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破壳而出的意思

érchū

破壳而出



拼音pò ké ér chū

注音ㄆㄛˋ ㄎㄜˊ ㄦˊ ㄔㄨ

解释带壳的动植物冲破其外壳而生长。形容新生事物十分顽强。

出处

例子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破壳而出

用法作谓语、状语;多用于比喻句。

感情破壳而出是中性词。

英语pip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ㄆㄛˋ   
部首  石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DHCY  五笔98  DBY  仓颉  MRDHE  郑码  GXI  四角  14647  结构  左右电码  4275  区位  3838  统一码  7834  笔顺  一ノ丨フ一フノ丨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破的拼音:pò(ㄆㄛˋ)  

⒈ 碎,不完整:碗打破。破灭。破旧。破败。破落。破陋。破颜(转为笑容)。破绽(衣服裂开,指事情或说话的漏洞或矛盾)。牢不可破。

⒉ 分裂:破裂。破读(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以上读音,把习惯上通常的读音之外的读音,称“破读”)。破土。

⒊ 使损坏:破坏。破损。

⒋ 超出:破例。破格。

⒌ 花费,耗费:破费。破财。破产。

⒍ 打败,打垮:破阵。破门。攻破。

⒎ 揭穿:破案。破译。破获。

统一码

破字UNICODE编码U+7834,10进制: 30772,UTF-32: 00007834,UTF-8: E7 A0 B4。

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reak、breakable、broken、cleave、damaged、defeat、destroy、torn、worn-ou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石、皮声

English

break, ruin, destroy; rou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破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石,皮声。本义:石头开裂;破碎,碎裂)

(2) 同本义 [burst;crack;break]

破,石碎也。——《说文》

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沉船、破甑。——《史记·项羽本纪》

卵破子死。——《荀子·劝学》

秦王恐其破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爆破(用炸药炸毁);破瓦(古代一种占卜方法。使瓦碎裂,观其纹理以定吉凶祸福);破卵倾巢(碎裂鸟卵,倾覆鸟巢);破剥(破裂剥落);破坠(破裂坠落);破溃(破裂崩溃);破块(敲碎土块)

(4) 破坏;损坏 [destroy;damage]

破,坏也。——《广雅》

淫破义疏。——《左传·隐公三年》。疏:“谓破败。”

语小天下莫能破焉。——《礼记·中庸》

(5) 又如:破折(破坏折断);破禁(破坏或违反禁令戒条);破盘(祭祀后吃祭奠的菜肴);破质(破坏质体;改变本质);破亲(破坏别人的婚姻);破击(破坏和袭击);破斗(破坏和战斗);破没(破损覆没)

(6) 破亡;衰败;毁灭 [ruin;decay]

国破山河在。——杜甫《春望》

(7) 又如:破亡(破败灭亡);破凶(破其国,杀其身);破走(击破败走);破殄(破灭;消灭);破家(毁灭家庭;使国家破灭);破巢(破毁了的鸟巢);破残(毁坏;破损;破败残缺)

(8) 击溃;攻破 [defeat;capture]

今沛公先破 秦入 咸阳。——《史记·项羽本纪》

(9) 又如:破城(攻破城邑);破沮(因战败而丧失士气);破阵(击破敌阵);破屋(击穿房屋);破军(击破敌军);破却(击退);破逐(击破并驱逐);破陷(攻破;攻克);破坚摧刚(谓攻破摧毁强敌);破胜(击破战胜);破敌(击败敌军);破关(攻克险阻难关)

(10) 破除;解除 [get rid of;break with]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清· 刘开《问说》

(11) 又如:破邪(破除邪恶);破妄(破除妄念);破执(佛教语。谓破除有实我、有实法的执见);破恶(破除邪恶);破惑(解惑;破除疑惑);破弃(破除;抛弃);破结(破除结念);破滞(破除凝塞;解除烦闷)

(12) 违背;废弃 [violate;abandon]。如:破律(徇私枉法;打破戒律);破禁(违反禁令戒条)

(13) 花费;消耗 [spend;exhaust]。如:破悭(花钱);破用(花用;耗费);破使(花用);破券(破钞,花钱);破酒(化钱摆喜酒);破家荡产(耗尽家产);破铅儿(耗费银两);破钱(破费钱财);破家(耗尽家产)

(14) 透;穿;揭穿 [penetrate;pierce]

这位姑娘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此刻要一语道破,必弄到满盘皆空。——《儿女英雄传》

(15) 又如:破云(穿透云层);破空(划破长空);破奸发伏(揭露隐藏的坏人)

(16) 剖析;分析解释 [analyze]。如:破二作三(分二为三,指分析事理);破解(分析;解释);破示(剖析昭示);破调(判析调侃);破合(剖析综合);破析(剖析)

(17) 剖开;冲开;分开[cut apart;divide]。如:破竹(剖开竹子。比喻顺利无阻);破眼(睁开眼睛);破理(剖开纹理。喻剖析事理);破浪(船冲开波浪前进)

(18) 绽开;开放 [crack]。如:破萼(破蕾);破蕾(花蕾绽开;开花);破玉(开出洁白的花);破朵(谓花蕾初放)

(19) 放开;放大 [open;magnify]。如:破口(相骂);破言(破口骂人);破笑(放声大笑)

(20) 射中 [hit]

则固已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宋· 苏轼《教战守策》

(21) 如:破帖(射穿箭靶)

(22) 突破; 超出 [break through]。如:破分(破例;破格)

(23) 拼;豁出 [be ready to risk one’s life]。如:破着(豁出);破死拉活(拼命);破死忘生(不顾生命危险;不顾一切)

(24) 改变;翻转 [change;turn]。如:破暖(天气转暖);破愁为笑(犹言转忧为喜)

(25) 化整为零,不再保持整数 [break up the whole into parts]。如:破钱(整钱折零钱);破桐之叶(喻已分不可复合的事物)

(26) 揭穿,使真相露出 [expose the truth of]。如:一语道破;说破

(27) 敲;打 [beat;hit]

刽子手左右服侍,军校在前,招旗在后,一起破锣,一起破鼓,出了钱塘门。——《岳飞传》

(28) 过,过去 [past]。如:破腊(残腊;岁末);破五(指农历正月初五);破午(中午);破老(年满六十岁,进入老年)

(29) 开始;进入 [begin;start]。如:破暝(傍晚);破题儿(开始;开头);破蒙(启蒙,教小孩子开始认字);破天亮(破晓);破白(谓候选或依资格可以升职的官员第一次得到上级的荐举状);破春(入春);破夏(入夏);破秋(入秋);破冬(入冬)

(30) 助词。了

怎生出的这恶气?我则题破这庙宇,便是我生之愿。——元· 马致远《荐福碑》

词性变化

破的拼音:   

〈词性:形〉

(1) 尽;遍 [all]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诗

(2) 碎裂;不完整 [broken;worn-out;damaged]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破不剌(破烂不堪);破丢不答(破破烂烂);破句(不完整的句子);破陆续(破破烂烂);破烂流丢(破烂不堪的样子);破设设(破杀杀。破破烂烂);破家破伙(破烂家当);破零二落(破烂零散)

(4) 散乱;分散 [in disorder]。如:破零三乱(零碎散乱貌)

(5) 糟;劣 [with low quality]。如:破玩意儿(低劣的技艺;低劣的物件);破马(劣等马)

(6) 不吉利 [unlucky]。如:破日(凶日。旧历书中不吉利的日子);破话(坏话,不吉利的话)

常用词组

破案、破败、破敝、破壁、破冰、破冰船、破财、破产、破钞、破除、破胆、破胆寒心、破的、破读、破费、破釜沉舟、破格、破工夫、破罐子破摔、破耗、破坏、破毁、破获、破击、破季度、破记录、破家、破解、破戒、破镜、破镜重圆、破旧、破旧立新、破句、破口,破口儿、破口大骂、破烂、破烂、破烂货、破浪、破例、破脸、破裂、破陋、破露、破落、破落户、破门、破门而入、破谜儿、破灭、破片、破伤风、破身、破声、破说、破碎、破损、破题、破题儿第一遭、破体字、破涕为笑、破天荒、破土、破瓦寒窑、破碗破摔、破亡、破相、破晓、破鞋、破颜、破译、破约、破绽、破绽百出、破折号、破竹建瓴、破竹之势

  拼音  ké qiào   注音  ㄎㄜˊ ㄑ一ㄠˋ   繁体  殻、殼  
部首  士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FPMB  五笔98  FPWB  仓颉  GBHN  郑码  BWQD  四角  40217  结构  上下电码  9745  区位  3139  统一码  58F3  笔顺  一丨一丶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壳(殻)的拼音:ké(ㄎㄜˊ)  

⒈ 坚硬的外皮:鸡蛋壳儿。

其他字义

壳(殻)的拼音:qiào(ㄑ一ㄠˋ)  

⒈ 义同(一):甲壳。地壳。金蝉脱壳。

统一码

壳字UNICODE编码U+58F3,10进制: 22771,UTF-32: 000058F3,UTF-8: E5 A3 B3。

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殻殼㱿

汉英互译

carapace、hull、putamina、rind、shell、shuck

English

casing, shell, hus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壳的拼音:

  

〈词性:名〉

(1) [口]∶物的坚硬外皮 [shell]。如:壳儿;贝壳儿;脑壳;驳壳枪;壳子(外壳);壳族(贝类、介类等有壳动物);壳菜(称有壳的海贝);壳果(带硬壳的果品)

(2) 另见 qiào  

常用词组

壳郎猪

基本词义

壳的拼音:

qiào  

〈词性:名〉

(1) [文]∶坚硬的外皮 [shell;hard surface]

蠃蚌脱壳。——[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躯壳;甲壳;地壳;金蝉脱壳;介壳;外壳;躯壳;枳壳

(3) 另见   

  拼音  ér   注音  ㄦˊ   
部首  而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DMJJ  仓颉  MBLL  郑码  GL  四角  10227  结构  单一电码  5079  区位  2288  统一码  800C  笔顺  一ノ丨フ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而的拼音:ér(ㄦˊ)  

⒈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⒉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⒊ 表(从……到……):从上而下。

统一码

而字UNICODE编码U+800C,10进制: 32780,UTF-32: 0000800C,UTF-8: E8 80 8C。

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而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洏耏髵能

汉英互译

and that、moreover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and; and then; and yet; bu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而的拼音: ér  

〈词性:名〉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bristles on the jaws]

而,颊毛也。——《说文》

词性变化

而的拼音: ér  

<连>

(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and;furthermore;moreover;but also;into the bargain;if;in case;however]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而的拼音: ér  

〈词性:代〉

(1) 你;你的 [you;your]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this]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而的拼音: ér  

〈词性:助〉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of]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而的拼音: ér  

<语气>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how could;how is it possible]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而的拼音: ér  

〈词性:动〉

(1) 如,好象 [seem;like]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2) 另见 néng  

常用词组

而后、而或、而今、而况、而立、而且、而外、而已

基本词义

而的拼音: néng  

通“能”。

〈词性:名〉

才能 [ability]

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墨子·尚同下》

戒之戒之,微而异之。——《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

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管子·小匡》

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商君书·慎法》

〈词性:动〉

(1) 能够 [can]

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墨子·非命下》

不逢汤武与 恒缪兮,也孰去而知之?《楚辞·九章·惜往日》

(2) 另见 ér  

  拼音  chū   注音  ㄔㄨ   
部首  凵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BMK  仓颉  UU  郑码  ZIZI  四角  22772  结构  单一电码  0427  区位  1986  叠字  二叠字拆字  两个山  统一码  51FA  笔顺  フ丨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出(齣)的拼音:chū(ㄔㄨ)  

⒈ 从里面到外面:出访。初出茅庐。出笼。

⒉ 往外拿,支付: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

⒊ 离开:出发。出轨。出嫁。

⒋ 产生,生长:出产。出品。出人才。

⒌ 发生:出事。

⒍ 显露:出现。出名。

⒎ 超过: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⒏ 来到:出席。出勤。

⒐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出处(chù  )。语出《孟子》。

⒑ 显得量多:这米出饭。

⒒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出问题。

⒓ 传(chuán  )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统一码

出字UNICODE编码U+51FA,10进制: 20986,UTF-32: 000051FA,UTF-8: E5 87 BA。

出字由两个山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出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㞮岀齣

汉英互译

come out、exceed、go

相关字词

入、没、进、纳、落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go out, send out; stand; produ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出的拼音: chū  

〈词性:动〉

(1)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 同本义 [grow up]

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季春》

万物出乎震。——《易·说卦》

(3) 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go out]

诸侯出庙门俟。——《书·顾命》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我出我车。——《诗·小雅·出车》

出车彭彭。

群众既皆承命,相揖趋出。——《书·康王之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4) 又如:出关;出塞;出城;出东门

(5) 出现;显露 [appear;show]

出自东方。——《诗·邶风·日月》

月出之光。——《诗·齐风·鸡鸣》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欧阳修《醉翁亭记》

(6) 又如:出化(显现);出落(透露,显示;弄得,只落得);出日(日出之处);出出(连续出现的样子)

(7) 生产;产生 [produce]

殚其地之出。——柳宗元《捕蛇者说》

(8) 又如:出产(生产)

(9) 高出;超出 [exceed;go beyond;surpass]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韩愈《师说》

(10) 又如:出人(超越别人);出服(出了五服。指出了规定的服丧范围);出尖(拔尖;强出头);出景(突出);出月(出了本月;下个月)

(11) 使出;拿出;取出 [bring out;take out]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贫者出力

(12) 又如:出费(拿出费用);出分子(拿出若干钱来送礼);出捐(拿出)

(13) 发出,发布 [issue]

出言有章。——《诗·小雅·都人士》

(14) 又如:出案(张榜);出布告

(15) 出版;张贴出 [publish;put up]。如:出书;出期刊

(16) 出仕 [become an official]。如:出充(出任);出佐(出任地方辅佐之官)

(17) 逃亡 [escape]

不能改而出圜土者。——《周礼·大司寇》。注:“谓逃亡也。”

(18) 又如:出彀(逃出樊笼);出甲(指逃兵)

(19) 出嫁 [marry]。如:出入(女子嫁人为出,未嫁为入);出门子(出嫁);出室(出嫁);出女(已嫁之女)

(20) 发泄;发散 [give vent to;diffuse]。如: 出火(发泄欲火);出宝(赌博的一种)

(21) 出生;生育 [bear]。如:出胎(降生);出腹(出生);出幼(发育长大成人)

(22) 驱逐 [drive out]。如:出夫(被逐出的赘婿)

(23) 遗弃;休弃 [divorce]。如:出母(被父休弃的生母);出妻(休弃妻子);出妇(被丈夫休弃的妇女)

(24) 清除;清扫 [clear away]。如:出粪(清除粪秽以肥田)

(25) 舍弃;除去;去掉 [throw away;abandon]。如:出命(献出生命);出洁(清除)

(26) 脱离;释放;开脱 [separate oneself from;release]。如:出山(指经 过深山修行后重返人世;比喻出来干事);出籍(脱离所属的名籍)

(27) 卖出 [sell]。如:出笏(卖掉,出手);出著(出着。出手)

(28) 指军队出动 [set out;turn out]。如:出卒(出兵,派出军队);出陈(出阵。出兵列阵应战);出旅(出兵,出军)

(29) 杀,处决 [kill]。如:出人(杀人;处决犯人);出公事(处决犯人)

(30) 开脱罪名 [absolve sb.from guilt or blame]。如:出脱(从轻发落或免予处理);出活(开脱)

(31) 经过,穿过 [pass]。 如:出边(渡越边境)

(32) 发生 [happen]。如:出事(发生事故);出岔(发生意外,出差错)

(33) 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如:想出;看出;打出;跑出;走出;冒出

词性变化

出的拼音:

chū  

〈词性:量〉

一个独立的剧目或节目 [a dramatic piece]。如:一出《白蛇传》

常用词组

出版、出版社、出版物、出版者、出榜、出奔、出殡、出兵、出操、出岔子、出差、出差、出产、出厂、出场、出超、出车、出丑、出处、出处、出错、出点子、出动、出尔反尔、出发、出发点、出饭、出访、出份子、出风头、出伏、出官、出港、出阁、出格、出工、出恭、出轨、出国、出海、出汗、出航、出乎意料、出活、出击、出继、出家、出家人、出价、出嫁、出尖,出尖儿、出借、出界、出境、出境、出局、出圈、出口、出口、出口成章、出来、出来、出类拔萃、出力、出列、出猎、出溜、出笼、出漏子、出路、出乱子、出落、出马、出卖、出毛病、出门、出面、出苗、出名、出没、出谋划策、出纳、出纳、出品、出品、出奇、出奇制胜、出其不意、出气、出气筒、出勤、出去、出去、出圈儿、出缺、出让、出人命、出人头地、出人意外、出任、出入、出入、出丧、出赛、出塞、出色、出山、出身、出神、出神入化、出声、出生、出生率、出生入死、出师、出使、出示、出世、出仕、出事、出手、出手、出售、出水、出水芙蓉、出台、出逃、出题、出庭、出头、出头、出头露面、出头鸟、出土、出土文物、出脱、出外、出亡、出席、出息、出险、出现、出线、出新、出行、出血、出巡、出牙、出芽、出言、出言不逊、出演、出洋、出洋相、出迎、出游、出狱、出院、出战、出账、出账、出诊、出阵、出征、出证、出众、出资、出走、出租、出租汽车

破壳而出: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