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鹊垒巢鸠的意思

quèlěicháojiū

鹊垒巢鸠



拼音què lěi cháo jiū

注音ㄑㄩㄝˋ ㄌㄟˇ ㄔㄠˊ ㄐ一ㄡ

解释同“鹊巢鸠居”。

出处清·李渔《慎鸾交·贿篾》:“有甚仇,无端暗把机锋构,硬将人排挤,叫把鹊垒巢鸠。”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鹊垒巢鸠是中性词。

繁体鵲壘巢鳩

近义鹊巢鸠据、鹊巢鸠占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què   注音  ㄑㄩㄝˋ   繁体    
部首  鸟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AJQG  仓颉  TAPYM  郑码  EAKR  四角  47627  结构  左右电码  7717  区位  4021  统一码  9E4A  笔顺  一丨丨一丨フ一一ノフ丶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鹊(鵲)的拼音:què(ㄑㄩㄝˋ)  

⒈ 指喜鹊鸟。民间传说听见它叫将有喜事来临。简称“鹊”,如“鹊报”(指喜鹊报喜),“鹊起”(喻兴起,崛起),“鹊桥”。

统一码

鹊字UNICODE编码U+9E4A,10进制: 40522,UTF-32: 00009E4A,UTF-8: E9 B9 8A。

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鹊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鵲䧿

汉英互译

magpie

造字法

形声:从鸟、昔声

English

magpie; Pica species (variou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鹊的拼音:

què  

〈词性:名〉

(1) (形声。从鸟,昔声。字本从隹,隶变作鸟。见《说文》“舃”字注。本义:喜鹊)

(2) 同本义 [magpie]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召南·鹊巢》

鹊始巢。——《礼记·月令·季冬》

明月别枝惊鹊。——宋· 辛弃疾《西江月》诗

(3) 鸦科的鹊属和若干其他属的许多鸟之一,它与松鸦亲缘关系密切,但有一长而分等级的尾,体羽通常为黑色和白色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召南》

(4) 又如:红嘴蓝鹊;鹊音(好消息);鹊报(喜鹊报喜。旧俗以闻鹊声为喜兆);鹊噪(鹊声喧闹。旧俗认为是一种喜兆);鹊喜(鹊噪报喜。旧俗以鹊噪为喜兆)

(5) 姓

常用词组

鹊巢鸠占、鹊起、鹊桥

  拼音  lěi   注音  ㄌㄟˇ   繁体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CCCF  仓颉  IIIG  郑码  ZSZB  四角  23104  结构  上下电码  1093  区位  3261  叠字  三叠字统一码  5792  笔顺  フ丶フ丶フ丶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垒(壘)的拼音:lěi(ㄌㄟˇ)  

⒈ 古代军中作防守用的墙壁:堡垒。营垒。对垒。

⒉ 砌:垒墙。

统一码

垒字UNICODE编码U+5792,10进制: 22418,UTF-32: 00005792,UTF-8: E5 9E 92。

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壘塁壨㙼

汉英互译

base、rampart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rampart, military wal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垒的拼音:

lěi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畾(雷)声。本义:军壁,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

(2) 同本义 [rampart]

垒,军壁也。——《说文》

四郊多垒。——《礼记·曲礼上》

营军之垒舍。——《周礼·夏官·量人》

因垒而降。——《左传·僖公十九年》

摩垒而还。——《左传·宣公十二年》

于城内更筑坚垒。——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故垒西边。——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又如:垒培(军营中的围墙等防御工事);垒尉(官名。掌理警卫营堡、缉捕盗贼的武官);垒和(军营的大门);垒口(营垒的入口);垒舍(犹营房);深沟高垒;两军对垒

(4) 棒球内场的一个垒 [base in baseball]。如:在第一垒被杀出局

词性变化

垒的拼音:

lěi  

〈词性:动〉

(1) 把砖、石等重叠砌起来 [build by piling bricks,clay,stones,etc.]

请深垒固军。——《左传·文公十二年》

(2) 又如:垒城(筑垒近大城叫垒城);垒垒(相叠重沓的样子);垒断(堵截住);垒块(积石。比喻胸中郁积的不平之气);垒垒(一堆一堆地丛列着);垒堆(堆积;拥挤)

(3) 通“纍”。捆绑 [bind;tie;bundle up]

甲不解壘,兵不解翳。——《管子·小匡》

氐羌之虏也。不憂其壘也。——《荀子·大略》

常用词组

垒块、垒球、垒障

  拼音  cháo   注音  ㄔㄠˊ   
部首  巛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VJSU  仓颉  VVWD  郑码  ZDKF  四角  22904  结构  上下电码  1560  区位  1918  统一码  5DE2  笔顺  フフフ丨フ一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巢的拼音:cháo(ㄔㄠˊ)  

⒈ 鸟搭的窝,亦指蜂、蚁等动物的窝;借指敌人或盗贼的藏身之所:鸟巢。蜂巢。巢窟。匪巢。巢穴。

⒉ 姓。

统一码

巢字UNICODE编码U+5DE2,10进制: 24034,UTF-32: 00005DE2,UTF-8: E5 B7 A2。

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巢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漅巣窼

汉英互译

nest、den of robbers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nest, living quarter in tre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巢的拼音: cháo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下边是树木,木上是三只鸟和鸟窝。合起来表示鸟栖于树窝上。本义:鸟窝)

(2) 同本义 [birds' nests]

巢,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说文》

鸟之所乳谓之巢。——《小尔雅》

夏则居橧巢。——《孔子家语·问礼》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召南·鹊巢》

(3) 又泛指其他动 物的巢穴 [nest]

长安城南有鼠衔黄蒿、柏叶,上民冢柏及榆树上为巢。——《汉书·五行志》

(4) 又泛指蜂、蚁、兽的窝。如:巢车(古代的一种兵车。用以瞭望敌军。车上有用辘轳升降的瞭望台,人在台中,如鸟在巢,故名);巢聚(谓聚集在巢穴中)

(5) 古人住的巢穴 [house]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韩非子·五蠹》

(6) 敌人或盗贼盘踞的地方 [den]。如:巢窠(盘踞之地);巢薮(指盗匪或敌人盘踞之地)

(7) 姓

词性变化

巢的拼音: cháo  

〈词性:动〉

(1) 筑巢 [build nest]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楚辞·屈原·涉江》

(2) 又如:巢幕(筑巢于帷幕之上。喻处境危险)

(3) 居住;栖息 [dwell]。如:巢居子(泛指隐士);巢栖(指隐居)

常用词组

巢毁卵破、巢窟、巢穴

  拼音  jiū   注音  ㄐ一ㄡ   繁体    
部首  鸟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VQYG  五笔98  VQGG  仓颉  KNPYM  郑码  QYRZ  四角  47027  结构  左右电码  7682  区位  8015  统一码  9E20  笔顺  ノフノフ丶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鸠(鳩)的拼音:jiū(ㄐ一ㄡ)  

⒈ 鸟,鸠鸽科部分种类的统称:鸠形鹄面(形容人因饥饿而很瘦的样子)。鸠杖(古代头上刻有鸠形之杖,年始七十者,由政府授给)。

⒉ 聚集:鸠合(亦作“纠合”)。鸠集(亦作“纠集”)。

统一码

鸠字UNICODE编码U+9E20,10进制: 40480,UTF-32: 00009E20,UTF-8: E9 B8 A0。

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鸠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鳩勼䧱䲥

汉英互译

cooer

造字法

形声:从鸟、九声

English

pigeon; collect, assemb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鸠的拼音:

jiū  

〈词性:名〉

(1) (形声。从鸟,九声。本义:鸟名)

(2) 鸠鸽科的鸟的泛称 [dove]

鸠,鹘鸠也。——《说文》

维鸠居之。——《诗·召南·鹊巢》

维鸠盈之。

维鸠方之。

(3) 有“雉鸠”(普通单称鸠)、“祝鸠”、“斑鸠”等,古时说有五种鸠:祝鸠、鸤鸠、爽鸠、雎鸠、鹘鸠,祝鸠和鹘鸠是鸠类,鸤鸠是攀禽类的布谷,爽鸠是鹰类,雎鸠是鹗类。如:鸠鸩(喻指专门诬陷好人的人);鸠杖(刻有鸠形的杖);鸠夺鹊巢(鸠性拙,不善筑巢,往往等鹊筑好巢后夺为己有。常喻指强占他人的地方)

(4) 一种行于沙中的运载工具 [animal-draw vehicle]

水用舟,陆用车,涂用楯,沙用鸠,山用欙。——《吕氏春秋》

(5) 姓

词性变化

鸠的拼音:

jiū  

〈词性:动〉

(1) 聚集,使聚在一起 [gather together]

鸠,聚也。——《尔雅》

共工方鸠僝功。——《书·尧典》。传:“聚也。”

以鸠其民。——《左传·隐公八年》

鸠宗族僮奴。——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鸠工(招集劳工);鸠民(聚集安定百姓);鸠率(聚合率合);鸠采(搜集);鸠聚(聚集)

(3) 使安定 [stabilize]

若鸠楚竟,敢不听命?——《左传·定公四年》

内抚凋残,外鸠离散。——三国魏· 张既《答文帝问苏则》

(4) 通“究”。度量;计算 [measure]

度三林,鸠薮泽。——《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常用词组

鸠雏、鸠合、鸠集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