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跑龙套的意思

pǎolóngtào

跑龙套



拼音pǎo lóng tào

注音ㄆㄠˇ ㄌㄨㄥˊ ㄊㄠˋ

解释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出处巴金《关于<还魂草>》:“我像一个平庸的演员,跑了十几年的龙套,戏装脱掉,我应当成为自己了。”

例子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二章:“他们后面的第四辆车甚至空无一人,好像是跟着前面的三辆车跑龙套。”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在人手下打杂。

谜语打杂

感情跑龙套是中性词。

繁体跑龍套

英语play an insignificant role(play third fiddle)

俄语на выходáх(статист)

日语旗持ち儀仗兵の役を扮すること。〈喻〉下(した)っぱや陣笠(じんがさ)になる,小者(こもの)

德语als Statist auf der Bühne erscheinen(nur eine kleine (od. unbedeutende) Rolle spielen)

造句comparse(figurant)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pǎo páo   注音  ㄆㄠˇ ㄆㄠˊ   
部首  足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KHQN  仓颉  RMPRU  郑码  JIRY  四角  67112  结构  左右电码  6410  区位  3760  统一码  8DD1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ノフ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跑的拼音:pǎo(ㄆㄠˇ)  

⒈ 奔,两脚交互向前迅速跃进:跑步。奔跑。赛跑。

⒉ 很快地移动:跑动。

⒊ 逃:跑出笼子。

⒋ 漏泄:跑电。跑气。

⒌ 为某种事物奔走:跑买卖。跑外的。跑堂。跑码头。跑单帮。

其他字义

跑的拼音:páo(ㄆㄠˊ)  

⒈ 走兽用脚刨地:跑糟(牲口用蹄糟根)。虎跑泉(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

统一码

跑字UNICODE编码U+8DD1,10进制: 36305,UTF-32: 00008DD1,UTF-8: E8 B7 91。

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iddyap、leg、lob along、run

造字法

形声:从足、包声

English

run, flee, leave in hurr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跑的拼音: páo  

〈词性:动〉

(1) (形声。从足,包声。本义:兽用足刨地) 同本义 [beasts's digging of soil]

滕公驾至 东都门,马鸣跼不肯定,以足跑地久之。——《西京杂记》

跑,足跑地也。——《广韵》

(2) 另见 pǎo  

常用词组

跑槽

基本词义

跑的拼音: pǎo  

〈词性:动〉

(1) 急走 [run]

跑,趵也。——《广雅·释言》

红缰跑骏马,金镞掣秋鹰。——唐· 马戴《边将》

(2) 又如:长跑(长距离跑步);跑解马(表演马术);跑冰(滑冰;溜冰);跑竹马(民间娱乐活动之一种);跑搭(奔走,奔忙);跑路(奔走);跑踏(奔走;奔忙)

(3) 逃走;躲避 [escape]

你当真叫他回去,跑不了一顿饱打。——《老残游记》

(4) 又如:逃跑(逃走);别让特务跑了;跑走(逃走;走掉)

(5) 走;走路 [walk;go]。如:跑凌(从不很厚的河水上走过去);跑走(行走;走路;走动);跑路(走路);跑腿(步行;行走)

(6) 为某种事物或利益而奔走 [run about doing sth.]。如:跑海(到处奔走);跑山(来往于山中做买卖);跑合(旧时指说合生意);跑坡(在野地里跑。意在打猎);跑差(为公家奔走干事);跑船(在船上干活谋生);跑媒(为做媒而奔走)

(7) 丢掉;失去 [lose]。如:跑气(漏气);跑风(漏风;漏气);跑躁(指精神失去控制的症状);跑掉(夭亡;夭折);跑燥(发脾气;燥热)

(8) 走运;走红 [be lucky]。如:跑起来(走运)

(9) 另见 páo  

常用词组

跑表、跑步、跑车、跑单帮、跑道、跑电、跑动、跑肚、跑光、跑旱船、跑江湖、跑警报、跑龙套、跑马、跑马场、跑马卖解、跑码头、跑买卖、跑跑颠颠、跑跑跳跳、跑坡、跑墒、跑生意、跑堂儿的、跑题、跑腿儿、跑外、跑味、跑鞋、跑圆场、跑账、跑辙

  拼音  lóng   注音  ㄌㄨㄥˊ   繁体    
部首  龙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DXV  五笔98  DXYI  仓颉  IKP  郑码  GM  四角  43014  结构  单一电码  7893  区位  3390  统一码  9F99  笔顺  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龙(龍)的拼音:lóng(ㄌㄨㄥˊ)  

⒈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⒉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⒊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⒋ 姓。

统一码

龙字UNICODE编码U+9F99,10进制: 40857,UTF-32: 00009F99,UTF-8: E9 BE 99。

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龙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龍竜龒㡣䮾

汉英互译

dragon、imperial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龙的拼音:

lóng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2) 同本义 [dragon]

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 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

飞龙在天。——《易·乾》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叶公子高好龙。——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

(3) 又如:龙工(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龙功”);龙公(指龙王,龙神);龙渊(龙所栖止的深渊);龙章(龙形的图案);龙蛇(龙和蛇);龙文(龙状花纹);龙伯(传说中的水神);龙沼(龙池);龙旌凤翣(有龙凤图案的旌旗和大掌扇);龙门(本是跨在黄河上游的山名。神话传说,鱼类跳过龙门,就可以变成神龙。后借指乡试考场的二门或三门为龙门)

(4) 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imperial]

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论衡·纪妖》

(5) 又如:龙升(龙的升子。比喻天子即位);龙辇(天子的乘车);龙颜(额头隆起似龙。后世以喻皇帝的容貌。也用以指皇帝);龙腾(比喻帝王的兴起);龙鳞(喻指皇帝或皇帝的威严);龙驭(皇帝车驾。代指皇帝);龙兴(帝业兴旺;创立帝业);龙节(皇帝所授与的符节);龙衮(帝王的礼服);龙下蛋(比喻不可能);龙穴(最适宜埋棺材的好地方);龙御(皇帝的车驾);龙凤(旧时用以形容帝王的相貌)

(6) 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outstanding person]

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准。——唐· 李白《化城寺大钟铭序》

(7) 又如:龙虎(比喻杰出的人物);龙蛇(比喻非常的人);龙逸(如龙隐逸。比喻贤人隐居于野);龙凤(比喻才能优异的人);龙驹(比喻俊才);龙鹏(龙和鹏。比喻贤俊豪杰);龙翰凤翼(比喻君子、贤者);龙蟠凤逸(比喻才能卓越超群而未为世用的人)

(8) 喻骏马 [fine horse]

马八尺以上为龙。——《周礼·夏官》

(9) 又如:龙子(良马名);龙文(骏马名);龙姿(骏马的形貌);龙孙(良马名);龙驹(骏马);龙骥(骏马);龙媒(指天马、骏马)

(10) 喻文章,书法的雄健华丽 [vigorous]。如:龙蛇(龙蛇走。形容笔势如龙蛇,蜿蜒盘曲);龙文(比喻文章的雄健);龙虎(比喻文章的雄健);龙章(比喻文章富丽华美,如龙的文采);龙藻(比喻华丽的辞藻);龙骧豹变(比喻书法气势雄放,变化无穷)

(11) 比喻性格亢直 [upright]。如:龙亢(个性刚直不屈);龙性(指性格倔强,难以驯服)

(12) 〈词性:方〉∶[瓦圈] 歪扭不圆 [not round]。如:自行车前轱辘龙了

(13) 姓

常用词组

龙船、龙胆、龙胆紫、龙灯、龙洞、龙飞、龙宫、龙骨、龙骨车、龙虎、龙井、龙卷风、龙君、龙口夺食、龙脉、龙门、龙门刨、龙门吊车、龙脑、龙蟠、龙蟠凤逸、龙袍、龙湫、龙沙、龙舌兰、龙蛇、龙潭虎穴、龙套、龙腾虎跃、龙体、龙庭、龙头、龙头蛇尾、龙王、龙虾、龙涎香、龙骧虎步、龙骧虎视、龙行虎步、龙须菜、龙眼、龙跃凤鸣、龙钟、龙舟、龙子幡

  拼音  tào   注音  ㄊㄠˋ   
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DDU  仓颉  KSMI  郑码  GDCH  四角  40732  结构  上下电码  1152  区位  4455  统一码  5957  笔顺  一ノ丶一丨一一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套的拼音:tào(ㄊㄠˋ)  

⒈ 罩在外面的东西:褥套。手套。外套。

⒉ 加罩:套裤。套袖。

⒊ 重叠的:套版。套耕。套种(zhòng   )。

⒋ 装在衣物里的棉絮:被套。

⒌ 同类事物合成的一组:一套制服。套路。套数。套曲。配套。

⒍ 模拟,照做:套用。套语。生搬硬套。

⒎ 用绳子等做成的环:牲口套。圈套(喻陷害人的布置)。

⒏ 栓系:套车。

⒐ 用谎骗取:套取。套购。套汇。

⒑ 河流或山势弯曲之处(大多用于地名):河套。连环套。

统一码

套字UNICODE编码U+5957,10进制: 22871,UTF-32: 00005957,UTF-8: E5 A5 97。

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套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nvention、copy、cover、formula、harness、knot、series、set、sheath

造字法

会意:从大、从长

English

case, cover, wrapper, envelop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套的拼音: tào  

〈词性:名〉

(1) (会意。从大,从长。套在外面的东西比被套者要大、长。本义:罩在外面的东西)

(2) 同本义 [sheath;case;cover]。如:枕套;书套;钢笔套;手套

(3) 指已成固定格式的办法或语言 [convention;formula]。如:套文,套言,套括(谓一定的模式、框框);套式(固定的模式);套叙(以客套话交谈);套习(俗套)

(4) 衡量、要求事物的固定模式 [convention;restriction]。如:套数(手续;程式;套子)

(5) 地势弯曲的地方。常作地名用字 [bend]

明宗战 胡卢套、 杨村,为 梁兵所败。——《新五代史》

(6) 特指黄河从宁夏横城堡到陕西府谷县一段或这一段围着的地区。如:河套

(7) 用绳子等结成的环状物 [knot;loop;noose]。如:牲口套;大车套;绳套

(8) 圈套 [trap]

话说唐三藏固住元阳,出离了烟花苦套。——《西游记》

(9) 又如:套子

词性变化

套的拼音: tào  

〈词性:动〉

(1) 罩在外面 [cover with;slip on]

下边穿着条香色洋布夹裤,套着双青缎子套裤。——《儿女英雄传》

(2) 如:套袖(套在衣袖外保护衣服)

(3) 把棉花、丝棉等平整地装入被褥或袄里缝好 [fit over]。如:套棉被;套棉袄;套进去;套件衣服

(4) 用绳索或轭具将牲口拴住或与车辆等用具拴在一起以备使用 [harness]。如:套车;套马;套头(套项。套在牲口脖子上的辖具)

(5) 用计哄骗或诈诱 [trick]

宝钗便在炕上坐了,慢慢的闲言中套问他年纪家乡等语,留心窥察。——《红楼梦》

(6) 又如:套弄(设计骗取);套供

(7) 照现成的模式做 [model on]。如:生搬硬套;这一段是从现在的文章上套下来的

(8) 拉拢 [try to win (sb.'s friendship)]。如:套交情;套近乎

(9) 互相衔接、重叠 [interlink]。如:十年修公路,大圈套小圈

套的拼音: tào  

〈词性:量〉

用于搭配成组的事物 [set]。如:套杯(一组能大小套叠在一起的杯子);一套房子

常用词组

套包、套车、套叠、套房、套服、套购、套管、套红、套话、套换、套汇、套间、套结、套口供、套裤、套利、套路、套马、套取、套裙、套衫,套衫儿、套绳、套数、套索、套套、套筒、套问、套鞋、套袖、套印、套用、套语、套中人、套种、套装、套子、套作

跑龙套: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