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歧路徘徊的意思

páihuái

歧路徘徊



拼音qí lù pái huái

注音ㄑ一ˊ ㄌㄨˋ ㄆㄞˊ ㄏㄨㄞˊ

解释歧路:岔路;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在岔道上走来走去。比喻犹豫观望,主意不定。

出处南朝 齐 谢眺《观朝雨》:“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

例子长途君怅望,歧路我徘徊,心赏风烟隔,容华岁月催。唐 骆宾王《饯郑安阳入蜀》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ㄑ一ˊ   
部首  止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HFCY  仓颉  YMJE  郑码  IIEX  四角  24147  结构  左右电码  2978  区位  3871  统一码  6B67  笔顺  丨一丨一一丨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歧的拼音:qí(ㄑ一ˊ)  

⒈ 岔道,偏离正道的小路:歧途(岔道,喻错误的道路,如“误入歧歧”)。

⒉ 不相同,不一致:歧义。歧视。

统一码

歧字UNICODE编码U+6B67,10进制: 27495,UTF-32: 00006B67,UTF-8: E6 AD A7。

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歧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岐䅩枝

汉英互译

branch、divergent、fork

造字法

形声:从止、支声

English

fork of road; branching off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歧的拼音:   

〈词性:形〉

(1) (同“跂”。形声。从止,支声。或作“岐”。本义:多余的脚趾)

(2) 同本义 [having extra toes]

跂,《说文》:“足多指也。”或作枝歧。——《集韵》

歧趾而胪情。——张衡《思玄赋》

(3) 叉开,事物错出 [forked;branching]

物两为歧。——《尔雅·释名》

歧舌国。——《山海经·海外南经》

光歧俨其偕列。——潘岳《笙赋》

无为在歧途。——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多歧路。——唐· 李白《行路难》

(4) 又如:歧歧(禽鸟举翅飞行的样子);歧旨(歧义);歧言(指离别之言);歧意(二心)

(5) 不同,不一致,有差别 [divergent;different]。如:歧杂(错杂;纷乱);歧趋(不同的趋向)

(6) 聪颖 [wise]。如:歧嶷(谓幼年聪慧);歧秀(聪慧出众)

词性变化

歧的拼音:   

〈词性:名〉

(1) 岔路 [branch road;forked road]

路旁一歧东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亦指走入歧路

大道以多歧亡羊。——《列子·说符》

(3) 又如:歧旁(旁出的岔路);歧道(歧路,岔路);歧阻(道路阻塞)

(4) 指正式或正当途径以外的其他途径 [branch]。如:歧差(差误);歧误(差错,错误)

常用词组

歧出

  拼音    注音  ㄌㄨˋ   
部首  足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KHTK  仓颉  RMHER  郑码  JIRJ  四角  67164  结构  左右电码  6424  区位  3423  统一码  8DEF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ノフ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路的拼音:lù(ㄌㄨˋ)  

⒈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路。公路。水路。陆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路相逢。

⒉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数(shù  )。

⒊ 方面,地区:外路货。各路人马。

⒋ 种类:一路货色。

⒌ 大,正:“厥声载路”。路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路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路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路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

⒍ 车:筚路。乘路。

⒎ 姓。

统一码

路字UNICODE编码U+8DEF,10进制: 36335,UTF-32: 00008DEF,UTF-8: E8 B7 AF。

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路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oute、pad、pathway、road、way

相关字词

道、途

造字法

形声:从足、各声

English

road, path, street; journe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路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road]

路,道也。——《说文》

路,途也。——《尔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艮为径路。——《易·说卦》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3) 又如:路奠(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桌祭奠);路赆(友人相赠的路费);路引(行路的通行凭证);路歧(路歧人。宋元时对沿街卖艺人的俗称;贫贱的人);路次(路途,途中);路村(因道路而形成的村落);路票(通行证);路货(在运输途中的货物);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走远路,才知道马力的强弱;结交朋友长久,才知人心的善恶)

(4) 路程;行程 [distance travelled;journey]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陶潜《桃花源记》

(5) 引申为思想或行动的途径 [way;means]

登仕路。——清· 周容《芋老人传》

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

顾未有路。——《史记·魏公子列传》

(6) 又如:路子(指门路)

(7) 通“辂”。车 [carriage]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十二年》

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荀子·正论》

(8) 又如:路车(古代诸侯乘坐的车子);路马(古代天子、诸侯所乘路车的马)

(9) 君王居住的地方 [court]。如:路门(古代天子宫中最内的门);路寝(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路殿(天子诸侯的正殿)

(10) 地区;方面;路线 [area;respect;line]

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三国演义》

(11) 又如:路塍(田埂)

(12) 比喻权位 [power and authority]

夫子当路于齐。——《孟子·公孙丑》

(13) 铁路 [railway;railroad]。如:路矿(铁路和矿山的合称);路员(铁路上的工作人员)

(14) 种类;类型 [kind;type]。如:路数(指类型)

(15) 宋元时行政区域名

都督诸路军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烽火扬州路。—— 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16) 又如:路分(宋元时路制的区域范围)

词性变化

路的拼音:   

〈词性:动〉

(1) 经过 [go through; pass]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楚辞·离骚》

(2) 通“露”。暴露 [show;become visible;reveal]

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荀子·议兵》

(3) 通“露”。败坏 [corrupt;ruin]

国家乃路。——《管子·四时》

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滕文公上》

路的拼音:   

〈词性:形〉

(1) 通“露”。裸露 [naked]。如:路数(由言行衣着等方面表露出的样子);路宿(露宿)

(2) 大 [big]。如:路弓(大弓);路台(高大的台)

常用词组

路边、路标、路不拾遗、路程、路单、路德、路灯、路堤、路段、路费、路风、路规、路轨、路过、路徽、路基、路祭、路警、路径、路局、路口、路柳墙花、路面、路牌、路旁、路卡、路人、路人皆知、路上、路数、路条、路头、路途、路线、路易、路易十六、路障、路子

  拼音  pái   注音  ㄆㄞˊ   
部首  彳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TDJD  五笔98  THDD  仓颉  HOLMY  郑码  OIKC  四角  21211  结构  左右电码  1780  区位  3739  统一码  5F98  笔顺  ノノ丨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徘的拼音:pái(ㄆㄞˊ)  

⒈ 〔徘徊〕①来回地走,如“他在那里徘徘了很久”;②犹疑不决,如“左右徘徘”。

统一码

徘字UNICODE编码U+5F98,10进制: 24472,UTF-32: 00005F98,UTF-8: E5 BE 98。

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徘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俳徊

造字法

形声:从彳、非声

English

walk back and forth, hesit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徘的拼音: pái  

(形声。从彳,非声。彳读 chì  ,表示小步行走)

常用词组

徘徊、徘徊不定

  拼音  huái   注音  ㄏㄨㄞˊ   
部首  彳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TLKG  仓颉  HOWR  郑码  OIJJ  四角  26200  结构  左右电码  1773  区位  2718  统一码  5F8A  笔顺  ノノ丨丨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徊的拼音:huái(ㄏㄨㄞˊ)  

⒈ 〔徘(pái  )徊〕见“徘”。

统一码

徊字UNICODE编码U+5F8A,10进制: 24458,UTF-32: 00005F8A,UTF-8: E5 BE 8A。

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徊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回佪迴

造字法

形声:从彳、回声

English

linger, walk to and fro, hesitai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徊的拼音:

huái  

〈词性:动〉

(1) (形声。从彳 chì  ,表示与行走有关)回环。也作“回”、“迴” [spiral]。如:徊集(迂回而至);徊翔(盘旋飞行;迂回上下);徊肠伤气(肠回转,气伤断。形容内心伤感)——见“徘徊”

(2) 另见 huí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