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í lóng cán jí
注音ㄆ一ˊ ㄌㄨㄥˊ ㄘㄢˊ ㄐ一ˊ
解释疲癃:年老多病。老弱病残。
出处宋·张载《西铭》:“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用法作宾语、定语;同“老弱病残”。
感情疲癃残疾是贬义词。
繁体疲癃殘疾
近义老弱病残
动物生肖牛,虎,蛇
疲的拼音:pí(ㄆ一ˊ)
⒈ 身体劳累的感觉:疲乏。疲倦。疲劳。疲惫。疲敝。精疲力尽。
⒉ 懈怠,不起劲:疲塌。疲软。
疲字UNICODE编码U+75B2,10进制: 30130,UTF-32: 000075B2,UTF-8: E7 96 B2。
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疲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㔥罷
exhausted、tired、weary
形声:从疒、皮声
feel tired, be exhausted; weak
详细解释◎ 疲的拼音: pí
〈词性:形〉
(1) (形声。从疒,皮声。病字旁念 chuáng, 据甲骨文,象人躺在床上害病的样子。以它作形旁的字一般与疾病有关。本义:疲乏;困倦)
(2) 同本义 [tired]
疲,劳也。——《说文》
疲,乏也。——《玉篇》
苶然疲役。——《庄子·齐物论》
疲马之死也。——《淮南子·俶真》
士民疲病于内。——《韩非子·初见秦》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资治通鉴》
(3) 又如:精疲力尽;疲敝(疲乏困苦);疲玩(疲塌轻忽);疲曳(疲弱困顿,比喻年老);疲钝(疲倦困顿);疲顽(疲困倦怠);疲匮(疲累困乏);疲弊(困苦穷乏,是疲敝);疲人(疲困之人);疲耗(困顿耗损);疲匮(劳累穷乏);疲羸(困苦穷乏)
(4) 衰老;衰弱 [weak; in poor health]
以疲马犬羊为币。——《管子·小筐》。注:“谓瘦也。”
(5) 又如:疲癃(衰老龙钟或有残疾的人);疲冗(衰弱无能);疲劣(衰弱恶劣);疲羸(衰弱)
(6) 厌倦 [be bored with]
我自乐此,不为疲也。——《后汉书·光武帝纪》
◎ 疲的拼音: pí
〈词性:动〉
(1) 停止 [stop]
余欣秦土,忽有此经。…载玩载咏,欲疲不能,遂佐对校。—— 晋· 道安《鞞婆沙序》
(2) 疲软 [slump;weaken]。如:橡胶期货交易在疲了一阵之后,收盘时又稍稍坚稳了一点
(3) 衰败;凋敝 [decline;depressed]。如:疲暮(暮年;衰老);疲老(衰老);疲瘵(凋敝);疲罢(疲敝,衰败)
疲惫、疲敝、疲病、疲怠、疲顿、疲乏、疲倦、疲困、疲劳、疲累、疲软、疲弱、疲塌、疲于奔命
癃的拼音:lóng(ㄌㄨㄥˊ)
⒈ 〔癃闭〕中医指小便不通或淋沥点滴而出。
⒉ 旧指年老衰弱多病。
癃字UNICODE编码U+7643,10进制: 30275,UTF-32: 00007643,UTF-8: E7 99 83。
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癃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形声:从疒、隆声
weakness, infirmity retention of urine
详细解释◎ 癃的拼音: lóng
〈词性:形〉
(1) 足不能行 [being unable to walk]
久癃之夫,将息未定,而骤陵百级之梯,其不踬者几希。——梁启超《关税权问题》
(2) 衰老病弱 [infirm;bent with age]。如:癃残,癃废(衰老病弱,肢体残废);癃老(年老衰弱多病);癃病(身体衰弱病情沉重);癃疾(伛偻的疾病)
(3) 小便不利 [dysuria]
膀胱不利为癃。——《素问·宣明五气》
(4) 又如:癃疝(小便不利,阴囊肿大的病);癃闭便毒(中医指小便不通利之病;便毒即性病)
残(殘)的拼音:cán(ㄘㄢˊ)
⒈ 害,毁坏:残害。摧残。
⒉ 不完全,余下的:残余。残阳。残存。残废。残佚。苟延残喘。
⒊ 凶恶:残忍。残酷。凶残。
残字UNICODE编码U+6B8B,10进制: 27531,UTF-32: 00006B8B,UTF-8: E6 AE 8B。
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残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殘㱚
incomplete、remnant
形声:从歹、戋声
injure, spoil; oppress; broken
详细解释◎ 残的拼音:
殘 cán
〈词性:动〉
(1) (形声。从歹( è ),戋( jiān )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2) 同本义 [injure;damage]
残,伤也。——《苍颉篇》
昔智伯瑶残 范中行。——《战国策·秦策》。注:“灭也。”
废为残贼。——《诗·大雅·民劳》
则汝残矣。——《战国策·齐策》。注:“坏也。”
凡二十七县残。——《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
张仪之残, 樗里疾也。——《战国策·秦策》。注:“害也。”
放轼其君则残之。——《周礼·夏官》
残名以逞。——《左传·宣公二年》
(3) 又如:摧残(使蒙受严重损失);残心(残害人的心);残贼(杀害);残灭(残杀毁灭);残夷(残杀)
(4) 毁坏;破坏 [demolish]
家室立残,亲戚不免于刑戮。——《荀子·荣辱》
(5) 又如:残略(摧毁掠夺);残坏(破败;毁坏)
(6) 凋谢 [wither]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7) 又如:残花;残芳;残英(凋零的花。即落花)
◎ 残的拼音:
殘 cán
〈词性:形〉
(1) 凶恶;狠毒 [ruthless;atrocious]
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汉书·隽不疑传》
(2) 又如:残烈(残酷剧烈);残横(残暴专横)
(3) 残缺,残废 [disabled]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忧。——司马迁《报任安书》
(4) 又如:残而不废;残卷(书籍的残存部分;亦指书中未读完的部分);残脱(残缺脱漏);残替(残缺废弃);残帙(残卷);残梦(零乱不全的梦)
(5) 剩余;残余,残存 [surplus;remnant]
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庄子·马蹄》
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6) 又如:残香(余香);残客(剩下未走的客人);残雪(剩余而未融尽的雪);残羹冷炙(剩下的酒食菜肴)
(7) 最后的,最末的 [remaining]。如:残年(年末;余年。指人的晚年);残照(夕阳);残冬(冬季将尽之时);残山(山将尽处)
◎ 残的拼音:
殘 cán
〈词性:名〉
也指凶暴的人,暴虐无道的人 [ferocious person]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是天下之大残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残败、残暴、残暴、残本、残兵败将、残部、残茶剩饭、残喘、残存、残敌、残冬腊月、残废、残羹剩饭、残骸、残害、残花败柳、残毁、残货、残疾、残疾人、残局、残酷、残留、残年、残破、残缺、残忍、残杀、残山剩水、残生、残阳、残余、残月、残渣、残渣余孽、残照、残肢
疾的拼音:jí(ㄐ一ˊ)
⒈ 病,身体不舒适:疾病。目疾。残疾。讳疾忌医。
⒉ 一般的痛苦:疾苦。
⒊ 疼痛:疾首蹙额。
⒋ 恨:疾恶如仇。
⒌ 古同“嫉”,妒忌。
⒍ 弊病,缺点:“寡人有疾”。
⒎ 快,迅速:疾步。疾走。疾进。疾驰。疾足先得。
疾字UNICODE编码U+75BE,10进制: 30142,UTF-32: 000075BE,UTF-8: E7 96 BE。
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疾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disease、fast、hate、illness、pain、suffering
徐、缓
会意:从疒、从矢
illness, disease, sickness; to hate
详细解释◎ 疾的拼音: jí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
(2) 轻微的叫疾 [ill]
疾,病也。——《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韩非子·喻老》
伯牛有疾, 子问之。——《论语·雍也》
(3) 泛指病 [disease]
司马子反辞以心疾。——《韩非子·十过》
(4) 如:疾革(病情加重);疾损(病情减转,病情好转);疾动(发病;疾病发作);疾棘(病危)
(5) 废疾;废疾的人。亦泛指病人 [disability;patient]。如:疾瘵(废疾,残疾)
(6) 疫疠;发生疫疠 [epidemic disease]
疾在腠理。——《韩非子·喻老》
寡人无疾。
君有疾。
已有疾疫。——《资治通鉴》
(7) 又如:疾疫(发生疫病);疾疠(瘟疫);疾疟(指疟疾);疾厉(即疾疠)
(8) 痛 [ache]。如:疾首(头痛);疾痒(痛痒);疾心(痛心)
(9) 痛苦;忧患 [suffering]
问之民所疾苦。——《史记·滑稽列传》
身自疾痛。——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10) 又如:疾痛惨怛;疾困(疾苦;疾疢);疾吏(病困的小官吏)
(11) 缺点,毛病,瑕疵 [fault]
必有窃疾。——《墨子·公输》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梁惠王下》
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史记》
◎ 疾的拼音: jí
〈词性:形〉
(1) 快速;急速 [quick]
奋疾而不拔。——《礼记·乐记》
征鸟厉疾。——《礼记·月令》
而疾讨陈。——《左传·襄公五年》
何来疾也。——《战国策·齐策四》
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
草枯鹰眼疾。——唐· 王维《观猎》
疾驰入仆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疾快(快速);疾言(言语急迫);疾进(急速进行);疾疾(迅速的样子;急遽不安的样子)
(3) 敏捷;轻快 [quick;nimble;sharp]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4) 又如:疾伶(机敏伶俐);疾俏(动作轻快灵活);疾跳(精悍,机灵)
(5) 急剧而猛烈 [rapid;sharp;violent]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6) 又如:疾威(暴虐残酷);疾雨(急骤的雨);疾雷(急雷,突然响起的雷。比喻汹涌的波涛)
(7) 恶 [evil;bad]。如:疾日(恶日,不祥的日子)
(8) 怒,强狠 [angry;fierce]。如:疾视(瞋目怒视)
(9) 强大,宏大 [powerful]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荀子·劝学》
◎ 疾的拼音: jí
〈词性:动〉
(1) 患病,生一般的病 [fall ill]
寒暑不能使之疾。——《荀子·天论》
(2) 又如:疾色(患病的脸色);疾耗(患病的坏消息);疾作(疟疾发作)
(3) 厌恶;憎恨 [disgust;hate]
尔无忿疾于顽。——《书·君陈》
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生而有疾恶焉。——《荀子·大略》
有亡而无疾。——《荀子·大略》。杨倞注:“疾同嫉,嫉恨。
疾其君者。——《孟子·梁惠王上》
愤世疾邪。——明· 刘基《卖柑者言》
疾大户兼并。——清· 张廷玉《明史》
(4) 又如:疾恶(憎恨恶人);疾心(憎恶之心);疾吏(憎恨狱吏)
(5) 极力;尽力;努力 [do one's utmost;spare no effort]。如:疾争(极力争辩);疾作(努力劳作);疾耕(努力耕作);疾学(努力学习)
(6) 嫌怨 [detest]
疾王听之不聪。(听,名词。聪,耳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疾怨(怨恨)
(8) 通“嫉”。妒忌 [envy;be jealous of]
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书·秦誓》
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疾贤,而不肖者不妒功。——《商君书·修权》
膑至,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9) 又如:疾裘妒枕(夫妻间对双方有外遇的嫉妒);疾夫(妒忌者);疾心(心生妒忌);疾忌(妒忌)
(10) 忧虑 [hesitate]
草食之兽,不疾易薮;水生之虫,不疾易水。——《庄子》
(11) 非难;毁谤 [slander]。如:疾毁(毁谤)
疾病、疾步、疾驰、疾恶好善、疾恶如仇、疾风暴雨、疾风知劲草、疾呼、疾苦、疾忙、疾趋、疾如雷电、疾如旋踵、疾驶、疾视、疾首蹙额、疾书、疾速、疾痛惨怛、疾恶、疾行、疾言遽色、疾言厉色、疾疫、疾足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