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īng gān bì xuè
注音ㄑ一ㄥ ㄍㄢ ㄅ一ˋ ㄒㄩㄝˋ
解释喻以身殉国的精神。
出处
动物生肖牛,虎,蛇
青的拼音:qīng(ㄑ一ㄥ)
⒈ 深绿色或浅蓝色:青绿。青碧。青草。青苔。青苗。青菜。青葱。青山绿水。青云直上。万古长青(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
⒉ 绿色的东西:踏青。青黄不接。
⒊ 靛蓝色:靛青。青紫。青出于蓝,胜于蓝。
⒋ 黑色:青布。青线。青衫。青衣。
⒌ 喻年轻:青年。青春。青工。
⒍ 竹简:青简。青史(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后指史书,如“永垂青青”)。
青字UNICODE编码U+9752,10进制: 38738,UTF-32: 00009752,UTF-8: E9 9D 92。
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青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寈靑
black、blue、blueness、green、green grass
会意:从、从月
blue, green, black; young
详细解释◎ 青的拼音: qīng
〈词性:形〉
(1) (会意。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蓝色)
(2) 同本义 [blue]
青,东方色也。——《说文》
正东曰青州。——《周礼·职方氏》
时则有青眚青祥。——《洪范五行传》。注:“木色也。”
其色青。——《素问·风论》。注:“肝色。”
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周礼·职金》。注:“青,空青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 又如:青磷(磷火。俗称鬼火);青靛(深蓝色);青焰焰(青蓝色);青云万里(比喻前程远大);青云干吕(庆云翔集,应乎六吕。是一种吉祥的征兆);青冥(青天);青霄(青空,碧空)
(4) 深绿色 [green]
两岸青山相对出。——唐· 李白《望天门山诗》
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青箬笠。——唐· 张志和《渔歌子》词
青树翠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5) 又如:青冉冉(形容松柏叶色青翠、柔和);青靛(浮萍);青铜(铜镜);青琐(宫门上的一种青色连环图案);青冢(坟墓;亦单指王昭君墓);青记(生下来在皮肤上就有的青斑);青条条(形容青而长);青鸦鸦(青青的);青港港(深青色);青枫林(指墓地。旧时墓地多种青枫树)
(6) 黑色 [black]。如:青旋旋(形容人的头皮青青的);青衣人(差役);青牛(黑色的牛);青照(垂青;关照);青蒲(青色的蒲团);青赏(看重;赏识);青盖(帝王车辇。汉代帝王车用青盖);青毡(青色的毛毡;亦指儒者的故家旧物)
(7) 茂盛的样子 [luxuriant]。如:青青(茂盛的样子。也作“菁菁”);青芜(茂盛的青草)
(8) 比喻年少 [young]。如:青娥(少女。也指美好的容貌。还指眉的别称。同青蛾);青岁(青春年华)
◎ 青的拼音: qīng
〈词性:名〉
(1) 青色物 [greens]。如:青锋(古剑名。泛指宝剑);青萍(古剑名);青箱(青缃。世传的家学);青钱(比喻有才学的人);丹青;青帘(古时酒店的青布招子。俗称“酒旗”);青绫步障(用青绫做的屏障);青鞋布袜(青布做的鞋袜,为山野中人所服。比喻简朴的生活)
(2) 东方的代称 [the east]
东方谓之青。——《考工记·画绘之事》
(3) 又如:青宫(太子居东宫,东方色为青,所以称东宫为青宫);青土(指东方之地)
(4) 春的代称 [spring]
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南朝梁· 江淹《别赋》
(5) 又如:青风(春风);青阳(春天);青帝(春神)
(6) 青绿色的草 [green grass]。如:踏青
(7) 未成熟的农作物 [ripening crops]。如:看青
(8) 青海省的简称 [short for Qinghai province]
(9) 古州名 [Qin prefecture]
(10) 《禹贡》九州之一。在今山东省及辽宁省辽河以东
(11) 汉置,辖境在今山东省东北部。如:青岱(青州泰山。借指青山)
(12) 姓
青白、青白眼、青帮、青菜、青草、青出于蓝、青春、青春期、青瓷、青葱、青骢马、青翠、青豆、青肥、青蚨、青工、青光眼、青海、青海湖、青红皂白、青黄不接、青椒、青筋、青稞、青空、青睐、青龙、青楼、青庐、青梅、青梅竹马、青霉素、青面獠牙、青苗、青冥、青年、青年节、青皮、青皮、青青、青色、青纱帐、青山、青山绿水、青衫、青少年、青史、青丝、青饲料、青松、青蒜、青苔、青堂瓦舍、青天、青铜、青铜时代、青袜子、青眼、青衣、青衣乌帽、青油油、青鱼、青云、青云直上、青藏高原、青贮、青紫
肝的拼音:gān(ㄍㄢ)
⒈ 人或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有合成与贮存养料、分泌胆汁、解毒等功能:肝脏。肝炎。肝胆。肝肠。心肝。
⒉ 中医学指五脏之一:肝火。肝气。
肝字UNICODE编码U+809D,10进制: 32925,UTF-32: 0000809D,UTF-8: E8 82 9D。
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liver
形声:从月、干声
liver
详细解释◎ 肝的拼音: gān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干声。本义:肝脏)
(2) 同本义 [liver]
肝,木藏也。——《说文》
肝,榦也。于五行属木,故其体状有枝干。——《释名·释形体》
赞以肝从。——《仪礼·士昏礼》
祭先肝。——《礼记·月令》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肝肺(肝与肺);肝鬲(体内的肝和膈。鬲,通“膈”,即横膈膜);肝脑(肝与脑);肝木(即肝。中医以五行之说释五脏,肝属木,故称)
(4) 比喻人的内心 [heart]
聊为《义鹘行》,永激壮士肝。——唐· 杜甫《义鹘行》
(5) 又如:肝怀(内心);肝心(比喻人的内心);肝血(比喻赤诚之心);肝脾(比喻内心)
肝癌、肝肠、肝肠寸断、肝胆、肝胆相照、肝火、肝脑涂地、肝气、肝儿、肝肾综合征、肝素、肝炎、肝硬变、肝脏
碧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青绿色的玉石:碧玉。
⒉ 青绿色:碧绿。金碧辉煌。碧空。
碧字UNICODE编码U+78A7,10进制: 30887,UTF-32: 000078A7,UTF-8: E7 A2 A7。
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碧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bluish green、green jade
形声:从王、从石、白声
jade; green, blue
详细解释◎ 碧的拼音: bì
〈词性:名〉
(1) (形声。从玉,从石,白声。本义:青绿色的玉石)
(2) 同本义 [green jade]
碧,石之青美者。——《说文》
高山,其下多青碧。——《山海经·西山经》
(3) 又
章峨之山多瑶碧。
昆仑碧树瑶树在其北。——《淮南子·地形》
锡碧金银,众色炫耀。——《汉书·司马相如传》
(4) 又如:碧卢(像玉的美石);碧箫(用碧玉制的箫);碧玉椽(用碧玉做的椽子)
(5) 指代绿水 [green water]
碧水东流至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一碧万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又如:碧波(清澄绿色的水波);碧泱泱(水流澄绿深广的样子);碧流(绿水);碧漪(清澈的水波。泛指绿水)
◎ 碧的拼音: bì
〈词性:形〉
(1) 青绿色 [bluish green]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碧峰巉然孤起。——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寒则苍,春则碧。——王夫人《小云山记》
(2) 又如:碧香(本指绿酒的馨,后为酒名);碧海(碧绿色的海);碧芳(绿叶);碧城(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3) 青白色,浅蓝色 [clear blue]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江淹《别赋》
接天连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
(4) 又如:碧雾(青色的云雾);碧烟(青色的烟雾);碧云(青云;碧空中的云)
碧澄、碧海青天、碧汉、碧海、碧空、碧蓝、碧落、碧落黄泉、碧绿、碧螺春、碧纱橱、碧桃、碧瓦、碧霞、碧霄、碧血、碧油油、碧玉
血的拼音:xuè(ㄒㄩㄝˋ)
⒈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⒉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⒊ 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血的拼音:xiě(ㄒ一ㄝˇ)
⒈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血字UNICODE编码U+8840,10进制: 34880,UTF-32: 00008840,UTF-8: E8 A1 80。
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血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blood、hemo、lifeblood
指事:从皿,“丿”像血形,表示器皿中盛血
blood; radical number 143
详细解释◎ 血的拼音: xiě
〈词性:名〉
(1) [口]∶“血”( xuè )的口语读音(多单用) [blood]。如:鸡血;血块子;血沥沥(血淋淋);血唬零喇(血糊淋粒。血淋淋的);血胡同(血湖同。于人丛中杀出的血路);血糊突(流血很多,像粥样);血渌渌(鲜血淋漓);血心(忠心;热忱);血的教训;流了一点血,不要紧
(2) 另见 xuè
血豆腐、血糊糊、血淋淋、血晕
◎ 血的拼音: xuè
〈词性: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皿,“一”象血形。表示器皿中盛的是血。本义:牲血,供祭祀用)
(2) 同本义。后泛指血液 [blood]
血,祭所荐牲血也。——《说文》
取其血膋。——《诗·信南山》。笺:“血以告杀也。”
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周礼·大宗伯》
血祭盛气也。——《礼记·郊特性》
叩其鼻以血社也。——《公羊传·僖公十九年》
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汉· 扬雄《法言》
(3) 又如:狗血喷头;贫血;呕心沥血;心血;血海的干系(关系非常重大的责任);血映征袍(喻战斗激烈);血肉蹀躞(死尸阻路,只能小步慢行)
(4) 指妇女的月经 [menses]
今常见怀胎七八个月而生子者,但以血止为度。——张介宾《景岳全书》
(5) 又如:血分(妇女的经血);经血;血崩(经血过多)
(6) 悲痛的泪水 [grieved tears]
老夫哭爱子,日暮千行血。——唐· 顾况《伤子》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易·屯》
(7) 又如:血泪
(8) 血脉 [blood vessel]
气血俱动。——唐· 李朝威《柳毅传》
◎ 血的拼音: xuè
〈词性:动〉
(1) 用鲜血涂沾 [paint with blood]
兵可毋血刃而俱罢。——《汉书》
(2) 又如:血刃(血沾刀口。谓杀戮);血衣(沾血的衣服);血花(飞溅的鲜血);血点,血踪(犹血迹)
(3) 杀伤,杀害 [kill]
挥直刃以血其邪者。——唐· 沈光《李白酒楼记》
(4) 又如:血风肉雨(形容剧烈残酷的搏斗或屠杀);血场(指战场);血沟(条状的流血伤口)
(5) 染,涂 [dye]
◎ 血的拼音: xuè
〈词性:形〉
(1) 指有血缘关系的近亲。亦指血缘、血统 [be related by blood]
亲附疏,割犯血。——汉· 扬雄《太玄》
(2) 又如:血叔(嫡亲的叔父);血胄(后裔);血胤(同一血统的子孙后代;犹血统);血嗣(指子孙);血属(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3) 喻赤诚 [sincere]。如:血气之勇(指一时感情冲动而产生的勇气)
(4) 喻红色 [red]
杜鹃灿烂,血艳夺目。——《徐霞客游记》
俄有赤龙长千余丈,雷目血舌。——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血殷(暗红);血旗(指红旗);血紫(紫红色)
(6) 另见 xiě
血癌、血案、血本、血崩、血沉、血仇、血蛋白、血滴虫、血点、血窦、血管、血海、血海深仇、血汗、血红、血红蛋白、血花、血环、血迹、血祭、血浆、血竭、血口、血口喷人、血库、血亏、血泪、血淋淋、血流、血流漂杵、血流如注、血瘤、血路、血脉、血尿、血泊、血气、血气方刚、血亲、血清、血球、血肉、血肉横飞、血肉相连、血色、血史、血书、血栓、血水、血田、血统、血污、血吸虫、血洗、血细胞、血象、血小板、血腥、血型、血性、血胸、血压、血压计、血液、血液病、血衣,血衫、血印、血友病、血雨、血郁、血缘、血缘关系、血晕、血晕、血债、血战、血账、血证、血肿、血渍、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