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期期艾艾的意思

àiài

期期艾艾



拼音qī qī ài ài

注音ㄑ一 ㄑ一 ㄞˋ ㄞˋ

解释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

例子感情的激动使我说话期期艾艾了。(茅盾《腐蚀 十月十日》)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口吃。

感情期期艾艾是中性词。

近义支支吾吾

反义油嘴滑舌

英语stammer out(tongue-shy)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qī jī   注音  ㄑ一 ㄐ一   
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ADWE  五笔98  DWEG  仓颉  TCB  郑码  ECQ  四角  47820  结构  左右电码  2601  区位  3858  统一码  671F  笔顺  一丨丨一一一ノ丶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期的拼音:qī(ㄑ一)  

⒈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期。限期。期限。学期。

⒉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期。

⒊ 盼望,希望:期望。期冀。期盼。期待。

⒋ 限度:“征敛无期求索无度”。

⒌ 必,决定:“期死,非勇也”。

⒍ 〔期颐〕指人活到一百岁。

⒎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

其他字义

期的拼音:jī(ㄐ一)  

⒈ 一周年,一整月:期年。期月。期服(古代丧服名,要穿一年)。

统一码

期字UNICODE编码U+671F,10进制: 26399,UTF-32: 0000671F,UTF-8: E6 9C 9F。

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期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㫷其朞稘

汉英互译

a period of time、expect、sheduled time

造字法

形声:从月、其声

English

period of time; date; time lim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期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   )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2) 同本义 [engage]

期,会也。——《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

归妹愆期。——《易·归妹》

若旬虚期于月津。——《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

而不能期月守也。——《礼记·中庸》

叔孙旦而立期焉。——《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与老人期,后何也?——《史记·留侯世家》

与友期行。——《世说新语·方正》

(3) 又

期日中。

期我决斗。——明· 魏禧《大铁椎传》

(4) 又如:期要(约定,预先约定);期期(约定期限);期会(约期集合;预定期限推行政令);期约(约期;约会);期克(严格规定时间);期信(约定的时间);期刻(克期。约定时间)

(5) 会,会合 [meet]

期于司理。——《国语·周语》

言议期命。——《荀子·正论》

几万民之期于市者。——《周礼·司市》

(6) 又如:期话(会晤交谈);期战(会战)

(7) 希望 [hope]

良剑期乎断。——《吕氏春秋·察 今》

(8) 又

不期乎镆铘。

良马期乎千里。

不期骥骜。

百年曰期颐。——《礼记·曲礼》

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方苞《狱中杂记》

(9) 又如:期勖(寄希望、勉励);期寄(期望);期厉(期望勉励);期愿(期望;愿望)

词性变化

期的拼音:   

〈词性:名〉

(1) 预定的时间;选定的日子;期限 [predetermined time;scheduled time]

星辰者,天之期也。——《淮南子·天文》

前期十日。——《周礼·大宰》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惟待死期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临期成此大节。——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五年为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死期至矣。——《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工期(工程的期限);过期(超过期限);约期(约定日期);刑期(服刑的期限);任期(担任职务的法定期限);期契(誓约,约期);期节(时节);期质(寿命);期程(时间;时间和路程)

(3) 机运;机会 [good fortune]。如:期合(机遇);期运(气数;机运);期数(气数;命运)

(4) 时,日;一段时间 [a period of time;stage]。如:婴儿期;青年期;忧虑期;懒散期;更年期;绝经期;进行期;活动期;热退期;出疹期

(5) 极,限度 [limit]

征敛无期。——《吕氏春秋·怀宠》

(6) 又如:期程(行旅的时日路程);期度(限度,法度)

(7) 量词。用于分期的事物 [number]。如:一年出十二期刊物

常用词组

期待、期会、期货、期货市场、期冀、期间、期刊、期考、期满、期末、期末考试、期盼、期票、期求、期望、期限、期中、期中考试

  拼音  qī jī   注音  ㄑ一 ㄐ一   
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ADWE  五笔98  DWEG  仓颉  TCB  郑码  ECQ  四角  47820  结构  左右电码  2601  区位  3858  统一码  671F  笔顺  一丨丨一一一ノ丶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期的拼音:qī(ㄑ一)  

⒈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期。限期。期限。学期。

⒉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期。

⒊ 盼望,希望:期望。期冀。期盼。期待。

⒋ 限度:“征敛无期求索无度”。

⒌ 必,决定:“期死,非勇也”。

⒍ 〔期颐〕指人活到一百岁。

⒎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

其他字义

期的拼音:jī(ㄐ一)  

⒈ 一周年,一整月:期年。期月。期服(古代丧服名,要穿一年)。

统一码

期字UNICODE编码U+671F,10进制: 26399,UTF-32: 0000671F,UTF-8: E6 9C 9F。

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期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㫷其朞稘

汉英互译

a period of time、expect、sheduled time

造字法

形声:从月、其声

English

period of time; date; time lim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期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   )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2) 同本义 [engage]

期,会也。——《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

归妹愆期。——《易·归妹》

若旬虚期于月津。——《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

而不能期月守也。——《礼记·中庸》

叔孙旦而立期焉。——《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与老人期,后何也?——《史记·留侯世家》

与友期行。——《世说新语·方正》

(3) 又

期日中。

期我决斗。——明· 魏禧《大铁椎传》

(4) 又如:期要(约定,预先约定);期期(约定期限);期会(约期集合;预定期限推行政令);期约(约期;约会);期克(严格规定时间);期信(约定的时间);期刻(克期。约定时间)

(5) 会,会合 [meet]

期于司理。——《国语·周语》

言议期命。——《荀子·正论》

几万民之期于市者。——《周礼·司市》

(6) 又如:期话(会晤交谈);期战(会战)

(7) 希望 [hope]

良剑期乎断。——《吕氏春秋·察 今》

(8) 又

不期乎镆铘。

良马期乎千里。

不期骥骜。

百年曰期颐。——《礼记·曲礼》

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方苞《狱中杂记》

(9) 又如:期勖(寄希望、勉励);期寄(期望);期厉(期望勉励);期愿(期望;愿望)

词性变化

期的拼音:   

〈词性:名〉

(1) 预定的时间;选定的日子;期限 [predetermined time;scheduled time]

星辰者,天之期也。——《淮南子·天文》

前期十日。——《周礼·大宰》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惟待死期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临期成此大节。——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五年为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死期至矣。——《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工期(工程的期限);过期(超过期限);约期(约定日期);刑期(服刑的期限);任期(担任职务的法定期限);期契(誓约,约期);期节(时节);期质(寿命);期程(时间;时间和路程)

(3) 机运;机会 [good fortune]。如:期合(机遇);期运(气数;机运);期数(气数;命运)

(4) 时,日;一段时间 [a period of time;stage]。如:婴儿期;青年期;忧虑期;懒散期;更年期;绝经期;进行期;活动期;热退期;出疹期

(5) 极,限度 [limit]

征敛无期。——《吕氏春秋·怀宠》

(6) 又如:期程(行旅的时日路程);期度(限度,法度)

(7) 量词。用于分期的事物 [number]。如:一年出十二期刊物

常用词组

期待、期会、期货、期货市场、期冀、期间、期刊、期考、期满、期末、期末考试、期盼、期票、期求、期望、期限、期中、期中考试

  拼音  ài yì   注音  ㄞˋ 一ˋ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AQU  五笔98  ARU  仓颉  TK  郑码  EOS  四角  44400  结构  上下电码  5337  区位  1612  统一码  827E  笔顺  一丨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艾的拼音:ài(ㄞˋ)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老叶制成绒,供针灸用:艾子。艾蒿。艾绒。

⒉ 年老的,也指老年人:耆艾。

⒊ 止,绝:方兴未艾。

⒋ 美好:少(shào   )艾(年轻美好的女子)。

⒌ 姓。

其他字义

艾的拼音:yì(一ˋ)  

⒈ 治理。[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仅指悔恨。

统一码

艾字UNICODE编码U+827E,10进制: 33406,UTF-32: 0000827E,UTF-8: E8 89 BE。

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艾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rgy wormwood、end、stop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artemisia, mugwort; transl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艾的拼音: ài  

〈词性:名〉

(1) (形声。本义:草名)

(2) 即艾蒿 [Argy wormwood;mugwort wormwood]。一种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Artemisia argyi ),叶制成艾绒,供针灸用

艾,冰台也。——《说文》

削冰令圆举以向日,干艾于后,承其景则得火,故曰冰台。——《博物志》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王风·采葛》

求三年之艾也。——《孟子》。

(3) 又如:艾人(用艾草结成的草人。旧俗在端午节以艾人悬挂于门上,可以避邪除毒)

(4) 老年,对老年人的敬称 [the old]

有幼、壮、艾之期。——刘禹锡《送鸿举师游江南引》

五十曰艾,服官政。——《礼记》。郑玄注:“艾,老也。”

搜索稚与艾,惟存跛无目。——梅尧臣《田家语》。

(5) 又如:艾老(五十岁以上的老人)

(6) 漂亮的人 [handsome man;pretty girl;beanlty]

国君好艾(此指男色),大夫殆。——《国语·晋语》

积得些金帛,娶了些娇艾。——《桃花扇》。

(7) 又如:艾色(美丽;漂亮。多指女色)

(8) 小人 [person of low position]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离骚》

(9) 姓

词性变化

艾的拼音: ài  

〈词性:形〉

(1) 老 [old]

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左传·定公十四年》。

(2) 又如:艾孀(老寡妇);艾孀(老公猪)

(3) 艾草的颜色。即苍白色或绿色 [pale]

赐驳犀具剑、佩刀、紫艾绶、玉玦各一。——《后汉书·冯鲂传》。

(4) 又如:艾绶(绿色的印绶);艾孀(年老的寡妇)

艾的拼音: ài  

〈词性:动〉

(1) 终止,断绝 [end;stop]

夜如何其?夜未艾。——《诗·小雅·庭燎》

一旦运穷福艾。——明· 刘基《苦斋记》。

(2) 又如:艾命(舍弃生命);艾艾(说话结结巴巴。形容口吃的样子);方兴未艾(正在发展,一时不会停止)

(3) 另见   

  拼音  ài yì   注音  ㄞˋ 一ˋ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AQU  五笔98  ARU  仓颉  TK  郑码  EOS  四角  44400  结构  上下电码  5337  区位  1612  统一码  827E  笔顺  一丨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艾的拼音:ài(ㄞˋ)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老叶制成绒,供针灸用:艾子。艾蒿。艾绒。

⒉ 年老的,也指老年人:耆艾。

⒊ 止,绝:方兴未艾。

⒋ 美好:少(shào   )艾(年轻美好的女子)。

⒌ 姓。

其他字义

艾的拼音:yì(一ˋ)  

⒈ 治理。[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仅指悔恨。

统一码

艾字UNICODE编码U+827E,10进制: 33406,UTF-32: 0000827E,UTF-8: E8 89 BE。

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艾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rgy wormwood、end、stop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artemisia, mugwort; transl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艾的拼音: ài  

〈词性:名〉

(1) (形声。本义:草名)

(2) 即艾蒿 [Argy wormwood;mugwort wormwood]。一种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Artemisia argyi ),叶制成艾绒,供针灸用

艾,冰台也。——《说文》

削冰令圆举以向日,干艾于后,承其景则得火,故曰冰台。——《博物志》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王风·采葛》

求三年之艾也。——《孟子》。

(3) 又如:艾人(用艾草结成的草人。旧俗在端午节以艾人悬挂于门上,可以避邪除毒)

(4) 老年,对老年人的敬称 [the old]

有幼、壮、艾之期。——刘禹锡《送鸿举师游江南引》

五十曰艾,服官政。——《礼记》。郑玄注:“艾,老也。”

搜索稚与艾,惟存跛无目。——梅尧臣《田家语》。

(5) 又如:艾老(五十岁以上的老人)

(6) 漂亮的人 [handsome man;pretty girl;beanlty]

国君好艾(此指男色),大夫殆。——《国语·晋语》

积得些金帛,娶了些娇艾。——《桃花扇》。

(7) 又如:艾色(美丽;漂亮。多指女色)

(8) 小人 [person of low position]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离骚》

(9) 姓

词性变化

艾的拼音: ài  

〈词性:形〉

(1) 老 [old]

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左传·定公十四年》。

(2) 又如:艾孀(老寡妇);艾孀(老公猪)

(3) 艾草的颜色。即苍白色或绿色 [pale]

赐驳犀具剑、佩刀、紫艾绶、玉玦各一。——《后汉书·冯鲂传》。

(4) 又如:艾绶(绿色的印绶);艾孀(年老的寡妇)

艾的拼音: ài  

〈词性:动〉

(1) 终止,断绝 [end;stop]

夜如何其?夜未艾。——《诗·小雅·庭燎》

一旦运穷福艾。——明· 刘基《苦斋记》。

(2) 又如:艾命(舍弃生命);艾艾(说话结结巴巴。形容口吃的样子);方兴未艾(正在发展,一时不会停止)

(3) 另见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