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秋荼密网的意思

qiūwǎng

秋荼密网



拼音qiū tú mì wǎng

注音ㄑ一ㄡ ㄊㄨˊ ㄇ一ˋ ㄨㄤˇ

解释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出处汉 桓宽《盐铁论 刑德》:“昔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

例子秦王朝的秋荼密网仍无济于事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秋荼密网是贬义词。

繁体秌荼密網

近义严刑峻法

英语the various criminal laws and statute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qiū   注音  ㄑ一ㄡ   
部首  禾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TOY  仓颉  HDF  郑码  MFUO  四角  29980  结构  左右电码  4428  区位  3979  统一码  79CB  笔顺  ノ一丨ノ丶丶ノ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秋(鞦)的拼音:qiū(ㄑ一ㄡ)  

⒈ 一年的第三季:秋季。秋景。秋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秋波(喻美女的眼睛)。三秋(a.指秋收、秋耕、秋播;b.指三年)。秋高气爽。

⒉ 庄稼成熟的时期:麦秋。

⒊ 指一年:千秋万代。

⒋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

⒌ 姓。

⒍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

统一码

秋字UNICODE编码U+79CB,10进制: 31179,UTF-32: 000079CB,UTF-8: E7 A7 8B。

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秋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鞦穐龝

汉英互译

autumn、harvest time、year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autumn, fall; yea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秋的拼音:

秌、穐 qiū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2) 同本义 [harvest;mature]

秋,禾谷熟也。——《说文》

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尔雅》

秋者,少阴之选也。——《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

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月令章句》

处处田畴尽有秋。——宋· 范成大《颜桥道中》

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赵树理《福贵》

(3) 又如: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秋麦(成熟的禾稼);秋禾(秋熟的谷物);秋成(指秋天成熟的庄稼);秋苗(也称秋税。官府征收的秋熟谷物赋税);秋实(秋季成熟的谷物及果实);秋登(秋季谷物成熟)

(4) 秋季 [autumn]。四季中的第三季,即八月、九月和十月这三个月

秋以为期。——《诗·卫风·氓》

发迹入四明,梯空上秋旻。——韩愈《送惠师》

(5) 又如:秋场(秋试。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每三年的秋季,在各省省城举行乡试,中试者为举人);秋狝冬狩(秋天打猎称“秋狝”,冬天打猎叫“冬狩”);秋粮(秋季征收的田赋);秋荐(秋场);秋零(秋气肃杀,景物凋零);秋叶(秋天的落叶);秋严(秋气肃杀);秋黄(草木至秋而枯黄,亦指秋天枯黄的草木)

(6) 年 [year]

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将传于王。”——《史记》

(7) 指某一时期、某一时刻 [period of time]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效命之秋。——《史记·魏公子列传》

不问之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8) 又如:千秋(很长久的时间);秋丁(旧时农历八月第一个丁日是祭祀孔子的日子)

(9) 姓

词性变化

秋的拼音: qiū  

〈词性:形〉

(1) 悲愁 [sad]

秋之为言愁也。——《礼记·乡饮酒义》

(2) 又如:秋士(愁士,不得意的士子)

(3) 奔腾的样子 [gallopping]。如:秋秋(飞舞、奔腾的样子)

(4) 喻容颜衰老 [old and feeble]

胡未灭,鬓先秋。——陆游《诉衷情》

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颜。——李白《春日独酌》

(5) 又如:秋娘(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秋眉(衰白眉毛);秋鬓(衰白的鬓发);秋颜(衰老的容颜)

(6) 在五行中属金,方位属西方,在乐为商,在色为白 [west]。如:秋方(西方);秋官(传说中五官之一,属白云,掌五行之金);秋陆(指西方)

(7) 古以五色、五行配四时,秋为金,其色白,故指白色 [white]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李白《古诗五十九首》

(8) 又如:秋容(指白海棠);秋鬓(苍白的鬓发);秋霜(喻白发);秋糯(雪白的糯米);秋练(洁白的丝绢)

(9) 秋主肃杀,古因称与律令刑狱有关之事为秋 [legal]。如:秋曹(刑部的别称);秋宪(指司法、监察官员及官署;刑法)

常用词组

秋播、秋菜、秋分、秋风、秋风过耳、秋风扫落叶、秋高气爽、秋耕、秋灌、秋海棠、秋毫、秋毫无犯、秋后算帐、秋季、秋景、秋老虎、秋凉、秋粮、秋令、秋娘、秋千、秋色、秋试、秋审、秋收、秋收起义、秋熟、秋霜、秋水、秋天、秋闱、秋汛、秋征

  拼音    注音  ㄊㄨˊ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86  AWTU  五笔98  AWGS  仓颉  TOMD  郑码  EOMF  四角  44904  结构  上下电码  5442  区位  6117  统一码  837C  笔顺  一丨丨ノ丶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荼的拼音:tú(ㄊㄨˊ)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荼毒(“荼”是苦菜,“毒”指毒虫毒蛇之类,喻毒害,如“荼荼生灵”)。

⒉ 古书上指茅草的白花:如火如荼。

⒊ 古同“涂”,涂炭。

统一码

荼字UNICODE编码U+837C,10进制: 33660,UTF-32: 0000837C,UTF-8: E8 8D BC。

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荼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艹、余声

English

bitter vegetab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荼的拼音: shū  

〈词性:名〉

玉板,古朝会时所执 [jade tablet]

天子御珽,诸侯御荼,大夫服笏,礼也。——《荀子·大略》

词性变化

荼的拼音: shū  

〈词性:形〉

(1) 通“舒”。舒缓 [leisurely]。如:荼缓(舒缓)

(2) 另见   

基本词义

荼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余声。本义:一种苦菜)

(2) 同本义。苣菜属和莴苣属植物 [a bitter edible plant]

荼,苦菜。——《尔雅·释草》

谁谓荼苦?——《诗·邶风·谷风》。传:“荼,苦菜也。”

(3) 又如:荼蓼(荼是苦菜,蓼是辛菜。皆是秽草。也用以形容处境的艰辛);荼荠(荼、荠皆菜名。荼味苦,荠味甘,因以“荼荠”喻小人与君子)

(4) 白色 [white]

荼首之孙。——《管子》

(5) 刘绩补注:“荼首,白首也。”

(6) 茅草、芦苇之类的小白花 [the white flower of congongrass,reeds,etc.]。如:荼火(形容军容壮盛。荼是白色茅花,火是红色,此指白、红相间的戎装。今以“如火如荼”形容声势盛大);荼首(发白如茅花。喻白发老人);荼白(如荼之白色);荼锦(荼茅草的白花)

(7) 杂草 [weed]

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诗·周颂》

(8) 用同“涂”。烂泥。比喻苦难 [mud]。如:荼苦(艰苦;苦楚);荼毒生灵(荼毒生民。残害人民);荼棘(比喻遭遇极坏);荼酷(惨重的苦难)

(9) 通“涂” [mud]

况在秦陇荼炭之余,直是老臣尽效之会。——《魏书·卢水胡沮渠蒙逊传》

天子悼兆民之荼炭。——东魏《敬史君碑》

(10) 又如:荼炭(比喻极度痛苦。通“涂炭”)

词性变化

荼的拼音:   

〈词性:动〉

(1) 借 [borrow]

荼,借也。——《广雅》。王念孙疏证:“荼盖赊之借字,赊荼古音相近。”

(2) 另见 shū  

常用词组

荼毒、荼毗

  拼音    注音  ㄇ一ˋ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PNTM  仓颉  JPHU  郑码  WDML  四角  30772  结构  上下电码  1378  区位  3560  统一码  5BC6  笔顺  丶丶フ丶フ丶ノ丶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密的拼音:mì(ㄇ一ˋ)  

⒈ 稠,空隙小,与“稀”、“疏”相对:紧密。稠密。茂密。严密。密封。密布。密集。密匝匝。密锣紧鼓(喻正式活动前的积极而紧张的准备,亦作“紧锣密鼓”)。

⒉ 关系近,感情好:密友。密亲。

⒊ 不公开,不公开的事物:秘密。保密。密谋。密电。密报。密使。密信。密诏。密旨。密探。

⒋ 精致,细致:精密。细密。致密。密实(细密结实)。

⒌ 姓。

统一码

密字UNICODE编码U+5BC6,10进制: 23494,UTF-32: 00005BC6,UTF-8: E5 AF 86。

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密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䀄宓宻

汉英互译

close、dense、intimate、meticulous、secret、thick

相关字词

稀、疏

造字法

形声:从山、宓声

English

dense, thick, close; intim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密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山,宓(   )声。本义:形状象堂屋的山)

(2) 同本义(意思是山多) [hill resembling a hall]

密,山如堂者。——《说文》

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尸子》

(3) 隐蔽的地方 [concealed place]

不窥密。——《礼记·少仪》。注:“隐曲处也。”

(4) 姓

词性变化

密的拼音:   

〈词性:形〉

(1) 假借为“比”。稠密;多 [dense;close;numerous]

密,稠 也,疏之对也。——《增韵》

密云不雨。——《易·小畜卦》

加密石焉。——《国语·晋语八》

以陈楚之密迩于 楚。——《左传·文公十七年》

密布字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则无态。——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2) 又如:文理有疏密;斫直删密;密札札,密匝匝(严实稠密的样子);密茂(茂密);密茫茫(繁茂密集无边无际的样子);密茸茸(密集丛生的样子);密丛丛(茂盛丛集的样子)

(3) 亲密(强调关系上的亲近) [close;intimate]

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昵交密友,亦不半在。——陆机《叹逝赋序》

(4) 又如:密近(帝王左右亲近信用的人);密坐(靠近而坐,形容关系亲密)

(5) 秘密的,隐密的,慎密的 [secret]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宣和殿荔枝》

密通洞庭。——唐· 李朝威《柳毅传》

密奏请皇上。——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宦人密侍;出密诏示之;荣禄密谋;奉有密诏;密章(秘密奏章);密启(秘密的书画);密揭(秘密的奏疏式文告);密幄(密室);密诏(秘密的诏书)

(7) 紧密 [lose together]

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8) 通“谧”。安宁;安定;安静 [stable;quiet]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诗·周颂·昊天有成命》

密,静也。——《尔雅·释诂》

四海遏密八音。——《书·舜典》。传:“密,静也。”

止旅乃密。——《诗·大雅·公刘》

京室密清。——《文选·张衡·东京赋》

(9) 又如:密如(安定的样子);密清(安静洁净)

(10) 深;幽深 [deep]。如:密恩(深恩);密深(深切);密款(内心的真诚)

(11) 严密 [precise;well-conceived]

古之为国者,甚虑敌深,其防患密。——辛弃疾《美芹十论》

刘桢壮而不密。—— 曹丕《典论论文》

凡道必周密。——《管子·内业》

(12) 又如:密心(精细的用心);密巧(精细,纤巧);密石(纹理细密的石料);密要(精密准确);密科(繁苛的法律条文)

(13) 通“默”。不语 [tacit;silent]

公密而不应。——《庄子·达生》

密的拼音:   

〈词性:动〉

(1) 接近 [approach;be close to]

以敝邑介在东表,密迩仇雠,寡君将君是望。——《左传·襄公三年》

(2) 封闭,闭藏 [seal;close down]。如:密固(密封严实);密迹(匿迹,不露形迹);密椟(密藏于匣子中)

常用词组

密报、密闭、密闭、密布、密电、密度、密而不宣、密封、密缝、密集、密集、密件、密林、密令、密麻麻、密码、密密、密密层层、密密匝匝、密谋、密排、密切、密切、密商、密使、密室、密实、密谈、密探、密文、密西西比、密友、密语、密约、密诏、密植、密致

  拼音  wǎng   注音  ㄨㄤˇ   繁体    
部首  冂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MQQI  五笔98  MRRI  仓颉  BKK  郑码  LDOO  四角  77220  结构  上三包围电码  4986  区位  4588  统一码  7F51  笔顺  丨フノ丶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网(網)的拼音:wǎng(ㄨㄤˇ)  

⒈ 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的器具:鱼网。网罗。网开一面(喻用宽大的态度来对待)。网漏吞舟(喻法令太宽,使坏人漏网)。

⒉ 形状像网的东西:电网。发网。

⒊ 像网一样的纵横交错的组织或系统:网点。通信网。天罗地网。

⒋ 用网捕捉:网到一条大鱼。

⒌ 像网似的笼罩着:眼睛里网着红丝。

统一码

网字UNICODE编码U+7F51,10进制: 32593,UTF-32: 00007F51,UTF-8: E7 BD 91。

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罓罒䋄䋞

汉英互译

meshwork、net、netting、toil、web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net; network; KangXi radical 122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网的拼音:

wǎng  

〈词性:名〉

(1) (象形。“网”捕鸟兽的叫“网”,捕鱼的叫罟。笼统地说,两字没有不同。本义:捕鱼鳖鸟兽的工具)

(2) 同本义 [net]

网,庖牺所结绳以渔。——《说文》

网,谓之罟。——《广雅》

网疏则兽失。——《盐铁论·刑德》

(3) 又如:鱼网(捕鱼用的网);网户(渔家);网密(网目细密);网丝(蜘蛛网);网虫(指蜘蛛);网罛(捕鱼之网);网罭9(鱼网)

(4) 泛指多孔而状如网的东西 [sth.resembling net]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珠网任从灰。——唐· 张仲素《燕子楼》

(5) 又如:网户(刻有方格的窗户);乒乓球网;雷达网;无线电通讯网;法网;电网;网儿(拢头发的网状头巾)

(6) 喻指法律,法令 [law]

网,法网。——《正字通》

天之降网,维其优矣。——《诗·大雅·瞻仰》

(7) 又如:网密(比喻法令严密);网禁(法令);网辟(指律令);网墨(法度刑律)

(8) 指周密的组织或系统 [system]。如:关系网;统治网

词性变化

网的拼音:

wǎng  

〈词性:动〉

(1) 用网捕鱼 [net]

有村氓数十家,俱网罟为业。——《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

(2) 又如:网了一条鱼;网利(给自己捞好处)

(3) 比喻笼罩 [envelop;shroud]。如:网夕阳(夕阳笼罩)

(4) 搜罗;收容 [gather-together]

则不能以非功网上利。——《商君书·赏利》

又起广乐园,多萃名倡巨贾以网大利,有司莫敢忤。——《续资治通鉴》

常用词组

网捕、网袋、网点、网兜、网格、网开三面、网篮、网漏吞舟、网罗、网络、网膜、网屏、网球、网坛、网眼,网眼儿、网罩、网住

秋荼密网: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