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强弓劲弩的意思

qiánggōngjìn

强弓劲弩



拼音qiáng gōng jìn nǔ

注音ㄑ一ㄤˊ ㄍㄨㄥ ㄐ一ㄣˋ ㄋㄨˇ

解释强:强劲的,有力的。强有力的弓,坚硬的弩。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回:“韩地方九百余里,带甲数十万,然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

例子前后多是强弓硬弩,兵马如林,都被射转。(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六回)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装备精良。

感情强弓劲弩是中性词。

繁体強弓勁弩

近义强弓硬弩

英语crossbows and stiff bows(powerful bows and stiff bow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qiáng qiǎng jiàng   
注音  ㄑ一ㄤˊ ㄑ一ㄤˇ ㄐ一ㄤˋ   繁体    
部首  弓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XKJY  仓颉  NRLI  郑码  YZJI  四角  16236  结构  左右电码  1730  区位  3931  统一码  5F3A  笔顺  フ一フ丨フ一丨フ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强的拼音:qiáng(ㄑ一ㄤˊ)  

⒈ 健壮,有力,与“弱”相对:强壮。强健。强人。强力。强大。强劲。刚强。富强。列强。强弩之末。年富力强。

⒉ 程度高:强手。强烈。强酸。能力强。

⒊ 胜过,优越,好:强干。争强好(hào   )胜。

⒋ 有余,略多于某数:强半(超过一半)。

⒌ 使用强力,硬性地:强占。强加。强攻。强悍。强横(hèng   )。强梁(强横霸道)。

⒍ 着重,增加分量:强化。增强。

其他字义

强的拼音:qiǎng(ㄑ一ㄤˇ)  

⒈ 硬要,迫使,尽力:强使。强迫。强逼。强辩。勉强。强人所难。强词夺理。

其他字义

强的拼音:jiàng(ㄐ一ㄤˋ)  

⒈ 固执,强硬不屈:强嘴。倔强。

统一码

强字UNICODE编码U+5F3A,10进制: 24378,UTF-32: 00005F3A,UTF-8: E5 BC BA。

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强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強犟彊

汉英互译

better、by force、strive、strong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strong, powerful, energetic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强的拼音:

強、彊 jiàng  

〈词性:形〉

(1) 倔强;固执 [stubborn]

申生甚好仁而彊。——《国语·晋语》

(2) 又如:强气(倔强脾气);强颜(指人不知羞耻);强团练(宋代杭州俗谚。指性情倔强,对人倔傲的人);强头别脑(形容倔强的神气)

(3) 僵硬 [stiff]

一连吃了四五剂,口不歪了,只是舌根还有些强。——《儒林外史》

(4) 另见 qiáng,qiǎng  

常用词组

强嘴

基本词义

强的拼音:

qi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虫,弘声。本义:米中小虫)

(2) 同本义 [a black insect]

(3) 通“襁”。襁褓 [swadding clothes]

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史记·鲁周公世家》

词性变化

强的拼音:

qiáng  

〈词性:形〉

(1) (通彊。弱的反义词)

(2) 弓有力 [strong;forceful]

彊,弓有力也。——《说文》

强,健也。——《广韵》

材官引彊。——《史记·绛侯世家》

强弩之末。——《汉书·李广苏建传》

(3) 又如:强弩(用机括发射的强弓)

(4) 强盛;势力大 [strong and prosperous]

不可谓强。——《墨子·公输》

兵革之强。——《战国策·秦策》

天下强国无过齐者。——《战国策·齐策》

自胜者强。——《老子》

赵强而 燕弱。——《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弱为强。——《三国志·诸葛亮传》

少年强则国强。——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强家(势力强盛的卿大夫);强雄(强盛);强寿(强盛而长久);强对(强大的对手);强元(以强大立足天下);强兵(强大的军队);强阵(强大的军队);强旅(强大的军队);强弱(强大与弱小)

(6) 强健;健壮,有力 [strong;powerful]

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以强壮出。——《汉书·李广苏建传》

刚健强力。——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强仕(四十岁。这年龄的人各方面已经成熟,正好出仕做官);身强力壮;强死(人尚壮健而死于非命)

(8) 刚强;坚决 [firm]

四十曰强。——《礼记·曲礼》

强立而不反。——《礼记·学记》。注:“临事不惑也。”

彊而义。——《书·皋陶谟》。传:“无所屈挠也。”

彊忍不义。——《国语·楚语》

申生甚好仁而彊。——《国语·晋语》

(9) 又如:强果(坚强果敢); 强执(坚强固执)

(10) 强横 [brutal and unreasonable]

凶强侠气。——《世说新语·自新》

(11) 又如:强悍(强横勇猛);强戾(强横凶暴);强虐(强横暴虐);强狠(强横凶狠)

(12) 强暴 [violent]

彊,暴也。——《尔雅》

侯彊侯以。——《诗·周颂·载芟》

曾是彊御。——《诗·大雅·荡》

(13) 又如:强俊(强暴而又才智出众);强虏(强暴的敌人);强塞(强暴固执);强鸷(强暴凶狠)

(14) 优越;好 [better;surpass]

博闻强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5) 又如:强起(强如。胜过;比…更好);比他强;比昨天强;我们的劳动条件一年比一年强;博闻强记;强处

(16) 略多于…的 [slightly more than]

策勋十二转,赏赐千百强。——《木兰诗》

(17) 又如:三分之一强

强的拼音: qiáng  

〈词性:名〉

(1) 强有力的弓 [powerfulbow]

挽弓当挽强。——杜甫《前出塞》

(2) 强者 [powerhouse]

弱固不可以敌强。——《孟子》

(3) 姓

强的拼音: qiáng  

〈词性:动〉

(1) 使强,加强 [reinforce;strengthen]

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彊体适腹而已矣。——《墨子·辞过》

(2) 另见 jiàng;qiǎng  

常用词组

强暴、强暴、强辩、强刺激、强大、强盗、强敌、强调、强度、强渡、强队、强夺、强风、强干、强攻、强国、强悍、强横、强化、强击、强记、强奸、强健、强将、强将手下无弱兵、强劲、强力、强梁、强梁、强烈、强令、强龙不压地头蛇、强蛮、强扭的瓜不甜、强弩之末、强取、强取豪夺、强权、强人、强韧、强身、强盛、强手、强似、强酸、强徒、强袭、强心剂、强行、强行军、强音、强硬、强占、强者、强直、强制、强中、强中自有强中手、强壮、强壮剂

基本词义

强的拼音:

強、彊 qiǎng  

〈词性:动〉

(1) 强制,强迫 [force;strive]

强饮强食。——《考工记·梓人》

三君皆将强死。——《左传·文公十年》

(2) 又如:强匄(仗势索取);强媒硬保(强迫做媒,包办成亲);强劝架(连拉带劝;拉偏架);强邀(夺取);强风情(强作风流情事);强为(硬干;蛮干);强起(强迫不愿做官的人任官就职)

(3) 劝勉 [advise and encourage]

强之。——《周礼·司谏》。注:“犹劝也。”

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孟子》

词性变化

强的拼音: qiǎng  

〈词性:副〉

(1) 勉强 [do with difficulty]

功不可彊成。——《淮南子·脩务》

乃自强步。——《战国策·赵策》

不可强夺。——《聊斋志异·狼三则》

虽欲强聒。——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再四强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牵强;强词夺正(强词夺理);强勉(勉强);强词(勉强说出来的话);强口(勉强);强应(勉强答应);强不知以为知

(3) 竭力;尽力 [forcedly]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注:“修业不敢倦。”

强焉日有孳孳。——《礼记·表记》

大臣强谏。——《战国策·赵策》

强忍与言。——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将军强留之。——清· 魏禧《大铁椎传》

而强假焉。——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4) 又如:强恕(努力行忠恕之道);强力(勉力);强仁(勉力行仁);强步(勉力步行)

(5) 另见 jiàng;qiáng  

常用词组

强逼、强辩、强不知以为知、强词夺理、强记、强劳、强留、强买强卖、强迫、强求、强人所难、强笑、强颜、强征

  拼音  gōng   注音  ㄍㄨㄥ   
部首  弓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XNGN  仓颉  N  郑码  YZA  四角  17027  结构  单一电码  1712  区位  2513  统一码  5F13  笔顺  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弓的拼音:gōng(ㄍㄨㄥ)  

⒈ 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弓箭。弓弩。飞鸟尽,良弓藏。

⒉ 像弓的器具或形态:胡琴弓子。弓鞋。

⒊ 旧时丈量地亩用的器具和计算单位。

⒋ 弯曲:弓身。

⒌ 姓。

统一码

弓字UNICODE编码U+5F13,10进制: 24339,UTF-32: 00005F13,UTF-8: E5 BC 93。

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弓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bow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bow; curved, arched; KangXi radical number 57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弓的拼音: gōng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弓形,有弓背和弓弦,后省去弓弦,只剩下弓背,隶变后变成现在的“弓”字。“弓”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弓”的字多与“弓箭”有关系。本义:射箭或打弹的器械)

(2) 同本义 [bow]

弓,兵也,所以发矢。——《说文》

弓,揉木而弦之以发矢。——《正字通》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礼记·学记》

毋弛而弓,一栖两雄。——《韩非子·扬权》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 贾谊《过秦论》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

(3) 又如:弓手(亦作“弓箭手”。宋元时州县统辖的负责巡逻、缉捕的兵卒);弓壶(有“弓”字铭文的酒器;装弓的袋);弓号(弓);弓剑(弓与剑);弓箕(弓和箕。喻指世传的家业技艺)

(4) 形状或作用像弓的器具 [anything bow-shaped]

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范爱农》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乐府诗集·隋·明余庆·军行》

(5) 又如:弹弓;胡琴弓;弓小(弓形而纤小);弓弯(弓鞋。指缠脚妇女穿的鞋)

(6) 演奏弓弦乐器时的运弓技术 [bowing]。如:连弓;分弓;顿弓;连顿弓;击跳弓;弹跳弓;抛弓

(7) 丈量土地的器具,用木制成,形状似弓 [old unit for measuring length of land(=5尺)],两端距离是五尺,也叫步弓

侯道五十弓。——《仪礼·乡射礼记》

丈地弓制不真,责之弓手。——清· 黄六鸿《清文部·责经手》

(8) 又如:弓手(古代丈量地亩持步弓的人)

词性变化

弓的拼音: gōng  

〈词性:量〉

(1) 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一弓为五尺、三百六十弓为一里 [a measure of length]

自冢至麓,凡二百弓。——唐· 陆龟蒙《送小鸡山樵人序》

(2) 又如:弓口(尺寸。弓: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

弓的拼音: gōng  

〈词性:动〉

(1) 弯曲,引申为弯身,指行礼 [bend;bow]

据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载,谓有士人醉卧,见妇人踏歌曰:“舞袖弓腰浑忘却,蛾眉空带九秋霜。”其中双鬟者问如何是弓腰?歌者笑曰:“汝不见我作弓腰乎?”乃返首髻及地,腰势如规

(2) 又如:弓腰人(古指舞伎);弓身

常用词组

弓箭步、弓箭手、弓弩、弓弩手、弓身、弓弦,弓弦儿、弓形、弓腰

  拼音  jìn jìng   注音  ㄐ一ㄣˋ ㄐ一ㄥˋ   繁体    
部首  力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CALN  五笔98  CAET  仓颉  NMKS  郑码  XSBY  四角  14127  结构  左右电码  0513  区位  3002  统一码  52B2  笔顺  フ丶一丨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劲(勁)的拼音:jìn(ㄐ一ㄣˋ)  

⒈ 力气,力量:劲头。费劲。干劲。

⒉ 精神,情绪,兴趣:干活儿起劲儿。这部电影真没劲。

其他字义

劲(勁)的拼音:jìng(ㄐ一ㄥˋ)  

⒈ 坚强有力:劲敌。劲旅。劲拔。劲悍。劲挺。劲秀。劲直。劲松。强劲。刚劲。疾风知劲草。

统一码

劲字UNICODE编码U+52B2,10进制: 21170,UTF-32: 000052B2,UTF-8: E5 8A B2。

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劲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勁劤

汉英互译

interest、manner、powerful、spirit、strength、strong、vigor

造字法

形声:从力、声

English

strong, unyielding, tough, pow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劲的拼音:

jìn  

〈词性:名〉

(1) (形声。从力,坙声。①( jìng  )本义:强劲有力。②力气)

(2) 力量,力气 [strength;energy]。如:劲兵(精锐部队);牛劲儿(大力气);加劲(增加力量);用劲(用力);带劲(有力量);脚劲(两腿的力气)

(3) 精神;情绪 [spirit;vigor;drive;zeal]。如:上劲(精神振奋,劲头儿大);起劲(情绪高,劲头儿大);干得非常起劲;他们真有这股劲儿;要鼓实劲,不要鼓虚劲

(4) 神情;态度 [air;manner;expression]。如:他们都显出高兴劲;骄傲劲儿;精明劲儿;别扭劲儿

(5) 趣味;兴趣 [interest;relish;gusto;mood]。如:打扑克没劲;他们两不对劲

(6) 指某种程度,限度 [limit]。如:熟过了劲;白劲儿;香劲儿;够劲儿

(7) 另见 jìng  

常用词组

劲力、劲头

基本词义

劲的拼音:

jìng  

〈词性:形〉

(1) (形声。从力,巠声。本义:强劲有力)

(2) 同本义 [strong]

劲,彊也。——《说文》

劲,强也。——《字林》

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礼记·乐记》

夫梁兵劲而权重。——《战国策·宋策》

孔子之劲。——《列子·说符》

弓先调而后求劲。——《淮南子·说林》

良将劲弩守要塞。——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战国策》

风力虽尚劲。——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此劲敌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刚劲;劲弩(坚强有力的弓弩);劲酒(烈酒);劲节(强劲的枝节;坚贞不移的操守);劲武(刚健勇武);劲猛(强悍勇猛);劲兵(战斗力很强的部队);劲卒(精锐的士兵);劲勇(精壮的勇士);劲锐(精锐的士卒或军队)

(4) 笔法遒劲 [vigorous]。如:劲骏(挺拔俊逸);劲丽(挺拔秀丽);劲妙(刚健神妙);劲利(形容书法雄健流利)

(5) 猛烈;风势强劲 [violent]

风劲角弓鸣。——唐· 王维《观猎》

筋力越劲。——《荀子·非相》。注:“勇也。”

(6) 又如:劲秋(秋气肃杀,能凋零草木,所以称秋天为劲秋);劲气(寒冷之气);劲厉(风势猛烈而寒冷)

(7) 坚固;坚硬 [firm]

材虽劲。——《吕氏春秋·顺说》

木益枯则劲。——《吕氏春秋·别类》

真心凌晚桂,劲节掩寒松。——骆宾王《浮槎》

(8) 又如:劲节(竹木丫枝出生的坚固之处);劲利(坚固锐利);劲质(坚硬的质地;坚强的质性)

(9) 强壮,对疾病或恶劣天气有抵抗力 [sturdy]

其气急疾坚劲。——《素问·腹中论》。注:“刚也。”

(10) 又如:劲草;劲松

(11) 坚强;刚强 [tenacious]

某度之,必其兵未集而有是言。使之集,则使者健而言必劲矣。——辛弃疾《九议》

(12) 又如:劲直(刚毅正直);劲切(刚强峻急);劲果(刚毅果敢);劲廉(刚正廉洁);劲躁(刚强而急躁)

词性变化

劲的拼音:

jìng  

〈词性:名〉

精锐部队 [crack troops]

摧坚陷劲,所向有功。——明· 屈大均《东广州县起义传》

劲的拼音:

jìng  

〈词性:动〉

(1) 加强 [strengthen]

得其众不足以劲兵。——《史记》

不如与魏以劲之。——《战国策·秦策一》

(2) 另见 jìn  

常用词组

劲拔、劲草、劲吹、劲敌、劲风、劲急、劲烈、劲旅、劲峭、劲射、劲挺、劲旅、劲直、劲卒

  拼音    注音  ㄋㄨˇ   
部首  弓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VCXB  仓颉  VEN  郑码  ZMXY  四角  47027  结构  上下电码  1722  区位  6983  统一码  5F29  笔顺  フノ一フ丶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弩的拼音:nǔ(ㄋㄨˇ)  

⒈ 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弩弓。弩机。弩手(弓手)。弩箭。弩炮(发射石块的弩机)。

统一码

弩字UNICODE编码U+5F29,10进制: 24361,UTF-32: 00005F29,UTF-8: E5 BC A9。

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弩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crossbow

English

cross-bow, bow; downward strok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弩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弓,奴声。本义:用械发箭的弓)

(2) 同本义 [crossbar]

弩,弓有臂者。——《说文》

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也。——《韩非子·难势》

魏氏之武卒…操十二石之弩。——《荀子·议兵》

强弩之末。——《资治通鉴》

伏弩射杀。——《汉书·李广苏建传》

良将劲弩。——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连弩(数矢并发的弓);弩门(蒙语称弓);万弩齐发;弩力(弩弓的射力);弩子(弩弓);弩牙(弩机钩弦的部件);弩末(强紧之末);弩栝(弩弓用以发射弓箭的机栝)

(4) 能射弩的弓箭手 [archer]。如:弩团(古代的弓箭部队)

常用词组

弩弓、弩机、弩箭、弩手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