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ǔ chún zhàng zuǐ
注音ㄋㄨˇ ㄔㄨㄣˊ ㄓㄤˋ ㄗㄨㄟˇ
解释努:用力伸出或突出;胀:膨胀。形容不欢喜的样子。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3回:“连这等一个刚毅不屈的仲由老官,尚且努唇胀嘴,使性旁气。”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高兴。
感情努唇胀嘴是中性词。
繁体努脣脹嘴
动物生肖牛,虎,蛇
努的拼音:nǔ(ㄋㄨˇ)
⒈ 尽量地使出力量:努力。
⒉ 突出,撅着:努着嘴。努嘴。
⒊ 因用力太过,身体内部受伤:用力不要太猛,别努着。
努字UNICODE编码U+52AA,10进制: 21162,UTF-32: 000052AA,UTF-8: E5 8A AA。
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伮呶
exert、protrude、put forth
形声:从力、奴声
to exert, strive, make an effort; to pout
详细解释◎ 努的拼音: nǔ
〈词性:动〉
(1) (形声。从力,奴声。本义:勉力,出力)
(2) 同本义 [exert effort;put forth strenggth]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3) 又如:努筋拔力(竭尽全力;费了很大的力)
(4) 向外突出 [protrude;bulge]
却才见押司努嘴过来。——《水浒传》
(5) 又如:努唇胀嘴(撅着嘴,表示不高兴的样子);努咀(撅嘴;以嘴示意);努目(努眼。把眼睛张大,使眼球突出);努嘴胖唇(鼓嘴凸唇。形容不高兴);努臂(努膊。伸臂)
努出、努尔哈赤、努劲儿、努力、努嘴,努嘴儿
唇的拼音:chún(ㄔㄨㄣˊ)
⒈ 嘴的边缘红色部分:嘴唇。唇齿(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面)。唇膏。唇裂。唇舌(“嘴唇”和“舌头”,喻言辞)。唇吻(嘴唇,喻口才、言辞)。唇亡齿寒(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唇字UNICODE编码U+5507,10进制: 21767,UTF-32: 00005507,UTF-8: E5 94 87。
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唇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㖘脣䫃
labium、lip
形声:从口、辰声
lips
详细解释◎ 唇的拼音:
脣 chún
〈词性:名〉
(1) (形声。从口,辰声。本义:嘴唇)
(2) 同本义 [lip]
脣,缘也,口之缘也。——《释名·释形体》
谚所谓辅车相依,脣亡齿寒者。——《左传·僖公五年》
唇焦口燥呼不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唇吻(言语);唇红齿白(形容面貌俊美);唇不离腮(比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唇齿之邦(非常亲密、利害攸关的邻邦)
(4) 边缘 [edge]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沈括《梦溪笔谈》
唇齿、唇齿相依、唇膏、唇红齿白、唇裂、唇枪舌剑、唇亡齿寒、唇音
胀(脹)的拼音:zhàng(ㄓㄤˋ)
⒈ 体积变大:膨胀。肿胀。热胀冷缩。
⒉ 数量增加:通货膨胀。
⒊ 身体内壁受到压迫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肚子胀。
胀字UNICODE编码U+80C0,10进制: 32960,UTF-32: 000080C0,UTF-8: E8 83 80。
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胀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脹痮瘬
bulge、distend、expand、swell
缩
swell, inflate, expand
详细解释◎ 胀的拼音:
脹 zhàng
〈词性:动〉
(1) (形声。从肉,长声。从肉,表示与身体有关。本义:皮肉鼓胀)
(2) 同本义 [swell]。因为身体内壁受到压迫而产生的不适之感。亦泛指充塞难受的感觉
胀,胀满。——《广韵》
寒气泄注腹胪胀。——《急就篇》。注:“胀,谓腹鼓胀也。”
人或嚥气,气满腹胀,不能餍饱。——汉· 王充《论衡·道虚》
(3) 又如:胀闷(又胀又闷);胀病;鼓胀;单腹胀;头胀;胁胀
(4) 膨胀,体积变大 [distend;expand]
斯须之间,见囊大胀如吹。——《晋书·韩友传》
(5) 又如:热胀冷缩;胀鼓鼓(形容胀得鼓起的样子);腹胀;吃多了,感到肚子有点发胀
胀满
嘴的拼音:zuǐ(ㄗㄨㄟˇ)
⒈ 口,动物吃食,发音的器官,亦指说话:嘴巴。嘴头。嘴快。嘴严。嘴直。嘴软。嘴笨。嘴馋。张嘴。嘴甜心苦。
⒉ 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山嘴。壶嘴儿。
嘴字UNICODE编码U+5634,10进制: 22068,UTF-32: 00005634,UTF-8: E5 98 B4。
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㭰咀觜
mouth、nib、puss、rostra、spigot、spile、bazoo、neb
形声:左形右声
mouth, lips
详细解释◎ 嘴的拼音: zuǐ
〈词性:名〉
(1) (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 zuǐ )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2) 同本义 [horn-like hair on the owl-head]
觜,鸱旧头上角觜。或作嘴。——《集韵》
(3) 鸟嘴 [beak]
(二郎)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西游记》
(4) 中古时期,嘴引申指人或动物的口腔器官 [mouth]
有一鱼,可长丈余,粗细大于臂…嘴尖,状如鲟鱼。——唐· 王度《古镜记》
他嘴头子又来得,左话右转,右话左转,翻蛆搭舌头的侪是他说话分。——《何典》
(5) 又如:嘴片子(嘴皮子。嘴唇);嘴瓜(嘴部附近的部位);嘴皮(嘴唇);嘴壳子(指鸟喙);嘴犄角(嘴角);嘴筒(嘴巴);嘴卢都(撅着嘴,鼓着嘴)
(6) 从鸟嘴外形突出引申出表示物体的突出部分 [sth.shaped or functioning like a mouth]
两盘一山嘴,转出东南。——《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
(7) 又如:山嘴;瓶嘴;茶壶嘴
(8) 脸 [face]。如:嘴鼻(面貌);嘴吃屎(脸向下跌倒);嘴啃地(指脸向下跌倒);嘴抢地(嘴啃地)
◎ 嘴的拼音: zuǐ
〈词性:动〉
(1) 说话 [speak]
要你们去献殷勤塌嘴?——《西游记》
真真这凤丫头越发贫嘴了。——《红楼梦》
(2) 又如:嘴喳喳(多嘴);嘴花捩撇(能说会道);嘴巴巴的(叽叽喳喳的);嘴舌(口舌争执);嘴打人(话说得生硬,厉害,刺伤人);嘴呐(说话吞吞吐吐);嘴抹儿(指口才,说话的能力);嘴骨弄(多言多语);嘴强(能说会道);嘴钝(话说迟钝;不善言辞);嘴短(形容话说不响);嘴清舌白(话说得明确清楚);嘴甜心苦(出言和善而居心狠毒);嘴痒(一有说话的机会就要说,不说觉得不痛快)
嘴巴、嘴笨、嘴岔,嘴岔儿、嘴馋、嘴长、嘴唇、嘴大喉咙小、嘴多舌长、嘴尖、嘴角、嘴紧、嘴快、嘴懒、嘴里牙多、嘴脸、嘴皮子、嘴贫、嘴勤、嘴软、嘴上春风、嘴是两张皮、嘴松、嘴碎、嘴损、嘴甜、嘴头,嘴头儿、嘴稳、嘴严、嘴硬、嘴直、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