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潘杨之睦的意思

pānyángzhī

潘杨之睦



拼音pān yáng zhī mù

注音ㄆㄢ 一ㄤˊ ㄓ ㄇㄨˋ

解释潘:晋代文学家潘岳;杨:潘岳的妻子杨氏。潘杨两家世亲联姻。

出处晋·潘岳《杨仲武诔》:“潘杨之穆,有自来矣。”

例子唐·皇甫枚《王知古》:“潘杨之睦可遵,凤凰之兆斯在。”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潘杨之睦是褒义词。

繁体潘楊之睦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pān   注音  ㄆㄢ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TOL  仓颉  EHDW  郑码  VPKI  四角  32169  结构  左右电码  3382  区位  3743  统一码  6F58  笔顺  丶丶一ノ丶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潘的拼音:pān(ㄆㄢ)  

⒈ 淘米汁。

⒉ 姓。

统一码

潘字UNICODE编码U+6F58,10进制: 28504,UTF-32: 00006F58,UTF-8: E6 BD 98。

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潘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䆺番

造字法

形声:从氵、番声

English

surname; water in which rice has been rinsed; a river that flows into the Ha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潘的拼音: pān  

〈词性:名〉

(1) 淘米水 [water of washing rice]。如:潘水(淘米水);潘沐(洗头用的淘米水);潘泔(淘米水);潘澜(淘米水)

(2) 古水名 [Pan River]

(3) 在河南省荥阳县境

(4) 在浙江省绍兴市境,后堙。或以为是今运河经绍兴的一段河道

(5) 约在山东省淄博市一带,或以为是淄水

(6) 山名。在广东省茂名市 [Pan mount.]

(7) 古州名 [Pan prefecture]

(8) 治所在今广东省茂名市

(9) 在今四川省松潘县

(10) 姓

  拼音  yáng   注音  一ㄤˊ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SNRT  仓颉  DNSH  郑码  FYOD  四角  47927  结构  左右电码  2799  区位  4978  统一码  6768  笔顺  一丨ノ丶フ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杨(楊)的拼音:yáng(一ㄤˊ)  

⒈ 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多,有白杨,大叶杨,小叶杨等多种,木材可做器物:杨柳。

⒉ 姓。

统一码

杨字UNICODE编码U+6768,10进制: 26472,UTF-32: 00006768,UTF-8: E6 9D A8。

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oplar、Yang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willow, poplar, aspen;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杨的拼音:

y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昜( yáng  )声。本义:植物名。落叶乔木)

(2) 杨柳科杨属植物的泛称 [poplar]

杨,杨木也。——《说文》

杨,蒲柳。——《尔雅》

杨与柳别。杨,枝劲脆而短,叶圆阔而尖;柳,叶长而狭,枝软而韧。——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 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或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多。又如:白杨;赤杨

(4) 姓

常用词组

杨柳、杨梅、杨树、杨桃

  拼音  zhī   注音    
简体部首  丶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3画  
繁体部首  丿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PPPP  仓颉  INO  郑码  WA  四角  30302  结构  单一电码  0037  区位  5414  统一码  4E4B  笔顺  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之的拼音:zhī(ㄓ)  

⒈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⒉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⒊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⒋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⒌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⒍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⒎ 往,到:“吾欲之南海”。

统一码

之字UNICODE编码U+4E4B,10进制: 20043,UTF-32: 00004E4B,UTF-8: E4 B9 8B。

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leave、of、somebody、something、this

造字法

原为会意:上像向前的脚,下像地表示离开原地前进

English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 it, him her, them; go to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动〉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grow]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go to;leave]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词性变化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代〉

(1)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this;that]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 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 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he;her;it;they;them]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 又

蹇叔哭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 韩愈《师说》

(5) 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6)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its;his;other]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助〉

(1) 的 [of]

(2)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3) 又如: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形〉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zigzag]。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常用词组

之后、之乎者也、之流、之前、之字路

  拼音    注音  ㄇㄨˋ   
部首  目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HFWF  仓颉  BUGCG  郑码  LBOB  四角  64014  结构  左右电码  4207  区位  3632  统一码  7766  笔顺  丨フ一一一一丨一ノ丶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睦的拼音:mù(ㄇㄨˋ)  

⒈ 和好,亲近:和睦。睦邻。兄弟不睦。

⒉ 姓。

统一码

睦字UNICODE编码U+7766,10进制: 30566,UTF-32: 00007766,UTF-8: E7 9D A6。

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睦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armonious、peaceful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friendly, amiable, peacef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睦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声。从目,坴(   )声。本义:和好,亲近)

(2) 同本义 [harmonious;intimate]

睦,目顺也。——《说文》

讲信修睦。——《礼记·礼运》。注:“皆训亲。”

睦于父母之堂。——《礼记·坊记》

则百姓亲睦。——《孟子》

九族既睦。——《书·尧典》

(3) 又如:睦友(和睦友爱);睦睦(和睦,亲密);睦亲(对宗族和睦,对外亲友好);睦族(和睦亲族)

(4) 调和 [well distributed]。如:睦孰(谓风雨调和,五谷丰稔)

(5) 通“穆” [respectful]

睦,敬和也。——《说文》

(6) 又如:睦睦(恭敬的样子)

词性变化

睦的拼音:   

〈词性:名〉

(1) 古州名。睦州的简称 [Mu prefecture]

(2) 隋置。故地在今湖北省长阳县东

(3) 隋置。故地在今浙江省淳安县西

常用词组

睦邻、睦邻政策

潘杨之睦: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