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潜滋暗长的意思

qiánànzhǎng

潜滋暗长



拼音qián zī àn zhǎng

注音ㄑ一ㄢˊ ㄗ ㄢˋ ㄓㄤˇ

感情潜滋暗长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qián   注音  ㄑ一ㄢˊ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86  IFWJ  五笔98  IGGJ  仓颉  EQOA  郑码  VBOK  四角  35168  结构  左右电码  3383  区位  3917  统一码  6F5C  笔顺  丶丶一一一ノ丶一一ノ丶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潜的拼音:qián(ㄑ一ㄢˊ)  

⒈ 隐在水面下活动:潜水。潜泳。潜坝。潜行(a.在水面以下行动;b.在外边秘密行动)。

⒉ 隐藏的,秘密地:潜藏。潜伏。潜遁。潜逃。潜力。潜心。潜师。潜在。潜台词。潜移默化。

⒊ 姓。

统一码

潜字UNICODE编码U+6F5C,10进制: 28508,UTF-32: 00006F5C,UTF-8: E6 BD 9C。

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潛濳

汉英互译

hidden、latent、secretly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hide; hidden, secret, lat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潜的拼音:

qián  

〈词性:动〉

(1) (形声。本义:没入水中,而且在水下活动)

(2) 同本义 [go under water;move under water]

潜,涉水也。——《说文》。朱骏声按:没水以涉曰潜。

潜龙。——《易·乾龙》

潜虽伏矣。——《诗·小雅·正月》

游鱼潜绿水。——曹植《情诗》

沈潜相克。——《书·洪范》

潜龙腾渊。——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潜水

(4) 隐藏 [hidden;latent]

潜服贼器不入宫。——《周礼·阍人》

潜醢以食夏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胆寒潜踪。——《广东军务记》又

潜避两炮台中。

(5) 又如:潜晦(潜藏养晦。又指隐藏才能);潜德(韬养隐藏的内涵、美德);潜逸(隐逸);潜户(隐藏的洞穴);潜包,潜苞(包藏);潜光(隐藏光彩);潜名(隐姓埋名)

(6) 深隐;隐居 [hermit]。如:潜居草野(隐居在民间);潜而不用(小人当道,圣人只宜潜藏,不可有为);潜夫(隐者);潜升(谓或隐或显);潜户(深隐的门户)

(7) 专心 [make a concentrated effort]。如:潜志(专心致志);潜研(专心钻研);潜修(专心修养);潜神(犹专心)

(8) 潜入水中 [dive]。如:一只大水鼠从此岸潜下

(9) 埋葬 [bury]

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山海经》

(10) 暗流 [underflow]

东望泑泽, 河水所潜也。——《山海经》

(11) 又如:潜演(水在地下流动);潜源(潜伏着的水源)

(12) 测量;探测 [measure;survey]

词性变化

潜的拼音: qián  

〈词性:形〉

(1) 深;沉 [deep]

夫雷霆必发,而潜底震动。——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

(2) 又如:潜林(高深的树林);潜深(幽深隐蔽);潜渫(深浚);潜寐(深眠);潜运(深谋);潜润(深深沾惠)

(3) 无形中 [invisible]。如:潜毁(潜移默化地毁谤);潜息(无形中止息);潜移(无形中变化);潜溃(无形中毁坏)

潜的拼音: qián  

〈词性:副〉

(1) 秘密地;暗中 [secretly;stealthily]

同恶潜谋。——《周书·文政》

于是潜行而去。——《战国策·秦策》

随风潜入夜。——唐· 杜甫《春夜喜雨》

多潜易之。——清· 方苞《狱中杂记》

封奏时潜易。

(2) 又如:潜地(偷偷地);潜息(悄悄止息);潜目(偷看);潜使(秘密出使);潜师(秘密出兵);潜逸(秘密逃跑)

常用词组

潜坝、潜藏、潜存、潜堤、潜伏、潜伏期、潜力、潜流、潜龙伏虎、潜匿、潜热、潜山隐市、潜师、潜水、潜水、潜水艇、潜水员、潜台词、潜逃、潜艇、潜望镜、潜心、潜行、潜移、潜移默化、潜意识、潜影、潜泳、潜在、潜踪

  拼音    注音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UXX  仓颉  ETVI  郑码  VUZZ  四角  38132  结构  左右电码  3320  区位  5544  统一码  6ECB  笔顺  丶丶一丶ノ一フフ丶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滋的拼音:zī(ㄗ)  

⒈ 生出,长:滋生。滋芽。滋事。滋扰(骚扰生事)。潜滋暗长。

⒉ 增益,加多:滋养。滋补。滋阴。

⒊ 汁液,润泽:滋润。

⒋ 味道:滋味。

⒌ 喷射:往外滋水。

⒍ 浊:“何故使吾水滋?”

统一码

滋字UNICODE编码U+6ECB,10进制: 28363,UTF-32: 00006ECB,UTF-8: E6 BB 8B。

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滋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孖濨稵

汉英互译

grow、multiply

造字法

形声:从氵、兹声

English

grow, multiply, increase; thriv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滋的拼音:   

〈词性:名〉

(1) 滋水 [Zi River]

滋水出牛饮山白陉谷,东入 呼沱。从水,兹声。——《说文》

(2) 一名兹水,今名磁河。源出河北省阜平县西部南坨山东,今为潴龙河支流

(3) 浆,液汁 [thick liquid]

墨井盐池,玄滋素液。——左思《魏都赋》

流光驿驿,甘滋泥泥。——邹阳《酒赋》

(4) 滋味 [taste]

丧有疾,食肉饮酒,必有草木之滋焉,以为姜桂之谓也。——《礼记》

词性变化

滋的拼音:   

〈词性:动〉

(1) 通“孳”。滋生;繁殖 [multiply;grow]

滋,益也。——《说文》

无使滋蔓。——《左传·隐公元年》。服注:“益也。”

草木庳小不滋。——《吕氏春秋·明理》

事滋无成。——《左传·襄公八年》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书·泰誓下》

(2) 又如:滋疑(引起怀疑);滋乳(滋生繁衍);滋漫(滋生蔓延);滋演(滋生演变);滋蕃(滋生繁育);滋茂(植物生长繁茂);滋硕(竹长茂盛);滋荣(生长繁茂)

(3) 滋补。供给身体以养分;补养 [tonic]。如:滋阴(滋补阴虚);滋膳(补养的膳食);滋助(滋补)

(4) 栽种 [plant]

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楚辞》

(5) 又如:滋培(栽培;养育);滋植(培植)

(6) 浸染 [permeate]。如:滋沥(汁液渗滴);滋液(渗透的汁液);滋穴(喷涌泉水的洞穴)

(7) 增长 [increase](今国之疵,民之病,有滋而无损焉,乌所谓言之效邪?)—— 王安石《上田正言书二》

(8) 又如:滋殖(增加;增长)

滋的拼音:   

〈词性:副〉

更加,愈益 [more]——表示程度

去人滋久,思人滋生。——魏源《默觚上》

滋可痛已。(更加使人悲痛。可,值得。已,同“矣”。)——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滋的拼音:   

〈词性:形〉

(1) 繁盛;茂盛 [flourishing]。如:滋阜(繁盛);滋盛(众多;兴旺);滋繁(益繁;滋生繁多)

(2) 味美 [delicious]。如:滋美(美食);滋旨(美好的滋味或意味)

(3) 肥腻 [fat]。如:滋腴(肥腻的荤食);滋膏(脂膏)

(4) 脏污,污浊 [dirty]

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滋垢(污垢);滋泥(污浊的烂泥);滋秽(污秽)

常用词组

滋补、滋蔓、滋扰、滋润、滋润、滋生、滋事、滋味、滋养、滋长

  拼音  àn   注音  ㄢˋ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JUJG  仓颉  AYTA  郑码  KSK  四角  60061  结构  左右电码  2542  区位  1621  统一码  6697  笔顺  丨フ一一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暗的拼音:àn(ㄢˋ)  

⒈ 不亮,没有光,与“明”相对:黑暗。暗淡(a.不光明;b.喻景象悲惨)。阴暗。暗无天日。

⒉ 不公开的,隐藏不露的:暗藏。暗号。暗杀。暗娼。暗沟。暗含(做事、说话包含某种意思而未明白说出)。暗流(a.流动的地下水;b.喻潜伏的思想倾向或社会动态)。明察暗访。

⒊ 愚昧,糊涂:暗昧。暗弱(愚昧软弱)。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统一码

暗字UNICODE编码U+6697,10进制: 26263,UTF-32: 00006697,UTF-8: E6 9A 97。

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暗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晻隌

汉英互译

dark、hidden、unclear、dull、dim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日、音声

English

dark; obscure; in secret, cover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暗的拼音: àn  

〈词性:形〉

(1) (形声。从日,音声。本义:昏暗)

(2) 同本义。与“明”相对 [dim;dark;dull]

暗,日无光也。——《说文》

日中光明,故其出入时光暗,故大。——《论衡·说日》

体之感何自起?曰,起于远近之比例,明暗之掩映。——蔡元培《图画》

(3) 又如:昏暗(光线不足);暗中摸索(在黑暗中寻找探索)

(4) 昏昧,愚昧;不明白 [dull;stupid;unclear]

上暗则政险。——《荀子·天率》

(5) 又如:暗昧(真假不明;暧昧,含糊不清);暗主(昏庸的君主)

(6) 隐秘 [hidden;secret]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7) 又如:暗记儿;暗号

(8) 地下 [underground]。如:暗河;暗沟(地下的排水沟)

词性变化

暗的拼音: àn  

〈词性:副〉

(1) 默默地[do not say a word;keep silent]

暗算乡程隔数州,欲归无计泪空流。——杜荀鹤《旅寓诗》

孺人半夜觉寝,促有光暗诵。—— 归有光《先妣事略》

(2) 又如:暗诵(默诵,背诵);暗数(默默记数);暗写(默写)

(3) 秘密;暗中 [in secret]

曹节王甫,暗杀太后。——《后汉书·宦者传》

孤犬无猛噬,长箭不暗射。——元好问《驱猪行》

暗的拼音: àn  

〈词性:名〉

(1) 天黑 [darkness]

车驾逼暗乃还,漏已尽。——《晋书·职官志》

(2) 黑夜 [night]。如:暗夜(黑夜);暗风(黑夜的风)

暗的拼音: àn  

〈词性:动〉

使昏暗 [gloom;cloud]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李白《古风》

常用词组

暗暗、暗藏、暗娼、暗场、暗潮、暗沉沉、暗处、暗淡、暗地,暗地里、暗度陈仓,暗渡陈仓、暗访、暗害、暗号、暗话、暗记、暗记、暗箭、暗礁、暗里、暗码、暗器、暗枪、暗杀、暗伤、暗哨、暗示、暗事、暗室欺心、暗送秋波、暗算、暗锁、暗滩、暗探、暗无天日、暗线、暗香、暗箱、暗想、暗笑、暗星云、暗语、暗中、暗自

  拼音  cháng zhǎng   注音  ㄔㄤˊ ㄓㄤˇ   繁体    
部首  长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TAYI  仓颉  PO  郑码  CH  四角  42730  结构  单一电码  7022  区位  1904  统一码  957F  笔顺  ノ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长(長)的拼音:cháng(ㄔㄤˊ)  

⒈ 两端的距离:长度。

⒉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

⒊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长。专长。各有所长。

⒋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

其他字义

长(長)的拼音:zhǎng(ㄓㄤˇ)  

⒈ 生长,成长:长疮。

⒉ 增加:长知识。

⒊ 排行第一的:长子。长兄。长孙。

⒋ 辈分高或年纪大:长辈。长者。家长。

⒌ 领导人;负责人:部长。校长。

统一码

长字UNICODE编码U+957F,10进制: 38271,UTF-32: 0000957F,UTF-8: E9 95 BF。

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长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長仧兏仩

汉英互译

long、length、lasting、be good at

相关字词

少、幼、消、短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long; length; excel in; lead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长的拼音:

cháng  

〈词性: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2) 同本义。与“短”相对 [be long in space]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 李白《秋浦歌》

(3)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4) 时间久 [of long duration;lasting]

长,久也。——《广雅》

未尝闻社稷之长利。——《战国策·齐策》

义有长短大小。——《礼记·表记》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长宵(漫长的夜);长律(长的音律)

(6) 遥远 [distant]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酒困路长惟欲睡。——宋· 苏轼《浣溪沙》

(7) 又如:长解(远距离解送犯人;押解犯人发配远方的公差)

(8) 高;高大 [tall]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长林(高大的树林);长壮(高大而强壮)

(10) 优;是;正确 [fine;good;right]。如:长才(突出的才能);长技(专长;特长);长材(优良的木材。也指才能优越的人)

(11) 深长 [profound]。如:气味长

(12) 深厚 [deep]。如:恩情长

词性变化

长的拼音:

cháng  

〈词性:名〉

(1) 长度 [length]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身长;桥长 1000米;波长

(3) 长处 [strong points]

蒹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一技之长,学有所长;特长

(5) 姓

长的拼音:

cháng  

〈词性:副〉

(1) 长久;永远 [permanent]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乐府诗集·上邪》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唐· 杜甫《石壕吏》

(2) 又如:长川(经常;长久);长流(长久,永远)

(3) 长长地 [very long]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 经常 [constantly;frequently]

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

(5) 直直地 [be perfectly straight]

府吏长跪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顺利迅速地 [smoothly and quickly]

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陈寿《三国志》

常用词组

长安、长白山、长班、长波、长策、长城、长虫、长川、长春、长处、长此以往、长存、长大、长笛、长调、长度、长短、长短、长短句、长队、长法、长方体、长方形、长风破浪、长歌当哭、长庚、长工、长鼓、长跪、长河、长虹、长话短说、长铗、长假、长江、长江三角洲、长江三峡、长久、长句、长局、长空、长裤、长廊、长龙、长毛、长矛、长眠、长明灯、长年、长年累月、长跑、长篇、长篇大论、长篇小说、长期、长枪、长驱、长驱直入、长沙、长铩、长衫、长舌、长舌妇、长蛇阵、长生不老、长生果、长诗、长逝、长寿、长叹、长亭、长统靴、长途、长途跋涉、长物、长袖善舞、长吁短叹、长烟、长夜、长揖、长音、长吟、长缨、长于、长圆、长远、长斋、长征、长治久安、长足

基本词义

长的拼音:

zhǎng  

〈词性:形〉

(1) 老,年高 [old]

长,老也。——《广雅》

不挟长。——《孟子》。注:“年长也。”

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庄子》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杜甫《兵车行》

齐侯长矣。——《国语》

(2) 又如:长艾(老年);长没(年老而死)

(3) 年长,年龄较大 [elder;older]

长子灿七岁。——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醒世恒言》

(4) 又如:长君(年长的君主);长德(年长而有德);长贤(年长而贤明);长主(年长的君主);长宾(年长的宾客);长年(年龄较大);长郎(尊称他人的长子)

(5) 成年的,幼之反,成人曰长 [grown-up]

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也。——《礼记》

(6) 又如:长殇(古代男子未冠,女子未而死都称殇)

(7) 排行第一 [eldest]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始皇有二十八子,长子 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 上郡。——《史记·李斯列传》

(8) 又如:长弟(先后。先生为长,后生为弟);长庶(庶长子。妾生的长子);长嫡(正妻所生的长子或长女);长杰(超群出众);长妾(妾中先有子者);长公主(皇帝的姊妹或皇女尊崇者的封号)

(9) 辈分大;居高位者 [senior]

万夫之长。——《吕氏春秋·谕大》

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汉书·景帝纪》

(10) 又如:长吏(官吏中俸禄高、职位尊的人);长雄(领袖人物。即“雄长”);长爵(高的爵位)

词性变化

长的拼音:

zhǎng  

〈词性:动〉

(1) 生长;成长 [begin to grow;develop;form]

草木遂长。——《庄子·马蹄》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求木之长者。——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初长足时。——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一旦长成。——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长俊(长进;进步);长成(长大成人);长立(长大自立);长牙;长毛;长肉;长胖

(3) 抚育;使…成长 [nourish]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诗·小雅·蓼莪》

(4) 又如:长养(抚育培养);长育(养育)

(5) 滋长,助长,增长 [increase]

而长寇仇。——《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废奢长俭。——《汉书·杜钦传》

日日以长。——《世说新语·自新》

(6) 又如:长托(滋补身体);长美(增长美德);长傲(滋长傲气);长益(促进,增益);长消(消长,盛衰);长知识;此风不可长

(7) 崇尚 [uphold]

今汉家承 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质,废奢长俭,表实去伪。——《汉书·杜钦传》

(8) 做长官;为首领 [be a leader]

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战国策》

(9) 升高(多指水位或物价)。后作“涨” [go up]。如:长成(小孩长得高);长价;水长船高

长的拼音:

zhǎng  

〈词性:名〉

(1) 首领;君长;领袖;各种组织的位高者 [chief;head]

世为长侯,守殷常祀。——《吕氏春秋》

(2) 又如:科长;处长;长夫(码头搬运工的工头);长家(一家之长);长卿(六卿之长);长侯(诸侯之长)

(3) 年纪较大的人 [elder]

长先而少从。——《庄子》

(4) 又如:长少(年长者与年少者)

(5) 姓

(6) 另见 cháng  

常用词组

长辈、长膘、长大、长房、长官、长厚者、长进、长君、长老、长老派、长吏、长年、长亲、长上、长史、长势、长孙、长相、长者、长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