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前歌后舞的意思

qiánhòu

前歌后舞



拼音qián gē hòu wǔ

注音ㄑ一ㄢˊ ㄍㄜ ㄏㄡˋ ㄨˇ

解释原指武王伐纣,军中士气旺盛,后用作对正义而战的军队的颂辞。

出处《尚书大传》第三卷:“师乃慆,前歌后舞。”

例子云南革命军,自河口至蒙自、江那,市井不惊,民安其业,庶几孟津观兵,前歌后舞。(章炳麟《革命军约法问答》)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感情前歌后舞是褒义词。

繁体前謌后舞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qián   注音  ㄑ一ㄢˊ   
简体部首  刂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刀部  
五笔  UEJJ  仓颉  TBLN  郑码  UAQK  四角  80221  结构  上下电码  0467  区位  3916  统一码  524D  笔顺  丶ノ一丨フ一一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前的拼音:qián(ㄑ一ㄢˊ)  

⒈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前面。前边。前方。面前。前进。前程。

⒉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以前。前人。前此。前科。前嫌。前言。前车之鉴。

⒊ 顺序在先的:前五名。

⒋ 向前行进:勇往直前。

统一码

前字UNICODE编码U+524D,10进制: 21069,UTF-32: 0000524D,UTF-8: E5 89 8D。

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前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偂歬

汉英互译

former、forward、front、preceding、restrai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in front, forward; preced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前的拼音: qián  

〈词性:动〉

(1) (本义:前进)

(2) 同本义 [go forward;go ahead]

前,进也。——《广雅》

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相如视 秦王无意偿 赵城,乃前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罗敷前致词。——《乐府诗集·陌上桑》

听妇前致词。——唐· 杜甫《石壕吏》

狼不敢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驰而前。——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孔子下车而前。——《庄子》

(3) 又如:前却(进退);前迈(前行,前进);前旌(仪仗中前行的旗帜)

(4) 引导 [guide;lead]

尸谡祝前。——《仪礼·特牲礼》。注:“犹导也。”

张若、 謵朋前马。——《庄子·徐无鬼》

(5) 又如:前王(古代举行仪式时在前面引导帝王);前马(在马前引导或护卫)

(6) 进见 [call on (sb.holding high office)]

允乞更一见,然后为诏。诏引前。——《魏书》

(7) 通“翦”。剪裁 [cut;trim]

无前则徵多,徵多故富。——《韩非子·八经》

词性变化

前的拼音: qián  

〈词性:名〉

(1) 前面,与“后”相对;正面 [ahead;forward;front]

在前上处。——《诗·邶风·简兮》

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周书·克殷》

近出前后。——唐· 柳宗元《三戒》

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恐前后受敌。

(2) 又如:前队(前锋);前途(前面;前边);前件(前已述及的人或事物;逻辑学用语。与“后件”对称。假言判断中规定条件的判断叫“前件”,以前件为条件的判断叫“后件”);前行(前锋);前和(枪的前额);前轨(犹前辙);前军(先头部队)

(3) 与“后”相对,时间在先 [ago;before;former]

我未之前闻也。——《礼记·檀弓》。注:“犹故也。”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纪赞》

前知其如此。——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前时之闻。——宋· 王安石《伤仲永》

前人之述。——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前倨后恭(先傲慢,后谦恭);前光(先人的光辉);前番(前一次;上一次);前埭(上次);前限(前次的限期);前半三世(前半生);前家(前妻);前家儿(前妻之子);前星(指太子);前行(旧时美称吏员);前绪(前人的功业)

(5) 预先;事前 [in advance;beforehand]

可以前知。——《礼记·中庸》。注:“亦先也。”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答司马谏议书》

(6) 又如:日前;生前;午前;前知(预知;有预见;事先知道);前算(事前筹划);前虑(事前的谋虑);前觉(犹先觉)

(7) 目前 [present]

事效见前。——《汉书·严助传》。注:“前,目前也。”

(8) 通“箭”。箭竹 [China-cane]

有竹前檀柘之壤。——《管子·山国轨》

前的拼音: qián  

〈词性:形〉

(1) 从前的 [former;previous]。如:前部长;前主任

(2) 未来的 [future]。如:前景;前程;前途

常用词组

前摆、前半晌、前半天、前半夜、前辈、前臂、前不久、前部、前舱、前车之鉴、前尘、前程、前程万里、前仇、前此、前导、前导、前灯、前敌、前定、前额、前伐、前帆、前方、前锋、前夫、前俯后合、前赴后继、前功尽弃、前汉、前后、前呼后拥、前肩、前脚、前脚、前脚后脚、前襟、前进、前景、前科、前例、前烈、前路、前茅、前门、前面、前年、前排、前仆后继、前妻、前期、前前后后、前清、前情、前驱、前儿,前儿个、前人、前任、前日、前哨、前哨战、前身、前生、前世、前事、前所未闻、前所未有、前所未知、前台、前提、前体、前天、前厅、前庭、前头、前途、前途渺茫、前途未卜、前往、前桅、前卫、前夕、前嫌、前线、前胸、前言、前沿、前仰后合、前夜、前一阵子、前因、前因后果、前院、前月、前站、前兆、前者、前肢、前置、前置词、前缀、前奏

  拼音    注音  ㄍㄜ   
部首  欠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SKSW  仓颉  MRNO  郑码  AIJR  四角  17682  结构  左右电码  2960  区位  2472  统一码  6B4C  笔顺  一丨フ一丨一丨フ一丨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歌的拼音:gē(ㄍㄜ)  

⒈ 唱:歌唱。歌咏。歌颂。歌坛。歌台舞榭。歌舞。能歌善舞。

⒉ 能唱的文词:唱歌。歌谱。歌词。歌诀。民歌。诗歌。歌行(xíng   )(旧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诗言志,歌咏言。

统一码

歌字UNICODE编码U+6B4C,10进制: 27468,UTF-32: 00006B4C,UTF-8: E6 AD 8C。

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可哥謌

汉英互译

cantus、chaunt、fytte、song

造字法

形声:从欠、哥声

English

song, lyrics; sing, chant; prai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歌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2) 同本义 [sing]

歌,咏也。——《说文》

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说文系传》

不鼓缶而歌。——《易·离》

歌永言。——《虞书》

歌咏其声也,长言也。——《礼记·乐记》

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诗·魏风·园有桃》传

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狂 接舆歌而过 孔子——《论语·微子》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对歌(一问一答地唱歌);高歌(放声歌唱);歌吹(歌唱,吹奏);歌鼓(歌唱并击鼓);歌戏(歌唱嬉戏)

(4) 歌颂,赞美 [sing the praises of]

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竟竭蹶而趋之。——《荀子·儒效》

诗人歌功。——扬雄《赵充国颂》

(5) 又如:歌功(颂扬他人的功德);歌思(歌颂思慕);歌叹(歌颂赞叹)

(6) 奏乐;伴奏 [play music]

歌于斯,哭于斯。——《礼记》

往往会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7) 又指[禽鸟]鸣叫 [chirp]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宋·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

(8) 作歌;作诗 [poet]

夫也不良,歌以讯止。——《诗·陈风·墓门》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词性变化

歌的拼音:   

〈词性:名〉

(1) 歌曲;歌词 [song]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校歌;民歌;国歌;歌头曲尾(诗歌和散曲联唱的一种歌曲形式);歌味(歌曲的风味);歌儿(歌曲);歌章(歌曲。音乐一曲为一章,故称)

(3) 诗体的一种 [a kind of poet]。如:《长恨歌》;歌行(古代乐府诗的一体);歌诗(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4) 古用同“哥”。一指兄长;一指父亲 [brother;father]。如:歌歌(同“哥哥”。指父亲)

常用词组

歌本、歌唱、歌唱家、歌词、歌功颂德、歌喉、歌剧、歌诀、歌迷、歌女、歌片儿、歌谱、歌曲、歌声、歌手、歌颂、歌坛、歌舞、歌舞剧、歌舞升平、歌啸、歌星、歌行、歌谣、歌吟、歌咏、歌仔戏、歌钟

  拼音  hòu   注音  ㄏㄡˋ   繁体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RGKD  仓颉  HMR  郑码  PDAJ  四角  72261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0683  区位  2683  统一码  540E  笔顺  ノノ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后(後)的拼音:hòu(ㄏㄡˋ)  

⒈ 上古称君主:商之先后(先王)。

⒉ 帝王的妻子:皇后。太后。

⒊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后窗户。后面。后学。后缀。后进。

⒋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后。后福。后期。

⒌ 指次序,与“前”相对:后排。后十名。

⒍ 子孙:后辈。后嗣。后裔。后昆。无后(没有子孙)。

⒎ 姓。

统一码

后字UNICODE编码U+540E,10进制: 21518,UTF-32: 0000540E,UTF-8: E5 90 8E。

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后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fter、back、behind、offspring、queen

相关字词

先、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queen, empress, sovereig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后的拼音: hòu  

〈词性:名〉

(1)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2) 同本义 [sovereign]

后,继君体也。——《说文》

班瑞于群后。——《书·舜典》

允王维后。——《诗·周颂·时迈》

后王命冢宰。——《礼记·内则》

昔我先世后稷。——《国语·周语》

皇皇后帝。——《左传·文公二年》

夏后 皋之墓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3) 又如:后王(君王;天子);后帝(天帝;上帝);后夷(上古有穷国的国君);后辟(君主;帝王)

(4) 帝王的妻子 [empress;queen]

天子之妃曰后。——《礼记·曲礼》

帝嫡妃曰皇后,帝母曰皇太后,帝祖母曰太皇太后。——《独断下》

(5) 又如:后族(皇后的亲族);后党(清末慈禧一派;皇后、太后的亲族或与皇后、太后利害关系一致的人所结成的政治集团)

(6) 古代指列国诸侯 [dukes or princes under an emperor]

肆觐东后。——《书·舜典》。郑玄注:“东后,东方之诸侯也。”

(7) 古代对长官、郡守或将领的尊称 [high official]

赫赫明后,柔嘉维则。——汉· 李翕《西狭颂》

岂知吾后意,忧此毗陵最。—— 前蜀· 贯休《上孙使君》诗

(8) 指后土。对大地的尊称 [the earth]

王大封,则先告后土。——《周礼·大宗伯》

(9) 又如:后皇(后土与皇天);后缗(地神)

(10) 姓。如:后缗(夏少康的母亲)

词性变化

后的拼音:

hòu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从“彳”( chì  ),表示与走路有关,从“幺”( yāo  ,小),从“攵”( suī  ),是“足”的反写,有“行路迟缓”的意思)。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幺者小也,小而行迟,后可知矣。”本义:迟到,走在后

(2) 同本义 [be(or come,arrive)late]

後,迟也。——《说文》

非敢後也,马不进也。——《论语·雍也》

子路从而後。——《论语·微子》

兄弟之後生者。——《仪礼·有司後》

臣闻命後。——《左传·定公八年》。注:“晚也。”

收气乃後。——《素问·五常政大论》。注:“後,不及时也。”

知古则可知後。——《吕氏春秋·长见》。注:“来也。”

(3) 又如:随后就来;落后;殿后(行军走在最后)

(4) 承继 [inherit]

陷队之士知疾斗,不得斩首队五人,则陷队之士,人赐爵一级,死则一人后。——《商君书》

后的拼音:

hòu  

〈词性:名〉

(1) 后代,子孙 [male offspring]

式救尔後。——《诗·大雅·瞻卬》

为人後者为之子也。——《礼记·杂记》

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後以代秦。——《史记·项羽本纪》

求太监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 又如:无后;绝后;后叶(后代);后胤(子孙,后裔);后戒(后人的鉴戒);后哲(后代的哲人);后绝(没有后代)

(3) 后世 [posterity]。如:后镜(后世的借镜);后后烈(流传后世的业绩);后叶(后世);后报(来世受报应)

(4) 次序在后 [later]

子路从而后。——《论语·微子》

后岁余。——《聊斋志异·促织》

从诸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惟恐或后。——清· 周容《芋老人传》

(5) 指肛门 [anus]。如:后庭(肛门);后窍(肛门)

后的拼音:

hòu  

〈词性:形〉

(1) 时间较迟或较晚。与“先”相对 [later;after]

君还而后退。——《仪礼·聘礼》

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墨子·尚贤上》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礼记·大学》

以五戒先後刑罚。——《周礼·士师》

事至而後虑者谓之後。——《荀子·大略》

后遂无问津者。——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后遂不复至。——明· 魏禧《大铁椎传》

花朝节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其后为之者较少。——蔡元培《图画》

(2) 又如:后时(后来;以后);后次(下次;下回);后儿(后天);后番(下次;下回)

(3) 后面,位置在后 [behind;back]

事成而後。——《礼记·乐记》。注:“谓位在下也。”

以後路与冕服。——《礼记·杂记》

近出前后。——唐· 柳宗元《三戒》

后狼止。——《聊斋志异·狼三则》

恐前后受其敌。

转视积薪后。

以攻其后。

(4) 又如:后山(后面的山);后应(居后作接应 的部队);后廷(后宫);后户(后门);后言(背后的议论);后阁(在后面 的殿阁);先斩后奏

常用词组

后摆、后半、后半晌,后半晌儿、后半生、后半夜、后备、后备军、后辈、后步、后部、后场、后车之戒、后撤、后尘、后此、后代、后灯、后堤、后爹、后盾、后发制人、后方、后防、后妃、后夫、后福、后父、后跟、后宫、后顾、后顾之忧、后滚翻、后果、后汉、后汉书、后话、后患、后悔、后悔无及、后会有期、后婚、后记、后继、后继有人、后脚、后襟、后进、后晋、后劲、后来、后来、后来居上、后浪推前浪、后脸儿、后路、后妈、后门、后面、后母、后脑勺子、后年、后娘、后怕、后排、后妻、后期、后起之秀、后勤、后儿、后人、后任、后日、后晌、后身、后生、后生可畏、后生晚学、后生小子、后生子、后世、后事、后室、后手、后手不接、后嗣、后台、后台老板、后天、后厅、后头、后土、后退、后臀、后卫、后味、后先、后效、后心、后续、后学、后腰、后遗症、后裔、后羿、后影、后援、后缘、后院、后院起火、后账、后者、后肢、后置、后置、后置词、后缀、后坐、后坐力

  拼音    注音  ㄨˇ   
简体部首  夕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  舛部  
五笔86  RLGH  五笔98  TGLG  仓颉  OTNIQ  郑码  MARM  四角  80251  结构  上下电码  5294  区位  4672  统一码  821E  笔顺  ノ一一丨丨丨丨一ノフ丶一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舞的拼音:wǔ(ㄨˇ)  

⒈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

⒉ 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统一码

舞字UNICODE编码U+821E,10进制: 33310,UTF-32: 0000821E,UTF-8: E8 88 9E。

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舞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ance、wield

造字法

形声:下形上声

English

dance, posture, prance; brandis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舞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舛( chuǎn  ),两足相背。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

(2) 同本义 [dance]

舞,动其容也。——《礼记·乐记》

乐容曰舞——蔡邕《月令章句》

(3) 又如:舞旋(旋转的舞蹈;耍弄,舞弄);舞判(装扮钟馗、判官等形象的舞蹈);芭蕾舞;歌舞(唱歌和舞蹈的合称);舞局(舞会);舞咏(舞蹈歌咏);舞头(领舞者);舞天(古代东方部族祭天之舞);舞妓(以歌舞娱人的妓女);集体舞

(4) 钟体的顶部 [top of a clock]

钲上谓之舞。——《考工记·凫氏》

词性变化

舞的拼音:   

〈词性:动〉

(1) 跳舞 [dance]

请以剑舞。——《史记·项羽本纪》

项庄拔剑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

留连戏蝶时时舞。——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 又如:舞马(令马按节拍舞蹈);舞钟馗(扮作钟馗舞蹈);舞跃(拜舞欢跃);舞鸡(鸡鸣起舞);舞裀(供舞蹈用的地毯);舞象(学象舞。会舞蹈的象);舞判(扮作判官或钟馗舞蹈);舞抃(飞舞跃跃)

(3) 摇动 [brandish]。如:手舞双刀

(4) 玩弄 [play]

舞智以御人。——《史记·张汤列传》

(5) 又如:舞旋(玩弄;折腾);舞手(耍弄手段);舞文弄法(玩弄文字,曲解法律);舞文巧诋(玩弄文字,诋毁构陷);舞弄文墨(舞文弄墨。玩弄法律条文,曲解其意)

(6) 鼓舞,振奋 [inspire]

敌存而惧,敌去而舞。——柳宗元《敌戒》

(7) 戏弄 [make fun of]。如:舞旋(耍弄;折腾)

(8) 〈词性:方〉∶作,搞 [do]

这事就舞起来了。——《儒林外史》

(9) 弄,抚弄 [stroke;fondle]

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插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儒林外史》

常用词组

舞伴、舞弊、舞场、舞池、舞蹈、舞动、舞会、舞技、舞剧、舞迷、舞弄、舞女、舞谱、舞曲、舞台、舞台艺术、舞厅、舞艺、舞雩、舞姿

前歌后舞: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