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弄鬼掉猴的意思

nòngguǐdiàohóu

弄鬼掉猴



拼音nòng guǐ diào hóu

注音ㄋㄨㄥˋ ㄍㄨㄟˇ ㄉ一ㄠˋ ㄏㄡˊ

解释比喻调皮捣蛋。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心里再要买一个,又怕那牙子家出来的,不干不净,也不知道毛病儿,买了来三日两日,又弄鬼掉猴的。”

例子你就是弄鬼掉猴也瞒不过我的眼睛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弄鬼掉猴是贬义词。

近义调皮捣蛋

英语make/create trouble(do mischief)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nòng lòng   注音  ㄋㄨㄥˋ ㄌㄨㄥˋ   
部首  廾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GAJ  仓颉  MGT  郑码  CEVV  四角  10441  结构  上下电码  1702  区位  3710  统一码  5F04  笔顺  一一丨一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弄的拼音:nòng(ㄋㄨㄥˋ)  

⒈ 玩耍,把玩:摆弄。玩弄。弄臣(帝王所亲近狎昵的臣子)。弄潮儿。戏弄。弄瓦(“瓦”是原始的纺锤,古代把它给女孩子玩,意为生女儿)。弄璋(“璋”是一种玉器,古代把它给男孩子玩。意为生儿子)。

⒉ 做,干:弄假成真。弄明白。

⒊ 设法取得:弄点钱花。

⒋ 搅扰:这事弄得人心惶惶。

⒌ 耍,炫耀:搔首弄姿。

⒍ 不正当地使用:弄权。弄手段。捉弄。

⒎ 奏乐或乐曲的一段、一章:弄琴。梅花三弄。

⒏ 古代百戏乐舞中指扮演角色或表演节目。

其他字义

弄的拼音:lòng(ㄌㄨㄥˋ)  

⒈ 方言,小巷,胡同:弄堂。里弄。

统一码

弄字UNICODE编码U+5F04,10进制: 24324,UTF-32: 00005F04,UTF-8: E5 BC 84。

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㢅㺯挊挵

汉英互译

do、fetch、lane、manage、play with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do, play or fiddle with; alle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弄的拼音:

lòng  

〈词性:名〉

(1) 宫中别道 [lane in palace]。如:东弄;西弄

(2) 〈词性:方〉∶弄堂,小巷 [lane]。如:里弄;弄口(出入弄堂的地方);弄唐(小巷);弄堂房子

(3) 另见 nòng  ;“衖”

(4) 另见 xiàng  

常用词组

弄堂

基本词义

弄的拼音:

nòng  

〈词性:动〉

(1) (会意。上为“玉”,下为“廾”(即廾, gǒng  )。指双手玩赏玉器。本义:用手把玩;玩弄)

(2) 同本义 [play around with]

弄,玩也。——《说文》

载弄之璋,载弄之瓦。——《诗·小雅·斯干》

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汉书·周昌赵尧传》

得鹊子还下弄;神气自若,傍若无人。——《世说新语·简傲》

(3) 又如:弄丸(古技巧名称。手持多丸,逐一抛出,再次第接住,如此循环不已);玩枪弄棒(弄兵。使枪弄棒之类);弄笔(舞文弄墨);弄毫墨(舞弄笔墨);弄舌(弄口。掉弄口舌;饶舌);弄孙(逗玩孙儿)

(4) 戏耍;游戏 [make fun of]

夷吾弱不好弄。——《左传·僖公九年》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床:井上栏杆。)——李白《长干行》

(5) 又如:弄嘴(耍嘴皮子,花言巧语);弄刺子儿(耍花招,干坏事);弄儿(花样;把戏);弄法(耍弄法术);弄虚头(耍花样);弄喧(弄玄虚,耍花招);弄空头(弄虚作假,耍花样);弄白相(戏弄,开玩笑);弄辞(戏谑之辞);弄送(作弄;戏弄)

(6) 作弄;期侮 [make a fool of;dupe;bluff;bully]

愚弄其民。——《左传·襄公四年》

我和你干大事,如何肯弄你。——《水浒传》

(7) 演奏乐器 [play a musical instrument]

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世说新语》

(8) 显现 [display]。如:弄色(显现美色);弄睛(谓呈现睛天);弄暖(因天气暖和显得精神)

(9) 卖弄 [show off]。如:弄精神(打起精神卖弄;劳神,费心思);弄思(卖弄才思);弄巧(卖弄技巧)

(10) 玩赏 [enjoy]

乘舟弄月宿泾溪。—— 李白《别山僧》

(11) 又如:弄月(赏月);弄花(赏花);弄月吟风(赏玩、吟咏风月美景)

(12) 做;搞 [make;do]

天天晚上弄到四更多才睡。——《红楼梦》

(13) 又如:弄性尚气(任性而为,意气用事);弄硶儿(偷干坏事);弄水(在水上作竞技表演);弄文(指写文章);弄巧(谓做出各种巧妙的花样);弄姿(谓做出种种姿态);把屋子弄一下;你来不了,我替你弄吧

(14) 妆饰 [decorate]

弄姿帷房之里。——《文选·赵至·与嵇茂齐书》

(15) 又如:弄姿(妆饰容貌);弄妆(妆饰,打扮);弄碜儿(指做丑事)

(16) 娶 [marry]。如:弄小(娶妾)

(17) 设法争得 [fetch;get]

齐心打伙弄几个钱。——《红楼梦》

(18) 又如:弄钱;弄点吃的来

词性变化

弄的拼音: nòng  

〈词性:名〉

(1) 乐曲 [musical composition;music]

帝命[桓]伊吹笛, 伊神气无忤,既吹一弄,乃放笛云。——《世说新语·任诞》 刘注引《续晋阳秋》

时奏狡弄,则彷徨翱翔。——《文选·王褒·洞箫赋》

(2) 巷中巷。通“衖” [lane]

及帝出,各欲自奋,帝竟无一言,出西弄,遇弑,年二十二。——《南史·齐废帝郁林王纪》

(3) 另见 lòng  

常用词组

弄不懂、弄不清、弄潮、弄臣、弄错、弄鬼、弄假、弄假成真、弄巧成拙、弄权、弄堂、弄瓦、弄虚作假、弄璋

  拼音  guǐ   注音  ㄍㄨㄟˇ   
简体部首  鬼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鬼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RQCI  仓颉  HUI  郑码  NJ  四角  26513  结构  单一电码  7607  区位  2577  统一码  9B3C  笔顺  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鬼的拼音:guǐ(ㄍㄨㄟˇ)  

⒈ 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鬼魂。鬼魅。鬼蜮(a.鬼怪;b.阴险害人的)。

⒉ 阴险,不光明:鬼话。鬼黠。鬼胎。

⒊ 对人的蔑称或憎称:酒鬼。烟鬼。鬼子。吝啬鬼。

⒋ 恶劣,糟糕(限做定语):鬼天气。

⒌ 机灵,敏慧(多指小孩子):鬼精灵。

⒍ 表示爱昵的称呼:小鬼。机灵鬼。

⒎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统一码

鬼字UNICODE编码U+9B3C,10进制: 39740,UTF-32: 00009B3C,UTF-8: E9 AC BC。

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鬼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host、jumby、dirty trick、spook

造字法

象形:像怪物形

English

ghost; spirit of dead; devi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鬼的拼音: guǐ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人”字,上面象一个可怕的脑袋(非“田”字),是人们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鬼”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鬼”的字大多与迷信、鬼神有关。本义: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

(2) 同本义 [devil;apparition;ghost]

鬼,人所归为鬼。——《说文》

众生必死,死必归士,此之谓鬼。——《礼记·祭义》

载鬼一车。——《易·睽》

为鬼为蜮。——《诗·小雅·何人斯》

苍颉作书鬼夜哭。——《淮南子·本经》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楚辞·屈原·国殇》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鬼伯(鬼王);鬼雄(鬼中的强者);鬼物(鬼怪,鬼魅。有别于生人,故称鬼物);鬼教(说阴间鬼神之事)

(4) 万物的精怪 [goblin;demon;spirit]

鬼者,老物之精也。——《论衡·订鬼》

庶人庶士无庙,死曰鬼。——《礼记·祭法》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唐· 杜甫《移居公安山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毛泽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5) 又如:鬼王(群鬼的首领);鬼车(传说中长有九头的妖鸟);鬼名(神灵统率之兵。即神兵);鬼卒(即鬼兵、神兵)

(6) 沉迷于不良嗜好或患病已深的人 [devil]——通常用于骂人语。如:酒鬼;色鬼;烟鬼;鸦片鬼;懒鬼

(7) 不可告人的打算或计谋 [dirty trick]。如:捣鬼;心里有鬼

(8) 用于对小孩等表示爱昵的称呼 [fellow]。如∶小鬼;机灵鬼

(9) 对人表示轻蔑的称呼。如∶小气鬼,吝啬鬼

(10) 蠢人,莽汉—— 用于骂人话 [fool]。如:死鬼;老鬼

(11) 姓

词性变化

鬼的拼音: guǐ  

〈词性:形〉

(1) 隐密不测 [secret;stealthy;surreptitious]

故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韩非子·八经》

(2) 又如:鬼促促(鬼鬼祟祟);鬼诨(应酬;应付);鬼慌(暗里着急;心慌)

(3) 慧黠,机警 [clever;smart;exquisite;strange and changeful]

这孩子真鬼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唐· 岑参《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

(4) 又如:鬼工(形容制作的精巧,非人力所能及);鬼才(才情怪谲,资质出众的人);鬼幻(似鬼神般变化莫测);鬼出电入(比喻出没迅速而难测)

常用词组

鬼把戏、鬼笔、鬼吵鬼闹、鬼点子、鬼风疙瘩、鬼斧神工、鬼勾当、鬼怪、鬼鬼祟祟、鬼话、鬼魂、鬼混、鬼火、鬼机灵、鬼佬、鬼哭狼嚎、鬼脸、鬼魅、鬼门关、鬼迷心窍、鬼摸脑壳、鬼魔、鬼魔三道、鬼使神差、鬼祟、鬼胎、鬼剃头、鬼头、鬼头鬼脑、鬼屋、鬼黠、鬼蜮、鬼蜮伎俩、鬼眨眼、鬼主意、鬼子

  拼音  diào   注音  ㄉ一ㄠ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HJH  仓颉  QYAJ  郑码  DIKE  四角  51046  结构  左右电码  2220  区位  2184  统一码  6389  笔顺  一丨一丨一丨フ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掉的拼音:diào(ㄉ一ㄠˋ)  

⒈ 落下:掉泪。

⒉ 减损,消失:掉色。掉价儿。

⒊ 遗失,遗漏:这一行掉了两个字。

⒋ 回转(zhuǎn   ):掉头。掉转。

⒌ 摇摆,引申为卖弄,耍:掉文。掉俏。掉以轻心。掉臂而去。

⒍ 对换:掉包。掉换。

⒎ 落在后面:掉队。

⒏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改掉。戒掉。

统一码

掉字UNICODE编码U+6389,10进制: 25481,UTF-32: 00006389,UTF-8: E6 8E 89。

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me off、drop、fall、lose、turn

造字法

形声:从扌、卓声

English

turn, move; shake, wag; drop dow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掉的拼音: diào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卓声。本义:摇,摆动)

(2) 同本义 [sway;wag;shake]

掉,摇也。——《说文》

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 齐七十余城。——《史记·淮阴侯列传》

末大未折,尾大不掉。——《左传·昭公十一年》

(3) 又如:掉尾巴;掉荡(摇荡);掉眩(肢体摇动旋转);掉擘(甩着臂膊走,又谓攘臂奋起);掉舌(鼓舌,指游说、谈论);掉嘴弄舌(摇唇鼓舌;搬弄是非);掉栗(战栗)

(4) 弄,卖弄 [show off]

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南唐书·彭利用传》

(5) 又如:掉罨子(耍花招,卖弄花招)

(6) 玩弄;搬弄 [play with;juggle with;dally with]。如:掉鬼(捣鬼;玩弄骗人的把戏);掉弄机权(玩弄权力);掉嘴口(耍贫嘴);掉经儿(瞎吹)

(7) 落下 [fall;shed;drop]。如:掉眼泪;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了

(8) 丢失 [lose]。如:别把钥匙掉了

(9) 转回 [turn]。如:把车头掉过来;掉首;掉背脸(转过脸)

(10) 调换 [exchange]。如:掉包儿(暗中偷换);掉忙功夫(方言。忙里偷闲;抽空);掉揽(设法弄走别人的东西);我要大瓶掉小瓶

(11) 划 [paddle;row]

见前面两个人,掉着一只舡来。——《水浒传》

(12) 鼓动 [instigate;abet]。如:掉舌(鼓动其舌,逞口舌之能。指雄辩或游说他人)

(13) 落在后面 [drop;fall]。如:掉队

(14) 减少,降低 [decrease;lower]。如:体重掉了五斤;掉价儿

词性变化

掉的拼音: diào  

〈词性:名〉

桨,掉 [oar]。如:举掉划船;掉抢(迎风行船)

掉的拼音: diào  

〈词性:助〉

用在某些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如:丢掉;改掉;打掉

常用词组

掉包、掉膘、掉队、掉换、掉价,掉价儿、掉色、掉书袋、掉头、掉以轻心、掉向、掉转

  拼音  hóu   注音  ㄏㄡˊ   
简体部首  犭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犬部  
五笔  QTWD  仓颉  KHONK  郑码  QMXM  四角  47284  结构  左右电码  3729  区位  2679  统一码  7334  笔顺  ノフノノ丨フ一ノ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猴的拼音:hóu(ㄏㄡˊ)  

⒈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行动灵活,好群居:猴子。猿猴。猴戏。猴头。猴拳。猴枣(中医指猕猴内脏的结石)。

⒉ 喻机灵的人:猴儿精。

⒊ 方言,乖巧,机敏(多指孩子)。

统一码

猴字UNICODE编码U+7334,10进制: 29492,UTF-32: 00007334,UTF-8: E7 8C B4。

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onkey

造字法

形声:从犭、侯声

English

monkey, ape; monkey-lik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猴的拼音: hóu  

〈词性:名〉

(1) 猴子。即弥猴 [monkey]。与猿同类,唯颊下有囊,可储食物,臀部有疣,短尾 。如:猴王(猴群中的首领;特指孙悟空);猴狲(猴儿,猴子);猴巴崽子,猴儿崽子(小猴子)

(2) 比喻机灵的人 [clever or smart chap]。如:猴儿(戏称乖巧者);猴精(比喻机灵而又顽皮的人)

词性变化

猴的拼音: hóu  

〈词性:动〉

(1) 像猴子似地蹲坐 [squat]。如:猴下身去

(2) 像猴子一样攀援纠缠 [climb]

宝玉听话,便猴向 凤姐身上立刻要牌。——《红楼梦》

猴的拼音: hóu  

〈词性:形〉

〈词性:方〉∶乖巧,机灵。多指孩子 [clever]。如:这孩子多猴

常用词组

猴年马月、猴皮筋儿、猴拳、猴儿精、猴头、猴头猴脑、猴戏、猴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