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寝苫枕块的意思

qǐnshānzhěnkuài

寝苫枕块



拼音qǐn shān zhěn kuài

注音ㄑ一ㄣˇ ㄕㄢ ㄓㄣˇ ㄎㄨㄞˋ

解释苫:草荐。睡在草荐上,头枕着土块。古时宗法所规定的居父母丧的礼节。

出处《仪礼·既夕礼》:“居倚庐,寝苫枕块。”

例子下了艰,却不肯守着居丧的礼节,在那寝苫枕块的时候,还要寻那阳台巫峡的风流。(清 张春帆《宦海》第十五回)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丧父母的礼节。

感情寝苫枕块是中性词。

繁体寢苫枕塊

近义寝苫枕土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qǐn   注音  ㄑ一ㄣˇ   繁体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PUVC  仓颉  JLME  郑码  WDWX  四角  30147  结构  上下电码  1392  区位  3962  统一码  5BDD  笔顺  丶丶フ丶一丨フ一一丶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寝(寢)的拼音:qǐn(ㄑ一ㄣˇ)  

⒈ 睡,卧:寝室。寝车。寝宫。安寝。

⒉ 睡觉的地方:就寝。寿终正寝。

⒊ 皇家宗庙后殿藏先人衣冠之处,亦指帝王的坟墓:寝庙。陵寝。

⒋ 停止,平息:其议遂寝(那种议论于是平息)。事寝。

⒌ 面貌难看:貌寝。

统一码

寝字UNICODE编码U+5BDD,10进制: 23517,UTF-32: 00005BDD,UTF-8: E5 AF 9D。

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寝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寢寖寑㝲

汉英互译

bedroom、sleep

造字法

形声:上形下声

English

sleep, rest; bed chamb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寝的拼音:

qǐn  

〈词性:动〉

(1) (形声。从宀,侵声。本义:睡觉)

(2) 同本义 [sleep;lie]

寢,卧也。——《说文》

寝毋伏。——《礼记·曲礼上》

宰于昼寝。——《论语·公冶长》

寡人夜者寝而不寐。——《公羊传·僖公二年》

暮寝而思之。——《战国策·齐策》

元济尚寝。——《资治通鉴·唐纪》

寝必重褥。——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既同寝。——清·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寝不成寐(睡不着。形容心事重);寝不安席(睡觉不能安予枕席。形容心事重);寝卧(睡眠息止);寝床(睡觉用的床);寝息(睡卧休息);寝衾(泛指睡眠所用之衣物);寝宿(睡卧宿息);寝饭(睡觉和吃饭);寝兴(睡下和起床);寝膳(寝食);寝燕(亦作“寝宴”。睡卧与休息)

(4) 卧 [lie]

成子高寝疾, 庆遗于请曰:“子之病革矣。”——《礼记·檀弓》

(5) 又如:寝石(卧石,横躺着的石头);寝伏(卧伏);寝兕(卧着的独角犀。常画于帝王车轮上以壮威);寝病(卧病);寝疾(卧病);寝床(躺卧在床上)

(6) 搁置 [put]。如:寝格(搁置;阻碍);寝遏(搁置;阻止);寝阁;寝置(犹搁置)

(7) 停止 [stop]。如:寝谋(停止谋划,停止施行计划);寝罢(废除;停止);寝废(停止;废弃;废除)

(8) 平息 [put down]。如:寝兵(息兵;停止战争);寝事(息事、完事)

(9) 罢免 [recall]。如:寝免(罢免;免去);寝停(停罢。免职);寝夺(罢免;免除)

词性变化

寝的拼音:

qǐn  

〈词性:名〉

(1) 寝室、卧室 [bedroom]

无东西厢有室曰寝。——《尔雅·释宫》

然后适小寝。——《礼记·玉藻》

(2) 又如:寝户(寝门。内室的门);寝所(犹寝室,住所);寝幄(卧室内的帷帐);寝殿(帝王的寝宫,卧室);寝斋;寝庐(住房)

(3) 君王的宫室 [imperial bedroom]

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周礼·官人》

(4) 宗庙中藏祖先衣冠的后殿 [back hall]

寝成孔安。——《诗·商颂·殷武》

(5) 帝王陵园中的正殿 [coffin chamber in a imperial mausoleum]

执爵于太寝。——《礼记·月令》

(6) 又如:寝阙(陵墓);寝殿(陵墓的正殿);寝堂(帝王陵墓的正殿);寝陵(帝王的陵墓)

寝的拼音:

qǐn  

〈词性:形〉

(1) 丑陋 [ugly]

不以鄙陋寝容。——《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貌寝陋,不能远视。——《新唐书·郑注传》

貌甚寝。——清· 魏禧《大铁椎传》

武安者,貌寝。——《史记·魏其安侯传》。 韦昭曰:“短小也,丑恶也。”

(2) 又如:寝小(丑陋矮小);寝陋( 容貌丑陋);寝侻;寝容(容貌丑陋)

寝的拼音:

qǐn  

〈词性:副〉

逐渐 [gradually]。如:寝坏(逐渐废弃;逐渐败坏);寝繁(逐渐繁多);寝饿(越来越饿)

常用词组

寝车、寝宫、寝具、寝食不安、寝室

  拼音  shān shàn   注音  ㄕㄢ ㄕㄢˋ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AHKF  仓颉  TYR  郑码  EIJ  四角  44601  结构  上下电码  5390  区位  4127  统一码  82EB  笔顺  一丨丨丨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苫的拼音:shān(ㄕㄢ)  

⒈ 草帘子,草垫子:草苫子。

其他字义

苫的拼音:shàn(ㄕㄢˋ)  

⒈ 用席、布等遮盖:车上苫块塑料布。

统一码

苫字UNICODE编码U+82EB,10进制: 33515,UTF-32: 000082EB,UTF-8: E8 8B AB。

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苫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艹、占声

English

rush or straw matt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苫的拼音: shān  

〈词性:名〉

(1) (形声。占声。本义:用茅草编成的覆盖物)

(2) 同本义 [cogongrass covering]

苫,盖也。——《说文》

白盖谓之苫。——《尔雅》。注:“白茅苫。今江东呼为盖。”李注:“编菅茅以盖屋者曰苫。”

寝苫。——《仪礼·既夕礼》

乃祖吾离被苫盖。——《左传·襄公十四年》

(3) 又如:草苫子;苫宇(草庐);苫茨(茅草盖的屋顶);苫盖(茅草编的覆盖物。亦特指草衣、茅屋);苫蓑(茅草所编用以遮雨的覆盖物);苫褐(草衣)

(4) 古代居丧时,孝子睡的草垫子 [straw mat]

寝苫枕草。——《左传·襄公十七年》

(5) 又如:苫条(毡条);苫块(“寝苫枕块”的略语。古礼,父母死后,儿子要睡草荐,枕土块);苫次(指居亲丧。即在苫、寝苫);苫席(用麦杆或茅草编的粗席。常垫于褥下或用于居丧);苫庐(古代在亲丧中所居之室);苫壤(苫席与土块。指居亲丧中)

(6) 另见 shàn  

常用词组

苫布

基本词义

苫的拼音: shàn  

〈词性:动〉

(1) 编茅盖屋 [thatch with straw mat,tarpaulin,etc.]

刈茅苫鹿屋,插棘护鸡栖。——宋· 陆游《幽居岁莫》

(2) 后泛指用席、布等遮盖东西 [cover]。如:要下雨了,快把麦子苫上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另见 shān  

常用词组

苫布、苫盖、苫席

  拼音  zhěn   注音  ㄓㄣˇ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SPQN  仓颉  DLBU  郑码  FWRD  四角  44912  结构  左右电码  2650  区位  5377  统一码  6795  笔顺  一丨ノ丶丶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枕的拼音:zhěn(ㄓㄣˇ)  

⒈ 躺着时垫在头下的东西:枕头。落(lào   )枕。枕席。

⒉ 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器物上:枕戈待旦。枕藉(纵横相枕而卧)。

⒊ 垫着:枕木(铁路上承受铁轨的横木)。枕腕(写字运笔的一种方法,右手垫在左手上写)。

统一码

枕字UNICODE编码U+6795,10进制: 26517,UTF-32: 00006795,UTF-8: E6 9E 95。

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枕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illow、rest head on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pillo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枕的拼音: zhěn  

(1) (形声。从木。本义:枕头)

(2) 同本义 [pillow]

枕,卧所荐首也。——《说文》

辗转伏枕。——《诗·陈风·泽陂》

险且枕。——《易·坎》。郑注:“木在首曰枕”。 陆绩注:“枕闲碍险害之貌。”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

(3) 又如:枕上之花(比喻女色);枕箱(可作枕头使用的长方形扁箱。出门旅行时放置零物);枕山(谓垫得很高的枕头);枕中术(藏在枕中的秘术);枕中书(珍秘之书)

(4) 枕骨 [occipital bone]

头横骨为枕。——《素问·骨空论》

词性变化

枕的拼音: zhěn  

(1) 枕着 [pillow]

曲肱而枕之。——《论语》

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晋书》

尸骸枕藉。——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枕弓(犹枕戈);枕戈汗马(枕着武器,疾驰战马。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枕石(枕于石头。多指隐居山林);枕甲(枕着铠甲)

(3) 靠近,临 [be near to]

会稽东接于海,南近 诸越,北枕大江。——《汉书·严助传》。

(4) 又如:枕江(临江);枕河(临河);枕水(靠近水边);枕流(靠近水流)

(5) 卧,睡 [sleep]。如:枕月(躺在月光下);枕格(卧于床上;指受酷刑)

常用词组

枕戈待旦、枕戈寝甲、枕骨、枕藉、枕巾、枕块、枕冷衾寒、枕木、枕套、枕头、枕席,枕席儿、枕心

  拼音  kuài   注音  ㄎㄨㄞˋ   繁体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FNWY  仓颉  GDK  郑码  BXGD  四角  45180  结构  左右电码  1040  区位  3173  统一码  5757  笔顺  一丨一フ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块(塊)的拼音:kuài(ㄎㄨㄞˋ)  

⒈ 成疙瘩或成团的东西:土块儿。

⒉ 量词,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一块地。两块糖。

⒊ 量词,用于银币或纸币,等于“圆”:一块钱。

统一码

块字UNICODE编码U+5757,10进制: 22359,UTF-32: 00005757,UTF-8: E5 9D 97。

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块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塊凷墤㙕

汉英互译

agglomeration、block、cake、clump、dollop、loaf、mass、piece、steatite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piece, lump; dolla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块的拼音:

kuài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鬼声。字本作“凷”,是个会意字,表示土块装在筐器之中。后来写作“塊”,变成了形声字,现在简化为“块”。本义:土块)

(2) 同本义 [lump of earth]

凷,墣也。从土,一屈象形。——《说文》。张舜徽注:“凵象盛土之器,而土在其中也。”

凷,坚土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寝苫枕块。——《仪礼·丧服传》。释文:“土也。”

大块噫气。——《庄子·齐物论》

大块禀群生。——《文选 ·张华诗》。注:“谓地也。”

石块丛起则历。——《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块阜(小土丘);块苏(土块和草堆。比喻卑微);块山(土墙)

(4) 成块的东西 [piece;lump;chunk;block]。如:把肉切成块;块子(成块状的形体);块聚(凝结成块)

(5) 郁结的心思 [pented-up]。如:块磊(比喻郁结在胸中的愁闷或气愤)

词性变化

块的拼音:

kuài  

〈词性:量〉

(1) 整体的一部分 [piece;lump;cube]

人运大石一块。——清· 邵长衡《青门剩稿》

(2) 又如:一块布;一块石头;一块煤;一块方糖;一块肥皂;一块冰砖

(3) 中国基本货币单位 [yuan]。如:三块钱

块的拼音:

kuài  

〈词性:形〉

(1) 孤独;孑然 [lonely]

块然独立天地间。——《荀子·性恶》

块然独立,则哀愤两集。——刘琨《答卢谌书》

(2) 又如;块坐(独坐);块然(孤独;安适自得的样子);块独(孤独)

常用词组

块根、块规、块茎、块垒、块煤、块儿、块儿八毛、块体、块头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