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óng gōng jí biàn
注音ㄑㄩㄥˊ ㄍㄨㄥ ㄐ一ˊ ㄅ一ㄢˋ
解释穷:极。形容十分精巧而变化多端。
出处明·无名氏《袁宗道传》:“时复拈笔为制举义,穷工极变。”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
感情穷工极变是中性词。
繁体窮工極變
动物生肖牛,虎,蛇
穷(窮)的拼音:qióng(ㄑㄩㄥˊ)
⒈ 缺乏财物:贫穷。穷苦。穷则思变。
⒉ 处境恶劣:穷困。穷蹙。穷窘。穷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穷而后工(旧时指文人处境穷困,诗就写得好)。
⒊ 达到极点:穷目。穷形尽相。穷兵黩武。
⒋ 完了:穷尽。山穷水尽。日暮途穷。
⒌ 推究到极点:穷物之理。穷追(a.极力追寻;b.尽力紧追)。穷究。
穷字UNICODE编码U+7A77,10进制: 31351,UTF-32: 00007A77,UTF-8: E7 A9 B7。
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窮竆䠻
end、limit、poor、thoroughly
贫、富
原体为形声:从穴、力声
poor, destitute, impoverished
详细解释◎ 穷的拼音:
窮 qióng
〈词性:形〉
(1) (形声。从穴,躬声。躬,身体,身在穴下,很窘困。简化字为会意,力在穴下,有劲使不出。本义:穷尽,完结)
(2) 同本义 [end;limit]
穷,极也。——《说文》
穷,竟也。——《小尔雅·广诂》
横四海兮焉穷?——《楚辞·九歌·云中君》
赤水穷焉。——《山海经·大荒南经》。注:“流极于此山也。”
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吕氏春秋·下贤》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
儒有博学而不穷。——《礼记·儒行》
图穷而匕首见。——《战国策·燕策》
欲穷其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
乐亦无穷。——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理屈词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穷形尽致(比喻说话不留余地,毫无保留);穷师远讨(穷竭兵力进行远征);穷兵屯戍(尽全部兵力驻守边疆);无穷(没有穷尽;没有限度);穷了(穷尽,终止);穷生(尽其生年,终生)
(4) 贫穷,缺乏衣食钱财 [poor;poverty-stricken]
穷,贫也。——《广雅》
分贫,振穷。——《左传·昭公十四年》
至无有者穷。——《荀子·大略》
穷饿无聊。——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穷酸饿醋(穷酸);穷腮乞脸(穷酸相);穷拉拉(形容很穷);穷滴滴(很穷);穷薄(贫穷;穷困);穷暴(贫穷之极);贫穷(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缺乏);穷通显晦(困窘、亨通、显赫、背晦);穷迫(穷困窘迫);穷厮(对贫穷男子的贱称);穷丁(穷汉。贫穷男子);穷鬼;穷日子;穷达(困穷与显达)
(6) 边远的 [out-of-the-way]
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陆游《夜读兵书》
(7) 又如:穷城(历尽边城);穷边(荒僻的边远地区);穷泽(僻远的水乡)
(8) 特指不得志 [not have a successful career]
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可谓穷矣。
(9) 又如:穷人
(10) 小;浅 [small;shallow]。如:穷径(小路);穷流(干涸的河流);穷枝(小枝;末枝);穷波(浅水);穷井(枯井)
(11) 大 [great;big]。如:穷怒(盛怒);穷溟(传说中的大海);穷观(大观)
(12) 高 [high]。如:穷龄(高龄);穷岫(高山);穷高(到达高处);穷陸(高地);穷崖绝谷(高山深谷)
(13) 破旧;破烂 [worn-out]。如:穷破(陈旧残破)
◎ 穷的拼音:
窮 qióng
〈词性:动〉
(1) 寻根究源 [get to the bottom of things]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易·说卦》
(2) 又如:穷径(深入研究经籍);穷本(追究本源);穷微(穷究万物的精微道理)
(3) 揭穿 [expose]
恐事穷且得罪,乃再诣相府。——沈括《梦溪笔谈》
◎ 穷的拼音:
窮 qióng
〈词性:名〉
(1) 终端;终极 [end;limit]
纵欲而不穷,则民心奋而不可说也。——《荀子》
(2) 又如:穷工极巧(极端精巧);穷工极态(极端工巧和富有风致);穷凶(极端凶恶)
(3) 缺陷 [defect]
此其为术,犹有所穷。——陈亮《酌古论·曹公》
(4) 恶人 [villain]
上贤而不穷。——《逸周书》。孔晁注:“穷,谓不肖之人。”
(5) 又如:穷固(谓穷凶顽恶);穷凶极虐(极端凶恶暴虐)
(6) 通“躬( gōng )”。身体 [body]
注:鞠穷如也。——《仪礼·聘礼》
说不行则白道而冥穷。——《荀子·正名》
穷棒子、穷兵黩武、穷不失义、穷愁、穷当益坚、穷冬、穷乏、穷根究底、穷光蛋、穷极无聊、穷家富路、穷诘、穷尽、穷窘、穷究、穷寇、穷寇勿追、穷苦、穷匮、穷困、穷忙、穷目、穷年累月、穷人、穷弱、穷山恶水、穷奢极侈、穷奢极欲、穷酸、穷途、穷途潦倒、穷途落魄、穷途末路、穷乡僻壤、穷形尽相、穷凶极恶、穷原竟委、穷源溯流、穷则思变、穷追不舍
工的拼音:gōng(ㄍㄨㄥ)
⒈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工人。工人阶级。工农联盟。
⒉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工业。工业革命。
⒊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工作。工厂。竣工。
⒋ 工作量:记工。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工。
⒌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工儿。工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工力。
⒍ 细致,精巧:工巧。工整。工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
⒎ 〔工尺(chǐ )〕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
⒏ 善于,长于:工书善画。工于心计。
工字UNICODE编码U+5DE5,10进制: 24037,UTF-32: 00005DE5,UTF-8: E5 B7 A5。
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工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㣉
labour、man-day、project、skill、work、worker
农
象形
labor, work; worker, laborer
详细解释◎ 工的拼音: gōng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2) 同本义 [carpenter's square]
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说文》
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
(3) 工匠;工人。古代对从事各种技艺的劳动者的总称;现代为工人和工人阶级的总称 [craftsman;worker]
凡攻木之工七。——《考工记·总目》
五日工事之式。——《周礼·天官·大宰》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论语·子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唐· 韩愈《师说》
得赵人 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战国策·赵策》
(4) 又如:矿工;临时工;工农联盟;工民(古代从事工艺的人)
(5) 古代特指乐官或乐人 [musicians]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6) 又如:工师(乐师);工瞽(古代乐官)
(7) 古代特指女工 [woman worker]。如:工容(女工和容貌);工德(指妇工)
(8) 官吏;职事 [official;duty]
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剩,便备用,使雕琢文来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荀子·王制》
(9) 又如:工部大堂(工部尚书。大堂:明清时对中央各院、部、司长官的恭维称谓);工正(古官名。主管工艺之事);工师(古代官名。掌管百工);工官(周礼官名。属冬宫。汉代时负责工艺、器械、武器制造等);工尹(官名。掌管百工及官营手工业)
(10) 工夫;技术 [skill]。如:工细楼台(工笔细画的楼台);工伎(技艺方术);工用(技艺和使用);工架(戏曲演员表演时的身段和姿势);做工;唱工
(11) 工地;工作场所 [building;post]。如:工地;工棚
(12) 工程 [engineering]。如:工功(工程);工要(工程重要之处);竣工
(13) 工业 [industry]。如:工商业;工业品;工机(古时指纺织业)
(14) 工作;生产劳动 [work;productive labor]。如:做工;上工;工食(工钱;伙食费);工顾钱(雇佣人所付的工钱);工银(工薪,工金,工钱,工资。均为工作、劳动的报酬)
(15) 工作量 [amount of work]。如:工时
(16) 工日,一人一个正常工作日的劳动量,由一个假设的平均人日构成的一种单位 [manday]。如:这项工程需两千个工
(17) 用于人的姓氏后作为“工程师”的简称 [engineer]。如:张工,李工
(18) 传统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3”。 [note of musical scale]。如:工尺谱
(19) 通“功”
(20) 劳绩,功绩 [feat;achievement]
凡师不工则助牵王车。——《周礼·春官》
(21) 又如:天工(很大的功劳)
(22) 成效 [result;effect]
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韩非子·五蠹》
◎ 工的拼音: gōng
〈词性:形〉
(1) 精巧,精致 [delicate]
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韩愈《进学解》
此非兵力之精,非计之工也。——《战国策·魏策》
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既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邪?——明· 侯方域《马伶传》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宋· 姜夔《扬州慢》
(2) 又如: 工奇(精巧奇特);工捷(精熟敏捷);工楷(工整的楷书);工绮(精致华丽)
◎ 工的拼音: gōng
〈词性:动〉
(1) 擅长;善于 [be good at]
工文学者非所用。——《韩非子·五蠹》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乐府诗集·上山采蘼芜》
宋, 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蔡元培《图画》
(2) 又如:工于心计;工于书画
工本、工笔、工兵、工厂、工场、工潮、工尺、工程、工程兵、工程师、工党、工地、工读、工读学校、工段、工房、工分、工蜂、工夫、工夫茶、工会、工价、工架,功架、工间、工件、工匠、工交、工具、工具书、工具箱、工绝、工竣、工科、工课、工力、工力悉敌、工料、工龄、工农兵学员、工农联盟、工棚、工期、工钱、工巧、工区、工人、工人阶级、工人运动、工日、工伤、工商联、工时、工事、工头、工细、工效、工薪、工休、工序、工业、工业革命、工业国、工业化、工业区、工蚁、工艺、工艺品、工友、工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运、工贼、工致、工种、工装、工资、工字钢、工字梁、工作、工作服、工作量、工作面
极(極)的拼音:jí(ㄐ一ˊ)
⒈ 顶端,最高点,尽头:登极(帝王即位)。登峰造极。
⒉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极地(极圈以内的地区)。极圈。北极。阴极。
⒊ 尽,达到顶点:极力。极目四望。物极必反。
⒋ 最高的,最终的:极点。极限。极端。极致。
⒌ 国际政治中指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和国家集团:多极化趋势。
⒍ 准则:为民立极。
⒎ 疲乏:人极马疲。
⒏ 古同“亟”,急。
⒐ 古同“殛”,杀或罚。
⒑ 副词:表示最高程度:极其。极为(wéi )。
极字UNICODE编码U+6781,10进制: 26497,UTF-32: 00006781,UTF-8: E6 9E 81。
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极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裕極㭲
bally、best、damned、fearfully、mighty、pole、terribly
形声:从木、及声
extreme, utmost, furthest, final
详细解释◎ 极的拼音:
極 jí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2) 同本义 [ridgepole]
極,栋也。——《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
万载宫极。——《汉书·天文志》
有夫妻臣妾登极。——《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
茂初在 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 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后汉书·蔡茂传》
(3) 最高的地位 [highest position]
今以三寸之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史记·留侯世家》
(4) 又如: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5) 特指君位 [throne]
建用皇极。——《书·洪范》
(6) 又如:登极(登君位)
(7) 顶点,最高处;最高最远的处所 [top]
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世说新语·文学》
屋极有窗。——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登峰造极;极巅(山顶端);极至(极度,极顶。顶点);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9) 尽头;极限 [extremity]
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极,指最痛苦的地步。)——《孟子·梁惠王上》
至治之极。——《史记·货殖列传》
(10) 又如:极地(绝处);极界(界限);极际(边际,尽头);极尽(终点,尽头);极则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11) 地球的南北两端 [pole]。如:极流(从地球南北极移向赤道的潮流);极光;极冠。又指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的输入输出端。如:南极;北极;正极;负极
(12) 北极星 [Polaris]
譬众星之环极。——张衡《西京赋》
(13) 又如:极枢(指北极星和天枢星)
(14) 最高准则、标准 [highest norm,highest standard]
莫匪尔极。——《诗·周颂·思文》
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 极的拼音:
極 jí
〈词性:副〉
(1) 最,非常,狠,满 [extremely;exceedingly;oumost;very]
初极狭。——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极为神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极盛于十六世纪。——蔡元培《图画》
(2) 又如:极荷(深深承蒙);极通(很对);极打(狠打,痛打)
◎ 极的拼音:
極 jí
〈词性:动〉
(1) 至,到达 [reach]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柳宗元《永州八记》
(2) 极天际地(直达天边,遍及大地。形容广大无边);极天爬地(用尽一切办法);极明(直至天明);极格(及格。达到标准);极海(至海);极晨(直到次日清晨)
(3) 穷尽,竭尽 [exhaust]
平原远而极目兮。——王粲《登楼赋》
不得极夫游之乐。(极,使尽,使动用法。夫,指示代词,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南极潇湘。——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极力为之。——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4) 极情尽致(感情充沛,神态逼真);极望(尽目所见,放眼远望);极言(尽言无余);极目(穷尽目力,眺望远方)
(5) 深探,穷究 [study deeply]。如:极本穷源(彻底地推究本源);极问(追根问底);极深研几(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
(6) 通“殛”。惩罚,诛杀 [punish]
子之罪大极重。——《庄子·盗跖》。《尔雅·释言》:殛,诛也。言罪大而诛重也。极、殛古字通。
故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故圣人极。——《韩非子·用人》
(7) 又如:极法(极刑。死刑;重刑)
(8) 到达极点 [reach the limit]
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极,至多,最多,动词状语。)——《资治通鉴》
◎ 极的拼音:
極 jí
〈词性:形〉
(1) 最高的、最远的,达到极点的 [extreme]
地势极而南溟深。——王勃《滕王阁赋》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司马迁《报任安书》
极天云一线。——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极塞(遥远荒僻的边塞地区);极处(极高、极远之处);极路(非常遥远的路);极源(远源)。如:极口(满口);极仄(很险的诗韵);极色(黑白两色。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最低,均为无彩色,正好处于两个极端,故称)
(3) 通“亟”。
(4) 急速 [fast]
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书·大诰》
队有急,极发其近者往佐。——《墨子·杂守》
诸侯假之威久而不知极已者殆。——《管子·枢言》
无羽无翼,反复甚极。——《荀子·赋篇》
(5) 又如:极走(急促地奔跑);极言(急忙告诉);极卒(尽快完成)
(6) 着急 [anxiously]。如:极头么花(极头麻花。形容干着急没办法);极切(急切,迫切);极躁(着急)
(7) 儆戒 [respectfully]。如:极戒(儆戒)
(8) 屡次,一再 [repeatedly;again and again]
以极聘于诸侯。——《管子·小匡》
极大、极大值、极地、极点、极度、极端、极峰、极锋、极光、极好、极化、极乐世界、极目、极品、极谱、极期、极其、极区、极圈、极图、极望、极限、极小、极刑、极性、极右、极值、极致、极昼
变(變)的拼音:biàn(ㄅ一ㄢˋ)
⒈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更改:变调。变动。变法。变为。变革。变更。变通(把原定的办法略加改动以适应事实的需要)。变本加厉。变幻无常。
变字UNICODE编码U+53D8,10进制: 21464,UTF-32: 000053D8,UTF-8: E5 8F 98。
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变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變変㜻㣐
become、change
原为形声
change, transform, alter; rebel
详细解释◎ 变的拼音:
變 bi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攴( pū ),孌( luán )声。本义:变化,改变)
(2) 同本义 [transform;change]
变,更也。——《说文》
变,易也。——《小尔雅》
变者,非常也。——《白虎通》
一阖一辟谓之变。——《易·系辞》
病变而药不变。——《吕氏春秋·察今》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不得已,变姓名。——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变文协韵(古文修辞术语。用变换文字或颠倒词序等手段使句子的音调和谐);天气突变;巨变(巨大的变化);变豹(即豹变,指人发迹而富贵);变宫(中国古代七音的一种。即宫的变声,比高宫低半音)
(4) 变通 [be flexible]
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汉· 桓宽《盐铁论》
(5) 发动事变 [rebel;revolt]
待吕氏变而共诛之。——《汉书·高后纪》
(6) 又如:变谋(变乱的图谋);变震(变乱震惊)
◎ 变的拼音:
變 biàn
〈词性:名〉
(1) 事变,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unexpected turn of events]
变遂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哗变(称军队突然叛变);变事(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3) 灾异,异常的自然现象 [catastrophe]
灾异愈甚,天变成形。——《汉书·五行志》
天变不足畏。——《宋史·王安石传》
(4) 又如:变怪(灾变怪异)
变把戏、变本加厉、变产、变成、变电站、变调、变调、变动、变法、变法儿、变革、变格、变更、变工、变故、变卦、变化、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变化无常、变坏、变幻、变幻莫测、变换、变价、变节、变局、变脸、变量、变乱、变卖、变卖典质、变迁、变色、变色龙、变色眼镜、变数、变数器、变速、变速运动、变态、变态心理、变体、变天、变天账、变通、变危为安、变位、变味,变味儿、变戏法、变相、变相、变小、变心、变形、变性、变压、变压、变样,变样儿、变异、变易、变音、变元音、变诈、变徵、变质、变种、变子、变奏、变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