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烹犬藏弓的意思

pēngquǎncánggōng

烹犬藏弓



拼音pēng quǎn cáng gōng

注音ㄆㄥ ㄑㄨㄢˇ ㄘㄤˊ ㄍㄨㄥ

解释犹烹狗藏弓。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例子《南齐书·垣崇祖张敬儿传赞》:“岂不劬劳,实兴师旅。烹犬藏弓,同归异绪。”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事后。

感情烹犬藏弓是贬义词。

近义烹狗藏弓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pēng   注音  ㄆㄥ   
简体部首  灬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火部  
五笔  YBOU  仓颉  YRNF  郑码  SJYU  四角  00332  结构  上下电码  3534  区位  3775  统一码  70F9  笔顺  丶一丨フ一フ丨丶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烹的拼音:pēng(ㄆㄥ)  

⒈ 煮:烹调(tiáo   )(烹炒调制)。烹饪。烹茶。

⒉ 一种做菜的方法,先用热油略炒之后,再加入液体调味品,迅速搅拌,随即盛出:烹对虾。

统一码

烹字UNICODE编码U+70F9,10进制: 28921,UTF-32: 000070F9,UTF-8: E7 83 B9。

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烹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oil、cook

造字法

形声:从灬、亨声

English

boil, cook; quick fry, stir fr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烹的拼音: pē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火,亨声。本义:烧煮)

(2) 同本义 [boil;cook]

烹,煮也。——《集韵》

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韩非子·解老》

卒买鱼烹食。——《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烹炮(烹调的手艺);烹鲜(比喻治理国家);烹龙炮凤(形容山珍海味);烹石(煎药);烹炙(烹煮煎烤);烹庖(烹治;烹煮);烹茗(煮茶或沏茶);烹宰(宰杀烹煮牲畜)

(4) 冶炼 [forge]。如:烹炼(冶炼、提炼、锤炼);烹锻(烧炼);烹金(冶金;炼金);烹银(炼银)

(5) 一种烹饪方法,先用热油略炒,然后加入酱油等作料迅速搅拌,随即盛出 [fry quickly in hot oil and stir in sauce]。如:烹对虾

(6) 浸泡在热水中以制成(如一种饮料或其它液体) [brew]。如:烹茶

常用词组

烹茶、烹饪、烹调

  拼音  quǎn   注音  ㄑㄨㄢˇ   
部首  犬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DGTY  仓颉  IK  郑码  GDS  四角  43800  结构  单一电码  3689  区位  4014  统一码  72AC  笔顺  一ノ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犬的拼音:quǎn(ㄑㄨㄢˇ)  

⒈ 狗:猎犬。警犬。犬马之劳。犬牙交错。犬子(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儿子)。桀犬吠尧(喻走狗一心为主子效劳)。

统一码

犬字UNICODE编码U+72AC,10进制: 29356,UTF-32: 000072AC,UTF-8: E7 8A AC。

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犬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犭犮

汉英互译

canine、dog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dog; radical number 94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犬的拼音: quǎn  

〈词性:名〉

(1) (象形。“犬”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狗)

(2) 同本义。古时特指大狗,后来犬、狗通名 [dog]

犬,狗之有县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说文》

效犬者,左牵之。——《礼记·曲礼》。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食麻与犬。——《礼记·月令》

时则有犬祸。——《洪范五行传》

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牧羊犬;猎犬;警犬;玩赏犬;挽曳犬;皮肉用犬;犬羊(狗和羊);犬马(狗和马);犬人(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理犬牲的官员);犬服(古代车上用犬皮制成的兵器袋)

(4) 旧时常用为自谦或鄙斥他人之词 [dog]。如:犬妇(对人谦称儿媳妇);犬马之齿(谦称自己的年龄);犬儿(犹言小奴才);犬马(旧时臣子对君上的自卑之称;喻小人)

(5) 称自己的儿子(谦称) [my son]

这是第二小犬,名叫宝玉。——《红楼梦》

常用词组

犬齿、犬马之劳、犬儒、犬牙、犬牙交错、犬子

  拼音  cáng zàng   注音  ㄘㄤˊ ㄗㄤˋ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14画  总笔画  17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14画  总笔画  20画  
五笔86  ADNT  五笔98  AAUH  仓颉  TIMS  郑码  EHZH  四角  44253  结构  上下电码  5661  区位  1856  统一码  85CF  笔顺  一丨丨一ノフ一ノ一丨フ一丨フ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藏的拼音:cáng(ㄘㄤˊ)  

⒈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⒉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其他字义

藏的拼音:zàng(ㄗㄤˋ)  

⒈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⒉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⒊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⒋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⒌ 古同“臟”。

统一码

藏字UNICODE编码U+85CF,10进制: 34255,UTF-32: 000085CF,UTF-8: E8 97 8F。

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蔵臧匨䒙

汉英互译

conceal、hide、store

相关字词

躲、匿、露

造字法

形声:从艹、臧声

English

hide, conceal; hoard, store u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藏的拼音: cáng  

〈词性:动〉

(1) (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2) 储积,收藏 [store]

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墨子·三辩》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矿藏;收藏(收集保藏)

(4) 隐匿 [hide]

藏,匿也。——《说文新附》

慢藏海盗。——《易·系辞上》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藏掩(遮盖,隐瞒);藏拙(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藏娇(把娇娃藏起来。指娶妾别居);藏名(隐匿名声)

(6) 怀有 [nurse]。如:包藏;藏怒(怀藏怒火;怀恨于心)

常用词组

藏红花、藏蓝、藏历、藏青、藏戏

  拼音  gōng   注音  ㄍㄨㄥ   
部首  弓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XNGN  仓颉  N  郑码  YZA  四角  17027  结构  单一电码  1712  区位  2513  统一码  5F13  笔顺  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弓的拼音:gōng(ㄍㄨㄥ)  

⒈ 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弓箭。弓弩。飞鸟尽,良弓藏。

⒉ 像弓的器具或形态:胡琴弓子。弓鞋。

⒊ 旧时丈量地亩用的器具和计算单位。

⒋ 弯曲:弓身。

⒌ 姓。

统一码

弓字UNICODE编码U+5F13,10进制: 24339,UTF-32: 00005F13,UTF-8: E5 BC 93。

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弓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bow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bow; curved, arched; KangXi radical number 57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弓的拼音: gōng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弓形,有弓背和弓弦,后省去弓弦,只剩下弓背,隶变后变成现在的“弓”字。“弓”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弓”的字多与“弓箭”有关系。本义:射箭或打弹的器械)

(2) 同本义 [bow]

弓,兵也,所以发矢。——《说文》

弓,揉木而弦之以发矢。——《正字通》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礼记·学记》

毋弛而弓,一栖两雄。——《韩非子·扬权》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 贾谊《过秦论》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

(3) 又如:弓手(亦作“弓箭手”。宋元时州县统辖的负责巡逻、缉捕的兵卒);弓壶(有“弓”字铭文的酒器;装弓的袋);弓号(弓);弓剑(弓与剑);弓箕(弓和箕。喻指世传的家业技艺)

(4) 形状或作用像弓的器具 [anything bow-shaped]

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范爱农》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乐府诗集·隋·明余庆·军行》

(5) 又如:弹弓;胡琴弓;弓小(弓形而纤小);弓弯(弓鞋。指缠脚妇女穿的鞋)

(6) 演奏弓弦乐器时的运弓技术 [bowing]。如:连弓;分弓;顿弓;连顿弓;击跳弓;弹跳弓;抛弓

(7) 丈量土地的器具,用木制成,形状似弓 [old unit for measuring length of land(=5尺)],两端距离是五尺,也叫步弓

侯道五十弓。——《仪礼·乡射礼记》

丈地弓制不真,责之弓手。——清· 黄六鸿《清文部·责经手》

(8) 又如:弓手(古代丈量地亩持步弓的人)

词性变化

弓的拼音: gōng  

〈词性:量〉

(1) 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一弓为五尺、三百六十弓为一里 [a measure of length]

自冢至麓,凡二百弓。——唐· 陆龟蒙《送小鸡山樵人序》

(2) 又如:弓口(尺寸。弓: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

弓的拼音: gōng  

〈词性:动〉

(1) 弯曲,引申为弯身,指行礼 [bend;bow]

据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载,谓有士人醉卧,见妇人踏歌曰:“舞袖弓腰浑忘却,蛾眉空带九秋霜。”其中双鬟者问如何是弓腰?歌者笑曰:“汝不见我作弓腰乎?”乃返首髻及地,腰势如规

(2) 又如:弓腰人(古指舞伎);弓身

常用词组

弓箭步、弓箭手、弓弩、弓弩手、弓身、弓弦,弓弦儿、弓形、弓腰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