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谦尊而光的意思

qiānzūnérguāng

谦尊而光



拼音qiān zūn ér guāng

注音ㄑ一ㄢ ㄗㄨㄣ ㄦˊ ㄍㄨㄤ

解释尊者谦虚而显示其美德。

出处《周易 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例子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公子原是说自己不通庶务,不想惹得老人家也‘谦尊而光’起来。”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感情谦尊而光是褒义词。

繁体謙尊而光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qiān   注音  ㄑ一ㄢ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YUVO  五笔98  YUVW  仓颉  IVTXC  郑码  SUXK  四角  38737  结构  左右电码  6197  区位  3911  统一码  8C26  笔顺  丶フ丶ノ一フ一一丨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谦(謙)的拼音:qiān(ㄑ一ㄢ)  

⒈ 虚心,不自满,不自高自大:谦下。谦让。谦冲(谦虚)。谦和。谦卑。谦厚。谦逊。谦恭。谦虚。谦受益。

统一码

谦字UNICODE编码U+8C26,10进制: 35878,UTF-32: 00008C26,UTF-8: E8 B0 A6。

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odes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讠、兼声

English

humble, modes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谦的拼音:

qiān  

〈词性:形〉

(1) (形声。从言,兼声。本义:谦虚,谦逊) 同本义 [modest;humble;self-depreciatory]

谦,敬也。——《说文》。按,侧重于内心上的恭顺谨慎。

谦,逊让也。——《玉篇》

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又,谦者,德之柄也。——《易·系辞》

谦谦君子,用涉大川。——《易·谦》

皆谦而礼交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谦得益。——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非苟为谦。——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谦洽(谦虚和蔼);谦光(虽谦抑而辉光益显);谦冲(谦虚);谦克(谦逊自制);谦厚(谦逊温厚)

词性变化

谦的拼音:

qiān  

〈词性:动〉

(1) 通“嫌( xiān  )”。嫌疑 [suspicion]

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荀子·仲尼》

(2) 丧失 [lose]

爵位不谦,田宅不亏。——《逸周书·武称》

(3) 假借为“兼”。同时具备若干方面 [hold two or more… concurrently]

齐君由谦杀之恐不辜。——《墨子·明鬼下》

(4) 通“慊”。满足 [satisfy]

此之谓自谦。——《礼记·大学》

常用词组

谦诚、谦冲、谦辞、谦恭、谦和、谦谦君子、谦让、谦慎、谦虚、谦虚、谦虚谨慎、谦逊

  拼音  zūn   注音  ㄗㄨㄣ   
部首  寸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USGF  仓颉  TWDI  郑码  UDFD  四角  80346  结构  上下电码  1415  区位  5580  统一码  5C0A  笔顺  丶ノ一丨フノフ一一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尊的拼音:zūn(ㄗㄨㄣ)  

⒈ 地位或辈分高:尊长(zhǎng   )。尊卑。尊贵。尊严。

⒉ 敬重:尊敬。自尊。尊重。

⒊ 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尊府。令尊。尊姓。尊驾。

⒋ 量词:一尊佛像。

⒌ 古同“撙”。

统一码

尊字UNICODE编码U+5C0A,10进制: 23562,UTF-32: 00005C0A,UTF-8: E5 B0 8A。

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尊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onour、respect、senior

造字法

会意:从酋、从寸

English

respect, revere, venerate; hono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尊的拼音: zūn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双手捧着尊,从酉,从収( gǒng  )。小篆从酋,从収。或作寸。本义:酒器)

(2) 同本义 [wine vessel]

尊,酒器也。——《说文》。字亦作罇。

辩六尊之名物。——《周礼·大宗伯》。司农注:“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

尊用牺象山罍。——《礼记·明堂位》

侧尊。——《仪礼·士冠礼》

形似酒尊。——《后汉书·张衡传》

皆隐在尊中。

尊则振龙。

一尊还酹江月。——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又如:携尊(端起酒器);尊觯(尊谭。泛指酒器);尊爵(泛指礼器或酒器);尊彝(尊、彝均为古代酒器);尊中弩(酒尊中的弩影)

(4) 行使行政的和常常是司法的职责的地方官员 [magistrate]。如:邑尊;县尊

词性变化

尊的拼音: zūn  

〈词性:动〉

(1) 敬重;推崇 [respect;revere]

尊贤而重士。——汉· 贾谊《过秦论》

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论语》

(2) 又如:尊人(尊敬他人);尊上(尊敬长上);尊明(尊敬地对待并明示于人);尊贤(尊敬贤者);尊优(尊敬优待);尊齿(敬重年长者)

(3) 重视 [pay attention to]

牟夷非卿而书,尊地也。——《左传》

置诗、书、重攻战,尊首级。——《新唐书》

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意思是君子尊崇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归结到由勤问好学入手。言:论。德性:高尚的道德品质。道:经由,名词用如动词。且:况且、并且、而且,表递进的连词。先:指先提出来,动词。子思:孔伋,孔子的孙子,传说《中庸》是他作的。)—— 清· 刘开《问说》

(4) 又如:尊用(重用);尊异(格外重视)

(5) 减损 [reduce;cut down]

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墨子》

(6) 撙。节制;谦抑 [restrain]

谦尊而光。——《易·谦》

大者不难卑身尊位以下之。——《韩非子·说疑》

(7) 又如:尊节(克制;遵守法度);尊让(克制谦让)

(8) 同“遵”。遵行,遵从 [follow]

尊五美,屏四恶。——《论语·尧曰》

行既已尊之。——《韩诗外传》

守者必善,而君尊用之,然后可以守也。——《墨子》

(9) 置酒,把酒倒入杯、碗、尊中 [fill]

夫奥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礼记》

(10) 又如:尊醮(酌酒)

(11) 尊奉 [worship;venerate;treat respectly]

见其尊己也。——唐· 韩愈《原毁》

尊尚勇武。——宋· 苏轼《教战守》

尊的拼音: zūn  

〈词性:形〉

(1) 尊贵;高贵 [respectful]

天子者,执位圣尊。——《荀子》

位尊而无功。——《战国策·赵策》

媪尊长安君之位。

履至尊。——汉· 贾谊《过秦论》

非尊于齐楚…

始吾读孟轲书,然后知 孔子之道尊。—— 唐· 韩愈《读<荀>》

德隆望尊。——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尊大(尊贵伟大;至高至大);尊安(尊贵安泰);尊客(尊贵的宾客);尊遂(尊贵显达);尊胜(尊贵;尊严);尊肃(尊贵庄严);尊优(地位尊贵,生活优裕);尊爵(尊贵的爵位)

(3) 高,高出 [high]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易·系辞》

虞庆为屋,谓匠人曰:“屋太尊。”——《韩非子》

(4) 又如:尊远(高远);尊位(高位);尊者(称辈分或地位高的人);尊盛(位高势盛);尊属(辈分高的亲属);尊官(高官)

(5) 年龄大 [elder]

间有年尊人不识羞耻,亦复为之。——吴自牧《梦梁录》

一族之中,惟李清年齿最尊,推为族长。——《醒世恒言》

(6) 又如:尊老(称年高的长辈);尊年(高龄);尊宿(年老而有名望的高僧);尊齿(高龄)

(7) 庄重;隆重 [serious;selemon]。如:尊礼(隆重的礼仪);尊严(庄重肃穆)

(8) 重要;紧要 [important]

为客治饭而自藜藿,名尊于实也。——《淮南子》

(9) 又如:尊要(重要);尊秘(重要而深秘)

尊的拼音: zūn  

〈词性:代〉

(1) 敬词 [your]

(2) 对帝王、官吏的称呼。如:尊王、尊君(称帝王);尊官(对官员的敬称)

(3) 称呼父亲(1) 称别人的父亲。如:尊上,尊大人(称人父母);尊大君(称人父亲);尊甫、尊公(称别人父亲);尊侯(敬称别人父亲);尊堂(敬称他人母亲);令尊 (2) 称自己的父亲、母亲。如:尊慈,尊萱(对自己母亲的敬称);家尊。亦以称“伯叔”

(4) 对长辈的称呼。如:尊上(尊长)

(5) 对一般人的敬称。如:尊篆(您的大名,客气说法);尊人(旧时称他人父母的敬词);尊官(尊敬的客官);尊壶(尊夫人);尊兄(对同辈年长者或己兄、他兄或朋友、共事者之间的敬称);尊姓(对人姓氏敬称);尊门(对人家族敬称)

尊的拼音: zūn  

〈词性:量〉

(1) 称盛酒器 [vessel]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唐· 杜甫《春日怀李白》

(2) 称塑像 [statue]

龛中各有人像一尊,手中各持种种乐器作吹奏式。——郭沫若《女神之再生》

(3) 又如:一尊佛像

(4) 称大炮 [piece]。如:五十尊大炮

常用词组

尊称、尊崇、尊奉、尊贵、尊号、尊驾、尊敬、尊君、尊命、尊亲、尊容、尊荣、尊尚、尊师、尊师贵道、尊堂、尊翁、尊贤爱物、尊贤使能、尊严、尊意、尊长、尊重

  拼音  ér   注音  ㄦˊ   
部首  而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DMJJ  仓颉  MBLL  郑码  GL  四角  10227  结构  单一电码  5079  区位  2288  统一码  800C  笔顺  一ノ丨フ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而的拼音:ér(ㄦˊ)  

⒈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⒉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⒊ 表(从……到……):从上而下。

统一码

而字UNICODE编码U+800C,10进制: 32780,UTF-32: 0000800C,UTF-8: E8 80 8C。

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而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洏耏髵能

汉英互译

and that、moreover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and; and then; and yet; bu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而的拼音: ér  

〈词性:名〉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bristles on the jaws]

而,颊毛也。——《说文》

词性变化

而的拼音: ér  

<连>

(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and;furthermore;moreover;but also;into the bargain;if;in case;however]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而的拼音: ér  

〈词性:代〉

(1) 你;你的 [you;your]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this]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而的拼音: ér  

〈词性:助〉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of]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而的拼音: ér  

<语气>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how could;how is it possible]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而的拼音: ér  

〈词性:动〉

(1) 如,好象 [seem;like]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2) 另见 néng  

常用词组

而后、而或、而今、而况、而立、而且、而外、而已

基本词义

而的拼音: néng  

通“能”。

〈词性:名〉

才能 [ability]

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墨子·尚同下》

戒之戒之,微而异之。——《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

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管子·小匡》

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商君书·慎法》

〈词性:动〉

(1) 能够 [can]

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墨子·非命下》

不逢汤武与 恒缪兮,也孰去而知之?《楚辞·九章·惜往日》

(2) 另见 ér  

  拼音  guāng   注音  ㄍㄨㄤ   
部首  儿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IQB  五笔98  IGQB  仓颉  FMU  郑码  KOGR  四角  90212  结构  上下电码  0342  区位  2566  统一码  5149  笔顺  丨丶ノ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光的拼音:guāng(ㄍㄨㄤ)  

⒈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阳光。月光。火光。光华(明亮的光辉)。

⒉ 荣誉: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光顾。光复。

⒊ 使显赫:光大。光宗耀祖。

⒋ 景物:春光明媚。

⒌ 光滑:光滑。光洁。光泽。

⒍ 完了,一点不剩:杀光烧光。吃光用光。

⒎ 露着:光膀子。

⒏ 单,只:光剩下一口气。

⒐ 姓。

统一码

光字UNICODE编码U+5149,10进制: 20809,UTF-32: 00005149,UTF-8: E5 85 89。

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光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㫕灮炗炚炛烡

汉英互译

light、ray、honour、merely、naked、scenery、smooth

造字法

会意:从小、从兀

English

light, brilliant, shine; on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光的拼音: guāng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2) 同本义 [light;ray]

光,明也。——《说文》

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释名·释天》

与日月兮齐光。——《楚辞·九歌·云中君》

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淮南子·俶真》

日月淑清而扬光。——《淮南子·本经》

国之光。——《易·观》

夜未央,庭燎之光。——《诗·小雅·庭燎》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列传》

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光明之耀也。——《国语·晋语》

容光必照焉。——《孟子》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3) 又如:阳光;灯光;反光(反射的光线);色光(带颜色的光);晨光(清晨的太阳光);曙光(清晨的日光);光晃(光芒闪烁)

(4) 色泽;光彩 [color and lustre]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蛾脸不舒,中袖无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丝光;油光(光亮润泽);光色(光彩色泽);砑光

(6) 荣耀;昭著 [honor;glory]

邦家之光。——《诗·齐风·南山有台》

连我脸色都无光了。——《儒林外史》

士之处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唐· 韩愈《原毁》

(7) 又如:为国争光;沾光;光宠(光荣;增光);光国(为国争光);光天(光辉达于天下);光隆(光辉隆盛);光烂(光辉明亮);光晶(光辉);光赫(光辉显赫)

(8) 光阴,时光 [time]

始屏忧以愉思,乐兹情于寸光。——南朝宋· 鲍照《观漏赋》

(9) 又如:寸光(短暂的光阴);光阴荏苒(时光一天一天地逝去。荏苒:[时间]渐渐过去);光景如梭(光阴如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拈指(阳光在弹指间逝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0) 景色 [scenery]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1) 又如:风光;山光

(12) 恩慧;好处 [favor]。如:叨光;沾光;借光

(13) 特指日、月、星辰等天体 [sun,moon,star]。如:光岳(天地。光:星辰。岳:河山)

(14) 称人来访的敬词 [grace the occasion with sb.'s presence]

四位老先生,今日光顾小园,老夫有何德能?——明· 桑绍良《独乐园司马入桐》

词性变化

光的拼音: guāng  

〈词性:形〉

(1) 光明,明亮 [bright]

宝剑直千金,被服光且鲜。——三国蜀· 曹植《名都篇》

(2) 又如:光净(明亮洁净);光朗朗(光亮);光眼(大而有神的眼);光灯(明亮的灯火);光润(光亮润泽)

(3) 光滑 [smooth]

白沙青石光无泥。——唐· 杜甫《中丞严公雨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

(4) 又如:这种纸很光;磨光;光出律(光滑);光碌碌(光圆滚动的样子);光圆(光滑圆溜);光油油(光滑明亮)

(5) 裸露 [naked;bare]

光头圆脑作僧看。——宋· 郑清之《咏茄》

(6) 又如:光出溜(光秃);光塌塌(光秃秃的样子);光板板(平而裸露的)

(7) 空,净尽 [with nothing left]。如:当光;赔光;输光;吃光;光鞑剌(方言。空荡荡;空旷无物)

(8) 通“广”( guǎng  )。广大,宽阔 [vast]

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书·尧典》

昔武王克 商,光有天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9) 又如:地光(地域广大)

光的拼音: guāng  

〈词性:动〉

(1) 照耀 [shine;illuminate]

惟公德明光于上下。——《书·洛诰》

(2) 又如:光烛(照耀)

(3) 增辉,发扬光大 [glorify]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诸葛亮《出师表》

(4) 又如:光宗耀祖;光国(为国争光);光德(显扬有德之人);光价(显扬其身价);光演(光大延续);光昌(显扬昌盛);光前(光大前人的功业)

光的拼音: guāng  

〈词性:副〉

仅仅,单 [alone;merely;only]。如:不光为我,也是为他;要为集体着想,不能光考虑个人

常用词组

光巴、光斑、光板、光板儿、光标、光波、光彩、光彩、光彩夺目、光灿灿、光程、光赤、光大、光导纤维、光点、光电、光度、光风霁月、光缝、光复、光杆儿、光感应、光顾、光怪陆离、光光、光棍、光棍儿、光合作用、光盒、光华、光华、光滑、光环、光辉、光辉、光辉灿烂、光火、光降、光洁、光解、光解、光景、光景、光阑、光缆、光亮、光量、光临、光溜、光溜溜、光芒、光面、光明、光明、光明磊落、光明正大、光能、光年、光谱、光气、光前裕后、光圈、光热、光荣、光润、光栅、光束、光速、光堂堂、光趟、光天化日、光头、光头、光秃、光秃秃、光雾、光纤、光鲜、光线、光学、光压、光艳、光焰、光焰万丈、光洋、光耀、光耀、光耀、光阴、光阴似箭、光源、光晕、光泽、光照、光照、光针、光锥、光子、光宗耀祖

谦尊而光: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