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撇呆打堕的意思

piědāiduò

撇呆打堕



拼音piě dāi dǎ duò

注音ㄆ一ㄝˇ ㄉㄞ ㄉㄚˇ ㄉㄨㄛˋ

解释装呆作痴。

出处明 高明《琵琶记 牛小姐谏父》:“撇呆打堕,早被那人瞧破。要同归知爹肯幺?料他每,不见许。”

繁体撇呆打墮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piē piě   注音  ㄆ一ㄝ ㄆ一ㄝˇ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  手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86  RUMT  五笔98  RITY  仓颉  QFBK  郑码  DKLM  四角  58040  结构  左中右电码  2317  区位  3818  统一码  6487  笔顺  一丨一丶ノ丨フ丨ノ丶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撇的拼音:piē(ㄆ一ㄝ)  

⒈ 丢开,抛弃:撇开。撇弃。

⒉ 由液体表面舀取:熬粥时把沫儿撇掉。

其他字义

撇的拼音:piě(ㄆ一ㄝˇ)  

⒈ 平着向前扔:撇手榴弹。

⒉ 汉字笔形之一,由上向左而斜下。

⒊ 像汉字的撇形的:撇嘴。两撇黑眉。

统一码

撇字UNICODE编码U+6487,10进制: 25735,UTF-32: 00006487,UTF-8: E6 92 87。

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撇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憋撆蔽瞥

汉英互译

cast aside、neglect

造字法

形声:从扌、敝声

English

discard, abandon, throw awa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撇的拼音: piē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敝声。本义:抛弃,弃置不顾)

(2) 同本义 [lay aside;neglect;abandon]

我弟兄两个,便去镇上撇呵卖药,教使枪棒。——《水浒传》

(3) 又如:撇骨池(寺院中专供抛撒骨灰的池塘);撇脱些(方言。行动干净利索,不留痕迹);撇闪(丢开);撇赖(丢开);撇吊(丢开);撇却(抛弃;丢开);撇闪(抛弃)

(4) 从液面上轻轻地舀,以去掉泡沫或浮渣 [skim off]。如:撇油;撇沫儿

(5) 同“瞥”。眼光掠过;匆匆一看 [glance at;take a quick look at]

怪檀郎转眼偷相撇。——明· 汤显祖《紫钗记》

(6) 碰触;击 [strike]

时有一书生,又能低头以所葛巾角撇棋也。——《世说新语·巧艺》刘注引《博物志》

(7) 又如:撇波(击波破浪)

(8) 拂拭,掠过 [whisk or wipe off]

历倒景而绝飞梁兮,浮蠛蠓而撇天。——《文选·扬雄·甘泉赋》

(9) 另见 piě  

常用词组

撇号、撇开、撇弃、撇清、撇油

基本词义

撇的拼音: piě  

〈词性:动〉

(1) 平着扔出去 [cast;throw]。如:撇手榴弹

(2) 装;摆出 [put on]。如:撇虚(装假);撇假(装假);撇欠(撇嵌。弄虚作假,虚情假意);撇京腔;撇呵(表演;卖艺);撇清(装清白);撇末(装扮角色,演戏)

(3) 用嘴表示鄙夷、不以为然或激动的一种表情 [curl]。如:撇酥儿(方言。咧嘴笑)

词性变化

撇的拼音: piě  

〈词性:名〉

汉字的笔画,向左斜下(形状是“丿”) [left-falling stroke (in Chinese characters)]。如: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撇的拼音: piě  

〈词性:量〉

(1) 用于像撇儿的东西[things liking left-falling stroke]。如:他有两撇儿漆黑的眉毛

(2) 另见 piē  

常用词组

撇嘴

  拼音  dāi   注音  ㄉㄞ   繁体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KSU  仓颉  RD  郑码  JFVV  四角  60904  结构  上下电码  0714  区位  2084  统一码  5446  笔顺  丨フ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呆的拼音:dāi(ㄉㄞ)  

⒈ 傻,愚蠢:呆子。呆气。呆里撒(  )奸(表面痴呆,暗藏奸诈)。

⒉ 不灵活,发愣:呆板。呆滞。呆若木鸡(形容因惊恐而发愣)。

⒊ 同“待”。

⒋  

统一码

呆字UNICODE编码U+5446,10进制: 21574,UTF-32: 00005446,UTF-8: E5 91 86。

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呆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会意:从口、从木

English

dull; dull-minded, simple, stupi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呆的拼音:

dāi  

〈词性:形〉

(1) 痴;傻 [dull;slow-witted]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红楼梦》

(2) 又如:呆霸王(《红楼梦》中薛蟠的浑号);呆里撒奸(装痴卖呆以售其奸);呆串了友(呆得不可收拾);呆想(痴想);呆人(呆子,傻瓜);呆汉(痴呆的人);呆大(傻瓜;笨蛋);呆老汉(傻老公);呆物(詈词。傻家伙);呆性(傻气;痴迷劲儿)

(3) 不灵活,呆板 [wooden]。如:样子呆,心里灵;呆重(沉重,不灵便)

(4) 滞销 [stagnant]。如:呆货(滞销的货物);呆窒(犹停滞)

(5) 发愣 [be in a daze;blankly]。如:呆邓邓(呆顿顿,呆登登;发愣失神貌);呆挣(发愣)

词性变化

呆的拼音: dāi  

〈词性:动〉

(1) 暂时住在 [某处] [stay]

但这一来,我就不能在镇头市呆下去了。——《潘虎》

(2) 又如:她喜欢呆在娘家

常用词组

呆板、呆笨、呆气、呆若木鸡、呆傻、呆头呆脑、呆账、呆怔、呆滞、呆子

  拼音  dǎ dá   注音  ㄉㄚˇ ㄉㄚˊ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SH  仓颉  QMN  郑码  DAI  四角  51020  结构  左右电码  2092  区位  2082  统一码  6253  笔顺  一丨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打的拼音:dǎ(ㄉㄚˇ)  

⒈ 击,敲,攻击:打击。殴打。打杀。

⒉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

⒊ 做,造:打首饰。打家具。

⒋ 拨动:打算盘。

⒌ 揭,破,凿开:打破。打井。

⒍ 举,提起:打灯笼。打起精神。

⒎ 涂抹,印,画:打蜡。打戳子。

⒏ 写出,开出:打证明。

⒐ 捆,扎:打包裹。

⒑ 合,结合:打伙。打成一片。

⒒ 获取,购取:打水。打鱼。

⒓ 除去:打消。打杈。

⒔ 定出,计算:打算。打腹稿。

⒕ 用,采用,使用:打比喻。

⒖ 玩,玩耍:打球。

⒗ 截,停,减,退:打住。打价儿。

⒘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打手势。

⒙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打交道。打短工。

⒚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打扫。打扰。

⒛ 自,从:打哪儿来?

其他字义

打的拼音:dá(ㄉㄚˊ)  

⒈ 量词,指十二个:一打铅笔。

统一码

打字UNICODE编码U+6253,10进制: 25171,UTF-32: 00006253,UTF-8: E6 89 93。

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打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beat、hit、strike、spank、thrash、wipe、doze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扌、丁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打的拼音:   

〈词性:量〉

(1) 12个构成的一组 [dozen]。如:一打火柴;一打鸡蛋;一打铅笔

(2) 另见   

基本词义

打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丁声。本义:击)

(2) 同本义 [strike;hit]

打,击也。——《说文新附》

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又如:用棍打狗;打拍(敲击);打火刀(用来敲打火石的刀形铁片)

(4) 殴打;斗殴。亦指武术表演或戏剧中的武打 [beat up;hit;exchange blows]。如:打捶(打架);打孽(报仇,械斗);打把子(练武功)

(5) 攻打;进攻 [attack;assault]。如:打援(攻打敌人的援军)

(6) 射击 [shoot at]。如:打冷枪;打炮

(7) 攻讦 [rake up sb.’s past and attack him]。如:打短(说别人短处)

(8) 发出 [fetch]。如:打哨(吹口哨);打唤(呼唤)

(9) 猜,猜谜 [guess]。如:打一字;打一物;打虎(猜谜);打灯虎(猜灯谜)

(10) 围棋术语。即叫吃 [play]。如:打劫(谓双方在一处可以交换吃一子的争夺战)

(11) 印上;拓印 [print;copy]。如:打本(即拓本);打郑方(盖公章);打印子(盖图章)

(12) 扎入;注入 [inject]。如:打针

(13) 往;去 [go]

你打华州,须从这条路走。——《水浒传》

(14) 制造;建造 [make;build;construct]

九子不葬父,一女找荆棺。——《荆棺峡谵》

(15) 又如:打船(造船)

(16) 砍;割 [cut;prune]

只在左近人家佣工,替人家挑土打柴。——《儒林外史》

(17) 汲取;盛取 [ladle]。如:打米(盛米,装米)

(18) 捕捉;猎取 [catch;hunt]。如:打捕(打猎捕鱼,渔猎)

(19) 买 [buy]。如:打酒;打票;打勾(购买)

(20) 振作 [raise]。如:打扳(振作);打迸(振作,焕发)

(21) 除去 [remove;thrash;thresh]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2) 又如:打麦(用工具使麦子去皮或脱粒);打灭(打消;消除;消灭)

(23) 摇荡 [rock;sway]

西江水阔 吴山远,却打船头向北行。—— 王建《扬州寻张籍不见》

(24) 收获 [collect;reap]。如:打夹账(谓经手人从中索取好处费);打抹(谓没收额外所得酬金)

(25) 贬;退;减 [discount;reduce;play down]。如:打扣(降低商品的原定价格;减少或者降低事物的数量、质量);打短(克扣)

(26) 评定 [pass judgment on;evaluate]。如:打成分

(27) 相处;交结 [deal with;have contact with sb.]。如:打交待,打交道;打伙计(交朋友,恋爱);打影(结伴;合伙)

(28) 张、举、提。亦谓携带 [raise;lift;hoist]。如:打旗

(29) 编织 [knit;weave]。如:打草垫;打竹席;打领带;打个结;打发辫

(30) 转;绕 [turn;revolve;rotate]。如:打方旋(徘徊);打胡旋(兜圈子);打旋磨(盘旋;围绕着某物转);打转转(旋转,绕圈子);打独磨(盘旋;徘徊);打踅(打转。走江湖,跑码头)

(31) 把一物附着在他物上 [daub;draw;paint]。如:打胭脂,打粉;打背(裱糊布片)

(32) 谓用某种语言或腔调说话 [speak]。如:打牙配嘴(谓相互戏谑,闲扯说笑);打令(行酒令)

(33) 谓从事某种工作或做出某种行动 [do]。如:打饼(做面食);打印子(借印子钱);打行(保镖、打手的行帮)

(34) 表示通过一定手段完成某种任务 [finish;complete]。如:打铺;打介绍信;打轿;打花(采花;摘花)

(35) 与某些动词结合成复词,表示进行之意。如:打掠(用眼扫视);打勘(查问;拷问,审讯)

词性变化

打的拼音:   

〈词性:介〉

(1) [口]∶从 [from;since]——带有北方方言色彩,普通话里一般用“从”,在单音方位词前只能用“从”。如:从南到北,从早到晚,从里到外

(2) 表示处所、时间、范围的起点。如:打这儿往东去;打县里回来;打明儿开始

(3) 表示经过的路线、场所。如:打水路走,三天可以到

打的拼音:   

〈词性:名〉

(1) 武术 [fight]。如:教打;练打。亦指京剧里指武打。如:唱、做、念、打

(2) 另见   

常用词组

打熬、打把势、打靶、打靶场、打摆子、打败、打板子、打扮、打扮、打包、打保、打饱嗝儿、打抱不平、打蹦儿、打比、打边鼓、打辫子、打并伙、打补钉、打不倒、打不得、打不平、打不住、打草、打草惊蛇、打喳喳、打杈、打杈、打岔、打禅、打长工、打场、打成平手、打成一片、打赤膊、打赤脚、打冲锋、打虫、打春、打从、打当面鼓、打倒、打得好、打得好、打得火热、打灯笼、打灯谜、打底,打底儿、打底、打底稿、打底子、打地铺,打地铺儿、打点、打点、打电报、打电话、打掉、打定主意、打动、打抖、打斗、打逗、打赌、打短工、打短儿、打断、打对仗、打兑、打盹,打盹儿、打趸儿、打顿,打顿儿、打哆嗦、打耳光、打发、打法、打翻、打翻身仗、打分、打富济贫、打稿子、打格子、打嗝,打嗝儿、打跟头、打更、打工、打工妹、打工仔、打躬作揖、打拱、打钩、打狗、打狗欺主、打谷、打谷场、打鼓、打卦、打官腔,打官话、打官司、打光棍、打棍子、打拱作揖、打哈哈、打呵欠、打鼾、打夯、打号子、打黑枪、打哼哼、打呼噜、打话、打回票、打诨、打诨插科、打活、打火、打火机、打伙、打击、打击报复、打击乐器、打基础、打挤、打家劫舍、打家截道、打价,打价儿、打架、打尖、打江山、打交道、打搅、打醮、打街骂巷、打劫、打紧、打开、打瞌睡、打揢,打揢儿、打孔、打口哨、打垮、打来回、打赖、打雷、打擂台、打冷枪、打冷战、打离婚、打里打外、打脸,打脸儿、打粮、打谅、打量、打猎、打零杂,打零杂儿、打流、打乱、打落、打落水狗、打麻烦、打麻将、打马虎眼、打骂、打埋伏、打毛衣、打门、打闷棍、打闷雷、打鸣儿、打磨、打闹、打蔫儿、打耙、打拍子、打牌、打牌、打派仗、打拼、打平、打破、打破沙锅璺到底、打气、打千儿、打前站、打枪、打青、打情骂俏、打秋风、打秋千、打趣、打拳、打群架、打扰、打如意算盘、打入冷宫、打扫、打杀、打闪、打闪、打伤、打蛇打七寸、打射、打手、打手势、打水、打睡、打死老虎、打算、打算盘、打胎、打探、打天下、打铁、打听、打通、打通宵、打通,打通儿、打头炮、打头阵、打退、打退、打退堂鼓、打外、打网、打问号、打硪、打下马威、打下手、打先锋、打响、打消、打小报告、打小算盘、打旋磨儿、打鸭子上架、打牙祭、打哑谜、打烊、打腰、打野鸡、打野鸭子、打印、打油、打油诗、打游击、打鱼、打圆场、打砸抢、打早、打战、打仗、打招呼、打照面、打折扣、打褶、打针、打肿脸充胖子、打中、打主意、打住、打桩、打字、打字机、打嘴巴、打坐

  拼音  duò huī   注音  ㄉㄨㄛˋ ㄏㄨㄟ   繁体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BDEF  仓颉  NBG  郑码  YGQB  四角  74104  结构  上下电码  1077  区位  2273  统一码  5815  笔顺  フ丨一ノ丨フ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堕(墮)的拼音:duò(ㄉㄨㄛˋ)  

⒈ 掉下来,坠落:堕落。堕地。堕马。堕胎。堕甑不顾(喻对已经过去的事,不作无益的惋惜)。

其他字义

堕(墮)的拼音:huī(ㄏㄨㄟ)  

⒈ 古同“隳”,毁坏。

统一码

堕字UNICODE编码U+5815,10进制: 22549,UTF-32: 00005815,UTF-8: E5 A0 95。

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堕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all、sink

造字法

形声:从土、隋声

English

fall, sink, let fall; degener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堕的拼音:

墮、隓 duò  

〈词性:动〉

(1) (形声。从土,隋声。甲骨文字形,右边是“阜”(象陡坡),左边是倒过来的“人”。会意。表示人从陡坡上掉下。本义:毁坏)

(2) 同本义 [fall;sink]

堕,败城阜曰堕。——《说文》

万事堕哉。——《书·益稷》

堕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西汉· 贾谊《过秦论》

周道衰,法度堕。——《汉书·刑法志》

敌人纷堕如落叶。——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堕废(毁坏;衰落);堕罪(降罪);堕地(落地。指出生);堕局(落入骗避);堕睫(落泪);堕坠(跌落);飞机堕海

(4) 脱落 [come off]。如:堕齿;堕角;堕指(冻掉手指);堕颠(脱发秃顶)

词性变化

堕的拼音:

duò  

〈词性:形〉

(1) 假借为“惰”。懒散;懈怠 [sluggish]

臣下堕而不忠,则卑辱困穷。——《管子·形势》

动无堕容,口无虚言。——《淮南子·兵略》

(2) 又如:堕慢(懈怠轻慢);堕夫(懒汉);堕民(惰民);堕怠(怠慢;懒惰);堕倪(怠惰傲慢);堕容(精神不振,有怠惰之色)

常用词组

堕楼、堕落、堕马、堕胎、堕云雾中

基本词义

堕的拼音:

huī  

〈词性:动〉

(1) 荒废;废弃 [waste]。如:堕成(废弃成法);堕(废驰);堕业(荒废学业或职业);堕废(荒废)

(2) 损毁;败坏 [destroy]

堕军实而长寇仇。——《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不能以游堕事。——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堕圮(毁坏;倒塌);堕泥(毁灭;消失);堕域(毁域);堕突(毁坏,破坏)

(4) 另见 duò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