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捧腹轩渠的意思

pěngxuān

捧腹轩渠



拼音pěng fù xuān qú

注音ㄆㄥˇ ㄈㄨˋ ㄒㄨㄢ ㄑㄨˊ

解释渠:通“举”;轩渠:形容笑的样子。形容笑得难以控制。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蓟子训传》:“儿识父母,轩渠笑悦,欲往就之。”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捧腹轩渠是中性词。

繁体捧腹軒渠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pěng   注音  ㄆㄥˇ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86  RDWH  五笔98  RDWG  仓颉  QQKQ  郑码  DCBI  四角  55058  结构  左右电码  2201  区位  3785  统一码  6367  笔顺  一丨一一一一ノ丶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捧的拼音:pěng(ㄆㄥˇ)  

⒈ 两手托着:捧心(用手捂住胸,喻拙劣的模仿)。捧日。捧读(敬辞,读别人的文章等)。捧腹大笑。

⒉ 量词,用手能捧的东西:一捧红枣。

⒊ 奉承或代人吹嘘:捧场。吹捧。捧哏。

统一码

捧字UNICODE编码U+6367,10进制: 25447,UTF-32: 00006367,UTF-8: E6 8D A7。

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捧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奉捀摓

汉英互译

hold in both hands

造字法

形声:从扌、奉声

English

hold up in two hand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捧的拼音: pě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奉声。本义:两手承托。古多作“奉”)

(2) 同本义 [carry or hold in both hands]

捧,两手承也。——《广韵》

捧馈而哭。——《穆天子传》。注:“捧,两手持也。”

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后汉书·朱浮传》

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两手捧头及剑奉之。——晋· 干宝《搜神记》

(3) 又如:捧戴(托举;扶拥);捧脚(捧承他人的脚。形容随从众多);捧檄(接受诏书为官就任);捧头鼠窜(形容抱头而逃、狼狈至极);捧茗(端茶)

(4) 拱手 [cup one's hands]。如:捧手(拱手);捧袂(犹拱手)

(5) 掬 [scoop]。如:捧起水来喝了一大口

(6) 代人吹嘘或奉承、拥戴别人 [praise;support]。如:捧日(拥戴帝王。旧时以日喻帝王)

(7) 簇拥 [environ]。如:捧拥(簇拥);捧心西子(比喻白海棠的娇弱柔美)

词性变化

捧的拼音: pěng  

〈词性:量〉

用于两手能捧的东西 [double handful]。如:两捧豆子

常用词组

捧杯、捧场、捧到天上、捧读、捧腹、捧腹大笑、捧角,捧角儿、捧上天、捧托

  拼音    注音  ㄈㄨˋ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ETJT  仓颉  BOAE  郑码  QMKR  四角  78247  结构  左右电码  5215  区位  2425  统一码  8179  笔顺  ノフ一一ノ一丨フ一一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腹的拼音:fù(ㄈㄨˋ)  

⒈ 一般指人和脊椎动物躯干的一部分,介于胸和骨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及内脏(通常称“肚子”):腹部。腹膜。腹水。腹泻。腹疾。心腹(喻极亲近的人)。腹稿。腹诽(指口里不说而心里不以为然。亦作“腹非”)。遗腹子。

⒉ 喻地区的前部、内部或中部:腹地。腹背受敌。

⒊ 厚:“(冬季之月)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

⒋ 怀抱:“出入腹我。”

统一码

腹字UNICODE编码U+8179,10进制: 33145,UTF-32: 00008179,UTF-8: E8 85 B9。

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bdomen、antinode、paunch、ventro-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月、复声

English

stomach, belly, abdomen; insid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腹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复声。此为后起形声字,初文应即“畐”(   )字,象人腹部之形。本义:肚子)

(2) 同本义 [abdomen;stomach;belly]

腹,厚也。——《说文》。按,脐上下两旁也。

坤为腹。——《易·说卦传》

入于左腹。——《易·明夷》

腹者至阴之所居。——《素问·评热病论》

自脐以下曰水腹。——《释名》

腹饥不得食。——晁错《论贵粟疏》

(3) 又如:腹痛(肚子痛);腹肠(肚肠,肚子);腹围(腰带);腹如垂瓠(形容肚皮松瘪难看);腹便便(形容肚子肥满)

(4) 比喻中央部分 [centre]。如:腹城(内地的城);腹居郡(位于中心地区的郡县);腹腴(内地富饶之区);腹民(内地的居民)

(5) 内心 [heart]

腹诽而心谤。——《汉书·灌夫传》

(6) 又如:腹诽(口里不说,心里不以为然);腹记(暗记在心);腹热(内心焦急);腹悲(心里暗悲);腹咏(内心歌咏);腹咒(心中咒骂)

词性变化

腹的拼音:   

〈词性:形〉

厚 [thick]。如:腹坚(谓冰结得既厚且坚)

腹的拼音:   

〈词性:动〉

(1) 怀抱 [embrace]

先妣出入操作必腹之。——方苞《王处士墓表》

(2) 容纳 [contain]

巴蛇腹象,足觌厥大。——柳宗元《天对》

常用词组

腹背受敌、腹部、腹地、腹稿、腹肌、腹膜、腹腔、腹水、腹泻、腹议

  拼音  xuān   注音  ㄒㄨㄢ   繁体    
部首  车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LFH  仓颉  KQMJ  郑码  HEAE  四角  41540  结构  左右电码  6513  区位  4889  统一码  8F69  笔顺  一フ丨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轩(軒)的拼音:xuān(ㄒㄨㄢ)  

⒈ 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轩驾(帝王的车驾)。轩冕(卿大夫的车和礼服是分等级的,借以指官爵禄位)。轩轾(车前高后低称“轩”,车前低后高称“轾”,用来喻高低优劣)。

⒉ 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⒊ 门、窗、楼板或栏杆。

⒋ 高:轩敞。轩昂。轩然大波。

⒌ 〔轩辕〕a.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黄帝的名号;b.车辕;c.古代星名之一;d.复姓。

⒍ 姓。

统一码

轩字UNICODE编码U+8F69,10进制: 36713,UTF-32: 00008F69,UTF-8: E8 BD A9。

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轩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 small room、high、lofty、window or door

造字法

形声:从车、干声

English

carriage; high; wide; balcon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轩的拼音:

xuān  

〈词性:名〉

(1) (形声。从车,干声。本义:中国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

(2) 同本义 [a high-fronted, curtained carriage (used in ancient times)]

轩,曲輈藩车。——《说文》

轩,安车也。——《声类》

而乘轩者三百人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舍其文轩。——《战国策·宋策》

俄轩冕。——扬雄《羽猎赋》。注:“车有轓曰轩。”

如轾如轩。——《诗·小雅·六月》

后重曰轩。——《通俗文》。按,后重曰轾,前高曰轩。

舍其文轩。——《墨子·公输》

文轩之与敝舆。

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左传·闵公二年》

(3) 又如:轩服(轩车与冕服);轩朱(古代显贵者所乘坐的车子);轩车(曲辕而有帷幕的马车。是古代大夫以上的坐车);轩冕(古代卿大夫的轩车和冕服)

(4) 泛指华美的车子 [chariot]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江淹《别赋》

(5) 又如:轩车下坠(比喻日落);轩帆(车和船);# 楼板,建筑物的上层结构部分 [floor]

于是左右平,重轩三阶。——《后汉书》

(6) 屋檐 [eave]

轩,檐宇之末曰轩,取车象。——《集韵》

(7) 又如:轩宁(殿前檐下的平台和殿上屏门之间);轩檐(屋檐)

(8) 殿堂前檐处 [front of a palace under the eaves]

酒半酣,辽主临轩,命诸部长次弟起舞。——《续资治通鉴》

(9) 又如:轩砌(殿堂前的台阶);轩陛(殿堂的台阶)

(10) 房屋。也用作书斋、茶馆的字号 [house]

我们家里如今虽有几处轩馆,我又不住着,借了来也没趣。——《红楼梦》

(11) 又如:轩子(屋室);轩宇(轩敞的屋宇);轩序(指住宅);轩房(住室)

(12) 以敞朗为特点的建筑物 [balcony]

新构一轩跨路,貌灵官于中。——《徐霞客游记》

(13) 又如:轩榭(指以轩敞为特点的亭阁台榭一类建筑物);轩厂(棚舍)

(14) 厕所的别称 [lavatory]

厕或曰轩,前有版似殿轩也。——《释名》

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史记·外戚世家》

均之土也,或基堂殿,或涂轩户。——《论衡·幸偶篇》

(15) 又如:轩厕

(16) 槛板 [shreshold board]

轩,谓槛正板也。——唐· 慧琳《一切经音义》

(17) 又如:轩栏(栏板)

(18) 有窗槛的小室或长廊 [a small room or veranda with windows]

啸傲东轩下。——陶潜《饮酒》

读书轩中。——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轩东故尝为厨。

从轩前过。

轩凡四遭火。

(19) 又如:轩子(有窗的长廓);轩陛(指居室);轩栏(殿前长廊的栏干);轩楹(堂前的廊柱)

(20) 指窗户或门 [window or door]

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开轩面场圃。——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21) 又如:轩户(门户。指人家);轩扉(门窗);轩榥(窗户)

(22) 星名 [star’s name]。如:轩宫(星名。轩辕之宫的简称);轩辕(中国星官名);轩光(轩辕星的光辉)

(23) 轩辕的省称。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名 [Xuanyuan]。如:轩后(即黄帝轩辕氏);轩主(即轩辕氏。南朝梁宣帝);轩室(帝王的宫室)

词性变化

轩的拼音:

xuān  

〈词性:形〉

(1) 古代车子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引申为高大 [high]

中轩敞者。——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轩昂(气概不凡;高大雄伟);轩秀(挺拔秀出);轩眉(即扬眉。形容人志气高昂或高兴的样子);轩峙(高耸矗立);轩特(轩昂出众);轩举(高昂,爽朗)

(3) 重 [heavy]

夫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与人怨不能为人患,臣所耻也。——《后汉书》

(4) 宽悦。也作“刳” [comfort]

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庄子》。唐· 陆德明释文:“刳, 崔本作轩,云:‘宽悦貌。’”

轩的拼音:

xuān  

〈词性:动〉

(1) 高扬;飞扬 [fly]

归雁载轩。——王粲《赠蔡子笃》

翔雾连轩。——木华《海赋》

交吕既鸿轩,攀嵇亦凤举。——颜延年《五君咏向常侍》

(2) 又如:轩轩(起舞的样子;扬扬自得的样子);轩毳(飞鸟);轩翥(飞举);轩举(高扬飞举)

常用词组

轩敞、轩豁、轩朗、轩眉、轩邈、轩然、轩然大波、轩轾

  拼音  qú jù   注音  ㄑㄨˊ ㄐㄨˋ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IANS  仓颉  ESD  郑码  VHXF  四角  31904  结构  上下电码  3255  区位  3994  统一码  6E20  笔顺  丶丶一一フ一フ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渠的拼音:qú(ㄑㄨˊ)  

⒈ 水道,特指人工开的河道或水沟:渠道(亦指途径,门路)。沟渠。

⒉ 大:渠帅。渠魁(首领)。

⒊ 方言,他:渠侬(他,他们)。渠辈。

⒋ 车辋,古代车轮的外圈。

其他字义

渠的拼音:jù(ㄐㄨˋ)  

⒈ 岂:“掾部渠有其人乎?”

统一码

渠字UNICODE编码U+6E20,10进制: 28192,UTF-32: 00006E20,UTF-8: E6 B8 A0。

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yke、trench

造字法

形声:从氵、榘省声

English

ditch, canal, channel, gut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渠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榘(   )省声。本义:水停积处,也指人工开凿的水道)

(2) 同本义 [canal;channel;ditch]

渠,水所居。——《说文》

渠,坑也。——《广雅·释水》

门闾沟渠必步。——《礼记·曲礼》。疏:“沟也。”

(3) 又如:干渠(从水源引水的渠道);支渠;毛渠;渠堑(沟渠);灌溉渠;渠田(水田);渠长(古官名。掌管河川的官;盗贼的首领);渠水(引水的沟;沟渠中的水)

(4) 濠沟 [ditch]

景霍以为城,而 汾、 河、 涑、 浍以为渠。——《国语》

(5) 古代指车轮的外圈 [rim]。如:渠冲(古代攻城的大车);渠碗(用车渠壳作的碗)

(6) 盾 [shield]。如:渠幨(古时用来御矢的甲名)

(7) 水名 [Qu river]

(8) 渠江,在四川省境内

(9) 渠水,在湖南省靖县境内。一名渠河

(10) 古州名 [Qu prefecture]。治所在今四川省渠县

(11) 姓

词性变化

渠的拼音:   

〈词性:形〉

(1) 大。通“钜” [great;chief]。如:渠凶(大恶人,元凶);渠首(渠魁);渠酋(渠魁,首领);渠帅(渠率。魁首。旧时统治阶级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

(2) 深广的样子 [deep and broad]。如:渠渠(深广的样子)

(3) 通“遽”。疾速 [fast;quick]

夫水激而流渠。——《管子·地数》

渠的拼音:   

〈词性:代〉

(1) 他 [he]

渠会永无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渠人(他人;其他人);渠伊(方言。他,他们);渠辈(他们);渠侬(方言。他,她)

渠的拼音:   

〈词性:动〉

(1) 开凿沟渠 [ditch]

量力不足,不敢渠地而耕。——《吕氏春秋》

(2) 又如:渠堰(拦水或巩固堤防的建筑物)

常用词组

渠道、渠魁

捧腹轩渠: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