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排除万难的意思

páichúwànnán

排除万难



拼音pái chú wàn nán

注音ㄆㄞˊ ㄔㄨˊ ㄨㄢˋ ㄋㄢˊ

解释排:排开。排除重重阻碍;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出处毛泽东《愚公移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例子我们和全体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排除万难,达到胜利的目的。(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正音“难”,不能读作“nàn”。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排除万难是褒义词。

繁体排除萬難

近义矢志不移、誓死不二

反义瞻前顾后、踌躇不前

英语mediate disputes

俄语одолевáть все трудности

日语万難を排(はい)する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pái pǎi   注音  ㄆㄞˊ ㄆㄞˇ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86  RDJD  五笔98  RHDD  仓颉  QLMY  郑码  DKC  四角  51011  结构  左右电码  2226  区位  3737  统一码  6392  笔顺  一丨一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排的拼音:pái(ㄆㄞˊ)  

⒈ 除去,推开:排出。排斥。排水。排外。排挤。排山倒海。排忧解难。

⒉ 摆成行列:排列。排队。排字。排印。排笔。排场。

⒊ 排成的行列:排头。前排。

⒋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

⒌ 练习演戏:排戏。

⒍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木排。竹排。排运。

其他字义

排的拼音:pǎi(ㄆㄞˇ)  

⒈ 〔排子车〕用人力拉运东西的一种车,多用于运货。

统一码

排字UNICODE编码U+6392,10进制: 25490,UTF-32: 00006392,UTF-8: E6 8E 92。

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rrange、eject、exclude、line、platoon、raft、range、rank、row、tier

造字法

形声:从扌、非声

English

row, rank, li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排的拼音: pái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非声。本义:推挤,推开)

(2) 同本义 [push]

排,挤也。——《说文》

排,推也。——《广雅》

献笑不及排。——《庄子·大宗师》

排淮泗。——《孟子》

力能排南山。——诸葛亮《梁父吟》

哙乃排闼直入。——《史记·樊哙列传》

(3) 又如:排闼(推门。闼:门);排门而入;排户(推门);排阁(推门);排墙(推倒墙壁);排阖(推开门扇);排雾(推开云雾);排斡(推移运转)

(4) 排斥;排挤 [expel;exclude]

抵排异端。——韩愈《进学解》

诸儒内怀不服,相与排之。——《后汉书·贾逵传》

(5) 又如:排害(排挤;迫害);排陷(排挤,陷害);排击(排斥抨击);排困(排斥困辱);排毁(排斥诋毁,抨击);排摈(排斥摈弃);排告(排挤诬告);排逐(排挤斥逐)

(6) 疏通;排解 [dredge;drain;eliminate]

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战国策·赵策》

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7) 又如:排荡(犹排除);排释(排解,调解);排抑(排遣克制);排闷(排遣烦闷);排容(豪放;奔放)

(8) 冲击 [lash;pound against]。如:排突(冲击,冲撞);排拶(挤压);排扎(拥挤);排虚(凌空)

(9) 劈、击 [strike]。如:排山压卵(弱方不堪强方一击);排手(击掌。有一言为定之意);排折(抗击)

(10) 安排;准备 [arrange]

排下筵席,管待众头领。——《水浒传》

(11) 又如:排当(宫廷官府安排宴席);排局(设圈套;置骗局);排备(安排,准备);排顿(安排,准备)

(12) 排列;编次 [put in order]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唐· 白居易《春题湖上》

(13) 又如:排次(依次排列);排班(排队站立);排栅(军事防御设施。用巨木排列连成的栏栅);排推(排列成行,依次向前);排连(排行相连);排仗(排设仪仗);排偶(排比对偶);排单(名单)

(14) 斥责,数落 [scold;blame]

汉主思贤才, 贾生被排迁。—— 唐·吴筠《览古》

(15) 又如:排腔(说三道四);排说(数说别人的不是);排数(斥责,数落);排揎(埋怨;责备)

(16) 戏弄;戏谑 [make fun of]。如:排调(戏弄调笑);排磕(嘲弄;顶撞)

(17) 排演 [rehearse]。如:排戏;彩排

词性变化

排的拼音: pái  

〈词性:名〉

(1) 盾牌 [shield]。如:排矟(一手持盾一手持矛的兵士);排军(持盾牌的卫士。后用以泛称军校);排插(一种在室内起间隔作用的设施);排镩

(2) 用竹、木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raft]。如:竹排;木排

(3) 英语音译。一种西式食品 [pie]。如:苹果排

(4) 军队的编制单位,连的下属单位,由若干个班组成 [platoon]。如:排长

(5) 排球或排球队的简称 [volleyball team]。如:男排赛;女排赛;女排;男排

(6) 古代的演员。也作“俳” [buffoon]

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排。——《潜夫论》

(7) 排成的行列 [row;line;rank]。如:前排;后排

排的拼音: pái  

〈词性:形〉

(1) 依次,一个接一个 [one after another]

排家搜捉,缉捕凶首。——《水浒全传》

(2) 又如:排门册籍(挨门挨户造的簿册);排门人等(挨门挨户的人们);排头儿(逐个);排家(挨家挨户);排排坐(平起平坐)

排的拼音: pái  

〈词性:量〉

(1) 用于成列的事物 [row]。如:双排扣子;一排房子

(2) 另见 pǎi  

常用词组

排奡、排班、排版、排比、排笔、排摈、排布、排叉儿、排场、排斥、排斥异己、排出、排出液、排除、排档、排档速率、排掉、排定、排队、排队、排筏、排房、排放、排放、排骨、排灌、排行、排号、排洪、排挤、排解、排空、排涝、排雷、排练、排列、排列、排律、排难解纷、排尿、排偶、排炮、排气、排遣、排球、排山倒海、排射、排水、排水管、排水井、排水量、排他、排他性、排头、排外、排尾、排污、排戏、排险、排泄、排演、排印、排忧解难、排长、排钟、排字

基本词义

排的拼音: pǎi  

〈词性:动〉

(1) 〈词性:方〉∶用楦子填紧或撑大新鞋的中空部分使合于某种形状 [swell]。如:把这双鞋排一排;排囊(鼓风用的革囊)

(2) 另见 pái  

常用词组

排子车

  拼音  chú   注音  ㄔㄨˊ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BWTY  五笔98  BWGS  仓颉  NLOMD  郑码  YOMF  四角  78294  结构  左右电码  7110  区位  1993  统一码  9664  笔顺  フ丨ノ丶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除的拼音:chú(ㄔㄨˊ)  

⒈ 去掉:除害。除名。除根。铲除。废除。排除。除暴安良。

⒉ 改变,变换:岁除(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

⒊ 不计算在内:除非。除外。

⒋ 算术中用一个数去分另一个数,是“乘”的反运算:除法。

⒌ 台阶:阶除。庭除。

⒍ 任命官职:除拜(授官)。除授。除书(授官的诏令)。

统一码

除字UNICODE编码U+9664,10进制: 38500,UTF-32: 00009664,UTF-8: E9 99 A4。

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除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et rid of、divide、except、remove

造字法

形声:从阝、余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除的拼音: chú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余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宫殿的台阶)

(2) 同本义 [steps of palace]

除,殿阶也。——《说文》。按,阶级如山石之高下,故从阜。

自前殿南下椒除。——《汉书·王莽传》

登自东除。——张衡《东京赋》

苔痕上除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 一般建筑的台阶 [steps leading to a house]

扶辇下除,触柱折辕。——《汉书·李广苏建传》

(4) 泛指台阶 [step]

听事前除,雨后犹湿。——《世说新语·政事》

除谓之阶。——宋· 李诫《营造法式》

词性变化

除的拼音: chú  

〈词性:动〉

(1) 拜受官位 [confer a official]

初除之官。——《汉书·景帝纪》。注:“凡言除者,除故官就新官也。”

予除右丞相兼柩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除授(授予[官职]);除召(为任官而被召);除官(授官,除去旧职以任新职)

(3) 清除,去掉 [eliminate;get rid of]

除恶务本。——《书·泰誓》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战国策·燕策》

(4) 又如:根除(彻底铲除);除恶务尽(清除邪恶势力,务必彻底);消除(使不存在,除去)

(5) 修治、修整 [repair;mend]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张溥《五人墓碑记》

(6) 打扫 [sweep;clean]

由帅其属而修除。——《周礼·典祀》

(7) 又如:除舍(打扫房舍);除宫(打扫宫殿。比喻宫廷更换主人)

(8) 诛灭 [exterminate]

诛乱除害。——《史记·秦始皇本纪》

(9) 又如:除残祛暴(驱除残暴邪恶势力)

(10) 算法的一种 [devide]。把总数折为若干分。如:除法(数学名词。算术中四则运算之一。其符号为÷。例如30÷6=5即为简单的除法)

除的拼音: chú  

〈词性:副〉

(1) 不计算在内[besides;except;with the exception]

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袁枚《祭妹文》

(2) 又如:除他以外,我都认识

(3) 常跟“还”、“又”、“也”等配搭,表示在此之外,还有别的 [except]。如:一天到晚,他除了工作,就是学习

常用词组

除暴安良、除草、除尘、除掉、除恶务尽、除法、除非、除根、除号、除旧布新、除了、除了…以外、除名、除去、除却、除数、除外、除夕、除夜、除…以外

  拼音  wàn mò   注音  ㄨㄢˋ ㄇㄛˋ   繁体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86  DNV  五笔98  GQE  仓颉  MS  郑码  AYM  四角  10227  结构  单一电码  8001  区位  4582  统一码  4E07  笔顺  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万(萬)的拼音:wàn(ㄨㄢˋ)  

⒈ 数目,十个一千:万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

⒉ 喻极多:万物。万方(a.指全国和世界各地;b.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万机。气象万千。

⒊ 极,很,绝对:万万。万幸。

⒋ 姓。

其他字义

万(萬)的拼音:mò(ㄇㄛˋ)  

⒈ 〔万俟(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统一码

万字UNICODE编码U+4E07,10进制: 19975,UTF-32: 00004E07,UTF-8: E4 B8 87。

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万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 great number、by all means、myriad、ten thousand

造字法

形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万的拼音:   

另见 wàn  

常用词组

万俟

基本词义

万的拼音:

wàn  

〈词性:名〉

(1) (形声。“萬”,甲骨文呈蝎子形。本义:蝎)

(2) 虫名。蝎。[scorpion]

万,虫也。——《说文》

(3) [数词]∶千的十倍;十个一千 [ten thousand]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唐· 元稹《遣悲怀》

(4) 又如:万寿(称皇帝、皇后的生日);万劫(即万世。形容极长的时间);万井(古代以地方一里为一井,万井即一万平方里);万夫(万人);万户(一万户);万户侯(食邑万户之侯);万顷(百万亩。百亩为一顷)

(5) 古代的一种舞名 [the name of an ancient dance]。如:万舞(古代的舞名。先是武舞,舞者手拿兵器;后是文舞,舞者手拿鸟羽和乐器。亦泛指舞蹈)

(6) 古州名 [Wan prefecture]

(7) 南朝梁大同二年置。治所在石城(今四川省达县)

(8) 唐贞观八年改浦州置。治所在南浦(今四川省万县市)

(9) 明洪武元年置。治所在万安(今广东省万宁县)

(10) 县名 [Wan county]。在四川省东部长江北岸。三国吴置羊渠县,蜀汉改南浦县,元入万州,明改万县

(11) 倍 [fold]

悲苦之怀,必万常人。——宋· 苏轼《与滕达道二十三首》

(12) 姓

词性变化

万的拼音:

wàn  

〈词性:形〉

(1) 极言其多 [myriad;multitudinous]

高万仞。——《列子·汤问》

万里赴戎机。——《乐府诗集·木兰诗》

一片孤城万仞山。——唐· 王之涣《凉州词》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 又如:万几(指全国政务);万人敌(能敌万人的兵法或谋略);万生院(动物园);万乘(万辆马车);万机(万几);万仞(形容极高);万年草料(骂人话。饮食寿命);万国(各方诸侯。引申为全国各地;天下);万寿圣节(皇帝的生日);万剐凌迟(剐刑。将人断肢割喉,剔肉离骨);万乘之躯(指天子;帝王)

(3) 极言各不相同 [various]

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 韩愈《荐士》

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 又如:万化(各种变化);万劫(种种灾难);万殊(各不相同。亦指各种不同的现象、事物)

万的拼音:

wàn  

〈词性:副〉

(1) 绝对;一定 [absolutely;certainly]。如:万无(绝无)

(2) 另见   

常用词组

万安、万般、万变不离其宗、万不得已、万代千秋、万端、万恶、万方、万分、万夫不当、万夫莫当、万福、万感、万古、万古长青、万古流芳、万贯、万贯家财、万汇、万机、万家灯火、万家之侯、万箭穿心、万箭攒心、万劫不复、万金油、万籁、万籁俱寂、万类、万里长城、万里长征、万里无云、万历、万流景仰、万缕千丝、万马奔腾、万马齐喑、万民、万目睽睽、万难、万能、万年、万年历、万念俱灰、万千、万全、万全之策、万儿八千、万人空巷、万人之敌、万神、万乘、万世、万事、万事不求人、万事大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万事通、万寿无疆、万水千山、万死、万死不辞、万岁、万万、万无一失、万物、万向节,万向接头、万象、万象更新、万幸、万一、万有引力、万丈、万丈高楼从地起、万钟、万众、万众一心、万状、万紫千红

  拼音  nán nàn nuó   
注音  ㄋㄢˊ ㄋㄢˋ ㄋㄨㄛˊ   繁体    
部首  隹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CWYG  仓颉  EOG  郑码  XSNI  四角  70415  结构  左右电码  7181  区位  3649  统一码  96BE  笔顺  フ丶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难(難)的拼音:nán(ㄋㄢˊ)  

⒈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

⒉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   )。难道。难能可贵。

⒊ 不好:难听。难看。

其他字义

难(難)的拼音:nàn(ㄋㄢˋ)  

⒈ 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

⒉ 仇怨:排难解纷。

⒊ 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

其他字义

难(難)的拼音:nuó(ㄋㄨㄛˊ)  

⒈ 古同“傩”。

统一码

难字UNICODE编码U+96BE,10进制: 38590,UTF-32: 000096BE,UTF-8: E9 9A BE。

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难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dversity、bad、blame、difficult、disaster、hard、hardly possibl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difficult, arduous, hard; unab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难的拼音:

nán  

〈词性:形〉

(1) (形声。从隹( zhuī  )?声。从隹,与鸟有关。①本义:支翅鸟。②假借为困难)

(2) 困难;艰难;不容易 [difficult;hard;troublesome]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3) 又如:难句(难得的佳句);难老(难于衰老);难行(难于施行;不容易走);难治(不容易治理);难航(不易舟行);难期(难及,难于企及);难义(不易索解的辞旨);难极(不易穷尽);难疑(相互讨论不易索解,心存迷惑的要义);难乎为继(指前人做得太好,不易照样继续下去)

(4) 不可;不好 [hardly possible;bad]

桓谭作论,明弱水之难航。—— 汉· 王褒《灵坛碑文》

词性变化

难的拼音:

nán  

〈词性:动〉

(1) 为难,畏难;感到困难 [feel difficult]

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难与,“难与之”的省略。之,指代曹军。)——《资治通鉴》

难测也。——《左传·庄公十年》

铁衣冷难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余幼女书,家贫难致。——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使感到困难 [put sb.into a difficult position]

今不行礼于卫,而藩其君舍以难之。——《左传》

(3) 通“戁”。

(4) 恐惧 [dread;fear]

故君子恭而不难。——《荀子·君道》。注:“难读为戁,惧也。”

(5) 敬 [respect]

不戢不难,受福不那。——《诗·小雅·桑扈》

难的拼音:

nán  

〈词性:名〉

通“攤”。驱除疫鬼之祭 [sacrificial rites for get rid of bogy]

命有司大难。——《礼记·月令》

难的拼音:

nán  

〈词性:后缀〉

(1) 现常作后缀加在词或词组后构成新的名词,构成某种存在较大困难的事 [difficult]。如:卖棉难;乘车难;买菜难

(2) 另见 nàn  

常用词组

难熬、难保、难缠、难产、难产、难吃、难处、难处、难卒合、难当、难倒、难道、难得、难点、难懂、难度、难分难解、难搞、难怪、难怪、难关、难割难舍、难过、难解、难解难分,难分难解、难解之谜、难堪、难看、难免、难耐、难能可贵、难忍、难色、难上难,难上加难、难舍难分、难事、难受、难说、难说话儿、难题、难听、难忘、难为、难为情、难为听、难闻、难言、难言之隐、难以、难于、难住、难字

基本词义

难的拼音:

nàn  

〈词性:名〉

(1)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disaster;calamity;catastrophe]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谋攻》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 曹操者,然 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资治通鉴》

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以免于难。——《国语·晋语》

芟夷大难。——《资治通鉴》

故及于难。——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排难解纷;苦难(痛苦和灾难);逃难(逃灾);落难(遭遇灾难,陷入困境);蒙难(遭受到人为的灾祸);罹难(遇灾遇险而死);避难(躲避灾难或迫害)

(3)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rerolt]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贾谊《过秦论》

(4) 又如:发难(发动反抗或叛乱);首难(首先发难)

(5) 怨仇;仇敌 [enmity;foe]

将西南以与秦为难。——《战国策》

词性变化

难的拼音:

nàn  

〈词性:动〉

(1) 诘问;责难 [blame;reproach]

追难孔子,何伤于人?—— 王充《论衡·问孔》

交相问难。——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刁难(故意使人为难);难言(非难的言论);难极(诘难);驳难(反驳责难);责难(指摘非难);非难(指摘和责问)

(3) 抵挡;拒斥 [keep out;ward off;refuse]

难壬人。——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難德允元,而难任人。——《书·舜典》

(4) 如:阻难(阻挠留难)

(5) 论说;争辩 [argue]

死生之说,存亡之难。——《史记·五帝本纪》

(6) 又如:难说(讨论解说);难诘(讨论责问);难驳(攻讨反击)

(7) 另见 nán  

常用词组

难胞、难民、难侨、难属、难兄难弟、难友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