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棚扒吊拷的意思

péngdiàokǎo

棚扒吊拷



拼音péng bā diào kǎo

注音ㄆㄥˊ ㄅㄚ ㄉ一ㄠˋ ㄎㄠˇ

解释扒:脱掉;吊:悬挂;拷:拷打。把人绳绑吊起,剥去衣服严刑拷打。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棚扒吊拷,备受苦楚。”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古代刑罚。

感情棚扒吊拷是中性词。

繁体棚扒弔拷

近义吊拷棚扒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péng   注音  ㄆㄥˊ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SEEG  仓颉  DBB  郑码  FQQ  四角  47920  结构  左中右电码  2766  区位  3779  统一码  68DA  笔顺  一丨ノ丶ノフ一一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棚的拼音:péng(ㄆㄥˊ)  

⒈ 用竹木搭成架子,上面覆盖席、布等做成的遮蔽风雨日光的东西或简陋的小屋:天棚。帐棚。窝棚。棚车。

统一码

棚字UNICODE编码U+68DA,10进制: 26842,UTF-32: 000068DA,UTF-8: E6 A3 9A。

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棚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canopy、cote、shed

造字法

形声:从木、朋声

English

tent, awning; booth; sh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棚的拼音: péng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朋声。本义:用竹、木搭成的篷架或小屋)

(2) 同本义 [shed]

棚,栈也。——《说文》。按,编木横竖为之皆曰栈曰棚,今谓于上以蔽下者曰棚。段玉裁注:“《通俗文》曰:‘板阁曰栈,连阁曰棚。’析言之也。 许云:‘棚,栈也。’浑言之也。”

高棚跨路,广幕陵云。——《隋书·柳彧传》

(3) 又如:窝棚(简陋的小屋);棚井(棚户进庐);棚摊(有棚子的货摊);棚阁(用竹、木等搭建的篷架、陋屋);棚杠(旧时为丧家承办搭棚,扛抬灵柩、冥器等事宜者)

(4) 楼阁。我国传统楼房的一种,供远眺、游憩、藏书、供佛等用。也指类似棚阁的结构与设施 [pavilion;kiosk]

连阁曰棚。——《通俗文》

负米往来七十步,其二十步上下棚除。——《九章算术·商功章》。刘薇。注:“棚,阁也。除邪道也。”

棚阁,《苍颉篇》:楼阁也。谓重屋复道者也。——玄应《一切经音义》

(5) 又如:棚阁(作战时,在城上用木架设的瞭望台);棚帘(棚阁珠帘)

(6) 朋党,帮派 [clique]

玄宗时,士子殷盛,每岁进士到省者常不减千余人,在馆诸生更相造诣,互结朋党,以相渔夺,号之为棚。推声望者为棚头。——《封氏闻见记·贡举》

(7) 清末陆军编制,兵士十四人为一棚 [squad]

钱塘县回了抚台,派了两棚兵带了洋枪出去剿狗。——《二刻拍案惊奇》

常用词组

棚车、棚户、棚圈、棚舍、棚屋、棚子

  拼音  bā pá   注音  ㄅㄚ ㄆㄚˊ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WY  仓颉  QC  郑码  DOVV  四角  58000  结构  左右电码  2091  区位  1639  统一码  6252  笔顺  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扒的拼音:bā(ㄅㄚ)  

⒈ 抓住,把着:扒车。扒墙头儿。

⒉ 刨开,挖:扒坑。扒堤。

⒊ 剥,脱:扒皮。扒掉伪装。

⒋ 拔:勿剪勿扒。

⒌ 拨动:扒拉。扒开草棵。

其他字义

扒的拼音:pá(ㄆㄚˊ)  

⒈ 用耙搂,聚拢:扒草。

⒉ 搔,抓:扒痒。

⒊ 炖烂,煨烂:扒羊肉。

统一码

扒字UNICODE编码U+6252,10进制: 25170,UTF-32: 00006252,UTF-8: E6 89 92。

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捌掱

汉英互译

cling to、hold to、dig up、push aside

造字法

形声:从扌、八声

English

scratch; dig up; crawl; crouc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扒的拼音: ba  

〈词性:动〉

(1) 刨,挖 [dig]

扒了好几天,才扒出来这个大洞子。——《高玉宝》

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蝉》

(2) 又如:扒坑;扒开浮土;扒土;扒堤

(3) 攀援 [climb]

他明朝就扒在我头上来哩。——明· 朱京藩《风流院传奇·投罗》

(4) 又如:扒车;扒得高,跌得重

(5) 拆除 [pull down]。如:扒了旧房盖新房

(6) 脱掉 [strip off]。如:他把棉袄一扒就干起活来

(7) 剥去或除去…的表层(如皮) [skin]。如:把兔子皮扒下来

(8) 另见   

常用词组

扒糕、扒灰、扒犁、扒搂、扒窃、扒手

  拼音  diào   注音  ㄉ一ㄠˋ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KMHJ  仓颉  RLB  郑码  JLI  四角  60227  结构  上下电码  0680  区位  2185  统一码  540A  笔顺  丨フ一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吊的拼音:diào(ㄉ一ㄠˋ)  

⒈ 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吊丧。吊孝。吊唁。凭吊。

⒉ 慰问遭遇不幸的人:形影相吊。

⒊ 悬挂:上吊(自缢)。吊灯。

⒋ 把毛皮缀在衣面上:吊皮袄。

⒌ 提取,收回:吊销执照。

⒍ 中国旧时钱币单位,一吊为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币数量。

统一码

吊字UNICODE编码U+540A,10进制: 21514,UTF-32: 0000540A,UTF-8: E5 90 8A。

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吊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釣弔

汉英互译

condole、sympathy、condolence、suspend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ondole, mourn, pity; ha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吊的拼音:

diào  

〈词性:动〉

(1) (吊为弔的俗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 zēng  )缴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连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前来帮助驱除。本义:悼念死者)

(2) 同本义 [mourn]

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敺禽。——《说文》

知生者弔,古弔辞曰,如何不淑。——《礼记·曲礼》

敬吊先生。——贾谊《吊屈原赋》

(3) 又如:吊纸(在死者灵前烧纸吊祭);吊问(吊念死者,慰问生者);吊死(吊慰死者;自缢而死);吊祠(吊唁祭祀)

(4) 引申为慰问 [condole]

人皆吊之。——《淮南子·人间训》

有君不弔。——《左传·襄公十四年》。注:“恤也。”

肃请得奉命吊 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资治通鉴》

(5) 又如:吊民(慰问遭受不幸的人);吊伐(吊民伐罪。慰问穷苦的人);吊恤(安慰抚恤);吊水(慰问水灾的受害者);吊临(灵前哭吊,吊唁)

(6) 凭吊;伤怀往事 [visit…and ponder]。如:吊悼(凭吊、悼惜);吊古

(7) 悬挂 [hang]。如:吊闼(可以吊起的窗扇或门扇。闼:小门);吊挂(一种悬挂起来供欣赏的陈列品);吊猴(耍滑,捣蛋)

(8) 在牌戏中 [用特殊的一张或一组牌] 迫使对手方出牌 [draw]。如:接连吊三圈主牌。如:吊主

(9) 求取 [seek for]。如:吊名

(10) 提取 [draw out]

即于狱中吊出秋公,立时释放。——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11) 又如:吊案(提取案卷);吊卷(提取文卷);吊查(提取查阅)

(12) 通“掉”。落下[fall]

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吊在地上都听得见响!——《老残游记》

(13) 又如:吊了稍(吊稍。指没了钱,银子用完了);吊下(掉下);吊谎(掉谎。说谎)

词性变化

吊的拼音: diào  

〈词性:形〉

(1) 哀伤,悲悯 [sad]

中心吊兮。——《诗·桧风·匪风》

(2) 又如:吊影(独居无伴,对影自怜)

(3) 善;良好 [good]

无敢不吊。——《书·费誓》

不吊昊天。——《诗·小雅·节南山》

昊天不吊。——《左传·哀公十六年》

帅群不吊之人,以行乱于王室。——《左传·昭公二六年》

吊的拼音: diào  

〈词性:量〉

中国过去的小铜钱单位,中间有一方孔,正常地可由中央或各省政府发行 [a string of (cash)]。如:一千文为一吊

常用词组

吊膀子、吊鼻子、吊车、吊窗、吊床、吊打、吊灯、吊斗、吊斗、吊儿郎当、吊杆、吊杠、吊钩、吊钩、吊古、吊古寻幽、吊挂、吊环、吊祭、吊卷、吊颈、吊客、吊兰、吊楼、吊眉、吊门、吊民伐罪、吊铺、吊桥、吊丧、吊嗓子、吊扇、吊审、吊死、吊死问疾、吊索、吊塔、吊梯、吊桶、吊袜带、吊慰、吊销、吊孝、吊唁、吊腰子、吊运、吊装

  拼音  kǎo   注音  ㄎㄠˇ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FTN  仓颉  QJKS  郑码  DBAZ  四角  54027  结构  左右电码  2166  区位  3129  统一码  62F7  笔顺  一丨一一丨一ノ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拷的拼音:kǎo(ㄎㄠˇ)  

⒈ 打:拷打。拷问。拷掠(泛指刑讯)。三拷六问。

统一码

拷字UNICODE编码U+62F7,10进制: 25335,UTF-32: 000062F7,UTF-8: E6 8B B7。

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拷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at、torture

造字法

形声:从扌、考声

English

torture and interrogate; h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拷的拼音: kǎo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考声。本义:打;拷打) 同本义 [beat;torture]

不听非法拷人。——《魏书·刑罚志》

(2) 又如:拷较(拷问刑讯);拷讯(拷打审问);拷究(拷打审问);拷掠(拷打逼供);拷勘(拷问)

常用词组

拷贝、拷绸、拷打、拷问

棚扒吊拷: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