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āo qī qì hái
注音ㄆㄠ ㄑ一 ㄑ一ˋ ㄏㄞˊ
解释抛:丢弃。丢弃妻子儿女。形容逃难时的凄惨状况。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望烟尘一派,抛妻弃孩,团圆难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逃难慌乱时。
感情抛妻弃孩是中性词。
繁体抛妻棄孩
近义抛妻弃子
动物生肖牛,虎,蛇
抛的拼音:pāo(ㄆㄠ)
⒈ 投,扔:抛掷。抛撒(亦作“抛洒”)。抛售。
⒉ 舍弃,丢下:抛弃。抛荒(任由土地荒芜,不继续耕种)。抛却。抛头露面。
抛字UNICODE编码U+629B,10进制: 25243,UTF-32: 0000629B,UTF-8: E6 8A 9B。
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抛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拋
cast、fling、heave、throw、toss
扔、掷
形声:从扌、声
throw (away)
详细解释◎ 抛的拼音:
拋 pāo
〈词性:动〉
(1) (形声。本义:丢弃)
(2) 同本义 [cast aside;abandon]
管儿不作供奉儿,抛在东都双鬓丝。——唐· 元稹《琵琶歌》
纸片抛落。——《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抛漾(抛弃);抛撒(抛弃;脱落;洒落);抛撇(抛开;撇弃);抛官(辞官,弃官);抛除(丢弃,抛掉)
(4) 抛,掷 [fling;throw]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唐· 欧阳炯《贺明朝》
(5) 又如:抛砖引玉;抛丸(杂技之一。两手上下抛接多个弹丸不使落地);抛扔(投掷);抛珠滚玉(比喻流泪);抛声炫俏(故意声张卖弄);抛泊(抛锚停泊)
(6) 以低价大量卖出 [undersell]。如:抛出(大量卖出商品、证券、股票等);抛卖(压低价格,大量出售);抛空(卖空);抛盘(预定一虚位价格,约期交货,不随市价涨落)
◎ 抛的拼音: pāo
〈词性:量〉
秽物一堆为一抛。也作“泡”
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儒林外史》
抛费、抛光、抛荒、抛开、抛空、抛离、抛脸、抛锚、抛弃、抛却、抛洒、抛洒,抛撒、抛射、抛售、抛头露面、抛掷、抛砖引玉
妻的拼音:qī(ㄑ一)
⒈ 男子的配偶:妻子。妻室(指妻子)。妻小(妻子和儿女)。妻离子散。
妻的拼音:qì(ㄑ一ˋ)
⒈ 以女嫁人。
妻字UNICODE编码U+59BB,10进制: 22971,UTF-32: 000059BB,UTF-8: E5 A6 BB。
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妻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feme、frow、wife
夫
会意
wife
详细解释◎ 妻的拼音: qī
〈词性: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女,从屮,从又。“屮”象家具形,又是手。合起来象女子手拿家具从事劳动的形象。本义:男子的正式配偶)
(2) 同本义 [wife]
妻,妇与夫齐者也。——《说文》
庶人曰妻。——《礼记·曲礼》
(3) 又
天子有妻、有妾。
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礼记·内则》
妻也者,亲之主也。——《礼记·哀公问》
妻者,夫之合也。——《春秋繁露》
夫妻反目。——《易·小畜》
令妻寿母。——《诗·鲁颂·閟宫》
(4) 又如:妻妾(嫡妻与侧室);妻房(妻室,妻子);妻儿(妻和儿女;妻);妻姊妹婚(再与亡妻之姊、妹缔结婚姻);妻谒(透过得宠的女子去干求请托)
(5) 周代宫中女御 [woman's official in the court]
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礼记》
(6) 另见 qì
妻党、妻弟、妻儿老小、妻舅、妻离子散、妻孥、妻室、妻小、妻子
◎ 妻的拼音: qì
〈词性:动〉
(1) 以女嫁人 [marry off one's daughter]
黥布归 芮, 芮妻之。——《汉书·吴芮传》。注:“妻,嫁女与人也。”
妻娶(嫁人和娶妻)
(2) 娶女子为配偶 [marry a girl]
齐侯又请妻之。——《左传·桓公六年》
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孟子》
(3) 奸淫 [rape]
妻略妇女。——《后汉书》
妻略(奸污霸占)
(4) 另见 qī
弃的拼音:qì(ㄑ一ˋ)
⒈ 舍去,扔掉:抛弃。遗弃。弃权。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弃世(超出世俗或指去世)。弃养(父母死亡的婉辞)。弃置不顾。弃瑕录用。
弃字UNICODE编码U+5F03,10进制: 24323,UTF-32: 00005F03,UTF-8: E5 BC 83。
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弃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棄
abandon、discard、throw away
取
原为会意
reject, abandon, discard
详细解释◎ 弃的拼音:
棄 qì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2) 同本义 [throw away;discard;abandon]
弃,捐也。——《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
天之弃商也久矣。——《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抛子弃草间。——王粲《七哀》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苏洵《六国论》
敌弃炮仓皇遁。——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子孙弃者。——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弃其妇。——清· 周容《芋老人传》
弃甲投戈。——《广东军务记》
弃厌(嫌弃;厌恶);弃亲(抛弃亲族);弃礼(抛弃礼制);弃秽(抛弃秽浊);弃失(丢失);弃地(丢弃田地);弃灰(把灰烬弃在路上);弃物(被丢失之物);弃国(丢失封国或都城);弃才(被遗弃的人才)
(3) 废,废除 [abolish]
水官弃矣。——《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废也。”
弃言(已经废弃之言);弃法(废弃法度);弃井(废井)
(4) 忘记 [forget]
弃,忘也。——《尔雅》
其庸可弃乎。——《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忘。”
弃忽(遗忘,忽略)
(5) 违背;背叛 [violate;betray]。如:弃命(违命;抛弃命令);弃天(违背天意);弃言(背弃诺言);弃信(违背信义);弃约(违约,不守前约)
(6) 离开 [leave]
子弃寡人。——《战国策·秦策》。注:“去也。”
弃予(离开我);弃代(去世)
(7) 旷,耗费 [expense]。如:弃力(费力);弃日(耗费时日,虚度光阴)
弃暗投明、弃儿、弃妇、弃货、弃甲曳兵、弃绝、弃权、弃取、弃世、弃婴、弃置、弃掷
孩的拼音:hái(ㄏㄞˊ)
⒈ 儿童,引申为子女:男孩儿。孩童。孩提(指幼儿时期)。
孩字UNICODE编码U+5B69,10进制: 23401,UTF-32: 00005B69,UTF-8: E5 AD A9。
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孩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咳㜾䪱
child
形声:从子、亥声
baby, child; children
详细解释◎ 孩的拼音: hái
〈词性:动〉
(1) (形声。从子,亥声。本义:小儿笑)
(2) 同本义。同“咳” [child laugh]
咳,小儿笑也。——《说文》。古文咳从子。内则,孟子则作此字。
孤女藐焉始孩。——潘岳《寡妇赋》
(3) 又如:未孩(还不会笑)
(4) 当作婴儿看待 [treat as baby]
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老子》
(5) 抚爱 [caress]
伏惟陛下,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北齐书》
◎ 孩的拼音: hái
〈词性:形〉
(1) 幼小;幼稚 [young]
孩,少也。——《广雅》
忆昔十五心尚孩。——杜甫《百忧集行》
(2) 又如:孩赤无知(年幼无知);孩幼(幼儿);孩抱(幼小);孩乳(幼小);孩婴(幼小)
◎ 孩的拼音: hái
〈词性:名〉
(1) 幼儿 [infant;child]
孩,始生小儿。——《广韵》
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孟子·尽心上》注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2) 又如:孩中颜(幼儿的面色);孩幼(幼儿);孩儿(幼儿);孩稚(幼儿);孩婴(幼儿)
(3) 未成年的人;孩子 [child]
纣为孩子时, 微子诸其不善之性。——《论衡·本性》
(4) 又如:孩提赤子初心(孩子的纯洁之心);孩子的房儿(衣胞);孩气(孩子般的脾气或神态);男孩;女孩;天生自诩是天才,也把天才奖妇孩
(5) 胎儿 [fetus]。如:她几个月没来月经了,看来有孩儿了
孩儿、孩提、孩童、孩子、孩子气、孩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