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抛珠滚玉的意思

pāozhūgǔn

抛珠滚玉



拼音pāo zhū gǔn yù

注音ㄆㄠ ㄓㄨ ㄍㄨㄣˇ ㄩˋ

解释抛:抛掷。形容眼泪如同珠玉般滚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流泪。

感情抛珠滚玉是中性词。

近义潸然泪下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pāo   注音  ㄆㄠ   繁体    
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RVLN  五笔98  RVET  仓颉  QKNS  郑码  DQYM  四角  54012  结构  左右电码  2141  区位  3755  统一码  629B  笔顺  一丨一ノフ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抛的拼音:pāo(ㄆㄠ)  

⒈ 投,扔:抛掷。抛撒(亦作“抛洒”)。抛售。

⒉ 舍弃,丢下:抛弃。抛荒(任由土地荒芜,不继续耕种)。抛却。抛头露面。

统一码

抛字UNICODE编码U+629B,10进制: 25243,UTF-32: 0000629B,UTF-8: E6 8A 9B。

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抛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st、fling、heave、throw、toss

相关字词

扔、掷

造字法

形声:从扌、声

English

throw (awa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抛的拼音:

pāo  

〈词性:动〉

(1) (形声。本义:丢弃)

(2) 同本义 [cast aside;abandon]

管儿不作供奉儿,抛在东都双鬓丝。——唐· 元稹《琵琶歌》

纸片抛落。——《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抛漾(抛弃);抛撒(抛弃;脱落;洒落);抛撇(抛开;撇弃);抛官(辞官,弃官);抛除(丢弃,抛掉)

(4) 抛,掷 [fling;throw]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唐· 欧阳炯《贺明朝》

(5) 又如:抛砖引玉;抛丸(杂技之一。两手上下抛接多个弹丸不使落地);抛扔(投掷);抛珠滚玉(比喻流泪);抛声炫俏(故意声张卖弄);抛泊(抛锚停泊)

(6) 以低价大量卖出 [undersell]。如:抛出(大量卖出商品、证券、股票等);抛卖(压低价格,大量出售);抛空(卖空);抛盘(预定一虚位价格,约期交货,不随市价涨落)

词性变化

抛的拼音: pāo  

〈词性:量〉

秽物一堆为一抛。也作“泡”

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儒林外史》

常用词组

抛费、抛光、抛荒、抛开、抛空、抛离、抛脸、抛锚、抛弃、抛却、抛洒、抛洒,抛撒、抛射、抛售、抛头露面、抛掷、抛砖引玉

  拼音  zhū   注音  ㄓㄨ   
简体部首  王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玉部  
五笔86  GRIY  五笔98  GTFY  仓颉  MGHJD  郑码  CMKO  四角  15190  结构  左右电码  3796  区位  5473  统一码  73E0  笔顺  一一丨一ノ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珠的拼音:zhū(ㄓㄨ)  

⒈ 蛤蚌因沙粒窜入壳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可做装饰品,亦可入药。称“珍珠”(亦作“真珠”,简称“珠”):珠蚌。珠宝。珠花。夜明珠。珠玑(喻优美的词藻或诗文)。珠联璧合(珍珠联成串,美玉放在一起,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⒉ 像珠子的东西:汗珠。泪珠。露珠。

统一码

珠字UNICODE编码U+73E0,10进制: 29664,UTF-32: 000073E0,UTF-8: E7 8F A0。

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bead、pearl

造字法

形声:从王、朱声

English

precious stone, gem, jewel, pear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珠的拼音: zhū  

〈词性:名〉

(1)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2) 同本义 [pearl]

珠,蚌之阴精。——《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

珠足以御火灾。——《国语·楚语》

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尸子》

渊生珠而岸不枯。——《淮南子·说山》

珠盘玉敦。——《周礼·玉府》

大珠四枚。——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3) 又

所货西洋珠。

(4) 又

公受珠。

(5) 又

出珠授之。

(6) 又如:珠户(采珠的民户;珠饰的门户);珠履(以珍珠为饰的鞋子);珠碧(珍珠与碧玉);珠英(美如珍珠的花);珠翠(珍珠与翠玉);珠市(买卖珍珠的集市)

(7) 珠玉 [pearl and jade]

琴号珠柱,书名《玉杯》。——庾信《小园赋》

(8) 又如:珠椟(盛放珠宝的匣子);珠丸(用珠玉做的弹丸);珠箔(用珠子缀成的帘子)

(9) [形]∶形容事物的华美、光泽 [florid;fine]

珠林余露气,乳宝滴香泉。——陈吉疾《忆山中诗》

(10) 又如:珠林(美好的树林);珠泽(比喻文彩荟萃之处)

(11) 装饰用的有光的带孔小圆体 [bead]。如:珠履;珠帘

(12) 以球形或椭球形体滴下的液体 [drop]

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 又如:泪珠;汗珠;露珠

常用词组

珠蚌、珠宝、珠宝盒,珠宝箱、珠翠、珠光宝气、珠还、珠辉玉丽、珠玑、珠江、珠泪、珠泪偷弹、珠联璧合、珠帘、珠母、珠算、珠围翠绕、珠心、珠玉、珠圆玉润、珠子

  拼音  gǔn   注音  ㄍㄨㄣˇ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IUCE  仓颉  EYCV  郑码  VSZR  四角  30132  结构  左右电码  3340  区位  2586  统一码  6EDA  笔顺  丶丶一丶一ノ丶フ丶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滚的拼音:gǔn(ㄍㄨㄣˇ)  

⒈ 水流翻腾:大江滚滚东去。

⒉ 形容急速地翻腾:风烟滚滚。

⒊ 水煮开,沸腾:滚沸。滚开。

⒋ 旋转着移动:滚动。翻滚。后滚翻。滚筒。滚珠。滚雪球。

⒌ 走开,离开(含斥责意):滚出去!

⒍ 一种缝纫方法,沿着衣服等的边缘缝上布条、带子等:滚边。

⒎ 很,极,特别:滚烫。滚圆。滚瓜流油。

统一码

滚字UNICODE编码U+6EDA,10进制: 28378,UTF-32: 00006EDA,UTF-8: E6 BB 9A。

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滚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oll、trundle

造字法

形声:从氵、衮声

English

tur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滚的拼音:

gǔn  

〈词性:形〉

(1) (形声。从水,衮声。本义:大水奔流貌)

(2) 同本义 [rolling;billowing;surging]

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 杜甫《登高》

(3) 又如:滚滚(水涌流的样子)

(4) 连续不断,急速翻腾的样子 [rolling]

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滚滚滔滔(不绝的样子);滚滚当潮(滚滚当道。相继不断地掌握政权)

(6) 圆的 [round]

个个是生青滚壮。——茅盾《春蚕》

词性变化

滚的拼音: gǔn  

〈词性:动〉

(1) 滚动,滚转 [roll]

球滚来滚去

譬如甑蒸饭,气从下面滚到上面又滚下,只管在里面滚,便蒸得熟。——《朱子语类》

(2) 又如:滚落;滚碌(滚动);滚尘(翻滚的尘土);滚绣球;滚崖(从陡峭的岩石上滚下来的一种技巧)

(3) 引申为急速流泄 [rolling]。如:水滚入船里;屁滚尿流

(4) 液体温度达到沸点以上而翻腾 [boil]

俗以汤之未滚者为盲眼,初滚曰蟹眼,渐大曰鱼眼。——宋· 庞元英《谈薮》

(5) 又如:水滚了!滚白水(白开水);滚汤泼雪(形容极为容易)

(6) 立即离开 [get out]。如:滚!

(7) 沿着衣服等的边缘镶上布条、带子 [trim]。如:在衣服上滚上花边;滚边

(8) 混同 [mix]。如:滚说(混为一谈);滚同(混同);滚杂(混杂)

(9) 利息上加利息 [interest on interest]。如:滚息;滚利;滚利钱;滚账(算账)

滚的拼音: gǔn  

〈词性:副〉

非常,极其 [very]——达到很高程度地。如:滚瓜溜(儿)圆;滚熟(非常熟悉);滚张(涨得滚圆);滚壮;滚瓜流水(形容说话极其熟练流利)

常用词组

滚坝、滚边、滚边、滚蛋、滚动、滚动轴承、滚沸、滚瓜烂熟、滚瓜溜圆、滚锅、滚滚、滚开、滚开、滚雷、滚木、滚热、滚水、滚汤、滚淌、滚烫、滚雪球、滚圆、滚轧、滚枕、滚珠,滚珠儿、滚珠轴承、滚柱轴承、滚转、滚子

  拼音    注音  ㄩˋ   
部首  玉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GYI  仓颉  MGI  郑码  CS  四角  10103  结构  单一电码  3768  区位  5181  统一码  7389  笔顺  一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玉的拼音:yù(ㄩˋ)  

⒈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⒉ 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⒊ 姓。

统一码

玉字UNICODE编码U+7389,10进制: 29577,UTF-32: 00007389,UTF-8: E7 8E 89。

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jade、pure、fair、beautiful、handsome

造字法

象形:像绳子串着玉石

English

jade, precious stone, ge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玉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 同本义 [jade]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3) 又如: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的工艺品);玉栏(玉石制的栏杆)

(4) 泛指玉石的制品 [jade]。如:玉尺量才(考试);玉鉴(玉镜);玉斝(玉酒器);玉辇(君后坐的车);玉笈(玉饰的书籍)

(5) 指玉制的乐器 [jade instrument]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

(6) 又如:玉徽(美玉装饰的琴);玉轸(琴上的玉制弦柱);玉振金声(演奏古乐,以钟发声,以罄收韵,集众音之大成。金指钟,玉指罄)

(7) 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 [sth.resembling jade]。如:玉色瑗姿(色泽如玉,姿态万行);玉溜(目光);玉箸(玉筯。死后垂下的鼻涕);玉笋(美女的手指);玉竹(一种竹,颜色青黄相间)

(8) 比喻美德、贤才 [virtue;moral excellence;worthy person]

君子比德如玉。——《礼记》

(9) 又如:玉笋之班(人材行列。唐末朝士风貌优异有才华的人,称玉笋。得与其列者称玉笋班);玉堂金马(指翰林出身;亦指出身高贵,文武双全);玉堂(翰林院);玉音(帝王的话语)

词性变化

玉的拼音:   

〈词性:形〉

(1) 敬辞。多用以尊称对方的身体言行等 [your]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战国策》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白居易《长恨歌》

(2) 又如:玉文(对文字的美称);玉面(尊称人的容颜);玉札(对别人书信的敬称);玉躬(玉体);玉声(对他人言语的敬称)

(3) 形容美好 [beautiful]。如:玉蕴辉山(周身包含着耀人的光彩);玉女(美女;仙女)

(4) 形容洁白 [pure as jade]。如:玉魄(月华);玉屑(喻洁白的雪花);玉珥(太阳两边的云气);玉羽(洁白的羽翼)

(5) 珍贵 [valuable;precious]。如:玉苗(珍贵的幼苗);玉编(珍贵的典籍)

常用词组

玉版宣、玉帛、玉成、玉带、玉雕、玉斗、玉壶、玉皇、玉茭、玉洁、玉洁冰清、玉兰、玉兰片、玉立、玉米、玉米面、玉米片、玉盘、玉佩、玉器、玉清宫、玉容、玉润、玉搔头、玉色、玉山、玉食、玉石、玉石俱焚、玉蜀黍、玉碎、玉体、玉兔、玉玺、玉言、玉叶金枝、玉液、玉音、玉宇、玉簪、玉札、玉照

抛珠滚玉: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