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蓬蓬勃勃的意思

péngpéng

蓬蓬勃勃



拼音péng péng bó bó

注音ㄆㄥˊ ㄆㄥˊ ㄅㄛˊ ㄅㄛˊ

解释繁荣旺盛的样子。

出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各学校各机关各部队的宪政促进会呀,蓬蓬勃勃,办得很好。”

例子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上具体日程》:“坚持民主集中制,我们的事业就会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新事物等。

感情蓬蓬勃勃是中性词。

近义朝气蓬勃

英语full of vitality(be luxuriant and flourishing)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péng   注音  ㄆㄥˊ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  ATDP  仓颉  TYHJ  郑码  ERCW  四角  44305  结构  上下电码  5570  区位  3778  统一码  84EC  笔顺  一丨丨ノフ丶一一一丨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蓬的拼音:péng(ㄆㄥ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中心黄色,叶似柳叶,子实有毛(亦称“飞蓬”):蓬门。蓬心(“蓬”的心狭窄而弯曲,喻茅塞不通的头脑。谦辞,用以表示自己见识浅陋,蠢笨)。蓬户瓮牗。蓬生麻中(喻在良好的生长环境里,自然会受到好的影响)。蓬荜生辉(使得自家有了光彩。谦辞,用来称谢别人字画等物品的赠予或客人的来访)。

⒉ 散乱:蓬乱。蓬松。蓬头垢面。

⒊ 茂盛,旺盛:蓬勃。

⒋ 量词,用于类似成丛飞蓬的东西:一蓬凤尾竹。

统一码

蓬字UNICODE编码U+84EC,10进制: 34028,UTF-32: 000084EC,UTF-8: E8 93 AC。

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蓬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莑纄鑝

造字法

形声:从艹、逢声

English

type of raspberry; fairyla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蓬的拼音: pé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逢声。本义:草名。蓬蒿)

(2) 同本义 [Erigeron acris]

蓬,蒿也。——《说文》

彼茁者蓬。——《诗·召南·驺虞》

桑蓬矢六。——《礼记·内则》

若纵火于秋蓬。——《楚辞·沈江》。注:“蒿也。”

飘萍浮而蓬转。——潘岳《西征赋》?

(3) 又如:蓬厂(草棚);蓬窗(草窗,意为破败的窗户);蓬麻(比喻良好的学习环境);蓬转(蓬草随风飞转);蓬衡(陋室茅舍;蓬户衡门);蓬门(蓬草编成的门户。形容穷人的住家)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4) 某些植物果实的外苞 [bud]

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5) 又如:莲蓬

(6) 星名 [star’s name]。如:蓬星(古星名。古代的新星或彗星)

(7) 姓

词性变化

蓬的拼音: péng  

〈词性:形〉

(1) 散乱 [dishevelled]

蓬头突须。——《庄子·说剑》

西王母蓬发。——《西山经·玉山》

(2) 又如:蓬首(头发散乱像飞蓬一样);蓬葆(蓬草和羽葆。比喻头发散乱);蓬乱(形容须发或草木凌乱);蓬发(蓬松、散乱的头发);蓬鬓(鬓发蓬乱)

(3) 草木茂盛的样子 [flourishing]。如:蓬蓬(茂盛、蓬勃的样子)

蓬的拼音: péng  

〈词性:量〉

用于枝叶茂盛的花草等的一团 [clump]。如:一蓬竹子;满山毛竹,一蓬挨一蓬;一蓬金黄如紫红的光雾升上屋顶

常用词组

蓬荜、蓬荜生光、蓬勃、蓬户、蓬户瓮牖、蓬莱、蓬乱、蓬门荜户、蓬蓬、蓬茸、蓬松、蓬头垢面、蓬头跣足、蓬心

  拼音  péng   注音  ㄆㄥˊ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  ATDP  仓颉  TYHJ  郑码  ERCW  四角  44305  结构  上下电码  5570  区位  3778  统一码  84EC  笔顺  一丨丨ノフ丶一一一丨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蓬的拼音:péng(ㄆㄥ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中心黄色,叶似柳叶,子实有毛(亦称“飞蓬”):蓬门。蓬心(“蓬”的心狭窄而弯曲,喻茅塞不通的头脑。谦辞,用以表示自己见识浅陋,蠢笨)。蓬户瓮牗。蓬生麻中(喻在良好的生长环境里,自然会受到好的影响)。蓬荜生辉(使得自家有了光彩。谦辞,用来称谢别人字画等物品的赠予或客人的来访)。

⒉ 散乱:蓬乱。蓬松。蓬头垢面。

⒊ 茂盛,旺盛:蓬勃。

⒋ 量词,用于类似成丛飞蓬的东西:一蓬凤尾竹。

统一码

蓬字UNICODE编码U+84EC,10进制: 34028,UTF-32: 000084EC,UTF-8: E8 93 AC。

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蓬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莑纄鑝

造字法

形声:从艹、逢声

English

type of raspberry; fairyla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蓬的拼音: pé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逢声。本义:草名。蓬蒿)

(2) 同本义 [Erigeron acris]

蓬,蒿也。——《说文》

彼茁者蓬。——《诗·召南·驺虞》

桑蓬矢六。——《礼记·内则》

若纵火于秋蓬。——《楚辞·沈江》。注:“蒿也。”

飘萍浮而蓬转。——潘岳《西征赋》?

(3) 又如:蓬厂(草棚);蓬窗(草窗,意为破败的窗户);蓬麻(比喻良好的学习环境);蓬转(蓬草随风飞转);蓬衡(陋室茅舍;蓬户衡门);蓬门(蓬草编成的门户。形容穷人的住家)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4) 某些植物果实的外苞 [bud]

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5) 又如:莲蓬

(6) 星名 [star’s name]。如:蓬星(古星名。古代的新星或彗星)

(7) 姓

词性变化

蓬的拼音: péng  

〈词性:形〉

(1) 散乱 [dishevelled]

蓬头突须。——《庄子·说剑》

西王母蓬发。——《西山经·玉山》

(2) 又如:蓬首(头发散乱像飞蓬一样);蓬葆(蓬草和羽葆。比喻头发散乱);蓬乱(形容须发或草木凌乱);蓬发(蓬松、散乱的头发);蓬鬓(鬓发蓬乱)

(3) 草木茂盛的样子 [flourishing]。如:蓬蓬(茂盛、蓬勃的样子)

蓬的拼音: péng  

〈词性:量〉

用于枝叶茂盛的花草等的一团 [clump]。如:一蓬竹子;满山毛竹,一蓬挨一蓬;一蓬金黄如紫红的光雾升上屋顶

常用词组

蓬荜、蓬荜生光、蓬勃、蓬户、蓬户瓮牖、蓬莱、蓬乱、蓬门荜户、蓬蓬、蓬茸、蓬松、蓬头垢面、蓬头跣足、蓬心

  拼音  bó bèi   注音  ㄅㄛˊ ㄅㄟˋ   
部首  力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FPBL  五笔98  FPBE  仓颉  JDKS  郑码  EDYY  四角  44427  结构  左右电码  0514  区位  1810  统一码  52C3  笔顺  一丨丶フフ丨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勃的拼音:bó(ㄅㄛˊ)  

⒈ 突然,忽然:勃然(a.突然,如“勃勃大怒”;b.兴起的样子,如“勃勃作色”)。

⒉ 变色的样子:勃腾腾(怒气上冲的样子)。

⒊ 旺盛,兴起:勃起。勃发。勃蓬。

其他字义

勃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古同“悖”,违背事理,惑乱糊涂。

统一码

勃字UNICODE编码U+52C3,10进制: 21187,UTF-32: 000052C3,UTF-8: E5 8B 83。

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勃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㔜㪍孛

汉英互译

suddenly

造字法

形声:从力、孛声

English

suddenly, sudden, quic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勃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力,孛( bèi  )声。本义:排,推动) 同本义 [push]

勃,排也。——《说文》

勃,展也。——《广雅》。今苏俗语以力旋转物曰勃。

(2) 又如:勃郁(风回旋的样子;郁结);勃屑(即勃窣)

词性变化

勃的拼音:   

〈词性:形〉

(1) 兴起;旺盛 [vigorous]

气喷勃以布覆兮。——马融《长笛赋》

勃勃,盛也。——《广雅》

勃然平世之俗起焉。——《荀子·非十二子》。注:“兴起貌。”

(2) 又如:蓬勃(繁荣;旺盛);勃腾腾(烟气上升的样子;怒气上升的样子);勃勃(烟气上升的样子)

(3) 通“悖”。乖戾 [stubborn]

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庄子·庚桑楚》

利在故新相反,前后相勃。——《韩非子·定法》

(4) 又如:勃乱(行止违背常理);勃逆(叛逆);勃谿(相争吵。今婆媳不和叫妇姑勃谿)

(5) 变容、变色的样子 [change countenance]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论语·乡党》

(6) 又如:勃如(脸色变成庄重的样子);勃然(发怒变色的样子;突然;兴起的样子)

勃的拼音:   

〈词性:名〉

(1) 粉末;粉状物 [powder]

有黄黑勃,着之污人手。——《农政全书·种植》

(2) 姓

常用词组

勃勃、勃发、勃起、勃然、勃兴

  拼音  bó bèi   注音  ㄅㄛˊ ㄅㄟˋ   
部首  力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FPBL  五笔98  FPBE  仓颉  JDKS  郑码  EDYY  四角  44427  结构  左右电码  0514  区位  1810  统一码  52C3  笔顺  一丨丶フフ丨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勃的拼音:bó(ㄅㄛˊ)  

⒈ 突然,忽然:勃然(a.突然,如“勃勃大怒”;b.兴起的样子,如“勃勃作色”)。

⒉ 变色的样子:勃腾腾(怒气上冲的样子)。

⒊ 旺盛,兴起:勃起。勃发。勃蓬。

其他字义

勃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古同“悖”,违背事理,惑乱糊涂。

统一码

勃字UNICODE编码U+52C3,10进制: 21187,UTF-32: 000052C3,UTF-8: E5 8B 83。

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勃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㔜㪍孛

汉英互译

suddenly

造字法

形声:从力、孛声

English

suddenly, sudden, quic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勃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力,孛( bèi  )声。本义:排,推动) 同本义 [push]

勃,排也。——《说文》

勃,展也。——《广雅》。今苏俗语以力旋转物曰勃。

(2) 又如:勃郁(风回旋的样子;郁结);勃屑(即勃窣)

词性变化

勃的拼音:   

〈词性:形〉

(1) 兴起;旺盛 [vigorous]

气喷勃以布覆兮。——马融《长笛赋》

勃勃,盛也。——《广雅》

勃然平世之俗起焉。——《荀子·非十二子》。注:“兴起貌。”

(2) 又如:蓬勃(繁荣;旺盛);勃腾腾(烟气上升的样子;怒气上升的样子);勃勃(烟气上升的样子)

(3) 通“悖”。乖戾 [stubborn]

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庄子·庚桑楚》

利在故新相反,前后相勃。——《韩非子·定法》

(4) 又如:勃乱(行止违背常理);勃逆(叛逆);勃谿(相争吵。今婆媳不和叫妇姑勃谿)

(5) 变容、变色的样子 [change countenance]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论语·乡党》

(6) 又如:勃如(脸色变成庄重的样子);勃然(发怒变色的样子;突然;兴起的样子)

勃的拼音:   

〈词性:名〉

(1) 粉末;粉状物 [powder]

有黄黑勃,着之污人手。——《农政全书·种植》

(2) 姓

常用词组

勃勃、勃发、勃起、勃然、勃兴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