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ì tiān ér xíng
注音ㄋ一ˋ ㄊ一ㄢ ㄦˊ ㄒ一ㄥˊ
解释逆:违背。违背天意做事。比喻违背客观形势或规律。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2回:“今孔明自负才智,逆天而行,乃自取败亡也。”
例子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据仙姑说得其难其慎,断不可逆天而行。”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违背客观规律。
感情逆天而行是中性词。
近义逆天行事
反义顺天应人
英语do godless things
动物生肖牛,虎,蛇
逆的拼音:nì(ㄋ一ˋ)
⒈ 方向相反,与“顺”相对:逆流。逆行。逆风。逆转(zhuǎn )(局势恶化)。莫逆之交。
⒉ 抵触,不顺从:忤逆。忠言逆耳。
⒊ 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叛逆。逆产。
⒋ 迎接:逆旅(旅店)。
⒌ 预先:逆料(预料)。
逆字UNICODE编码U+9006,10进制: 36870,UTF-32: 00009006,UTF-8: E9 80 86。
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逆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屰
athwart、contradictorily
顺
形声:外形内声
disobey, rebel; rebel, traitor
详细解释◎ 逆的拼音: nì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屰( nì )声。本义:迎,迎接,迎着)
(2) 同本义 [meet]
逆,迎也。关东曰逆,关西曰迎。——《说文》
宣公如 齐逆女。——《左传·成公十四年》
上卿逆于境。——《国语·周语上》
楚庄王伐 郑, 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宋· 苏轼《留侯论》
晋侯逆夫人 嬴氏以归。——《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尝过青城山,遇雪,舍于逆旅。—— 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 陶潜《自祭文》
(3) 又如:逆战(迎战);逆厘(迎福纳吉);逆劳(迎劳);逆暑(迎夏。迎接暑气到来的祭礼);逆视(迎视);逆送(迎送);逆女(迎接女儿归宁)
(4) 迎击;迎战 [beat head-on]
并力逆操。——《资治通鉴》
(5) 又如:逆涛(顶着浪涛);逆击(迎击);逆格(迎击);逆拒(迎击,抵御)
(6) 倒;反;向相反方向活动 [reverse;inverse;converse]
水逆流百余里。——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7) 又如:逆电流;逆鳞(倒生的鳞片);逆向(反方向);逆溢(水倒流泛滥);逆推(由下向上、由后向前推测)
(8) 抵触;不顺;违背 [defy;disobey;go against]
逆节伤化,不道。——《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本末舛逆,首尾衡决——汉· 贾谊《治安策》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忠言逆耳。——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9) 又如:逆时代潮流而动;逆拂(拂逆);逆辞(违背礼数的言辞);逆意(违背尊长的心意);逆节(违背法度);逆道(违背事理);逆理(违背事理);逆负(违背辜负)
(10) 颠倒 [put upside down]
大事于大庙,跻僖公,逆祀也。——《左传·文公二年》
(11) 又如:逆毛(倒向生长的毛);逆祀(颠倒祭祀的顺序);逆折(倒向回旋);逆箭(倒插在袋中的箭)
(12) 叛乱,谋反 [rebel against]
恐开奸宄之源,生逆乱之心。——《后汉书·班超梁传》
叔侄为逆。——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逆阉防伺。——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3) 又如:逆计(谋反的计划);逆变(变乱);逆属(叛乱者的亲属);逆孽(背叛的罪恶);逆藩(叛逆的藩邦、藩臣);逆谋(叛逆的阴谋);逆俦(逆党)
(14) 抗拒 [resist]
故专兵一志以逆秦。——《战国策·齐策三》
(15) 又如:逆命(抗拒命令);逆遣(拒却;辞绝);逆呵(逆拒并呵斥);逆拒(拒绝);逆斥(排斥)
(16) 预测;揣度 [forcast;guess]
我有亲父兄,…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7) 又如:逆志(猜测其志向);逆断(预料;推测);逆臆(预料、猜想)
(18) 退却 [retreat;hang back]。如:逆窜(逃窜);逆退(后退;倒退);逆走(退走,逃走)
(19) 回旋 [turn;coil]。如:逆转(回旋);逆环(指回旋的水流);逆折(水流回旋的样子)
◎ 逆的拼音: nì
〈词性:副〉
(1) 事前,预先 [beforehand]
周、 王既入,始至阶头,帝逆遣传诏遏使就东厢。——《世说新语·方正》
(2) 又如:逆告(预告);逆知(预先知道);逆计(预先想到);逆诈(事先即怀疑别人会欺骗自己);逆备(预先防备);逆数(预测未来);逆睹(预见,预知)
◎ 逆的拼音: nì
〈词性:名〉
(1) 叛逆 [traitor]
数(斥责)吕师孟叔侄为逆。——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中医指气血不和、胃气不顺等所致病症 [a deteriorating case]。如:逆胪(中医病名);逆气(中医指气逆行不顺之症)
逆差、逆产、逆定理、逆耳、逆耳之言、逆反心理、逆风、逆光、逆境、逆来顺受、逆料、逆流、逆旅、逆伦、逆水、逆水行舟、逆心、逆行、逆夷、逆运、逆转、逆贼、逆子
天的拼音:tiān(ㄊ一ㄢ)
⒈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⒉ 在上面: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⒊ 气候:天气。天冷。
⒋ 季节,时节:冬天。
⒌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天。
⒍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天上。天宫。
⒎ 自然界: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⒏ 〔天干(gān )〕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⒐ 自然的、生成的: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a.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b.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天字UNICODE编码U+5929,10进制: 22825,UTF-32: 00005929,UTF-8: E5 A4 A9。
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天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䒶兲靝靔
day、God、Heaven、nature、sky、weather
地
指事
sky, heaven; god, celestial
详细解释◎ 天的拼音: tiān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top]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3)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4)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tatto in front]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5)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 虞注:“黥额为天。”
(6) 天空 [sky]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天苍苍。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仰视天。——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天澄澄(天色澄清的样子);天色(天空色);天宇(天空);天日(天空与太阳);天角(天之一隅);天盘(天际);天弩(天空;天空高远)
(8)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Heaven]
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商书》
天下所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天赐也。
天其或者将逮诸。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9) 又如:天可怜见(上天救助,老天保佑);天庖(天帝的庖厨);天马(神马;骏马的美称);天丁(天兵);天功(天的职任;天然形成的工巧);天打雷劈;天休(天赐福佑);天佑(上天佑助)
(10) 天堂 [palace]。
(11) 如:天居(住在天上);天陛(天宫台阶)
(12) 一昼夜 [day;period of timt in a day]。
(13) 如:天把(一两天,一天半天);夏天天长夜短;今天;明天
(14) 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god]
违天不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15) 又如:天晓得;我的天
(16) 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nature]
与天不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7) 又如:巧夺天工;天性如此;天衣无缝;文章天成;天演(自然进化);天巧(自然工巧);天式(自然法式);天光(自然的智慧之光);天财(自然财富)
(18) 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season]。
(19) 如:天中节(端午节);夏天;黄梅天
(20) 气象状态 [weather]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21) 又如:天风馋(冷风袭人,易使人生病);天变了
(22) 丈夫 [husband]。
(23) 如:失其所天
(24) 指先天不足 [defects of male]
此天之所不足也。——《灵枢》
(25) 古代指君王 [emperor]。
(26) 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27) 头等大事[major event;matter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8) 人的额部 [front]。
(29) 如:天炙(朱水点额)
(30) 姓
◎ 天的拼音: tiān
〈词性:形〉
(1) 天然的;天生的 [natural]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庄子·庖丁解牛》
(2) 又如:天性;天资
(3) 顶上的;架空的 [built on stilts;suspending in midair]。
(4) 如:天桥;天窗;天棚
天安门、天半、天宝、天崩地坼、天边、天兵、天禀、天不绝人、天不怕,地不怕、天不转地转、天才、天差地远、天长地久、天长日久、天朝、天赐之福、天赐良机、天从人愿、天大、天道、天敌、天底、天底下、天地、天地良心、天帝、天电、天顶、天罚、天翻地覆、天方、天方夜谭、天分、天府、天府之国、天父、天赋、天干、天高地厚、天高皇帝远、天高气爽、天各一方、天工、天公、天公地道、天宫、天沟、天钩、天光、天国、天寒地冻、天汉、天河、天黑、天候、天花、天花板、天花乱坠、天荒地老、天皇、天昏地暗、天昏地暗,天昏地黑、天鸡、天机、天极、天际、天假良缘、天骄、天经地义、天井、天镜、天开、天空、天籁、天蓝色、天朗气清、天老儿、天老爷、天理、天理教、天理良心、天理难容、天理昭彰、天良、天亮、天灵盖、天伦、天伦之乐、天罗地网、天麻、天马行空、天门、天门冬、天明、天命、天幕、天南地北,天南海北、天年、天牛、天怒人怨、天棚、天启、天平、天气、天气形势、天气预报、天遣、天堑、天桥、天穹、天球仪、天趣、天然、天然气、天壤、天壤之别、天人、天人相应、天日、天色、天山、天上人间、天生、天圣、天师、天时、天使、天授、天书、天数、天塌地陷、天坛、天堂、天梯、天体、天天、天条、天庭、天头地角、天外有天、天王、天王老子、天王星、天网恢恢、天威、天文、天文地理、天文数字、天文台、天文望远镜、天无二日、天无绝人之路、天物、天下、天下大乱、天下鼎沸、天下归心、天下太平、天下乌鸦一般黑、天下无双、天下一家、天仙、天险、天线、天香国色、天象、天象仪、天晓得、天心、天性、天幸、天旋地转、天悬地隔、天涯、天涯海角、天涯若比邻、天呀、天演、天爷、天衣无缝、天意、天有不测风云、天哟、天渊、天渊之别、天缘、天缘奇遇、天运、天灾、天灾人祸、天葬、天造地设、天真、天真烂慢、天之骄子、天知道、天知地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值地值、天职、天质、天诛地灭、天竺、天主、天主教、天主堂、天姿、天姿国色、天资、天资雄厚、天资卓越、天子、天字第一号、天纵、天尊、天作之合
而的拼音:ér(ㄦˊ)
⒈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⒉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⒊ 表(从……到……):从上而下。
而字UNICODE编码U+800C,10进制: 32780,UTF-32: 0000800C,UTF-8: E8 80 8C。
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而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洏耏髵能
and that、moreover
象形
and; and then; and yet; but
详细解释◎ 而的拼音: ér
〈词性:名〉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bristles on the jaws]
而,颊毛也。——《说文》
◎ 而的拼音: ér
<连>
(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and;furthermore;moreover;but also;into the bargain;if;in case;however]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 而的拼音: ér
〈词性:代〉
(1) 你;你的 [you;your]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this]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 而的拼音: ér
〈词性:助〉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of]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 而的拼音: ér
<语气>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how could;how is it possible]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 而的拼音: ér
〈词性:动〉
(1) 如,好象 [seem;like]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2) 另见 néng
而后、而或、而今、而况、而立、而且、而外、而已
◎ 而的拼音: néng
通“能”。
〈词性:名〉
才能 [ability]
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墨子·尚同下》
戒之戒之,微而异之。——《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
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管子·小匡》
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商君书·慎法》
〈词性:动〉
(1) 能够 [can]
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墨子·非命下》
不逢汤武与 恒缪兮,也孰去而知之?《楚辞·九章·惜往日》
(2) 另见 ér
行的拼音:háng(ㄏㄤˊ)
⒈ 行列: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⒉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
⒊ 步行的阵列。
⒋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行。
⒌ 某些营业所:银行。花行。商行。
⒍ 行业:同行。各行各业。
⒎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行棉袄。行几针。
行的拼音:xíng(ㄒ一ㄥˊ)
⒈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⒉ 出外时用的:行装。行箧。行李。
⒊ 流通,传递:行销。风行一时。
⒋ 从事:进行。
⒌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
⒍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⒎ 实际地做:行礼。行医。行文。
⒏ 可以:不学习不行。
⒐ 能干:你真行。
⒑ 将要:行将毕业。
⒒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行(“金”、“木”、“水”、“火”、“土”)。
⒓ 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行。
⒔ 汉字字体的一种:行书。
⒕ 姓。
行字UNICODE编码U+884C,10进制: 34892,UTF-32: 0000884C,UTF-8: E8 A1 8C。
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行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go、travel、do、all right、O.K.、capable、row、soon
止、言
会意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详细解释◎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名〉
(1) (象形。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road]
行,道也。——《说文》
行有死人。——《诗·小雅·小弁》
遵彼微行。——《诗·豳风·七月》
(3) 又如:行苇(路旁芦苇);行阡(道路);行神(路神);行程(路程);行街(大路)
(4) 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line;row]
左右陈行,戒我师旅。——《诗·大雅·常武》
凌余阵兮躐余行。——《楚辞·九歌·国殇》
奉读书,五行并下。——《后汉书·应奉传》
(5) 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the ranks]
郑伯使卒出貑,行出犬鸡。——《左传·隐公十一年》
(6) 队伍,军队 [army]
陈胜、 吴广皆次当 行。——《史记·陈涉世家》
必能使行阵和睦。——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行阵(军队行列);行阵和睦(指军队协调团结);行首(军队的行列);行阵(行伍。旧指军队)
(8) 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trade;profession;line of business]
皆次当行。——《史记·陈涉世家》
(9) 又如:干装修水管这一行;你干哪一行?;行计(行业);行户(行业,妓院;商户)
(10) 营业机构;商行 [business firm]。如:行铺(商行店铺);行货(货物;特指坏货,劣货;隐语指男性生殖器);行户(宋以后称加入商行的商户)
(11) 排行 [seniority among brothers and sisters]。如:你行几,我行二;行第(排行的次序)
(12) 辈分 [generation]
丈人行也。——《汉书·李广苏建传》
(13) 又如:行次
(14) 引申表示多数 [-s;-es]。如:和尚行;僧尼行
◎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动〉
(1) 连续贯穿 [run through]
以次贯行,固执无违。——《汉书》
(2) 用长的针脚将棉衣等活计连缀起来为行。也作“绗” [quilt]。如:行棉袄;行棉被
◎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代〉
(1) 这里 [here]——表示处所
这小贱人不来我行回话。——《西厢记》
(2) 那里 [there]——表示处所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周邦彦《风流子》
(3) 另见 hàng;héng;xíng
行帮、行辈、行当、行道、行规、行行出状元、行话、行会、行几、行家、行距、行列、行列式、行情、行商、行市、行伍、行业、行阵、行子
◎ 行的拼音: hàng
〈词性:形〉
(1) 刚强 [bold]
行,行行,刚强的样子。——《集韵》
(2) 另见 háng;héng;xíng
行板、行卜、行步、行部、行藏、行车、行成、行成于思、行程、行船、行刺、行动、行都、行房、行歌、行宫、行贾、行好、行贿、行将、行将就木、行劫、行经、行径、行军、行乐、行礼、行李、行猎、行令、行路、行旅、行牧且荛、行囊、行骗、行聘、行期、行乞、行腔、行窃、行取、行人、行若无事、行色、行色匆匆、行善、行商、行尸走肉、行时、行使、行驶、行事、行市、行书、行署、行头、行为、行为不端、行文、行星、行刑、行刑队、行凶、行医、行吟、行营、行远自迩、行御史台、行云、行云流水、行灶、行者、行政、行之有效、行止、行志、行舟、行装、行状、行踪、行走、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