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绮罗粉黛的意思

luófěndài

绮罗粉黛



拼音qǐ luó fěn dài

注音ㄑ一ˇ ㄌㄨㄛˊ ㄈㄣˇ ㄉㄞˋ

解释绮罗:有花纹的丝织品;粉黛:涂脸的脂粉和描眉的黛黑。代指年轻女子。

出处明·徐复祚《红梨记·诉衷》:“不减少君德耀,绝无绮罗粉黛之态。”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女性。

感情绮罗粉黛是中性词。

繁体綺羅粉黱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ㄑ一ˇ   繁体    
部首  纟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XDSK  仓颉  VMKMR  郑码  ZGAJ  四角  24121  结构  左右电码  4860  区位  7118  统一码  7EEE  笔顺  フフ一一ノ丶一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绮(綺)的拼音:qǐ(ㄑ一ˇ)  

⒈ 有文彩的丝织品:绮罗。纨绮。绮襦纨绔。

⒉ 美丽:绮丽。绮年。绮霞。绮语(美妙的语句,亦指华而不实之辞)。绮靡。

统一码

绮字UNICODE编码U+7EEE,10进制: 32494,UTF-32: 00007EEE,UTF-8: E7 BB AE。

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绮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纟、奇声

English

fine thin silk; elegant, beautifu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绮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糸(   ),奇声。糸,细丝,与丝织品有关。本义:细绫,有花纹的丝织品)

(2) 同本义 [damask;figured woven silk material]

绮,文缯也。——《说文》

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汉书·地理志》

在于绮襦纨绔之间。——《汉书·序传》

缃绮为下裙。——《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

紫绮为上襦。

遍身罗绮者。——宋· 张俞《蚕妇》

(4) 又如:绮縠(有花纹的丝质衣裳);绮缟(文绘和细绘,为上等的丝织衣料);绮绘(有美丽文彩的丝织品);绮绣(彩色丝织品)

(5) 光彩 [lustre;radiance]

流绮星连。——《七命》。注:“光色也。”

(6) 又如:绮合(各色锦绮会合在一起。比喻文采灿烂);绮云(美丽如绮的彩云)

词性变化

绮的拼音:

  

〈词性:形〉

(1) 华丽;美丽 [beautiful;gorgeous]

绮室。——《后汉书·宦者传》。注:“室之丽者。”

(2) 又如:绮楼娃(画楼上的美女);绮文(彩纹,色泽美丽的花纹);绮户(彩饰华丽的门户。也喻富贵之家);绮札(文辞华美的书信);绮衣(华丽的衣服)

(3) 精妙;精美 [exquisite]

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苏轼《登州海市》

(4) 又如:;骑语(美妙的语句);绮筵(丰盛精美的筵席);绮席(绮筵)

(5) 纵横交错 [crisscross]

疆场绮分。——班固《东都赋》

(6) 又如:绮陌(纵横交错的道路)

常用词组

绮丽、绮靡、绮绣

  拼音  luó   注音  ㄌㄨㄛˊ   繁体    
部首  罒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LQU  仓颉  WLNI  郑码  LKRS  四角  60207  结构  上下电码  5012  区位  3462  统一码  7F57  笔顺  丨フ丨丨一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罗(羅)的拼音:luó(ㄌㄨㄛˊ)  

⒈ 捕鸟的网:罗网。

⒉ 张网捕捉: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

⒊ 搜集,招致,包括: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⒋ 散布:罗列。

⒌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罗。

⒍ 用罗筛东西:罗面。

⒎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罗绮。罗扇。

⒏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⒐ 同“脶”。

⒑ 姓。

统一码

罗字UNICODE编码U+7F57,10进制: 32599,UTF-32: 00007F57,UTF-8: E7 BD 97。

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罗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tch birds with a net、collect、display、net、sift、silk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net for catching birds; gauz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罗的拼音:

luó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网中有隹,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   ),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

(2) 同本义 [clapnet]

罗,以丝罟鸟也。——《说文》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诗·王风·兔爰》

以天下为这罗,则雀不失矣。——《韩非子·难三》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曹植《野田黄雀行》

(3) 又如:罗尉(捕鸟的网);罗落(截捕禽兽的用具);罗弋(捕鸟的工具)

(4) 轻软的丝织品 [a kind of gauze]

遍身罗绮。——宋· 张俞《蚕妇》

湿罗幕。——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红罗复斗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晚成单罗纱。

(6) 又如:罗绮(罗与绮皆为丝织品,这里指衣着高贵华丽的人);罗衾(绸被);罗衫(古人夏季时所穿的丝织衣衫;质料柔软轻爽);罗巾(丝制手巾);罗帕(丝织方巾);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罗纨(泛指精美的丝织品);罗带(丝织的衣带)

(7) 一种细密的筛子 [a close sifter]。如:罗床(筛面用的一种器具);绢罗,铜丝罗

(8) 罗马尼亚的简称[Romania]

(9) 姓

词性变化

罗的拼音:

luó  

〈词性:动〉

(1) 用网捕捉 [catch with net]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小雅·鸳鸯》

(2) 又如:罗雀(设网来捕雀,比喻门庭冷落);罗毕(用网捕鸟);罗雀掘鼠(粮尽而张网捕雀、挖洞捉鼠以充饥)

(3) 排列;广布[display;spread out]

族布而罗生。——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桃李罗堂前。——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又如:罗落(罗列部署 );罗落境界(分布驻扎于边境);罗天结角(布下天罗地网)

(5) 收罗;招集,收集 [collect;gather together]

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庄子·天下》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罗斋(指聚集等待他人雇请的工匠、僧道);罗弋(网罗);罗取(搜罗求取);罗捕(搜索捕捉);罗搜(到处搜索)

(7) 包罗 [include;cover]。如:罗括(包括,包罗);罗居(周围的邻居)

(8) 约束,防范 [keep within bounds;surround;restrain]。如:罗守(环绕守护);罗峙(环绕屹立);罗禁(包围禁闭);罗骑(巡行的骑卫)

(9) 阻止;遮拦 [hinder;corer]。如:罗伞(仪仗行列中的伞盖);罗闉(古时军营周围的宵禁设施)

(10) 经过筛具或滤网、有网眼的织物筛下来 [sift]。如:罗面;罗和(对磨面工人的称呼)

罗的拼音:

luó  

〈词性:量〉

英文gross的省音译。十二打为一罗[gross]

常用词组

罗拜、罗布、罗刹、罗城、罗浮山、罗贯中、罗锅儿、罗汉、罗汉病、罗汉豆、罗汉果、罗经、罗口、罗拉、罗勒,罗艻、罗列、罗缕纪存、罗马、罗马字、罗马教廷、罗曼蒂克、罗曼史、罗盘、罗圈,罗圈儿、罗圈儿揖、罗圈腿、罗网、罗纹、罗霄山、罗音、罗唣,罗皂、罗织、罗致

  拼音  fěn   注音  ㄈㄣˇ   
部首  米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OWVN  五笔98  OWVT  仓颉  FDCSH  郑码  UFOY  四角  98927  结构  左右电码  4720  区位  2359  统一码  7C89  笔顺  丶ノ一丨ノ丶ノ丶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粉的拼音:fěn(ㄈㄣˇ)  

⒈ 细末儿:粉末。粉剂。粉尘。米粉。花粉。药粉。漂白粉。

⒉ 特指化装用的粉末:香粉。粉墨登场。粉黛。扑粉。粉霜。

⒊ 用涂料抹刷:粉刷。粉饰。

⒋ 使破碎,成为粉末:粉碎。粉身碎骨。

⒌ 白色的或带粉末的:粉墙。粉蝶。粉连纸。粉笔。

⒍ 用豆粉或别的粉做成的食品:粉丝。凉粉。粉皮。粉芡(qiàn  )。米粉肉。

⒎ 浅红色:粉色。粉花。

统一码

粉字UNICODE编码U+7C89,10进制: 31881,UTF-32: 00007C89,UTF-8: E7 B2 89。

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powder

造字法

形声:从米、分声

English

powder, face powder; plas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粉的拼音: fěn  

〈词性:名〉

(1) (会意。从米,从分,分亦声。本义:米细末。亦指谷类、豆类作物子实的细末)

(2) 同本义 [rice powder]

粉,傅面者也。——《说文》

藻火粉米。——《书·益稷》。郑注:“粉米,白米也。”

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世说新语·汰侈》

(3) 妆饰用的白色粉末,亦有染成红色者 [face powder]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世说新语·容止》

(4) 又如:脂粉;粉面(傅粉的脸)

(5) 泛指细末状物质 [powder]。如:粉沸(粉末飞扬腾涌);粉节(带有白粉的竹节。亦借指竹)

(6) 用米、豆类或马铃薯等淀粉制成的食品,特指粉条或粉丝 [noodles or vermicelli made from bean or sweet potato starch]

他一时慌了,弯下腰去抓那粉汤。——《儒林外史》

(7) 又如:米粉;炒粉;凉粉;粉汤(粉丝汤);粉团(食品名。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犹今之麻团)

(8) 绘画用的颜料 [paint]。如:粉墨(绘画用的白粉与黑墨。泛指绘画颜料);粉绘(粉缋。彩色的图画)

词性变化

粉的拼音: fěn  

〈词性:动〉

(1) 研成粉末;粉碎 [smash]

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释名》

(2) 又如:粉零麻碎(极言粉碎);粉骨捐躯(谓粉碎骨,献出生命)

(3) 涂饰;粉饰 [white-wash]。如:粉拂(粉扑。敷粉时用以蘸粉拍脸);粉堞(用白垩涂刷的女墙)

(4) 奖饰,称誉 [cosmetic;praise]。如:粉饰

粉的拼音: fěn  

〈词性:形〉

(1) 白色的;带白色的;粉红色的 [white;pink]

粉粳五十斛。——《红楼梦》

(2) 又如:粉粳(呈粉红色的粳米);粉巾(白色汗巾);粉白(形容女子面容白皙、姣好;亦形容洁白);粉色(白色;亦指粉红色。常用以形容有关艳情的事件)

常用词组

粉笔、粉肠,粉肠儿、粉刺、粉黛、粉坊、粉末、粉墨、粉墨登场、粉嫩、粉皮、粉芡、粉墙、粉墙、粉身碎骨、粉饰、粉饰太平、粉刷、粉丝、粉碎、粉条、粉头、粉妆玉琢

  拼音  dài   注音  ㄉㄞˋ   
部首  黑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86  WALO  五笔98  WAYO  仓颉  OPWGF  郑码  NHBU  四角  23331  结构  上下电码  7818  区位  8776  统一码  9EDB  笔顺  ノ丨一フ丶丨フ丶ノ一丨一一丶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黛的拼音:dài(ㄉㄞˋ)  

⒈ 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黛色。黛眉。粉黛。黛绿。黛蓝。黛紫。

统一码

黛字UNICODE编码U+9EDB,10进制: 40667,UTF-32: 00009EDB,UTF-8: E9 BB 9B。

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黛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lack

造字法

形声:从黑、代声

English

blacken eyebrows; blac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黛的拼音:

dài  

〈词性:名〉

(1) (形声。从黑,代声。本义: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2) 同本义 [a dark pigment used by women in ancient times to paint their eyebrows]

黱,画眉也。从黑,朕声。——《说文》。锴本作画眉墨。字亦作黛。

染青石谓之点黛。——《通俗文》

黛,代也。灭眉毛去之,以此画代其处也。——《释名》

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红楼梦》

(3) 又如:黛岑(青黑如黛的山峰);黛螺(绘画或画眉所使用的青黑色颜料)

(4) 女子眉毛的代称 [women's eyebrows]。如:黛眉(眉毛);黛笔(古代妇女画眉之笔)

(5) 美女 [beauty]。如:黛娥(比喻美女);黛绿年华(比喻女子的青春时代)

词性变化

黛的拼音: dài  

〈词性:形〉

(1) 青黑色 [black]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两岸的青山…都装成了深黛的颜色。——鲁迅《故乡》

(2) 又如:黛烟(青黑色的烟);黛青(青黑如眉黛);黛色(青黑色)

常用词组

黛绿、黛蓝、黛紫

绮罗粉黛: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