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īng shèng zhuó xián
注音ㄑ一ㄥ ㄕㄥˋ ㄓㄨㄛˊ ㄒ一ㄢˊ
解释汉末饥荒,禁止酿酒,饮酒人避讳言酒,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指酒的别称。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例子宋·陆游《泝溪》诗:“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莫北风。”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酒。
感情清圣浊贤是中性词。
繁体清聖濁賢
动物生肖牛,虎,蛇
清的拼音:qīng(ㄑ一ㄥ)
⒈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清水。清泉。清流(a.澄澈的水流,如“一股清清”;b.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清澈。清碧。清朗。清新。清醇。月白风清。
⒉ 安静,不烦:冷清。凄清。清闲。清静。清淡。清幽。清谧(宁静)。
⒊ 单纯不杂:清唱。清茶。
⒋ 明白,明晰:清楚。清晰。清醒。清通(文章层次清楚)。清亮。
⒌ 一点不留,净尽:清除。肃清。清剿。清洗。清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
⒍ 整理,查验:清理。清查。清点。清仓。
⒎ 详细登记:清册。清单。
⒏ 公正,廉洁:清廉。清正。清官。清绩。
⒐ 洁净,纯洁:清洁。清爽。冰清玉洁。
⒑ 高洁,高尚的,高明的:清高。清绮。清雅。清操。清介(清高耿直)。清望(清白高尚的声望)。清识(高明的见识)。
⒒ 太平,不乱:清平。清泰。清和。
⒓ 中国朝代名:清代。清宫秘史。
⒔ 姓。
清字UNICODE编码U+6E05,10进制: 28165,UTF-32: 00006E05,UTF-8: E6 B8 85。
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清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圊淸㵙
clear、completely、count、distinct、settle
浑、浊
形声,从青声
clear, pure, clean; peaceful
详细解释◎ 清的拼音: qīng
〈词性:形〉
(1)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2) 同本义。与“浊”相对 [limpid]
沧浪之水清兮。——《孟子》
河水清且涟猗。——《诗·魏风·伐檀》
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发之欲其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水尤清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清直(河水清澈顺流貌);清波(清澈的水流);清泚(清清的河水);清涟(清澈的细水波);清活活(水清澈而流动貌);清照(清澈明亮);清悠悠(清澈明亮貌);清深(水色清澈);清酤(清圣。清酒);清雨(清净的雨);清英(清酒);清茗(清茶)
(4) 清洁;洁净;纯洁 [clean;pure]
京室密清。——张衡《东京赋》
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淮南子·原道》
身中清。——《书·微子》
太清之始也。——《淮南子·本经》
伏清白以死直兮。——《楚辞·离骚》
(5) 又如:清人(纯洁的人);清交(纯洁的交情);清休(纯洁美善);清行(纯洁的品行)
(6) 清明 [clear and bright]
视若清明。——《礼记·玉藻》
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荀子·解蔽》。注:“明审也。”
(7) 又如:清化(清明的教化);清治(清明的治绩)
(8) 清凉 [cool]
清有余也。——《吕氏春秋·有度》
其候清切。——《素问·五常正大论》。注:“大凉也。”
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
清风徐来。——明· 魏学洢《核舟记》
(9) 又如:清快(清凉爽快);清风明月(清凉的风,明亮的月);清宫(清凉的宫室);清室(清凉的屋室);清软(清凉柔和)
(10) 清冷,凄清 [chilly]
渌水荡漾清猿啼。——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11) 清平;太平 [peaceful and orderly]
当纣之时,居 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孟子·万章下》
(12) 又如:清世(清平盛世);清夷(清平安定)
(13) 寂静 [quiet]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4) 清雅高尚 [morally lofty or upright]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
(15) 又如:清修如鹤(指人品高洁);清立(清高特立);清抗(清高超拔)
(16) 清白 [fair]
正直清廉而谦者,宜歌风。——《史记·乐书》
(17) 又如:清廉(清白廉洁);清心涂胆(心地清白,肝胆可照);清洁(贞洁);清操(清白的操守);清臣(志行清白的人)
(18) 清静;恬静 [quiet]
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淮南子》
(19) 又如:清淡天和(清净淡泊,远离尘世);清冲(恬静淡泊);清佚(清静安逸)
(20) 清正 [clear and upright]
清徽雅量,众议攸归。——《晋书·殷浩等传论》
吴郡张融,清抗绝俗,虽王公贵人,视之傲如也。——《南史》
(21) 又如:清耿耿(清正耿直);清抗(清高正直);清良(清正贤良);清忠(清正忠诚);清徽(清正的风操。高雅的谈吐);清劲(清正刚直)
(22) 清廉 [honest and upright]
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书·舜典》
少嗜学,履尚清鲠。——《新唐书·赵宗儒传》
(23) 又如:清鲠(清廉鲠直):清俭(清廉俭朴);清头(清廉);清己(以清廉之德要求自己);清公(清廉公正)
(24) 清香、清馨、清醇 [delicate fragrance]
香远益清。——宋· 周敦颐《爱莲说》
(25) 无余 [without residue]
六月之内交清。——《广东军务记》
(26) 清雅 [elegant]。如:清微淡远(清雅深远;雅静悠远);清而不寒(清雅而不寒怆);清古(清雅古朴);清吟(清雅吟诵);清旨(清雅美好);清坐(清雅的席位)
(27) 通“精”。纯粹 [pure]
清神生心,心生规,规生矩。——《管子·轻重己》
其气不清则欲瞑。——《灵枢·大惑论》
◎ 清的拼音: qīng
〈词性:名〉
(1) 朝代名 [the Qing Dynasty]。公元1616—1911年,满族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建。初名后金,1636年改为清。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
视清季有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滤去酒糟的甜酒 [rice wine]
(3) 又如:清酌庶羞(祭祀用酒和众多佳肴)
(4) 通“圊”。粪槽,厕所 [latrine]
修採清,易道路。——《荀子·王制》
(5) 姓
◎ 清的拼音: qīng
〈词性:动〉
(1) 清理 [liquidate]。如:清定(清理考核);清宫(清理宫室);清剔(清理除去);清仓(清理仓库);清产核资(清理财产,核定资金)
(2) 清除 [clear]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汉书·晁错传》
(3) 又如:清跸(帝王出行时清除道路,禁止行人;也作属某人管辖,不受别人侵扰的地盘,含敬意);清革(清除);清烟道
(4) 付款结 [帐] [settle]。 如: 帐清了吗
(5) 数 [count]。如:清一清行李的件数
清白、清兵、清仓查库、清册、清茶、清查、清偿、清唱、清澈、清晨、清澄、清除、清楚、清楚、清脆、清单、清淡、清党、清道、清道夫、清点、清队、清炖、清风、清风劲节、清风明月、清风两袖、清福、清高、清稿、清歌、清歌妙舞、清官、清规、清规戒律、清贵、清寒、清河、清华、清寂、清剿、清教徒、清洁、清净、清静、清静无为、清酒、清君侧、清客、清口、清旷、清朗、清冷、清理、清涟、清廉、清凉、清亮、清冽、清凌凌、清泠、清迈、清门、清明,清明节、清明、清盼、清贫、清平世界、清漆、清清、清癯、清趣、清泉、清热、清润、清嗓、清扫、清赏、清神、清瘦、清刷、清爽、清水、清水冷灶、清水衙门、清算、清谈、清汤寡水、清天、清甜、清退、清玩、清望官、清晰、清晰度、清洗、清闲、清闲自在、清乡、清香、清晓、清心、清心寡欲、清新、清馨、清醒、清醒、清雅、清雅绝尘、清扬、清样、清野、清一色、清议、清逸、清音、清音、清幽、清油、清誉、清越、清约、清运、清早、清账、清账、清真、清真寺、清正、清秩、清浊同流
圣(聖)的拼音:shèng(ㄕㄥˋ)
⒈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圣人。圣哲。
⒉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神圣。圣洁。圣地。圣经。
⒊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圣上。圣旨。圣明。
⒋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圣手。棋圣。
圣字UNICODE编码U+5723,10进制: 22307,UTF-32: 00005723,UTF-8: E5 9C A3。
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圣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聖琞
emperor、holy、sacred、sage、saint
原为形声:从王、声
holy, sacred
详细解释◎ 圣的拼音:
聖 shèng
〈词性:形〉
(1)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2) 同本义 [proficient]
圣,通也。——《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
听信之谓圣。——《管子·四时》
睿作圣。——《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
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圣功(神灵的功力);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圣意(神灵的旨意);圣明(英明)
(4) 聪明;才智胜人 [wise]
圣人莫之。——《诗·小雅·巧言》
是故圣愈圣,愚益愚。——韩愈《师说》
(5) 又如:圣相(德智才能出众的宰相);圣童(智力特优的儿童);圣通(圣明通达);圣智(亦作“圣知”。聪明睿智,无所不通);圣善(聪明贤良);圣时(圣明之时);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或登帝位的儿子)
(6) 神圣的。封建时代称颂帝王或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之词。亦为宗教圣徒对所崇拜事物的尊称 [holy;sacred;imperial]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圣虑(帝王的思虑);圣裁(皇上的决定;皇帝的裁决);圣治(皇帝的治理);圣眷(皇帝的爱护);圣聪(帝王的听闻);圣朝无阙事(指当代朝廷没有过失);圣寿节(皇帝诞辰纪念日);圣眷隆重(皇帝的深切关怀);圣驾(皇帝或临朝皇后的车乘);圣鉴(指帝王或临朝太后的鉴察);圣子神孙(称皇帝的子孙)
(8) 刁钻;精灵、乖觉或敏锐、迅速之意 [tricky]。如:圣觉(犹灵感);圣得知(谓迅速灵敏地知道)
◎ 圣的拼音:
聖 shèng
〈词性:名〉
(1) 精通一事,对某门学问、技艺有特高成就的人 [master]。如:棋圣;诗圣
(2) 圣人。指儒家所称道德智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 [sage;wise man]
或圣或否。——《诗·小雅·小宛》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唐· 韩愈《师说》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3) 又如:圣曹(神圣之辈);圣贤(指神佛);圣讳(圣人的名讳);圣经(圣人的经典);圣文(指圣人的文章典籍);圣心(圣人的心怀);圣臣(指德行智能超群出众之臣);圣法、圣制(古代圣人的法则);圣则(圣人所定的法则);圣轨(圣人的规范);圣神(泛称古代的圣人)
(4) 指传说中的神仙等 [saint]。如:圣诞(泛指神、仙、佛、菩萨的生日);圣贤爷(天上的神灵);圣姑(传说中称得道成仙的女子);圣女(贤慧而有德行的女子;女神)
(5) 神通 [remarkable ability]。如:斗圣;显圣
(6) 清酒的代称。亦泛指酒 [clear wine]古时称清酒为圣人,简称“圣”。如:圣贤
(7) 古之王天下者。亦为对于帝王或太后的极称 [tmperor]
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吕氏春秋·察今》
(8) 又如:圣父(对太上皇的尊称指上帝);圣主(对当代皇帝的尊称);圣帝(犹圣主、圣君);圣皇(对皇帝的尊称);圣国(称皇帝)
圣杯,圣盘、圣餐、圣朝、圣诞、圣诞节、圣诞老人、圣诞树、圣地、圣殿、圣躬、圣迹、圣洁、圣经、圣经贤传、圣君、圣庙、圣明、圣母、圣母峰、圣人、圣上、圣手、圣体、圣贤、圣雄、圣训、圣药、圣谕、圣战、圣哲、圣者、圣旨
浊(濁)的拼音:zhuó(ㄓㄨㄛˊ)
⒈ 水不清,不干净:浑浊。污浊。浊浪。浊流。
⒉ 混乱:浊世。
⒊ 声音低沉粗重:浊声浊气。浊音。
浊字UNICODE编码U+6D4A,10进制: 27978,UTF-32: 00006D4A,UTF-8: E6 B5 8A。
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浊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濁
chaotic、confused、corrupted、deep and thick、muddy、turbid
原为形声:左形、右声
muddy, turbid, dirty, filthy
详细解释◎ 浊的拼音:
濁 zhuó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蜀声。本义:浊水) 同本义 [Zhuo River]
浊水出 齐郡厉伪山,东北入钜定。——《说文》。今曰 北阳水。
(2) 源出山东省益都县西南,北流注入小清河
◎ 浊的拼音:
濁 zhuó
〈词性:形〉
(1) 液体浑浊。与“清”相对 [muddy;turbid]
载清载浊。——《诗·小雅·四月》
浑兮其若浊——《老子》
蝉蜕于浊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浊浪排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又如:浊河(混浊的河流。特指黄河);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3) 脏,不干净 [dirty]
雨门延风凉,洗我昏浊肌。——姚合《过张邯郸庄》
(4) 又如:浊醪(浊酒);浊污(污秽);浊秽(污浊。亦比喻丑恶鄙陋之事物);浊溷(污浊)
(5) 庸俗 [vulgar]
你不是凡胎浊骨, 迷本性人间受苦。——马致远《黄粱梦》
(6) 又如:浊物(俗物);浊气(俗气);浊碎(指庸常琐碎之事);浊质(凡庸的姿质)
(7) 品行坏,卑劣 [bad]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
(8) 又如:浊化(变得贪鄙、卑劣);浊俗(卑污庸俗);浊操(卑污的操行);浊气(不良风气)
(9) 发音时声带振动的 [voiced]。如:浊辅音
(10) 佛教语。指尘世 [worldly]。如:浊劫(佛教语。指尘世);浊界(佛教语。指尘世);浊恶世(佛教语。指五浊恶世)
(11) 混乱 [confused]
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战国策》
(12) 又如:浊代(混乱的时代);浊乱(搅扰使之混乱;混乱);浊躁(紊乱浮躁)
(13) 昏暗不明 [dim]
浊明外景,清明内景——《荀子·解蔽》
阴虹浊太阳,前星遂沦匿。——李白《商山四皓》
(14) 又如:浊才料(糊涂;不省事)
浊度、浊酒、浊流、浊世、浊音
贤(賢)的拼音:xián(ㄒ一ㄢˊ)
⒈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贤明。贤德。贤能。贤良。贤惠。贤淑。贤哲。贤人。圣贤。礼贤下士。
⒉ 敬辞,多指行辈较低的:贤弟。贤侄。贤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贤字UNICODE编码U+8D24,10进制: 36132,UTF-32: 00008D24,UTF-8: E8 B4 A4。
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賢贒䝨
a worthy person、virtuous、worthy
形声:上形下声
virtuous, worthy, good; able
详细解释◎ 贤的拼音:
賢 xián
〈词性:形〉
(1)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2) 有德行;多才能 [virtuous;talented]
贤,多才也。——《说文》
以财分人之谓贤。——《庄子·徐无鬼》
相如既归, 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
闲贤臣。——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贤声远达(好的名声远扬四处);贤歌(品行技艺都好的歌妓);贤才(德才并美之人);时贤(指当代有贤能有声望的人)
(4) 对人的敬称 [my dear;used for people of the same generation or lower generation]
凡与人言……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贤”字。——《颜氏家训》
分明是如贤所教,但是小生自小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新编五代史评话》
(5) 又如:贤宰(知县);贤乔梓(尊称人家父子);贤竹林(魏晋间“竹林七贤”。后用作对他人叔姪的敬称);贤弟;贤甥
(6) 良,美善 [fine;good]
东家有贤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多闻其贤。——《史记·陈涉世家》
非不贤也。——《吕氏春秋·察今》
(7) 又如:贤否(好的与坏的);贤妻(贤淑的妻子);贤慧(称美女子善良而明大义)
(8) 艰难;劳苦 [work hard]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
◎ 贤的拼音:
賢 xián
〈词性:名〉
(1) 有才德的人;人才 [virtuous person;talented person]
三曰进贤。——《周礼·太宰》。注:“有善行也。”
思贤如渴。——《三国志·诸葛亮传》
唐贤今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尊贤而重士(贤,形容词作名词用,贤人)。——汉· 贾谊《过秦论》
思贤如渴。——《三国志》
(2) 又如:贤圣(圣贤);前贤(有才德的前辈);先贤(已去世的有才德的人);圣贤(圣人和贤人)
(3) 人的贤能 [worth;ability]
其贤不及孔子。——唐· 韩愈《师说》
◎ 贤的拼音:
賢 xián
〈词性:动〉
(1) 胜过,超过 [surpass]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赵策》
贤于己者。——清· 刘开《问说》
(2) 尊重;崇尚 [advocate]
子夏说:“贤贤易色”。——《老残游记》
(3) 又如:贤贤易色(学习贤美的品德来改变好色之心)
贤才君子、贤从、贤达、贤德、贤惠、贤劳、贤良、贤良方正、贤路、贤明、贤能、贤契、贤人、贤士、贤淑、贤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