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ǎng mèi yǐn lǐng
注音ㄖㄤˇ ㄇㄟˋ 一ㄣˇ ㄌ一ㄥˇ
解释揎袖捋臂,伸长头颈。形容激奋盼望貌。
出处宋·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天下学士有志于圣人者,莫不攘袂引领,愿受指教,听教诲。”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感情攘袂引领是中性词。
繁体攘袂引領
近义翘足引领、翘首引领
动物生肖牛,虎,蛇
攘的拼音:rǎng(ㄖㄤˇ)
⒈ 侵夺,偷窃:攘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耳父攘攘,而子证之”)。攘夺。攘窃。攘善(掠人之美)。
⒉ 推,排斥:攘斥。攘除。攘夷(抵御外国侵略)。
⒊ 烦乱:攘攘(纷乱)。扰攘。
⒋ 捋:攘袂。攘臂。
攘字UNICODE编码U+6518,10进制: 25880,UTF-32: 00006518,UTF-8: E6 94 98。
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攘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讓
形声:从扌、襄声
seize, take by force; repel
详细解释◎ 攘的拼音: rǎ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襄( xiāng )声。本义:推让,退让)
(2) 同本义 [politely and modestly decline;make a concession;give in]
攘,推也。——《说文》。谓推手使前拱揖之容也,字亦作儴。
左右攘辟。——《礼记·曲礼上》
小子何敢攘焉。——《史记·太史公自序》
随流而攘。——《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却退也。”
盛揖攘之容。——《汉书·礼乐志》
合于尧之克攘。——《汉书·艺文志》
(3) 排斥,努力消去 [reject]
攘,除也。——《广韵》
攘夷狄。——《公羊传·僖公四年》
反离谤而见攘。——《楚辞·七谏·沈江》
攘白翟之地。——《国语·齐语》
攘弃仁义。——《庄子·胠箧》
(4) 又如:攘斥(排斥;驱除);攘抑(排除抑止);攘患(排除祸患);攘贪(排除贪欲);攘讨(驱除讨伐);攘却(驱除);攘夷(攘狄。抗拒异族入侵);攘狱(拒捕)
(5) 止 [stop]
既从竖而横构,亦风除而雨攘。——南朝梁· 沈约《郊居赋》
(6) 侵略 [invade]
诸侯暴乱,擅相攘伐。——《庄子·渔父》
南夷相攘。——《汉书·严助传》。注:“谓相侵夺也。”
(7) 又如:攘伐(侵夺交战);攘肌及骨(比喻侵及腹地);攘争(争夺);攘服(征服);攘杀(掠夺毁坏);攘掊(掠夺搜括);攘略(侵夺);攘剽(掠夺)
(8) 偷,盗窃 [steal]
请损之,丹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孟子·滕文公下》
(9) 又如:攘盗(攘窃,盗窃,抢夺);攘鸡(偷鸡);攘取(窃取;夺取)
(10) 破坏安宁;骚动 [disturb]
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庄子·外物》
(11) 又如:攘扰(扰乱);攘攘熙熙(喧嚷纷杂貌);攘攘劳劳(忙乱辛劳);攘乱(扰乱)
(12) 捋起 [袖子] [push up]
冯妇攘臂下车。——《孟子·尽心下》
攘袖见素手。——魏· 曹植《美女篇》
(13) 又如:攘襟(攘衽。揭起衣襟);攘袖(卷起衣袖);攘袪(攘袂。捋上衣袖);攘肱(攘臂);攘卷(捋袖举拳);攘手(攘臂)
(14) 夺 [snatch]
自幼时每争攘饮食。——《金史》
(15) 容忍 [tolerate]
忍尤而攘垢。——《楚辞·离骚》
(16) 又如:攘诟(容忍耻辱)
攘臂、攘除、攘夺、攘袂、攘攘、攘往熙来、攘为己有
袂的拼音:mèi(ㄇㄟˋ)
⒈ 衣袖,袖口:张袂(张开衣袖)。联袂(手拉着手,结伴)。分袂(离别)。
袂字UNICODE编码U+8882,10进制: 34946,UTF-32: 00008882,UTF-8: E8 A2 82。
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袂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褹
sleeves
详细解释◎ 袂的拼音: mèi
〈词性:名〉
(1) (形声。从衣,夬( guài )声。本义:衣袖) 同本义 [sleeve]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楚辞·九歌湘夫人》
攘袂群起。——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袂接肩摩(形容人多);袂云汗雨(极言行人之多);袂裾(襟袖)
引的拼音:yǐn(一ㄣˇ)
⒈ 拉,伸:引力。引颈。引而不发。引吭高歌。
⒉ 领,招来:引见。引子。引言。引导。引荐。抛砖引玉。
⒊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
⒋ 退却:引退。引避。
⒌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⒍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引(出殡)。
引字UNICODE编码U+5F15,10进制: 24341,UTF-32: 00005F15,UTF-8: E5 BC 95。
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引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㧈廴靷
casue、cite、lead、leave、lure、make、quote、stretch
to pull, draw out, attract; to stretch
详细解释◎ 引的拼音: yǐn
〈词性:动〉
(1)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2) 同本义 [draw a bow]
引,开弓也。——《说文》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引弓而射。——《淮南子·说林训》
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战国策·楚策》
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史记·匈奴列传》
丁壮者,引弦而战。——《淮南子·人间训》
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引手(引箭手);引弓(拉弓);引满(拉弓至满)
(4) 拉,牵挽 [draw]
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吕氏春秋·察今》
引相如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引车避匿。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之),拉他(表示好感)。——《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引日(拉转日轮);引手(拉回手);引曳(牵拉)
(6) 延长;延续 [lengthen;continue]
子子孙孙,忽替引之。——《诗·小雅·楚茨》
(7) 又如:引日(拖延时日);引年(延长年寿);引时(迁延时日)
(8) 伸着 [stretch]
引首顾曰。——马中锡《中山狼传》
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新唐书·卓行传·甄济》
(9) 又如:引首(伸长头颈,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引手(伸手);引颈(伸长颈项);引臂(伸臂)
(10) 牵连;攀供 [involve in]
果引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11) 又如:引附(攀附);引逮(株连捕)
(12) 引导 [guide]
引之表仪。——《左传·文公六年》
(13) 又如:引转(扭转;转回);引风吹火(引风助火势。喻指煽风点火,加重事态);引商刻羽(指讲究声律、造诣很深,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14) 带领 [lead]
复夜引兵。——《资治通鉴·唐纪》
(15) 又如:引奏(向帝王禀告、上书);引领(带领);引线(告密、引路捕人者)
(16) 引决、自尽 [suicide]
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文选·潘岳·寡妇赋》
(17) 又如:引决(自杀);引诀(引决);引药(服毒自杀)
(18) 援引 [cite]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引入上谕中。——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9) 又如:引喻失义(援引例证以明理而失去大义);引经据古(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
(20) 荐举 [recommend]
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21) 又如:引援(推举;引荐);引预(引荐,使之参与)
(22) 招致 [incur]
必亲引问。——《资治通鉴·唐纪》
(23) 又如:引纳(招致接纳);引惹(招惹)
(24) 执持 [hold]。如:引杖(持杖);引杯(举杯。指喝酒)
(25) 退避 [retreat]
自引而起。——《战国策·燕策》
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26) 又如:引避(引退,回避);引遁(退却,逃走)
(27) 选用 [elect]。如:引贤(选用贤才)
(28) 吸引 [attract]
引入黄婆洞。——《广东军务记》
(29) 又如:引类呼朋(呼引同类);引狗入寨(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进来);引流(导引水流)
(30) 辞职 [resign]。如:引老(告老。年老辞官);引去(离去;退去)
(31) 举起;竖起 [lift]
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战国策·燕策》
(32) 又如:引耳(竖着耳朵);引饮(举杯而饮)
(33) 承认 [recognize]
权引咎责躬。——《三国志·吴志》
(34) 又如:引伏(服罪);引过(承认过失);引罪(承认罪过)
(35) 延请 [send for]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36) 取过来,拿出 [take;get;get sth.out]
引佩刀。——《汉书·李广苏建传》
引壶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引的拼音: yǐn
〈词性:名〉
(1) 引车前行的皮带 [leather strap for pulling cart]
縣縣常以结引驰外为务。——《荀子·王霸》。注:“引,读为靷。靷,引轴之物。”
属引。——《仪礼·既夕礼》。注:“引,所以引柩车,在轴遁曰绋。”
执引者三百人。——《周礼·大司徒》
(2) 卷首语;序言 [forward]。如:小引
(3) 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 [prelude]
故聆曲引者,观法于节奏。——马融《长笛赋》
(4) 又如:引辞(宋元戏曲演唱时第一支曲子的泛称,用以引起剧情)
(5) 指商人运销货物的凭证 [license]
令客人赴官请引,自于茶园买茶…——《宣和遗事》
(6) 又如:引行公店(盐商联合经营的机构);盐引;茶引
(7) 通行执照 [pass]
央李员外衙门上下打点使用了钱,见了大严,给引还乡。——《警世通言》
◎ 引的拼音: yǐn
〈词性:形〉
长久 [long]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水经注》
◎ 引的拼音: yǐn
〈词性:量〉
长度单位 [formerly, a measure of distance]。古代以十丈为一引。今为市引的简称。1公里=30引
引爆、引别、引柴、引产、引车、引出、引导、引得、引逗、引渡、引而不发、引狗入寨、引鬼上门、引吭高歌、引号、引河、引火、引火烧身、引见、引荐、引进、引经据典、引咎、引决、引来、引狼入室、引力、引领、引流、引起、引桥、引擎、引人入胜、引人注目、引入、引入、引入迷途、引商刻羽、引蛇出洞、引申、引胜、引首、引手、引述、引水、引水入墙、引头、引退、引文、引嫌、引线穿针、引信、引言、引以为戒、引用、引诱、引语、引玉之砖、引喻、引喻失义、引着、引证、引锥刺股、引子
领(領)的拼音:lǐng(ㄌ一ㄥˇ)
⒈ 颈,脖子:引领而望。
⒉ 衣服上围绕脖子的部分:衣领。领口。领结。领带。领章。
⒊ 事物的纲要:领袖。要领。提纲挈领。
⒋ 带,引,率(shuài ):带领。率(shuài )领。领头。领衔。
⒌ 治理的,管辖的:领海。领空。领土。领域。占领。
⒍ 接受,取得:领奖。领命。领款。领教(jiào )。招领。
⒎ 了解,明白:领悟。领略。心领神会。
⒏ 量词,用于衣服、席、箔等:一领席。
⒐ 古同“岭”,山岭。
领字UNICODE编码U+9886,10进制: 39046,UTF-32: 00009886,UTF-8: E9 A2 86。
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领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領
be in possession of、collar、lead、neck、outline、receive、understand
发
形声:从页、令声
neck; collar; lead, guide
详细解释◎ 领的拼音:
領 lǐ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页( xié ),令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脖子)
(2) 同本义 [neck]
领,项也。——《说文》
领,项也。——《广雅·释亲》
领如蝤蛴。——《诗·卫风·硕人》
缅然引领南望。——《国语·楚语上》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左传》
(3) 又如:领门儿(衣领;领口);领鬃(鬃毛);领颚(下巴);领腰(脖子与腰部);领圈(项圈)
(4) 领子,衣领 [collar;neckband]
若挈裘领。——《荀子·劝学》。又如:领抹(领系、领戏。外衣领上的系巾);领口;领盘儿(托领);领章;领结
(5) 要领 [outline;main point]。如:提纲挈领
(6) 山道,山坡。后作“岭” [mountain ridge; slope]
舆轿而逾领。——《汉书·严助传》
◎ 领的拼音:
領 lǐng
〈词性:动〉
(1) 统领,居上领导指挥 [lead]
各领万人,与备俱进。——《三国志·吴主传》
(2) 又如:领盘(主持定婚仪式);领家的(妓院老鸨);领护(统治);领御(统率支配);领衔;领袖
(3) 带领;引导 [lead;guide]
识以领之,方能中鹄。——清· 袁枚《续诗品》
(4) 又如:领道(在前引路);领首(带头);领工(带领从事劳动)
(5) 兼任 [hold concurrent posts]
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6) 治理 [administer]
领恶而全好者欤。——《礼记·仲尼燕居》
(7) 又如:领牧(治理,管辖);领理(治理);领职(守职,治理政事);领料(管理、照料)
(8) 理解, 懂得 [understand]
领父子君臣之节。——《礼记·乐记》
(9) 又如: 领悟; 领略;领解;领会;领览(领会,理解);领握(领会掌握);领悟(明白,理解)
(10) 接受, 受取 [receive]
李典领命,自去典兵埋伏。——《三国演义》
(11) 又如:领命(照指示办);领诺(答应,领命);领纸(向公家领取钱物的收据)
◎ 领的拼音:
領 lǐng
〈词性:形〉
通“令”。美好 [fine;good;desirable]
君子纯终领闻。——《汉书·扬雄传》
◎ 领的拼音:
領 lǐng
〈词性:量〉
表示数量,通常用于地席、草席、席 [a mat]。如:一领席
领班、领唱、领带、领导、领导、领地、领读、领队、领队、领队驼、领风骚、领港、领海、领航、领会、领教、领巾、领空、领口、领扣,领扣儿、领款、领路、领略、领诺、领情、领取、领圈、领示、领事、领水、领条,领条儿、领头、领土、领悟、领先、领衔、领袖、领养、领域、领章、领主、领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