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披肝沥胆的意思

gāndǎn

披肝沥胆



拼音pī gān lì dǎn

注音ㄆ一 ㄍㄢ ㄌ一ˋ ㄉㄢˇ

解释披:披露;沥:滴下。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十分忠诚。

出处唐 刘贲《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机,兆存亡之变者,臣清披肝沥胆,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

例子我每遇着我所敬爱而知心的人,就喜欢披肝沥胆地畅谈。(邹韬奋《经历 初出茅庐》)

正音“披”,不能读作“pēi”。

辨形“沥”,不能写作“裂”。

辨析披肝沥胆和“肝胆相照”;都形容对人忠诚。但“肝胆相照”中的“相”字;表示“对人”或“相互之间”;而披肝沥胆无“相”字;可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人民、对党、对祖国的忠诚。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状语;含褒义。

感情披肝沥胆是褒义词。

繁体披肝瀝膽

近义诚心诚意、肝胆相照

反义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英语speak without reserve

俄语раскрывáть сердце

日语肝胆(かんたん)を披瀝(ひれき)する

德语aus nichts einen Hehl machen(jm das Herz ausschütten)

造句franc,sincère et dévoué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ㄆ一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86  RHCY  五笔98  RBY  仓颉  QDHE  郑码  DXI  四角  54047  结构  左右电码  2126  区位  3791  统一码  62AB  笔顺  一丨一フノ丨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披的拼音:pī(ㄆ一)  

⒈ 覆盖在肩背上:披星戴月。

⒉ 穿戴:披挂。披甲。

⒊ 打开,散开:披襟。披阅。披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披靡。

⒋ 劈开,裂开:竹竿披了。

统一码

披字UNICODE编码U+62AB,10进制: 25259,UTF-32: 000062AB,UTF-8: E6 8A AB。

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wrap around

造字法

形声:从扌、皮声

English

wear; split; crac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披的拼音:   

〈词性:名〉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silk ribbon]

披,从旁持曰披。——《说文》

设披周也。——《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

执披。——《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

执披者旁四人。——《仪礼·士丧礼》

设披。——《仪礼·既夕礼》

词性变化

披的拼音:   

〈词性:动〉

(1) 分开;裂开 [divide;split]

而披其地。——《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

又披其邑。——《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

不折必披。——《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2) 又如:竹竿披了;披磔(开割);披砍(撇开);披榛(砍去丛生之草木)

(3) 打开;开发 [open]

披,张也。——《广雅》

披重攘以诞兮。——嵇良《琴赋》。注:“开也。”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披卷(开卷阅读);披帙(打开卷帙);披对(开诚相对);披肝胆(表示以真诚相见);披展(披诚展拜,拜见);披情(剖露情怀);披示(揭示,显示);披决(劈剖);披荆(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服困难)

(5) 拨开 [push aside]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披究(拨开观赏);披草(拨开荒草);披抉(拨开挑剔);披视(拨开来看);披云雾(拨开云雾得见青天);披拨(犹推开)

(7) 覆盖或搭衣于肩 [drape over one's shoulder]

孰居无事而披拂是。——《庄子·天运》。释文:“风貌。”

景从云合,而见一人,披紫衣,执青玉。——唐· 李朝威《柳毅传》

夜披衣坐。——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披甲(穿着铠甲);披帛(妇女服饰名。相当于近代婚嫁庆功的披红);披肩(覆于肩上;旧时妇女的服饰);披红(红帛披身);披毛戴角(指变牛变马);披发跣足(披散头发,赤着脚);披坚持锐(穿上坚固的铠甲,拿起锋利的武器);披房(披屋。正屋后的平房);披子(即披屋);披檐(正屋屋檐下搭建的附属建筑物);披厦(一种房屋结构,房檐突出,檐下可避风雨)

(9) 翻开;翻阅 [turn over;look over]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唐· 韩愈《进学解》

(10) 又如:披味(翻阅玩味);披书(翻阅文书);披图(展阅图籍、图画等);披诵(展卷诵读);披簿(翻阅簿籍);披检(翻阅查检);披涉(翻阅涉猎);披索(翻阅求索);披书(开卷,读书);披省(披览);披文(披阅文章);披核(披阅考校);披绎(披阅寻绎);披寻(披阅寻讨);披较(披阅考较);披校(批校)

(11) 披靡 [be routed]

汉军皆披靡。——《史记·项羽本纪》。正义:“言精体低垂。”

(12) 又如:披却(犹披靡);披退(披靡退却);披易(披靡辟易);披荡(犹披靡);披攘(披靡)

(13) 披露; 陈述 [unveil]。如: 披心(披露真心);披拂(披露拂动);披心腹(披露真诚);披陈(表白;陈述);披述(陈述);披诉(陈诉)

(14) 分析;辨析 [analyze]。如:披析(分析);披究(分析研究);披迷(剖析迷惑);披拣(辨析选择);披剔(辨析挑选;剔除,除去);披削(批改、删削)

常用词组

披袄、披垂、披搭、披读、披发、披发左衽、披风、披拂、披肝沥胆、披肝沥血、披宫锦、披挂、披挂、披红、披红挂彩、披甲、披肩、披坚执锐、披巾、披荆斩棘、披卷、披览、披沥、披露、披麻带孝、披靡、披散、披沙拣金、披头散发、披屋、披星戴月,披星带月、披阅

  拼音  gān   注音  ㄍㄢ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EFH  仓颉  BMJ  郑码  QAED  四角  71240  结构  左右电码  5139  区位  2446  统一码  809D  笔顺  ノフ一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肝的拼音:gān(ㄍㄢ)  

⒈ 人或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有合成与贮存养料、分泌胆汁、解毒等功能:肝脏。肝炎。肝胆。肝肠。心肝。

⒉ 中医学指五脏之一:肝火。肝气。

统一码

肝字UNICODE编码U+809D,10进制: 32925,UTF-32: 0000809D,UTF-8: E8 82 9D。

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liver

造字法

形声:从月、干声

English

liv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肝的拼音: gān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干声。本义:肝脏)

(2) 同本义 [liver]

肝,木藏也。——《说文》

肝,榦也。于五行属木,故其体状有枝干。——《释名·释形体》

赞以肝从。——《仪礼·士昏礼》

祭先肝。——《礼记·月令》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肝肺(肝与肺);肝鬲(体内的肝和膈。鬲,通“膈”,即横膈膜);肝脑(肝与脑);肝木(即肝。中医以五行之说释五脏,肝属木,故称)

(4) 比喻人的内心 [heart]

聊为《义鹘行》,永激壮士肝。——唐· 杜甫《义鹘行》

(5) 又如:肝怀(内心);肝心(比喻人的内心);肝血(比喻赤诚之心);肝脾(比喻内心)

常用词组

肝癌、肝肠、肝肠寸断、肝胆、肝胆相照、肝火、肝脑涂地、肝气、肝儿、肝肾综合征、肝素、肝炎、肝硬变、肝脏

  拼音    注音  ㄌ一ˋ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IDLN  五笔98  IDET  仓颉  EMKS  郑码  VGYM  四角  31127  结构  左右电码  3468  区位  3304  统一码  6CA5  笔顺  丶丶一一ノ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沥(瀝)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沥血(滴血为誓,示必报之仇)。呕心沥血。

⒉ 滤,漉:沥酒。

⒊ 液体的点滴:余沥。沥液(喻文章、言论的精华)。

统一码

沥字UNICODE编码U+6CA5,10进制: 27813,UTF-32: 00006CA5,UTF-8: E6 B2 A5。

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沥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rop、trickle

造字法

形声:从氵、历声

English

trickle, drip; strain; dreg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沥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歷声。字又作“砯”,从石从水会意。本义:踩着石头过河)

(2) 水、泪、酒等液体下滴 [drip;trickle]

动滴沥以成响,殷雷应其若警。——汉·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以杓酌油沥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3) 又如:沥血(刺破皮肤使滴血,以发誓、表竭诚或作祭祀);沥液(水滴);沥滴(水下滴)

(4) 竭尽(如自己的)全力 [use up;exhaust]。如:沥恳(竭尽诚心);沥款(竭诚);沥诚(竭尽诚心);沥肠(披露心肠)

(5) 从毛孔或裂缝小口慢慢流出 [ooze]。如:沥酒(滤酒);沥泣(流泪);沥液(细微的水流)

(6) 倾洒 [sprinkle]。如:沥洒(洒酒于地,表示祝愿或起誓);沥觞(倾杯洒酒)

词性变化

沥的拼音:

  

〈词性:名〉

球形或椭球形体的滴液 [drop]。如:余沥

常用词组

沥胆、沥涝、沥沥、沥青、沥水、沥血叩心

  拼音  dǎn   注音  ㄉㄢˇ   繁体    
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EJGG  仓颉  BAM  郑码  QKA  四角  76210  结构  左右电码  9054  区位  2108  统一码  80C6  笔顺  ノフ一一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胆(膽)的拼音:dǎn(ㄉㄢˇ)  

⒈ 人或某些动物体内器官之一,在肝脏右叶的下部:胆囊。苦胆。胆固醇。肝胆相照(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

⒉ 不怕凶暴和危险的精神、勇气:胆量。胆气。壮胆。胆魄。胆大妄为(wéi   )。

⒊ 装在器物内部而中空的东西:球胆。暖瓶胆。

统一码

胆字UNICODE编码U+80C6,10进制: 32966,UTF-32: 000080C6,UTF-8: E8 83 86。

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胆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urage、gallbladder

造字法

形声:从月、旦声

English

gall bladder; bravery, cour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胆的拼音:

dǎn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詹声。本义:胆囊。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

(2) 同本义。通称胆或苦胆 [gallbladder]

膽,连肝之府也。——《说文》。俗字作“胆”。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按,形如瓶,长三寸,在肝之短叶间。华佗曰:“胆者,中清之府,号曰将军。主藏而不泻。”

胆为云,肝为风,肾为雨。——《淮南子·精神》。注:“胆,金也。”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李白《行路难》

(3) 又如:胆结石(胆石症);胆裂(胆为之破裂。形容恐惧之甚);胆裂魂飞(恐惧惊怖到极点);胆液(胆汁)

(4) 胆子,胆量,勇气 [courage]

勇胆猛戾。——《荀子·脩身》。注:“有胆气也。”

虎骑闻之应胆慑。——岑参《老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5) 又如:胆落(丧胆落魄);胆大如斗(比喻人的胆量极大)

(6) 装在器物内层,可容纳水、空气等的东西 [liner]。如:瓶胆,球胆

常用词组

胆憷、胆大包天、胆大妄为、胆大心细、胆敢、胆固醇、胆寒、胆结石、胆力、胆量、胆略、胆落、胆囊、胆瓶、胆破心惊、胆气、胆怯、胆识、胆小管炎、胆小鬼、胆小如鼠、胆虚、胆战心惊、胆战心寒、胆汁、胆子

披肝沥胆: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