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排山压卵的意思

páishānluǎn

排山压卵



拼音pái shān yā luǎn

注音ㄆㄞˊ ㄕㄢ 一ㄚ ㄌㄨㄢˇ

解释比喻事情极容易成功,毫不费力。

出处《晋书 列女传 杜有道妻严氏》:“何邓执政,必为玄害,亦由排山压卵,以汤沃雪耳,奈何与之为亲?”

例子清·钱谦益《送马撰倩归会稽》诗:“闭口捕舍岂容遁,排山压卵孰与争!”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感情排山压卵是褒义词。

繁体排山壓卵

近义排山倒海

英语topple the mountains to crash the egg(cause a disaster to come)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pái pǎi   注音  ㄆㄞˊ ㄆㄞˇ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86  RDJD  五笔98  RHDD  仓颉  QLMY  郑码  DKC  四角  51011  结构  左右电码  2226  区位  3737  统一码  6392  笔顺  一丨一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排的拼音:pái(ㄆㄞˊ)  

⒈ 除去,推开:排出。排斥。排水。排外。排挤。排山倒海。排忧解难。

⒉ 摆成行列:排列。排队。排字。排印。排笔。排场。

⒊ 排成的行列:排头。前排。

⒋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

⒌ 练习演戏:排戏。

⒍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木排。竹排。排运。

其他字义

排的拼音:pǎi(ㄆㄞˇ)  

⒈ 〔排子车〕用人力拉运东西的一种车,多用于运货。

统一码

排字UNICODE编码U+6392,10进制: 25490,UTF-32: 00006392,UTF-8: E6 8E 92。

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rrange、eject、exclude、line、platoon、raft、range、rank、row、tier

造字法

形声:从扌、非声

English

row, rank, li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排的拼音: pái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非声。本义:推挤,推开)

(2) 同本义 [push]

排,挤也。——《说文》

排,推也。——《广雅》

献笑不及排。——《庄子·大宗师》

排淮泗。——《孟子》

力能排南山。——诸葛亮《梁父吟》

哙乃排闼直入。——《史记·樊哙列传》

(3) 又如:排闼(推门。闼:门);排门而入;排户(推门);排阁(推门);排墙(推倒墙壁);排阖(推开门扇);排雾(推开云雾);排斡(推移运转)

(4) 排斥;排挤 [expel;exclude]

抵排异端。——韩愈《进学解》

诸儒内怀不服,相与排之。——《后汉书·贾逵传》

(5) 又如:排害(排挤;迫害);排陷(排挤,陷害);排击(排斥抨击);排困(排斥困辱);排毁(排斥诋毁,抨击);排摈(排斥摈弃);排告(排挤诬告);排逐(排挤斥逐)

(6) 疏通;排解 [dredge;drain;eliminate]

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战国策·赵策》

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7) 又如:排荡(犹排除);排释(排解,调解);排抑(排遣克制);排闷(排遣烦闷);排容(豪放;奔放)

(8) 冲击 [lash;pound against]。如:排突(冲击,冲撞);排拶(挤压);排扎(拥挤);排虚(凌空)

(9) 劈、击 [strike]。如:排山压卵(弱方不堪强方一击);排手(击掌。有一言为定之意);排折(抗击)

(10) 安排;准备 [arrange]

排下筵席,管待众头领。——《水浒传》

(11) 又如:排当(宫廷官府安排宴席);排局(设圈套;置骗局);排备(安排,准备);排顿(安排,准备)

(12) 排列;编次 [put in order]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唐· 白居易《春题湖上》

(13) 又如:排次(依次排列);排班(排队站立);排栅(军事防御设施。用巨木排列连成的栏栅);排推(排列成行,依次向前);排连(排行相连);排仗(排设仪仗);排偶(排比对偶);排单(名单)

(14) 斥责,数落 [scold;blame]

汉主思贤才, 贾生被排迁。—— 唐·吴筠《览古》

(15) 又如:排腔(说三道四);排说(数说别人的不是);排数(斥责,数落);排揎(埋怨;责备)

(16) 戏弄;戏谑 [make fun of]。如:排调(戏弄调笑);排磕(嘲弄;顶撞)

(17) 排演 [rehearse]。如:排戏;彩排

词性变化

排的拼音: pái  

〈词性:名〉

(1) 盾牌 [shield]。如:排矟(一手持盾一手持矛的兵士);排军(持盾牌的卫士。后用以泛称军校);排插(一种在室内起间隔作用的设施);排镩

(2) 用竹、木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raft]。如:竹排;木排

(3) 英语音译。一种西式食品 [pie]。如:苹果排

(4) 军队的编制单位,连的下属单位,由若干个班组成 [platoon]。如:排长

(5) 排球或排球队的简称 [volleyball team]。如:男排赛;女排赛;女排;男排

(6) 古代的演员。也作“俳” [buffoon]

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排。——《潜夫论》

(7) 排成的行列 [row;line;rank]。如:前排;后排

排的拼音: pái  

〈词性:形〉

(1) 依次,一个接一个 [one after another]

排家搜捉,缉捕凶首。——《水浒全传》

(2) 又如:排门册籍(挨门挨户造的簿册);排门人等(挨门挨户的人们);排头儿(逐个);排家(挨家挨户);排排坐(平起平坐)

排的拼音: pái  

〈词性:量〉

(1) 用于成列的事物 [row]。如:双排扣子;一排房子

(2) 另见 pǎi  

常用词组

排奡、排班、排版、排比、排笔、排摈、排布、排叉儿、排场、排斥、排斥异己、排出、排出液、排除、排档、排档速率、排掉、排定、排队、排队、排筏、排房、排放、排放、排骨、排灌、排行、排号、排洪、排挤、排解、排空、排涝、排雷、排练、排列、排列、排律、排难解纷、排尿、排偶、排炮、排气、排遣、排球、排山倒海、排射、排水、排水管、排水井、排水量、排他、排他性、排头、排外、排尾、排污、排戏、排险、排泄、排演、排印、排忧解难、排长、排钟、排字

基本词义

排的拼音: pǎi  

〈词性:动〉

(1) 〈词性:方〉∶用楦子填紧或撑大新鞋的中空部分使合于某种形状 [swell]。如:把这双鞋排一排;排囊(鼓风用的革囊)

(2) 另见 pái  

常用词组

排子车

  拼音  shān   注音  ㄕㄢ   
部首  山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MMMM  仓颉  U  郑码  LL  四角  22770  结构  单一电码  1472  区位  4129  统一码  5C71  笔顺  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山的拼音:shān(ㄕㄢ)  

⒈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⒉ 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⒊ 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

⒋ 姓。

统一码

山字UNICODE编码U+5C71,10进制: 23665,UTF-32: 00005C71,UTF-8: E5 B1 B1。

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山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ill、mountain、jebel

造字法

象形:像山峰绵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 hill, pea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山的拼音: shā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 同本义 [mountain]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4) 形状像山的东西 [anything in the shape of a mountain]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5)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6) 特指“五岳” [the Five mountains]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7)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8) 山墙 [gable wall]。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9) 指酒肆的楼上 [storey of a bar]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10) 山中。指隐居之处 [hermitage]。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11) 坟 [mound]。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12)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 [a small bundle of straws,etc.,for silkworms to spin cocoons on]。如:蚕上山了

(13) 姓

词性变化

山的拼音: shān  

〈词性:形〉

(1) 大,巨大 [big]。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2) 粗俗 [hoarse]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3) 山野——谦称 [my rustic]。如:山妻(隐士之妻)

常用词组

山隘、山坳、山包、山胞、山崩地裂、山崩钟应、山不转路转、山茶、山产、山场、山川、山丛、山村、山道年、山地、山顶、山顶洞人、山东、山洞、山阿、山风、山峰、山腹、山旮旯儿、山冈、山高海深、山高皇帝远、山高水长、山高水低、山高水险、山歌、山根、山沟、山谷、山海关、山河、山洪、山回路转、山货、山脊、山涧、山脚、山径、山口、山岚、山梁、山林、山陵、山岭、山路、山麓、山峦、山脉、山毛榉、山峁、山帽云、山门、山盟海誓、山明水秀、山南海北、山坡、山墙、山清水秀、山穷水尽、山丘、山泉、山人、山水、山塘、山体、山头、山洼、山弯、山窝、山坞、山西、山系、山峡、山险、山乡、山响、山魈、山崖、山阳、山羊胡子、山肴、山摇地动、山药蛋、山野、山阴、山雨欲来、山雨欲来风满楼、山芋、山岳、山寨、山珍海味、山庄、山子、山陬海澨、山嘴

  拼音  yā yà   注音  一ㄚ 一ㄚˋ   繁体    
部首  厂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DFYI  仓颉  MGI  郑码  GGBS  四角  71213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090  区位  4925  统一码  538B  笔顺  一ノ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压(壓)的拼音:yā(一ㄚ)  

⒈ 从上面加力:压住。压碎。压缩。泰山压顶。

⒉ 用威力制服、镇服:镇压。压服。压迫。

⒊ 控制,使稳定,使平静:压价。压住阵脚。

⒋ 搁置:积压。

⒌ 逼近:大兵压境。

⒍ 赌博时在某一门上下注:压宝(亦作“押宝”)。

其他字义

压(壓)的拼音:yà(一ㄚˋ)  

⒈ 〔压根儿〕根本,从来,如“我压压压就不理解这件事”。

⒉ (壓)

统一码

压字UNICODE编码U+538B,10进制: 21387,UTF-32: 0000538B,UTF-8: E5 8E 8B。

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壓圧

汉英互译

press、push down、hold down、pigeonhole、keep under control、shelve、suppress

造字法

原为形声:从土、厌声

English

press; oppress; crush; pressu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压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土,厌声。本义:崩坏)

(2) 同本义 [collapse]

压,坏也。——《说文》

侨将压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吾惧压焉。——《国语·鲁语》。注:“笮也。”

壤压之变。——欧阳修《新唐书》

(3) 又如:压溺(土崩和水淹)

(4) 从上往下增加重力,加压 [press]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5) 又如:压肩叠背(肩靠肩背挨背,形容人群拥挤);压山探海(形容人数众多);压尺(用金属或玉石做成的压纸用的尺状文具);压枝(果实多,把树枝压低)

(6) 压抑,压制;逼迫 [restrain;force;coerce;compel]

举杰压陛。——《楚辞·大招》

予以大国压之。——《公羊传·文公十四年》

克压帝心。——《繁阳令杨君碑》

陵压百姓。——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压倒(压服;制服);压良为贱(掠买平民子女为奴婢)

(8) 杀 [kill]

且臣闻齐、 卫先君刑马压羊。——《战国策》

(9) 又如:压羊(杀羊)

(10) 逼近 [approach;be getting near]

楚晨压 晋军而陈。——《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11) 又如:压黑(临近天黑的时候);压山(方言,谓日将落山)

(12) 超越;胜于 [surpass]

声不能压当世。——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

(13) 又如:压倒元白(指诗文超过著名诗人白居易和元禛);压轴戏(亦称压台戏,压轴子,指一次戏曲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节目(最后的一出戏叫大轴子);现多指一台戏中放在最后的一出,谓其质量最高,表演最精彩,足以压住全台)

(14) 覆盖,笼罩 [cover]

覆压三百余里。——杜牧《阿房宫赋》

(15) 又如:压纽(覆压在璧纽上);压覆(埋没;困顿);压蔓,压青(把绿肥作物或采集的野草、树叶埋在田地里做肥料)

(16) 镇住 [peacify]

就安排筵席,一者与夫人压惊,二者庆贺这玉梳。——《古金杂剧》

(17) 又如:压物(镇压邪魔之物);压镇(镇服);压车(谓随车保护或坚守)

(18) 同“押” [keep with]。如:压契(做抵押凭证的文契)

(19) 盖印 [seal]。如:压脚图书(压脚章);压脚章(盖在字画下角的印章)

(20) 预付 [pay in advance]。如:压礼(事成之前预付的财礼)

(21) 下 [赌注] [risk money on;stake]。如:压宝

词性变化

压的拼音:

  

〈词性:名〉

(1) 压力 [pressure]

(2) 某物作用于其直接接触的另一物上的力。如:水压

(3) 一切对相反力的冲力;分布在地面上的一种冲力。如:血压;气压

(4) 另见   

常用词组

压宝,押宝、压差、压场、压场、压秤、压船、压倒、压顶、压队、压服、压感、压港、压货、压价、压惊、压境、压卷、压块、压力、压力锅、压路机、压平、压迫、压气,压气儿、压强、压青、压舌板,压舌器、压岁钱、压缩、压缩机、压台、压条、压痛、压头、压蔓,压蔓儿、压型、压延、压抑、压韵、压榨、压寨夫人、压阵、压制

基本词义

压的拼音:

(1) 壓   

(2) 另见   

常用词组

压板、压根儿

  拼音  luǎn   注音  ㄌㄨㄢˇ   
部首  卩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QYTY  仓颉  HHSLI  郑码  RHYS  四角  77720  结构  左右电码  0607  区位  3449  统一码  5375  笔顺  ノフ丶ノフ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卵的拼音:luǎn(ㄌㄨㄢˇ)  

⒈ 动植物的雌性生殖细胞:卵子。卵巢。

⒉ 特指动物的蛋:卵生。卵石。卵翼(喻养育或庇护)。

⒊ 昆虫学上特指受精卵,是动物发育的第一阶段。

⒋ 男子睾丸的俗称。

统一码

卵字UNICODE编码U+5375,10进制: 21365,UTF-32: 00005375,UTF-8: E5 8D B5。

卵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卵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gg、nit、ovum、spawn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egg; ovum; roe; spaw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卵的拼音: luǎn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像卵。本义:卵子,特指蛋)

(2) 蛋 [egg]

卵,凡物无乳者卵生。——《说文》

鸟翼鷇卵。——《国语·鲁语》。注:“未孚曰卵。”

梁卵焍黄。——《史记·龟策传》。索隐:“鸡子也。”

濡鱼卵酱。——《礼记·内则》

卵壳孕而雌雄生。——《论衡》

风至苕折,卵破子死。——《荀子·劝学》

(3) 又如:卵袋(指长圆形口上有绳可结扎的钱袋);卵清(蛋白);卵用鸡(以产蛋为主要目的而饲养的鸡种)

(4) 成熟的雌性生殖细胞,一般呈球形或卵圆形,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 [egg;oven;spawn]。又如:卵子;排卵;卵细胞

(5) 睾丸的俗称 [testicle]。如:卵袋(阴囊。又称卵脬,卵囊)

(6) 指动物发育的第一个阶段 [the first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some insects]。例如完全变态的昆虫(蛾,蝶、蚊、蝇等),有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词性变化

卵的拼音: luǎn  

〈词性:形〉

(1) 大 [great]

桃诸,梅诸,卵盐。——《礼记·内则》。注:“卵盐,大盐也。”

(2) 青白色,俗称“蛋青” [egg white]。如:卵色(蛋青色)

常用词组

卵白、卵巢、卵床、卵黄、卵壳、卵裂、卵球、卵生、卵石、卵形、卵翼、卵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