇守国家边关的权力);执正(主持公道);执炊(掌管炊事,做饭);执把(把持;掌管;拿着);执事人(主管具体事务的人)

(11) 掌握;控制 [control]

公子执辔愈恭。(执辔:握着驭马的缰绳。)——《史记·魏公子列传》

(12) 又如:执服(慑服,因畏惧而服从);执持(握持,控制,掌握);执权(掌握权柄)

(13) 固执;坚持 [stick to]

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荀子·儒效》

(14) 又如:执迷不化(固执己见,不知变通);执泥一见(固执一义,不知通权变达);执告(执意求告);执违(执意违抗);各执己见;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掌握根本之道)

(15) 取得 [achieve;acquire;gain;get]

是皆不足以执信也。——马中锡《中山狼传》

(16) 判断 [ascertain;judge;decide]

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也。——《礼记·乐记》

(17) 又如:执狱(审判案子)

(18) 堵塞 [block]

子玉使 伯棼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19) 结下,结成 [incur;forge;become]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国语·越语上》

(20) 又如:执怨(结怨,抱急);执仇(结仇)

(21) 对待 [treat with]

貌执之士者百有余人。——《荀子》

词性变化

执的拼音:

zhí  

〈词性:名〉

(1) 至交,好友 [the best friend;the most intimate friend]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杜甫《赠卫八处士》

(2) 凭单 [receipt]。如:执凭文帖(有官府印信的公文);执结(具结证明);执证(凭证);回执;收执

(3) 姓

执的拼音:

zhí  

〈词性:介〉

相当于“用”、“凭” [with]

执古可以御今,证今可以知古。——《云笈七签》

常用词组

执傲、执笔、执鞭、执导、执法、执法不公、执法如山、执绋、执教、执礼、执迷不悟、执泥、执牛耳、执拗、执勤、执事、执手、执心、执行、执刑、执言、执业、执意、执友、执掌、执照、执政、执政党、执中、执著

  拼音  jīn   注音  ㄐ一ㄣ   
部首  人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WYNB  仓颉  OIN  郑码  ODSX  四角  80207  结构  上下电码  0093  区位  2981  统一码  4ECA  笔顺  ノ丶丶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今的拼音:jīn(ㄐ一ㄣ)  

⒈ 现在:今天。今生。今世。今番(这次)。古为今用。今是昨非。

统一码

今字UNICODE编码U+4ECA,10进制: 20170,UTF-32: 00004ECA,UTF-8: E4 BB 8A。

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今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modern、now、this、today

相关字词

古、昔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now, today, modern era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今的拼音: jīn  

〈词性:名〉

(1) (会意。从佶亼(   )。本义:现在)

(2) 同本义 [the present]

今,是时也。——《说文》

今,时辞也。——《苍颉篇》

迨其今兮。——《诗·召南·摽有梅》

于今三年。——《诗·豳风·东山》

吾今召君矣。——《史记·汲郑传》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战国策·燕策》

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今其室十无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今之高爵显位。——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今年四月。(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即戊戌年。四月,旧历。公历是六月。)——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今朝三明朝四(指一天天地推诿、拖延);今雨(新近结交的朋友);今愁古恨(今人之愁和古人之恨);今下(现时,眼下);今夕何夕(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良辰)

(4) 现代;当代。与“古”相对 [modern times]

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孟子·梁惠王下》

(5) 又如:今上(帝制时代,尊称当代在位的皇帝);今体(当代所通行的诗、文、书法等体裁。别于古体而言);今字(指当代所使用的文字。即:楷书;隶书)

(6) 通“金” [gold]。如:今蝉蜕壳(金蝉脱壳。今,通“金”。比喻用计谋逃脱)

(7) 姓

词性变化

今的拼音: jīn  

〈词性:副〉

即将;立刻;马上 [immediately;at once;right away]

夺项王天下者,必 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今的拼音: jīn  

〈词性:连〉

假使,如果 [if]

今有人于此。——《墨子·公输》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 鲧禹笑矣。(今,如果。)——《韩非子·五蠹》

今王鼓乐。——《孟子·梁惠王下》

今括一旦为将。—— 汉· 刘向《列女传》

今若断斯织。

今的拼音: jīn  

〈词性:代〉

这,此 [this]。如:今次(这次);今遭(这一回);今早(今朝;今天)

常用词组

今不如昔、今番、今非昔比、今后、今年、今儿、今生、今世、今是昨非、今岁、今天、今昔、今译、今音、今朝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