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勤俭持家的意思

qínjiǎnchíjiā

勤俭持家



拼音qín jiǎn chí jiā

注音ㄑ一ㄣˊ ㄐ一ㄢˇ ㄔˊ ㄐ一ㄚ

解释以勤劳节约的精神操持家务。

出处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要提倡勤俭持家,勤俭办社,勤俭建国。”

例子巴金《谈<秋>》:“钱不够花,也不想勤俭持家,却仍然置身在亲戚中间充硬汉。”

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用于生活。

感情勤俭持家是中性词。

繁体勤儉持家

反义奢侈浪费

英语be diligent and thrifty in running the household

俄语рачительно вести домашнее хозяйство

德语einen Haushalt fleiβig und wirtschaftlich führen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qín   注音  ㄑ一ㄣˊ   
部首  力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86  AKGL  五笔98  AKGE  仓颉  TMKS  郑码  EACY  四角  44127  结构  左右电码  0530  区位  3958  统一码  52E4  笔顺  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一丨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勤的拼音:qín(ㄑ一ㄣˊ)  

⒈ 做事尽力,不偷懒:勤劳。勤快。勤奋。勤政(勤奋于政事)。勤谨。勤勉。勤恳。克勤克俭。

⒉ 经常:勤密(频繁)。来往很勤。

⒊ 上班,事务:勤务。勤杂。出勤。后勤。

⒋ 担心,忧虑:勤恤(忧虑怜惜)。

⒌ 帮助:勤王。

⒍ 姓。

统一码

勤字UNICODE编码U+52E4,10进制: 21220,UTF-32: 000052E4,UTF-8: E5 8B A4。

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廑懃懄瘽

汉英互译

attendance、diligent、frequently、industrious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力、堇声

English

industrious, diligent, attentiv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勤的拼音: qín  

〈词性:动〉

(1) (形声。右形,左声。本义:劳累,劳苦)

(2) 尽力多做,不断地做 [assiduous;diligent;industrious]

勤,劳也。——《说文》

文王既勤止。——《诗·周颂·赍》

勤者,有事则收之。——《礼记·玉藻》。注:“执劳辱之事也。”

厥父母勤劳稼穑。——《书·天逸》

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楚辞·天问》

会数而礼勤。——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勤且艰若此。——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忧勤国事。——《明史》

好学而不勤问。——《国语·晋语》

四体不勤。——《论语·微子》

勤而无所。——《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以贪勤民。

昼夜勤作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勤力得(勤劳的人);勤儿(能手);勤紧(勤劳);勤学(努力学习);勤勤(劳苦的样子);勤能(勤勉而又有才能)

(4) 为某人某事尽力;帮助 [do one's utmost;help]

秦人勤我也。——《国语·晋语》

今君其不勤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尽心尽力,无所爱惜为勤。”

勤天子之难。——《吕氏春秋·不广》

(5) 又如:勤民(尽心尽力于民事);勤事(尽心尽力于职事)

(6) 忙于;致力于 [endeavour]。如:勤兵(率兵出征);勤苦(勤劳辛苦);勤属(勤于职守);勤人(操劳政事,致力于百姓)

(7) 通“尽”。竭,完 [exhaust;finish]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六章》

力勤则匮。——《淮南子·主术》

词性变化

勤的拼音: qín  

〈词性:形〉

(1) 劳倦,辛苦 [toilsome;hard-working]

或问民听勤。——《法言·先知》。注:“苦也。”

万民多有勤苦冻馁。——《墨子·兼爱下》

(2) 又如:勤心苦胝(辛苦劳作);勤动(辛勤劳动);勤辱(辛勤)

(3) 殷勤 [solicitous]。如:勤恳(殷勤恳切);勤心(殷勤的心意);勤企(殷切的思念);勤伫(殷切思念)

勤的拼音: qín  

〈词性:副〉

(1) 次数多,经常 [often;frequently]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唐· 韩愈《木芙蓉》

(2) 又如:勤洗澡;他来得很勤

勤的拼音: qín  

〈词性:名〉

(1) 在规定的时间内准时到班的劳动 [(office;school,etc.) attend-ance]。如:出勤;考勤;满勤

(2) 勤务 [service;duty]。如:内勤;外勤

常用词组

勤奋、勤工俭学、勤俭、勤谨、勤苦、勤快、勤劳、勤密、勤勉、勤能补拙、勤朴、勤勤、勤勤恳恳、勤王、勤务、勤务兵、勤学苦练、勤杂

  拼音  jiǎn   注音  ㄐ一ㄢˇ   繁体    
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WWGI  五笔98  WWGG  仓颉  OOMM  郑码  NOBV  四角  28219  结构  左右电码  0313  区位  2883  统一码  4FED  笔顺  ノ丨ノ丶一丶丶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俭(儉)的拼音:jiǎn(ㄐ一ㄢˇ)  

⒈ 节省,不浪费:俭省。俭朴。勤俭。克勤克俭。

⒉ 贫乏,歉收:俭月。俭岁。俭腹(腹中空虚,喻知识贫乏)。

统一码

俭字UNICODE编码U+4FED,10进制: 20461,UTF-32: 00004FED,UTF-8: E4 BF AD。

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俭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儉倹

汉英互译

frugal、thrifty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亻、佥声

English

temperate, frugal, economica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俭的拼音:

jiǎn  

〈词性:形〉

(1) (形声。从人,佥( qiān  )声。本义:自我约束,不放纵)

(2) 同本义 [be cautious about;keep watch over]

俭,约也。——《说文》

君子以俭德避难。——《易·否象传》

俭德之共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严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恭俭下人。——司马迁《报任安书》

(3) 又如:俭貌(态度谦逊);俭退(俭约谦让);俭然(自谦的样子)

(4) 节俭,节省 [thrifty;frugal;economical]

俭于财用,节于衣食。——《韩非子·难二》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今先君俭而君侈,令德替矣。——《国语·鲁语上》

俭素为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以俭为美。

以俭相诟病。

由俭入奢易。

(5) 又如:俭克(勤俭而能克制);俭礼(俭约的礼仪);俭德(俭约的品德);俭戚(俭约而悲伤)

(6) 贫乏;贫苦 [poor]

时岁荒民俭。——《后汉书》

(7) 又如: 俭贫(贫乏);俭乏(贫乏,生活困难);俭腹(腹中空虚。喻指知识贫乏)

(8) 歉收 [bad-harvest]

丰则籴,俭则粜。——房玄龄《晋书》

荆扬稻收俭薄。——《后汉书·陈忠传》

(9) 又如:俭年(歉收的年景);俭时(歉收的时日);俭岁(荒年;歉收的年岁)

(10) 薄;少 [thin]

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礼记》

(11) 又如:俭率(俭薄);俭葬(薄葬);俭薄(犹言微薄)

(12) 通“险”。险要 [strategicauy located and difficult of access]

俗险而百姓不一。——《荀子·富国》

惠而不俭,直而不径。——《大戴礼·曾子立事篇》

不兴险行以徼幸。——《大戴礼·曾子本孝篇》

常用词组

俭腹、俭朴、俭省、俭约

  拼音  chí   注音  ㄔˊ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FFY  仓颉  QGDI  郑码  DBDS  四角  54041  结构  左右电码  2170  区位  1954  统一码  6301  笔顺  一丨一一丨一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持的拼音:chí(ㄔˊ)  

⒈ 拿着,握住:持笔。持枪。持牢(把稳)。

⒉ 遵守不变:坚持。持久。持操(保持节操)。持之以恒。

⒊ 主张,掌管:主持。持平。持国。持重。持之有故(立论有根据)。

⒋ 对待,处理:持身(对待自己)。持盈。持胜。

⒌ 扶助:支持。撑持。

统一码

持字UNICODE编码U+6301,10进制: 25345,UTF-32: 00006301,UTF-8: E6 8C 81。

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持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hold、grasp、support

造字法

形声:从扌、寺声

English

sustain, support; hold, gras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持的拼音: chí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2) 同本义 [hold]

持,握也。——《说文》

持弓矢审固。——《礼记·射义》

有持盈。——《国语·越语》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晋· 干宝《干将莫邪》

秦王谓 轲曰:“起,取 武阳所持图。”——《战国策·燕策》

(3) 又如:持仗(手持武器);持斧操斤(拿着斧头);持笔;持戟

(4) 引申为掌握;控制 [grasp;control]

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察 今》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韩非子·五蠹》

(5) 又如:主持(负责掌握或处理);持事(管理事务);持权(掌权)

(6) 保守,保持 [keep]

持久者知止足也。——《后汉书·列女传》

犹引绳墨以持曲直。——《荀子·正名》

(7) 又如:持势(保持地位、权力);保持(维持原状);持世(维持世道);持衡;持位(保守地位)

(8) 搀扶;支持;支撑 [support]

及丞相御史所持。——《汉书·刘向传》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

(9) 又如:支持(给以鼓励或赞助);持载;持扶(扶持)

(10) 守;防守 [guard]。如:持牢(固守;把稳);持坚(坚守);持备(守备)

(11) 遵循 [follow]。如:持斋把素(守戒吃素);持备(戒备)

(12) 对抗,不相上下 [oppose;resist]

子与子家持之。——《左传·昭公元年》。疏:“奕棋谓不能相害为持。”

(13) 又如:僵持(相持不下);持顽(任性)

常用词组

持家、持节、持久、持论、持平、持平、持枪、持人长短、持身、持续、持有、持之以恒、持之有故、持重

  拼音  jiā jia jie   
注音  ㄐ一ㄚ ˙ㄐ一ㄚ ˙ㄐ一ㄝ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PEU  五笔98  PGEU  仓颉  JMSO  郑码  WDGQ  四角  30232  结构  上下电码  1367  区位  2850  统一码  5BB6  笔顺  丶丶フ一ノフノノ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家的拼音:jiā(ㄐ一ㄚ)  

⒈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⒉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⒊ 居住:“可以家焉”。

⒋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⒌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⒍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⒎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⒏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⒐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⒑ 姓。

其他字义

家的拼音:jia(˙ㄐ一ㄚ)  

⒈ 词尾,指一类的人:老人家。

⒉ 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水生家

其他字义

家的拼音:jie(˙ㄐ一ㄝ)  

⒈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统一码

家字UNICODE编码U+5BB6,10进制: 23478,UTF-32: 00005BB6,UTF-8: E5 AE B6。

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家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傢宊

汉英互译

a school of though、a specialist in certain field、family、home、tam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宀、从豕

English

house, home, residence; fami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家的拼音:   

〈词性:名〉

(1) 古通“姑” [the mother of one's husband]。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 另见 jiā  

基本词义

家的拼音: jiā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 mián  ),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 同本义 [home;domicile;dwelling place]

家,居也。从宀,豭省声。——《说文》

家人内也。——《易·杂卦传》

上地家七人。——《周礼·小司徒》。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夙夜浚明有家。——《书·皋谟》

开国承家。——《易·师》

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诗·周南·桃夭》注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3) 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house;residence]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4) 又如:家堂(正屋中间的堂屋);家所(家居处所);家堂菩萨(家中供奉的佛祖神灵);家第(家宅;私邸);家间(家里;家中)。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如:连长开会去了不在家;所长在家主持工作

(5) 家庭,人家 [family]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墨子·尚同下》

家半三军。——《国语·晋语》

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家绘像祀之。——《明史》

(6) 又如:养家;持家;安家;家第(对对方家庭的敬称);家数(家族;武艺招数、招式);家庙(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堂);家缘(家业,家产);家私(家产);家赀(家私财产);家计(家业,家产)

(7) 指夫或妻 [husband or wife]

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左传·桓公十八年》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楚辞·离骚》

(8) 又如:家婆(家主婆;当家婆);家公(丈夫);家花(喻自己的妻子);家婆(妻子;主妇)

(9) 家家;每家 [every family]。如:家户(每家每户,家家户户);家至户到(到每家每户;遍及每家每户)

(10)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minister and high official or theirs feud]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论语·季氏》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孟子·梁惠王上》

(11) 又如:家甲(古时卿大夫的私人武装);家主(春秋时对卿大夫的称谓);家老(上古大夫家臣中的长者);家臣(春秋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家邦(本指家和国,亦泛指国家);家国(家与国,亦指国家)

(12) 娘家 [married woman's maiden home]

卿但暂还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谢家来贵门。

今日还家去。

且暂还家去。

(13) 学术或艺术流派 [school]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

(14) 又如:家数(流派风格;家法传统。多用于诗、文、技艺等);家言邪学(自成一家的偏见。儒家指儒家以外的学说)

(15)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a person or family engaged in a certain trade]

农家少闲月。——白居易《观刈麦》

(16) 又如:农家;厂家;渔家;行家;东家;庄家

(1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expert;specialist in a certain field]

地学之家。——[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8) 又如:政治家;艺术家;专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作家

(19) 民族 [nation]。如:苗家;侗家;傣家

(20) 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group]。 如: 三家条约

(21) 家财,财产 [property]

皆没其家而迁之蜀。——《史记·吕不韦列传》

(22) 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23) 朝廷 [court]

争先入公家。——《吕氏春秋·贵卒》。注:“公之朝也。”

(24) 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25) 都城 [capital]

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周礼》。郑玄注:“国家,国之所居,谓城方也。”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 芜城作帝家。—— 唐· 李商隐《隋宫》

(26) 帝王或太子 [emperor]

三家,三皇也。——《后汉书·马融传》注

(27) 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28) 某人 [a person]。如:家伙;家头(一个人叫一家头)

(29) 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patient]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伤寒论》

(30) “傢”的古字 [utensil]。如:家生;家伙点(锣鼓家什的节奏);家器(家庭日常用具)

词性变化

家的拼音: jiā  

〈词性:形〉

(1) 人工饲养或驯养在家中的。与“野”相对 [domestic]。如:家羽(家养的鸟);家兔;家禽;家兽(人类为了经济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兽类,如猪、牛、羊、马、骆驼、家兔、猫、狗等)

(2) 私家的,个人的 [individual],与“公”相对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礼记·礼运》

家祭勿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 我的 [my]——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如:家父家母(对人称自己父母的谦词);家岳(对人称自己的丈人);家尊(称自己的父亲,家父);家堂(对母亲的称呼)

(4) 内部的;家中的 [internal]。与“外”相对。如:家生哨(亦作“家中哨”、“家生肖”。詈词。犹言家盗内贼);家贼(家庭内部的败类。亦指汉奸)

家的拼音: jiā  

〈词性:量〉

用来计算家庭或企业的多少。如:三家商店;两家人家

家的拼音: jiā  

〈词性:动〉

(1) 娶妻;成家 [marry]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 虞之二姚。——《楚辞·离骚》

(2) 又如:家道(成家之道)

(3) 安家;定居 [settle down]

家,居其地曰家。——《正志通》

既去职,遂家于汝州。—— 唐· 韩愈《崔评事墓志铭》

(4) 养家,持家 [support a family]。如:家克计(持家之道);家法(治家的礼法)

(5) 通“稼”。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sow grains]

弊也者家也。——《管子·侈靡》

陶家事亲。——《大戴礼·五帝德篇》

(6) 另见 jie  

常用词组

家财、家产、家长里短、家常、家常便饭、家常话、家仇、家丑、家畜、家传、家祠、家慈、家当、家道、家底、家丁、家法、家访、家风、家父、家规、家伙、家给人足、家计、家祭、家家、家家户户、家教、家景、家境、家居、家具、家眷、家君、家累、家里、家门、家庙、家母、家娘、家奴、家贫如洗、家破人亡、家谱、家雀儿、家禽、家人、家舍、家生、家声、家乘、家史、家世、家事、家室、家什、家书、家塾、家属、家数、家私、家天下、家庭、家庭作业、家童、家徒四壁、家务、家务活、家务事、家系、家下、家乡、家小、家信、家兄、家学、家训、家严、家养、家业、家用、家喻户晓、家园、家贼、家贼难防、家宅、家长、家长制、家珍、家政、家种、家主、家传、家姊、家子、家族

基本词义

家的拼音: jie  

〈词性:助〉

(1) 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成年家;整天家

(2) 另见 jiā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