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千恩万谢的意思

qiānēnwànxiè

千恩万谢



拼音qiān ēn wàn xiè

注音ㄑ一ㄢ ㄣ ㄨㄢˋ ㄒ一ㄝˋ

解释一再表示感恩和谢意。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四回:“李助是个星卜家,得了银子,千恩万谢的辞了范全、王庆,来到段家庄回复。”

例子曹禺《日出》第三幕:“哑巴又行揖,又行礼,千恩万谢地走出去。”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十分感谢。

感情千恩万谢是中性词。

繁体千恩萬謝

近义感恩戴德

反义恩将仇报

英语many thanks(be extremely grateful)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qiān   注音  ㄑ一ㄢ   
部首  十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TFK  仓颉  HJ  郑码  ME  四角  20400  结构  上下电码  0578  区位  3907  统一码  5343  笔顺  ノ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千(韆)的拼音:qiān(ㄑ一ㄢ)  

⒈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千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千克(即一公斤)。千米(即一公里)。

⒉ 喻极多:千里马。千言万语。千钧一发。千虑一失。千锤百炼(①喻多次斗争考验;②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

⒊ 见“秋”字“秋千”。

⒋ 姓。

统一码

千字UNICODE编码U+5343,10进制: 21315,UTF-32: 00005343,UTF-8: E5 8D 83。

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千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仟阡韆

汉英互译

kilo、millenary、thousand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thousand; many, numerous; very; (Cant.) a cheater, swindl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千的拼音: qiān  

〈词性:数〉

(1)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thousand]

千,十百也。——《说文》

(2) 又如:千夫(一千个成年男子);千门(千家);千社(25家为社,千社为25000家);千祀(千年,千代);总数为一千;千乘(兵车千辆);千载(千年)

词性变化

千的拼音: qiān  

〈词性:形〉

(1)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many]

清丽千眼。——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

(2) 又如:千千(比喻数目很多);千般(多种花样);千寻(形容极高);千钟(丰厚的俸禄。指富贵);千万劫(很长久);千式百样(各种各样);成千上万;白发三千丈;千丁(很多人);千人坑(指堆积大量人尸的土坑);千山(极言山多);千百(极言其多);千帆(众多的帆船);千和(多种原料合成的香);千指(形容人多);千品(多种品物);千度(次数多);千衲(众僧);千骑(人马很多);千颦(多愁)

千的拼音: qiān  

〈词性:名〉

通“阡”。田间小路 [foot path between fields]

四政曰端险阻修封疆,正千伯。——《管子·四时》

坏井田,开千伯。——《汉书·食货志上》

常用词组

千变万化、千遍万遍、千差万别、千仇万恨、千疮百孔、千锤百炼、千村万落、千刀万剐、千吨、千恩万谢、千儿八百、千方百计、千分尺、千夫、千夫所指、千伏、千古、千呼万唤、千回百转、千娇百态、千斤、千斤顶、千斤重担、千金、千金难买、千金一诺、千金一掷、千军万马、千钧一发、千钧重负、千卡、千克、千里、千里马、千里眼、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足、千了百当、千伶百俐、千虑一得、千虑一失、千米、千难万难、千年万载、千篇一律、千奇百怪、千千万万、千秋、千秋万代、千秋之后、千人所指、千山万水、千乘之国、千乘之王、千思万想、千岁、千岁爷、千头万绪、千妥万当,千妥万妥、千瓦、千万、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载难逢、千张、千真万确、千周

  拼音  ēn   注音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LDNU  仓颉  WKP  郑码  JDWZ  四角  60330  结构  上下电码  1869  区位  2287  统一码  6069  笔顺  丨フ一ノ丶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恩的拼音:ēn(ㄣ)  

⒈ 好处,深厚的情谊:恩爱。恩赐。恩宠(指帝王对臣下的优遇和宠幸)。恩德。恩典。恩惠。恩仇。感恩。开恩。

统一码

恩字UNICODE编码U+6069,10进制: 24681,UTF-32: 00006069,UTF-8: E6 81 A9。

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恩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avour、grace、kindness

相关字词

仇、怨

造字法

形声:从心、因声

English

kindness, mercy, chari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恩的拼音: ēn  

〈词性:名〉

(1) (形声。从心,因声。本义:恩惠)

(2) 同本义 [美favor;benevolence]

恩,惠也。——《说文》

恩者,仁也。——《礼记·丧服四制》

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韩非子·用人》

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

先生之恩,生死而骨肉也。

(4) 又如:忘恩;报恩;恩润(恩惠德泽);恩义(恩情与道义);恩分(恩惠情分);恩惠教化。古代多指官方对人民而言;恩田(佛家田。三福之一。指父母)

(5) 情谊 [friendship]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三国演义》

词性变化

恩的拼音: ēn  

〈词性:形〉

(1) 恩爱,亲爱 [love,expecially that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benevolence]

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韩非子·六反》

(2) 又如:恩客(妓女对特别亲爱的客人的称呼);恩意(恩爱的心意);恩狎(宠爱亲热);恩慈(宠爱慈惠)

恩的拼音: ēn  

〈词性:动〉

(1) 恩赐,加恩 [bestow (favors,charity,etc.)]

傅太后恩 赵太后。——《汉书·外戚传》

彼不我恩(加恩,优待)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又如:恩赍(恩赐的财物);恩台(老百姓对地方官的尊称);恩相(对长官的尊称);恩家(奴仆尊称主人);恩主(对施恩于己者的敬称)

(3) 感恩;感谢 [feel grateful;be thankful]。如:恩抚(谓抚育之恩);恩环(衔环以报恩);恩女(父女);恩养钱(亦称“恩养礼钱”。出卖儿女时买方所付钱财的婉称,也指对曾收养自己儿女的人的报酬)

(4) 爱 [love]。如:恩旧(世代友好相交的亲友)

常用词组

恩爱、恩宠、恩仇、恩赐、恩德、恩典、恩格斯、恩公、恩惠、恩将仇报、恩情、恩人、恩师、恩同再造、恩义、恩荫、恩遇、恩怨、恩泽、恩重如山、恩准

  拼音  wàn mò   注音  ㄨㄢˋ ㄇㄛˋ   繁体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86  DNV  五笔98  GQE  仓颉  MS  郑码  AYM  四角  10227  结构  单一电码  8001  区位  4582  统一码  4E07  笔顺  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万(萬)的拼音:wàn(ㄨㄢˋ)  

⒈ 数目,十个一千:万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

⒉ 喻极多:万物。万方(a.指全国和世界各地;b.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万机。气象万千。

⒊ 极,很,绝对:万万。万幸。

⒋ 姓。

其他字义

万(萬)的拼音:mò(ㄇㄛˋ)  

⒈ 〔万俟(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统一码

万字UNICODE编码U+4E07,10进制: 19975,UTF-32: 00004E07,UTF-8: E4 B8 87。

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万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 great number、by all means、myriad、ten thousand

造字法

形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万的拼音:   

另见 wàn  

常用词组

万俟

基本词义

万的拼音:

wàn  

〈词性:名〉

(1) (形声。“萬”,甲骨文呈蝎子形。本义:蝎)

(2) 虫名。蝎。[scorpion]

万,虫也。——《说文》

(3) [数词]∶千的十倍;十个一千 [ten thousand]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唐· 元稹《遣悲怀》

(4) 又如:万寿(称皇帝、皇后的生日);万劫(即万世。形容极长的时间);万井(古代以地方一里为一井,万井即一万平方里);万夫(万人);万户(一万户);万户侯(食邑万户之侯);万顷(百万亩。百亩为一顷)

(5) 古代的一种舞名 [the name of an ancient dance]。如:万舞(古代的舞名。先是武舞,舞者手拿兵器;后是文舞,舞者手拿鸟羽和乐器。亦泛指舞蹈)

(6) 古州名 [Wan prefecture]

(7) 南朝梁大同二年置。治所在石城(今四川省达县)

(8) 唐贞观八年改浦州置。治所在南浦(今四川省万县市)

(9) 明洪武元年置。治所在万安(今广东省万宁县)

(10) 县名 [Wan county]。在四川省东部长江北岸。三国吴置羊渠县,蜀汉改南浦县,元入万州,明改万县

(11) 倍 [fold]

悲苦之怀,必万常人。——宋· 苏轼《与滕达道二十三首》

(12) 姓

词性变化

万的拼音:

wàn  

〈词性:形〉

(1) 极言其多 [myriad;multitudinous]

高万仞。——《列子·汤问》

万里赴戎机。——《乐府诗集·木兰诗》

一片孤城万仞山。——唐· 王之涣《凉州词》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 又如:万几(指全国政务);万人敌(能敌万人的兵法或谋略);万生院(动物园);万乘(万辆马车);万机(万几);万仞(形容极高);万年草料(骂人话。饮食寿命);万国(各方诸侯。引申为全国各地;天下);万寿圣节(皇帝的生日);万剐凌迟(剐刑。将人断肢割喉,剔肉离骨);万乘之躯(指天子;帝王)

(3) 极言各不相同 [various]

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 韩愈《荐士》

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 又如:万化(各种变化);万劫(种种灾难);万殊(各不相同。亦指各种不同的现象、事物)

万的拼音:

wàn  

〈词性:副〉

(1) 绝对;一定 [absolutely;certainly]。如:万无(绝无)

(2) 另见   

常用词组

万安、万般、万变不离其宗、万不得已、万代千秋、万端、万恶、万方、万分、万夫不当、万夫莫当、万福、万感、万古、万古长青、万古流芳、万贯、万贯家财、万汇、万机、万家灯火、万家之侯、万箭穿心、万箭攒心、万劫不复、万金油、万籁、万籁俱寂、万类、万里长城、万里长征、万里无云、万历、万流景仰、万缕千丝、万马奔腾、万马齐喑、万民、万目睽睽、万难、万能、万年、万年历、万念俱灰、万千、万全、万全之策、万儿八千、万人空巷、万人之敌、万神、万乘、万世、万事、万事不求人、万事大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万事通、万寿无疆、万水千山、万死、万死不辞、万岁、万万、万无一失、万物、万向节,万向接头、万象、万象更新、万幸、万一、万有引力、万丈、万丈高楼从地起、万钟、万众、万众一心、万状、万紫千红

  拼音  xiè   注音  ㄒ一ㄝˋ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YTMF  仓颉  IVHHI  郑码  SNDS  四角  34700  结构  左中右电码  6200  区位  4827  统一码  8C22  笔顺  丶フノ丨フ一一一ノ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谢(謝)的拼音:xiè(ㄒ一ㄝˋ)  

⒈ 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谢谢。谢仪。谢忱(谢意)。谢恩。谢意。面谢。致谢。感谢。

⒉ 认错,道歉:谢过。谢罪。

⒊ 推辞:谢绝。闭门谢客。

⒋ 凋落,衰退:谢顶。谢世(去世)。凋谢。新陈代谢。

⒌ 告诉,询问:“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⒍ 逊,不如:“锦江何谢曲江池?”

⒎ 古同“榭”,建在台上的房屋。

⒏ 姓。

统一码

谢字UNICODE编码U+8C22,10进制: 35874,UTF-32: 00008C22,UTF-8: E8 B0 A2。

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谢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謝㓔

汉英互译

decline、excuse oneself、thank、wither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讠、射声

English

thank; decli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谢的拼音:

xiè  

〈词性:动〉

(1) (形声。从言,射声。本义:向人认错道歉)

(2) 同本义 [excuse oneself;make an apologize]

自谢曰。——《战国策·赵策》

长跪而谢。——《战国策·魏策》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惊谢曰。——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谢咎(引咎自退;悔过;谢罪);谢错(认错赔不是);谢室(待罪之室)

(4) 用言辞委婉地推辞拒绝 [decline;refuse]

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 黯伏谢不受命。——《史记·汲黯列传》

谢媒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楚而谢。—— 唐· 李朝威《柳毅传》

谢客矣。——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子退而休之,谢医却药。 ——宋· 苏轼《盖公堂记》

(5) 又如:谢医(谢绝医疗);谢金(谢绝礼金)

(6) 辞去官职 [resign]

若此儿不救,便当回舟谢职,无复游宦之兴矣。——《南齐书·王僧虔传》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唐· 王维《送张五归山》

(7) 又如:谢老(告老还乡);谢事(卸去官职);谢政(致仕退休);谢役(辞去差使);谢职(卸去官职)

(8) 告辞;告别 [take leave;leave]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史记·李将军列传》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史记·魏公子列传》

故不复谢。

不报谢?

过谢侯生。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谢了扰(告辞);谢别(告别,辞别)

(10) 告诉,告诫 [tell;warn]

谢汉使。——《汉书·李广苏建传》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1) 以言辞相问候 [send one's respects to]

至府,为我多谢问赵君。——《史记·赵广汉传》

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

(12) 感谢 [thank]

休谢之。——《三国演义》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史记·项羽本纪》

且谢曰。——唐· 李朝威《柳毅传》

虽死必谢。

(13) 又如:谢承(感谢;答谢);谢荷(感谢);谢候(致谢并问候);谢私(感谢私下帮助)

(14) 逝去 [farewell]

诏曰:弟勰所生母 潘早龄谢世,显号未加。——《魏书·彭城王勰传》

(15) 又如:谢宾客(死亡的委婉说法);谢世

(16) 酬谢 [thank sb. with a gift]

婚礼不许多用盘盒猪羊糖饼,不许厚礼物谢媒。——明· 海瑞《禁约》

受人十万,谢客数千,又重馈部吏。——《潜夫论》

(17) 又如:谢土(修建完毕,祭祀土神的礼义活动);谢犒(酬谢;犒劳);谢银(酬谢用的银子);谢灶诰(祭灶王爷的青词)

(18) 衰败,衰落 [decline;wane]

宿觉名未谢,残山今尚存。—— 宋· 叶适《宿觉庵》

花之既谢。——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19) 逊让;不如 [modestly decline]

既鲸鲵折首,西夏底定,便宜诉其本怀,避贤谢拙。——《宋书·王宏传》

(20) 又如:谢拙(自谦愚笨而辞职)

(21) 避免,避开 [avoid]

必以俪辞为文,何缘《十翼》不能一致,岂波澜既尽有所谢短乎?——章炳麟《文学总略》

(22) 又如:谢短(避其所短)

词性变化

谢的拼音:

Xiè  

〈词性:名〉

(1) 古邑名 [Xie town]。在今河南省唐河南

于邑于谢,南国是式。——《大雅》

(2) 姓。如:谢女(指晋朝女诗人谢道韫);谢太博(即晋朝谢安;又被称为谢公,谢郎);谢家(指谢安家或指南朝宋的谢灵运家)

常用词组

谢病、谢忱、谢词、谢顶、谢恩、谢候、谢绝、谢客、谢礼、谢灵运、谢幕、谢媒、谢却、谢世、谢天谢地、谢帖、谢孝、谢谢、谢仪、谢意、谢罪

千恩万谢: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