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蚍蜉撼树的意思

hànshù

蚍蜉撼树



拼音pí fú hàn shù

注音ㄆ一ˊ ㄈㄨˊ ㄏㄢˋ ㄕㄨˋ

解释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蚂蚁摇动树木;比喻不自量力;企图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动摇破坏强大的事物。

出处唐 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例子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

正音“撼”,不能读作“gǎn”;“蚍”,不能读作“bǐ”。

辨形“蜉”,不能写作“浮”。

辨析见“螳臂当车”。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

感情蚍蜉撼树是贬义词。

繁体蚍蜉撼樹

近义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反义量力而行

英语a person's overstimating his strength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ㄆ一ˊ   
部首  虫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JXXN  仓颉  LIPP  郑码  IRRR  四角  52110  结构  左右电码  5728  区位  8223  统一码  868D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丶一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蚍的拼音:pí(ㄆ一ˊ)  

⒈ 〔蚍蜉〕大蚂蚁,如“蚍蚍撼大树”。

统一码

蚍字UNICODE编码U+868D,10进制: 34445,UTF-32: 0000868D,UTF-8: E8 9A 8D。

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蚍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虫、比声

English

mussels; various shellfis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蚍的拼音:   

〈词性:名〉

(1) 蚍蜉,一种大蚂蚁 [big ant]。如:蚍蜉堞(蚁垤);蚍蝣(蚍蜉和蜉蝣)

(2) 蚍衃,植物名。即锦葵 [high mallow]。如:蚍衃(植物名,即锦葵);蚍蜉酒草(药用植物鼠曲草的异名)

(3) 喻微小的力量 [small force]。如:蚍蜉援(喻微小的援助)

常用词组

蚍蜉、蚍蜉撼大树

  拼音    注音  ㄈㄨˊ   
部首  虫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JEBG  仓颉  LIBND  郑码  IPYA  四角  52147  结构  左右电码  5772  区位  8261  统一码  8709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丶ノ丶丶ノフ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蜉的拼音:fú(ㄈㄨˊ)  

⒈ 〔蜉蝣〕昆虫,幼虫生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翅两对,在水面飞行。成虫生存期极短,交尾产卵后即死。

⒉ 〔蚍蜉〕见“蚍”。

统一码

蜉字UNICODE编码U+8709,10进制: 34569,UTF-32: 00008709,UTF-8: E8 9C 89。

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蜉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虫、孚声

English

mayfly; kind of large insec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蜉的拼音:   

〈词性:名〉

(形声。从虫,孚声。本义:蚍蜉:大蚂蚁) 同本义 [mayfly]。如:蜉蝣羽(比喻只顾目前,不图将来的人);蜉蝣撼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拼音  hàn   注音  ㄏㄢ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6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DGN  仓颉  QIRP  郑码  DHJW  四角  53035  结构  左右电码  2338  区位  2619  统一码  64BC  笔顺  一丨一一ノ一丨フ一フノ丶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撼的拼音:hàn(ㄏㄢˋ)  

⒈ 搬动:撼顿(搬动颠仆)。撼天动地。“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⒉ 用言语打动人:“微言撼之”。

统一码

撼字UNICODE编码U+64BC,10进制: 25788,UTF-32: 000064BC,UTF-8: E6 92 BC。

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撼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hak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扌、感声

English

move, shake; (Cant.) to figh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撼的拼音: h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感声。本义:摇动;动摇) 同本义 [shake]

撼,动也。——《广雅》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宋史·岳飞传》

(2) 又如:撼落(摇落);撼摇(摇动,动摇);撼顿(摇动,颠踬)

常用词组

撼动、撼树蚍蜉、撼天动地

  拼音  shù   注音  ㄕㄨˋ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SCFY  仓颉  DEDI  郑码  FXDS  四角  44900  结构  左中右电码  2885  区位  4287  统一码  6811  笔顺  一丨ノ丶フ丶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树(樹)的拼音:shù(ㄕㄨˋ)  

⒈ 木本植物的通称:树木。树林。树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⒉ 种植,培育:树艺(“艺”,种植)。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

⒊ 立,建立:树立。树敌。

⒋ 量词,相当于“株”、“棵”:一树梅花。

⒌ 姓。

统一码

树字UNICODE编码U+6811,10进制: 26641,UTF-32: 00006811,UTF-8: E6 A0 91。

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rbor、tree、cultivate

造字法

形声:从木、对声

English

tree; plant; set up, establis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树的拼音:

shù  

〈词性:动〉

(1) (形声。从木,尌( shù  )声。本义:栽树)

(2) 同本义 [plant trees]

树,生植之总名。——《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

宿敢不封殖此树。——《左传·昭公二年》

夫坚树在始。——《国语·晋语》。注:“树木也。”

地道敏树。——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

二曰树艺。——《周礼·大司徒》

树之榛栗。——《诗·鄘风·定之方中》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树事(种植草木之事);树杨(种植杨树);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4) 种植 [plant;grow]

树,种也。——《广雅》

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孟子·滕文公下》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树萱(种植萱草);树稼(种植农作物);树植(种植);树养(种植培养)

(6) 竖起或建起;树立 [erect]

崇牙树羽。——《诗·周颂·有瞽》

犹有未树也。——《庄子·逍遥游》

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荀子·富国》

皆稽颡树颔,扶服蛾伏。——《汉书·扬雄传下》

树德而济同欲焉。——《左传·成公二年》

无易树子。——《公羊传·僖公三年》

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 冯”。——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树炮(架炮);树建(建立,树立);树表(竖立标志);树栅(构筑栅栏);树牙(建立牙旗);树竿(竖着竹竿);树功(建立功勋);树事(建立事业);树基(建立根基);树教(建立教化);树君(立君主);树子(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

(8) 培植;培养 [cultivate;foster]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词性变化

树的拼音:

shù  

〈词性:名〉

(1) 树木 [tree]

树,木总名也。——《广韵》

树,木生植之总名。——《说文系传》

有嘉树焉,宣子誉之。——《左传·昭公二年》

树木方盛。——《礼记·月令》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果树;松树;树科(草丛;灌木丛);树上开花(比喻好上加好);树老招风,人老招贱(树老被风吹,人老被轻视);树末(树梢);树桠(树杈子);树杪(树梢);树株(树棵);树阙(树间空隙);树簇(树木丛生);树瘢(树木经砍伐后留下的疤痕)

(3) 树状物 [sth.resembling a tree]。如:铅树;脉管树;肺泡树;活树,小脑活树

(4) 姓

常用词组

树碑立传、树本、树本、树杈、树串儿、树丛、树大招风、树倒猢狲散、树德、树敌、树顶、树蔸、树干、树根、树功立业、树冠、树胶、树立、树林,树林子、树苗、树木、树人、树梢、树身、树势、树熟儿、树薯、树阴,树荫、树欲静而风不止、树枝、树脂、树种

蚍蜉撼树: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