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且住为佳的意思

qiězhùwéijiā

且住为佳



拼音qiě zhù wéi jiā

注音ㄑ一ㄝˇ ㄓㄨˋ ㄨㄟˊ ㄐ一ㄚ

解释且:暂且;佳:好。还是暂且住在这里好。多用以劝留客人住下。

出处唐·颜真卿《寒食帖》:“寒食只数日间,得且住为佳耳。”

例子明日落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宋 辛弃疾《霜天晓角 旅兴》词)

用法作谓语;用于留客。

感情且住为佳是中性词。

繁体且住為佳

英语We had better stay over for a while.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qiě jū   注音  ㄑ一ㄝˇ ㄐㄨ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EGD  仓颉  BM  郑码  LC  四角  77102  结构  单一电码  0011  区位  3950  统一码  4E14  笔顺  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且的拼音:qiě(ㄑ一ㄝˇ)  

⒈ 尚,还,表示进一层:既高且大。尚且。况且。

⒉ 表示暂时:苟且偷安。姑且。

⒊ 表示将要、将近:城且拔矣。年且九十。

⒋ 一面这样,一面那样:且走且说。

⒌ 表示经久:这双鞋且穿呢!

⒍ 文言发语词,用在句首,与“夫”相似:且说。

⒎ 姓。

其他字义

且的拼音:jū(ㄐㄨ)  

⒈ 文言助词,用在句末,与“啊”相似。

⒉ 多的样子。

⒊ 农历六月的别称。

⒋ 敬慎的样子:“有萋有且”。

⒌ 古同“趄”,趑趄。

统一码

且字UNICODE编码U+4E14,10进制: 19988,UTF-32: 00004E14,UTF-8: E4 B8 94。

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且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俎駔

汉英互译

even、just

造字法

象形:像神主牌位之形

English

moreover, also (post-subject); about to, will soon (pre-verb)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且的拼音:   

〈词性:助〉

(1) 用在句末,相当于“啊”

狂童之狂也且。——《诗·郑风·褰裳》

(2) 另见 qiě  

基本词义

且的拼音: qiě  

〈词性:代〉

此,这;今 [this]

匪且有且,匪今斯今。——《诗·周颂·载芟》。毛传:“且,此也。”

词性变化

且的拼音: qiě  

〈词性:副〉

(1) 将近;几乎 [almost;nearly]

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上晚年多内宠,小王且二十人。——《资治通鉴》

去后且三年。——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2) 将要 [be going to;will;shall]

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诗·齐风》

故天之且风,草木未动而鸟已翔矣。——《淮南子》

且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为且噬己矣。——唐· 柳宗元《三戒》

火且尽。——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祸且及汝。——清·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且当(该当);且然(亦将如此)

(4) 暂且;姑且 [just;for the time being]

且往观乎?——《诗·郑风》

且携所著。——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甚且心之所以清。——清· 刘开《问说》

(5) 又如:你且等一下;这事且放一下;且可(犹暂且);且休(暂且休整);且自(暂且;只管);且住(暂止);且暂(犹暂且);且权(暂且;姑且);且则(姑且);且复(姑且再)

(6) 用来加强语气,表示某事物的极端的、假设的或不可能有的情况或事例 [even]。如:死且不怕,况困难乎

(7) 〈词性:方〉∶表示需要或可以延续很长时间 [for a long time]。如:这笔且用呢;他且来不了呢

且的拼音: qiě  

<连>

(1)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而且” [and]

君子有酒,旨且多。——《诗·小雅》

行牧且荛。——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连拜且泣。——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香且甘者。——清· 周容《春酒堂遗书·芋老人传》

贼能且众。——清· 魏禧《大铁椎传》

(2) 又如:贫且贱;横且直;且并(并且);且是(而且)

(3) 又…又。连用以表示两件事同时并进 [both…and…]。如:既高且大;且战且退

(4)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或者” [or]

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 齐乎”——《战国策》

是且非邪。——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5) 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尚且”、“况且” [moreover]

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三国志》

且人患志之不立。——《世说新语·自新》

余悲之,且曰…——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且欲观客。——清· 魏禧《大铁椎传》

(6) 又如:且夫(且况。况且)

(7)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若”、“假如” [if]

且静郭君听 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吕氏春秋》

且复妄言。——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8) 又如:且如(假如;如果);且使(假使;倘若)

(9) 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项羽本纪》

为众人师且不敢。——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且继今以往。——[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0) 另见   

常用词组

且不说、且夫、且慢、且战且退、且说

  拼音  zhù   注音  ㄓㄨˋ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YGG  仓颉  OYG  郑码  NSC  四角  20214  结构  左右电码  0145  区位  5501  统一码  4F4F  笔顺  ノ丨丶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住的拼音:zhù(ㄓㄨˋ)  

⒈ 长期居留或短暂歇息:居住。住宿。住房。住户。

⒉ 停,止,歇下:住手。雨住了。

⒊ 动词的补语(a.表示稳当或牢固,如“站住”;b.表示停顿或静止,如“他愣住了”。c.与“得”或“不”连用,表示力量够得上,如“支持不住了”)。

统一码

住字UNICODE编码U+4F4F,10进制: 20303,UTF-32: 00004F4F,UTF-8: E4 BD 8F。

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住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ouse、belong、reside

造字法

形声:从亻、主声

English

reside, live at, dwell, lodge; sto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住的拼音: zhù  

〈词性:动〉

(1) (形声。从人,主声。本义:停留)

(2) 同本义(站住) [stay]

见者呼之曰:“蓟先生小住。”——《后汉书·蓟子训传》

春光已向梅梢住。——《后汉书》

融为中书郎,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于岸上住。——《南齐书·张融传》

舞余香尚存,歌尽声犹住。——萧悫《春日曲水》

(3) 又如:住歇(停止,停歇);住滞(停留);住后(留后;殿后);住锡(僧人在某地居留。锡,锡杖)

(4) 停止 [stop]

杜请 裴追之, 羊去数里住马,既而俱还 杜许。——《世说新语·方正》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5) 又如:住脚(止步);住罢(停止)

(6) 暂居;居住 [reside]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7) 又

住近湓江。

人道寄奴曾住。—— 宋· 辛弃疾《永遇乐》

(8) 又如: 住坐(居住);住室(供人居住的房间)

(9) 住宿;过夜 [stay;pass the night;put up for the night]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卢纶《逢病军人》

(10) [be stationed]

家本清河住 王城,须凭弓箭得巧各。—— 令狐楚《少年行》

(11) 保留 [keep]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住枝。——白居易《母别子》

词性变化

住的拼音: zhù  

<动补>

(1) 做动词的补语

(2) 表示牢固或稳当

众人向前,一个带住婆子,三四个带住唐牛儿,把他横拖倒拽,直推进 郓城县里来。——《水浒全传》

贾政还欲打时,早被 王夫人抱住板子。——《红楼梦》

(3) 表示停止或静上

我给你个好主意,虎姑娘立住了,面对面地对他说,…这个事非我自己办不可。—— 老舍《骆驼祥子》

(4) 跟“得”或“不”连用。表示能否胜任或能否够得上

那祝龙当敌 秦明不住,拍马便走。——《水浒全传》

常用词组

住持、住地、住房、住户、住家、住居、住口、住手、住宿、住所、住校、住院、住宅、住宅区、住址、住嘴

  拼音  wéi wèi   注音  ㄨㄟˊ ㄨㄟˋ   繁体  為、爲  
部首  丶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YLYI  五笔98  YEYI  仓颉  IKSI  郑码  UDYS  四角  34027  结构  单一电码  3634  区位  4610  统一码  4E3A  笔顺  丶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为(爲)的拼音:wéi(ㄨㄟˊ)  

⒈ 做,行,做事: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⒉ 当做,认做:以为。认为。习以为常。

⒊ 变成:成为。

⒋ 是:十两为一斤。

⒌ 治理,处理:为政。

⒍ 被:为天下笑。

⒎ 表示强调:大为恼火。

⒏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为?

⒐ 姓。

其他字义

为(爲)的拼音:wèi(ㄨㄟˋ)  

⒈ 替,给: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

⒉ 表目的:为了。为何。

⒊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⒋ 帮助,卫护。

统一码

为字UNICODE编码U+4E3A,10进制: 20026,UTF-32: 00004E3A,UTF-8: E4 B8 BA。

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为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為爲

汉英互译

act、become、do、for、for the sake of、in order to、mean、serve as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do, handle, govern, act; b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为的拼音:

為、爲 wéi  

〈词性:动〉

(1) (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 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do;act;make]

我生之初,尚无为。——《诗·王风·兔爰》

子为不知,我将不墜。——《左传·定公十二年》

为善者,非善也,故善无以为也。——《管子·枢言》

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管子·心术上》

为,施也。又,成也。——《广雅》

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世说新语·巧艺》

为之难。——《论语》。皇疏:“犹行也。”

可以为师。——《论语》

人之为学。——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推为长。——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为之者较少。——蔡元培《图画》

(3) 又如:为事(办事;成事);为诈(作假);为薪(取薪);为善(做善事);为道(学道,实践圣道);为头(居首;从头开始);为人(做人);为后(立后);为底(治足茧)

(4) 制作;创作 [make;compose]

造作,为也。——《尔雅》

以为乐器。——《周礼·春官·典同》。注:“为,作也。”

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墨子·节用上》

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见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为棺槨。——《庄子·人间世》

应声便为诗。——《世说新语·文学》

(5) 治理 [administer]

为,治也。——《小尔雅》

诸葛瑾为 豫州。——《世说新语·排调》

(6) 又如:为国(治国);为政(治理国家;执掌国政)

(7) 变成,成为 [become]

何遽不为福。——《淮南子·人间训》

不能为祸。

终为忠臣。——《世说新语·自新》

而改为入。——宋· 洪迈《容斋续笔》

(8) 又如:由徒为师

(9) 是 [be]

不为远者小。——《列子·汤问》

不为近者热。

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谓为三横。——蔡元培《图画》

(10) 又如:十尺为一丈

(11) 学习,研究 [study]

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仗者,可亡也。——《韩非子》

(12) 种植;营作 [plant]

东周欲为稻, 西周不下水, 东周患之。——《战国策》

(13) 设置;建立 [establish]。如:为法(制定法律;成为法律);为命(撰写政令、盟会的文辞);为山(建立功业)

(14) 使 [let]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易·井》

(15) 以为;认为 [think;bilieve;consider]

为汝多智。——《列子·汤问》

惊为生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我将为无人会使此法。——《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16) 演奏 [play]。如:为乐(奏乐;作乐)

〈词性:名〉

词性变化

为的拼音:

wéi  

〈词性:介〉

(1) 被 [by]——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

为予群从所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为操所先。——《资治通鉴》

悉为逆据。——《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为贼所盗;为敌所败

(3) 于,在 [in]——表示时间或处所

今之时人,辞官而隐处为乡邑之下。——《淮南子》

为的拼音:

wéi  

<连>

(1) 和 [and]——表示并列关系

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孟子·公孙丑下》

犀首以梁为 齐战于 承匡而不胜。——《战国策》

(2) 则,就 [then]——表示承接关系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3) 如,若 [if]——表示假设关系

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史记》

(4) 或,抑 [or]——表示选择关系

助教顾良戏之曰:“汝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河水之河?” 妥应声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为新故之故?”——《北史·何妥传》

《太誓》之注不解“五至”,…不知为一日五来,为当异日也。”——《诗·周颂·思文》疏

不审先生梁朝出仕,为复隐居?——《太平广记》

(5) 又如:为复(还是,抑或);为是(抑或;还是);为当(抑或;还是)

为的拼音:

wéi  

〈词性:助〉

(1) 的,之 [of]——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岂弟君子,四方为则。——《后汉书》

(2) 宾语前置的标志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孟子》

(3) 附于单音形容词后,表示程度、范围的加深或扩大。如:大为高兴;广为宣传

(4) 附于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意。如:广为流传;更为重要

为的拼音:

wéi  

<语气>

(1) 用于句尾,表示反诘、疑问,多与“何”相配合使用。如:何乐而不为

(2) 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予无所用天下为。——《庄子》

何命焉为。——《墨子·公输》

为的拼音:

(1) 爲 wéi  

相为倚伏。——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相为应答。——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另见 wèi  

常用词组

为德不卒、为恶不悛、为法自弊、为非作歹、为富不仁、为鬼为蜮、为好成歉、为害、为患、为难、为期、为裘为箕、为人、为人师表、为仁不富、为生、为时、为时过早、为市、为首、为寿、为数、为所欲为、为文、为伍、为限、为止、为主

基本词义

为的拼音:

為、爲 wèi  

〈词性:动〉

(1)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 帮助;佑助 [help]

福禄来为。——《诗·大雅·凫鷖》

(3) 又如:为虎添(傅)翼

(4) 通“谓”。言说;告诉 [tell;speak]

宋,所为无雉兔孤狸者也。——《墨子·公输》

管仲, 曾西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孟子·公孙丑上》

孰为盾而忍弑其君者乎?——《谷梁传·宣公二年》

太子怒,入为王泣曰…——《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词性变化

为的拼音:

wèi  

〈词性:介〉

(1) 因为,由于 [because;for;on account of]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为是(因为是,为的是);为甚(为什么)

(3) 替,给 [for;for the benefit of]

为王吹竽。——《韩非子·内诸说上》

为长安君计短。——《战国策·赵策》

为楚王作剑。—— 晋· 干宝《搜神记》

为王作剑。

为国戍轮台。——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 又如:为容(替人美言推荐);为我去商店买东西;他的律师为他处理这个事件;为人谋而不忠乎?

(5) 为了 [for;for the sake of]

为市鞍马。——《乐府诗集·木兰诗》

则众何为。——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不为怨者故。

生为之饱。——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又如:为国捐躯(为国家献出生命);为好成歉(将好事变成坏事);为许(为此)

(7) 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facing to;toward]

为具言所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不足为外人道。

为弟子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8) 另见 wéi  

常用词组

为此、为何、为虎添傅翼、为虎作伥、为了、为民请命、为人作嫁、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拼音  jiā   注音  ㄐ一ㄚ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FFG  仓颉  OGG  郑码  NBB  四角  24214  结构  左右电码  0163  区位  2849  统一码  4F73  笔顺  ノ丨一丨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佳的拼音:jiā(ㄐ一ㄚ)  

⒈ 美,好的:佳美。佳妙。佳句。佳作。佳音。佳节。佳境。佳期。佳人。佳丽(①美丽;②美女)。佳偶。佳酿。美酒佳肴。

统一码

佳字UNICODE编码U+4F73,10进制: 20339,UTF-32: 00004F73,UTF-8: E4 BD B3。

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beautiful、fine、good

相关字词

好、美

造字法

会意:从亻、从圭

English

good, auspicious; beautiful; delightf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佳的拼音: jiā  

〈词性:形〉

(1) (形声。从人,圭( guī  )声。本义:美,美好)

(2) 同本义 [beautiful;fine;nice]

佳,善也。——《说文》

佳,大也,又,好也。——《广雅》

佳兵者不祥。——《老子》

佳丽人之所出也。——《战国策·中山策》

丽以佳只。——《楚辞·大招》

佳侠函光。——《汉书·外戚传》。注:“佳侠,犹佳丽。”

形夸骨佳。——《淮南子·脩务》

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说于目。——《淮南子·说林》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

秋菊有佳色。

每自矜风调,思得佳偶。——蒋防《霍小玉传》

作敲字佳。——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佳木秀而繁阴。——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佳者笼养。——《聊斋志异·促织》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一经品题,便作佳士。——李白《与韩荆州书》

(3) 又如:佳士(品学兼优的人);佳夕(良夜);佳器(美好的器物);佳口(美婢);佳侠(佳丽,美女);佳色(妍丽的颜色;美丽的色彩);佳冶(娇美妖冶);佳观

(4) 吉祥 [lucky]。如:佳谶(吉利的预言);佳忏(吉祥的忏语);佳语(吉祥的话;好话);佳气(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常用词组

佳城、佳话、佳节、佳境、佳句、佳丽、佳美、佳妙、佳木斯、佳酿、佳偶、佳品、佳期、佳器、佳趣、佳人、佳肴、佳音、佳作

且住为佳: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