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排斥异己的意思

páichì

排斥异己



拼音pái chì yì jǐ

注音ㄆㄞˊ ㄔˋ 一ˋ ㄐ一ˇ

解释排斥:排除;驱逐;异己:同自己意见不合的人;一般指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有严重分歧或敌对的人;比喻排挤、清除与自己意见不合或利害冲突的人。又作“排除异己。”

出处《晋书 殷凯传》:“凯见江绩亦以正直为仲堪所斥,知仲堪当逐异己,树置所亲。”

例子在国民党内部,各军官将士为了升官发财,排斥异己是他们贯用的伎俩。

正音“斥”,不能读作“cì”;“异”,不能读作“yí”。

辨形“己”,不能写作“已”、“巳”。

用法动宾式;作主语、补语;含贬义。

感情排斥异己是贬义词。

繁体排斥異己

近义排除异己

英语remove those who disagree with oneself

俄语вытеснять инакомыслящих

日语異分子(いぶんし)を排斥する

德语gruppenfremde Elemente verdrǎngen (od. ausschalten)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pái pǎi   注音  ㄆㄞˊ ㄆㄞˇ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86  RDJD  五笔98  RHDD  仓颉  QLMY  郑码  DKC  四角  51011  结构  左右电码  2226  区位  3737  统一码  6392  笔顺  一丨一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排的拼音:pái(ㄆㄞˊ)  

⒈ 除去,推开:排出。排斥。排水。排外。排挤。排山倒海。排忧解难。

⒉ 摆成行列:排列。排队。排字。排印。排笔。排场。

⒊ 排成的行列:排头。前排。

⒋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

⒌ 练习演戏:排戏。

⒍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木排。竹排。排运。

其他字义

排的拼音:pǎi(ㄆㄞˇ)  

⒈ 〔排子车〕用人力拉运东西的一种车,多用于运货。

统一码

排字UNICODE编码U+6392,10进制: 25490,UTF-32: 00006392,UTF-8: E6 8E 92。

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rrange、eject、exclude、line、platoon、raft、range、rank、row、tier

造字法

形声:从扌、非声

English

row, rank, li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排的拼音: pái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非声。本义:推挤,推开)

(2) 同本义 [push]

排,挤也。——《说文》

排,推也。——《广雅》

献笑不及排。——《庄子·大宗师》

排淮泗。——《孟子》

力能排南山。——诸葛亮《梁父吟》

哙乃排闼直入。——《史记·樊哙列传》

(3) 又如:排闼(推门。闼:门);排门而入;排户(推门);排阁(推门);排墙(推倒墙壁);排阖(推开门扇);排雾(推开云雾);排斡(推移运转)

(4) 排斥;排挤 [expel;exclude]

抵排异端。——韩愈《进学解》

诸儒内怀不服,相与排之。——《后汉书·贾逵传》

(5) 又如:排害(排挤;迫害);排陷(排挤,陷害);排击(排斥抨击);排困(排斥困辱);排毁(排斥诋毁,抨击);排摈(排斥摈弃);排告(排挤诬告);排逐(排挤斥逐)

(6) 疏通;排解 [dredge;drain;eliminate]

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战国策·赵策》

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7) 又如:排荡(犹排除);排释(排解,调解);排抑(排遣克制);排闷(排遣烦闷);排容(豪放;奔放)

(8) 冲击 [lash;pound against]。如:排突(冲击,冲撞);排拶(挤压);排扎(拥挤);排虚(凌空)

(9) 劈、击 [strike]。如:排山压卵(弱方不堪强方一击);排手(击掌。有一言为定之意);排折(抗击)

(10) 安排;准备 [arrange]

排下筵席,管待众头领。——《水浒传》

(11) 又如:排当(宫廷官府安排宴席);排局(设圈套;置骗局);排备(安排,准备);排顿(安排,准备)

(12) 排列;编次 [put in order]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唐· 白居易《春题湖上》

(13) 又如:排次(依次排列);排班(排队站立);排栅(军事防御设施。用巨木排列连成的栏栅);排推(排列成行,依次向前);排连(排行相连);排仗(排设仪仗);排偶(排比对偶);排单(名单)

(14) 斥责,数落 [scold;blame]

汉主思贤才, 贾生被排迁。—— 唐·吴筠《览古》

(15) 又如:排腔(说三道四);排说(数说别人的不是);排数(斥责,数落);排揎(埋怨;责备)

(16) 戏弄;戏谑 [make fun of]。如:排调(戏弄调笑);排磕(嘲弄;顶撞)

(17) 排演 [rehearse]。如:排戏;彩排

词性变化

排的拼音: pái  

〈词性:名〉

(1) 盾牌 [shield]。如:排矟(一手持盾一手持矛的兵士);排军(持盾牌的卫士。后用以泛称军校);排插(一种在室内起间隔作用的设施);排镩

(2) 用竹、木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raft]。如:竹排;木排

(3) 英语音译。一种西式食品 [pie]。如:苹果排

(4) 军队的编制单位,连的下属单位,由若干个班组成 [platoon]。如:排长

(5) 排球或排球队的简称 [volleyball team]。如:男排赛;女排赛;女排;男排

(6) 古代的演员。也作“俳” [buffoon]

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排。——《潜夫论》

(7) 排成的行列 [row;line;rank]。如:前排;后排

排的拼音: pái  

〈词性:形〉

(1) 依次,一个接一个 [one after another]

排家搜捉,缉捕凶首。——《水浒全传》

(2) 又如:排门册籍(挨门挨户造的簿册);排门人等(挨门挨户的人们);排头儿(逐个);排家(挨家挨户);排排坐(平起平坐)

排的拼音: pái  

〈词性:量〉

(1) 用于成列的事物 [row]。如:双排扣子;一排房子

(2) 另见 pǎi  

常用词组

排奡、排班、排版、排比、排笔、排摈、排布、排叉儿、排场、排斥、排斥异己、排出、排出液、排除、排档、排档速率、排掉、排定、排队、排队、排筏、排房、排放、排放、排骨、排灌、排行、排号、排洪、排挤、排解、排空、排涝、排雷、排练、排列、排列、排律、排难解纷、排尿、排偶、排炮、排气、排遣、排球、排山倒海、排射、排水、排水管、排水井、排水量、排他、排他性、排头、排外、排尾、排污、排戏、排险、排泄、排演、排印、排忧解难、排长、排钟、排字

基本词义

排的拼音: pǎi  

〈词性:动〉

(1) 〈词性:方〉∶用楦子填紧或撑大新鞋的中空部分使合于某种形状 [swell]。如:把这双鞋排一排;排囊(鼓风用的革囊)

(2) 另见 pái  

常用词组

排子车

  拼音  chì   注音  ㄔˋ   
部首  斤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RYI  仓颉  HMY  郑码  PDS  四角  72241  结构  单一电码  2444  区位  1966  统一码  65A5  笔顺  ノノ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斥的拼音:chì(ㄔˋ)  

⒈ 责备:斥责。怒斥。驳斥。训斥。

⒉ 指,指出:斥谬(指出错误)。

⒊ 使退去,使离开:斥退。

⒋ 开拓:开地斥境。

⒌ 多,广:充斥。

⒍ 侦察,伺望:斥候(旧时侦察敌情的士兵)。

⒎ 盐碱地:斥卤。

⒏ 古同“尺”,尺蠖。

统一码

斥字UNICODE编码U+65A5,10进制: 26021,UTF-32: 000065A5,UTF-8: E6 96 A5。

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坼㡿

汉英互译

denounce、exclude、scold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to scold, upbraid, accuse, reproac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斥的拼音: chì  

〈词性:动〉

(1) (形声。从广( yǎn  ),屰(   )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屰”(不顺)也兼表字义,表示人从房屋里逆行而出。本义:驱逐)

(2) 同本义 [drive out]

斥,却屋也。——《说文》。谓却退其屋不居。

无益于民者斥。——《汉书·五帝纪》

击吉斥之。——《汉书·江都易王非传》

斥小疏弱。——《史记·天官书》

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 王谠《唐语林》

(3) 又如:斥放(斥退放逐);斥遣(斥退,驱逐);斥远(摒拒疏远);斥去(排斥并使之离去)

(4) 责备。又称:斥詈,斥遣 [tongue-lash]

目晋侯斥杀。——《谷梁传·僖公五年》

(5) 如:申斥(斥责);驳斥(反驳错误的言论或意见)

(6) 开拓,开 [open up]

斥,开也。——《小尔雅》

塞斥之。——《史记·货殖列传》

除边开益斥。——《史记·司马相如传》

(7) 又如:斥地(斥土。开拓土地;开土地为冢圹);斥道(开辟道路)

(8) 黜免 [dismiss]

是孔丘斥逐于 鲁君,曾不用于世也。——《盐铁论·利议》

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柳宗元《封建论》

(9) 又如:斥罢(罢免其职务);斥免(斥罢。罢免)

(10) 指出 [point out]。如:斥谬(指出谬误);斥正(指正)

(11) 侦察 [reconnoitre]

斥候而服事。——《书·禹贡传》

(12) 又如:斥兵(侦察兵);斥堠(侦察敌情的士兵)

(13) 废弃 [abandon]。如:斥弃(抛弃);斥女(被抛弃之女)

词性变化

斥的拼音: chì  

〈词性:形〉

(1) 多;众多的 [many]

寇盗充斥。——《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2) 又如:充斥

(3) 大的;广的;宽的 [big;broad]

坟衍斥斥。——左思《魏都赋》

(4) 又如:斥斥(广大的样子);斥莫(广大空旷)

斥的拼音: chì  

〈词性:名〉

盐碱地 [saline-alkali soil]。如:斥埴(碱质的粘土);斥泽(含盐分的沼泽地带)

常用词组

斥革、斥力、斥骂、斥退、斥责

  拼音    注音  一ˋ   繁体    
部首  廾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NAJ  仓颉  RUT  郑码  YYBE  四角  77441  结构  上下电码  8361  区位  5076  统一码  5F02  笔顺  フ一フ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异的拼音:yì(一ˋ)  

⒈ 不同的:异乎。异说。异常。异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异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异异邪说”)。异化。异性。异样。大同小异。异曲同工。

⒉ 分开:离异。异居。

⒊ 另外的,别的:异日。异地。异国。异乡。异类。

⒋ 特别的:奇异。异闻。异彩。奇才异能(特殊的才能)。

⒌ 奇怪:惊异。诧异。怪异。

统一码

异字UNICODE编码U+5F02,10进制: 24322,UTF-32: 00005F02,UTF-8: E5 BC 82。

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ifferent、other、separate、strange、surpris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巳、从艹

English

different, unusual, stran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异的拼音:

  

〈词性:形〉

(1)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 gǒng  )从畀(   )。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2) 同本义 [strange;queer;odd]

异,怪也。——《玉篇》

异,奇也。——《广韵》

何以异哉。——《列子·杨朱》

异乎交益之士。——左思《魏都赋》

妇人异甚。——《战国策·赵策》

产异蛇。——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觉无异能。——唐· 柳宗元《三戒》

父异焉。——宋· 王安石《伤仲永》

(3) 又如:异疾(奇怪的病症);异形(怪异或奇特的形状)

(4) 不同 [different]

礼者为异。——《礼记·乐记》。注:“谓别贵贱也。”

事为异别。——《礼记·王制》

执心各异。——汉· 刘向《列女传》

得无异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异二者。

何异以孤羊投群狼?——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异俗(风俗异于汉族的少数民族);异姓陌路(既不同姓也不认识);异手(指不同之人);异世(不同时代);异目(另眼)

词性变化

异的拼音:   

〈词性:代〉

(1) 其他,别的 [other]

贾不敢为异事。——《吕氏春秋·上农》

无它异也。(意思是,没有别的意外的事)。——《后汉书·列女传》

(2) 又如:异域茅草(蛮荒之地的乡野村夫);异土(他乡;别处)

异的拼音:   

〈词性:动〉

(1) 护翼 [shelter]

古天异临子。——《盂鼎》

(2) 区别;分开 [distinguish;divide]

异是非,明好恶,检奸邪,消佚乱。——《新语》

(3) 又如:异分(区别);异居(分居)

(4) 觉得奇怪;诧异 [be surprised;be astonished]

渔人甚异之。——晋· 陶潜《桃花源记》

(5) 特别优待;特别重视 [give preferential treatment;pay attention to]。如:异擢(破格提拔);异待(特别礼遇);异恩(特殊恩遇);异遇(特别优待);异谋(特别的计谋)

(6) 通“翼”。恭敬 [respect]

极明与与,有畏劝汝,何异非汝,何畏非世。——《逸周书》

(7) 通“翼”。辅助 [assist]

令行禁止王始也…出三日无适异;出四日无适与。——《逸周书》

异的拼音:   

〈词性:名〉

(1) 指以往,以前 [before;formerly;in the past]。如:异时(往时;从前);异代(前代;前世)

(2) 指以后,将来 [after;later;future]。如:异日(来日;以后);异时(以后;他时);异世(后代;后世);异代(后代;后世)

(3) 怪异不祥之事;灾异 [strange]

己巳,日有食之。何以书?记异也。——《公羊传》

(4) 指特殊本领、才能 [special skill;special ability]

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举天下所贡蝴蝶…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聊斋志异·促织》

常用词组

异彩、异常、异词、异爨、异地、异动、异读、异端、异馥、异国、异花传粉、异化、异己、异军突起、异口同声、异类、异能、异曲同工、异趣、异日、异史氏、异说、异体字、异同、异图、异外、异位、异味、异文、异文鄙事、异戊橡胶、异物、异乡、异香、异想天开、异心、异形、异性、异焉、异言、异样、异议、异域、异种、异状、异族

  拼音    注音  ㄐ一ˇ   
部首  己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NNGN  仓颉  SU  郑码  YY  四角  17717  结构  单一电码  1569  区位  2826  统一码  5DF1  笔顺  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己的拼音:jǐ(ㄐ一ˇ)  

⒈ 对别人称本身:自己。知己。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⒉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统一码

己字UNICODE编码U+5DF1,10进制: 24049,UTF-32: 00005DF1,UTF-8: E5 B7 B1。

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己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oneself、personal

相关字词

人、彼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elf, oneself; personal, private; 6th heavenly ste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己的拼音:   

〈词性:代〉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oneself]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而己亦人也。——《吕氏春秋·察今》

自拟己头。——晋· 干宝《搜神记》

且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不以己悲。——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舍己为公;异己;克己;知己;己身(自己);己私(自己的欲望);己里钱(血汗钱,私房钱)

词性变化

己的拼音:   

〈词性:名〉

(1) 天干的第六位 [the sixth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己与三相近。——《吕氏春秋·慎行论》

(2) 又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己的拼音:   

〈词性:动〉

借作“给” [give]

一二千两银子东西己人!叫他唱二万出戏我看了,己他一个!——《醒世姻缘传》

常用词组

己方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