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áo yǒu xìng qù
注音ㄖㄠˊ 一ㄡˇ ㄒ一ㄥˋ ㄑㄨˋ
解释令人感到很有趣,并十分注意。
出处王朔《动物凶猛》:“看到米兰和留在亭子里的高家哥俩从容、饶有兴趣地聊起来,我感到欣慰。”
例子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八回:“魏学曾难得高兴一回,饶有兴趣地问:‘你这是什么法术?’”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十分有趣。
感情饶有兴趣是中性词。
繁体饒有興趣
近义饶有兴致
英语engrossing
动物生肖牛,虎,蛇
饶(饒)的拼音:ráo(ㄖㄠˊ)
⒈ 富足,多:富饶。饶裕。饶舌(多话)。
⒉ 宽恕,免除处罚:饶恕。饶命。
⒊ 尽管:饶这样,他还不同意。
⒋ 另外增添:饶头。买十饶一。
⒌ 姓。
饶字UNICODE编码U+9976,10进制: 39286,UTF-32: 00009976,UTF-8: E9 A5 B6。
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饶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饒
forgive、plentiful、rich
形声:从饣、尧声
bountiful, abundant, plentiful
详细解释◎ 饶的拼音:
饒 ráo
〈词性:形〉
(1) (形声。从食,尧声。本义:饱)
(2) 同本义 [be full]
饶,饱也。——《说文》。 ?
(3) 富裕,丰足 [rich;plentiful]
饶,多也。——《小尔雅》
饶,益也。汉时谣曰:“今年尚可后年饶。今苏俗买物请益谓之讨饶头。——《广雅》
原大则饶,原小则鲜。——《史记·货殖列传序》
七十子之徒,赐(子贡)最为饶益——《史记·货殖列传》
(4) 又如:饶裕(富足;富裕);饶益(富裕);饶美(丰美);饶富(富饶,丰足);饶益(富裕,使人受益);饶余(富足有余);饶足(生活富裕);饶野(富饶的田野)
(5) 余;剩 [surplus]
饶,余也。——《玉篇》
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诸葛亮《自表后主》
(6) 又如:饶道(啰嗦,爱说多余的话);饶奢(过分长大);饶言(饶舌)
(7) 安逸 [easy]
沃地之民多不才者,饶也。——《淮南子》
(8) 肥沃 [fertile]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汉· 贾谊《过秦论上》
掠于饶野,三军足食。——《孙子》
(9) 如:饶沃;饶广(肥沃广阔)
(10) 众多;多 [numerous;many;much]。如:饶多(很多,非常多);饶爽(十分豪爽);饶盈(赚钱甚多);饶乏(多少);饶财(多财)
(11) 通“扰”。乱[confusion;chaos]
疏远微贱者无所告诉,则下饶。——《管子·版法解》
◎ 饶的拼音:
饒 ráo
〈词性:动〉
(1) 宽恕;宽容 [forgive]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唐· 杜甫《立秋后题》
(2) 又如:饶了他吧;饶让 (宽恕;让);饶闲(放松;使空闲);饶赦(饶恕赦免);饶情(留情面);饶假(宽恕;宽容);饶借(容让);饶免(宽免)
(3) 额外增添 [give as an extra]
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水浒传》
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史记》
我唱的是《三国志》,先饶十大曲。——石君宝《紫云庭》
(4) 又如:饶受(自赚;白拿);饶利(赚钱);饶培(滋益培养);饶头(额外增添之物)
(5) 厚赐;多给 [grant too much]
又况委法受赂,侵牟百姓者,往往而是也。此所谓不能饶之以财也。——宋·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6) 让 [let;allow]。如:饶先(让先);饶减(让价)
(7) 拉入 [drag]。如:有两人就够了,不要把他也饶在里头
◎ 饶的拼音:
饒 Ráo
〈词性:名〉
(1) 古地名 [Rao]
(2) 在今河北省饶阳县东
(3) 当在今山东省东部昌乐县、潍县一带地方
(4) 当在今山西省西南部临汾市一带
(5) 姓
◎ 饶的拼音:
饒 ráo
<连>
(1) 任凭;尽管 [whatever]
饶这么严,他们还偷空儿闹个乱子来。——《红楼梦》
(2) 又如:这孩子,饶怎么说他就是不听
(3) 不仅 [not only]
他饶骂了人,还说是故典。——《红楼梦》
饶命、饶舌、饶恕、饶有兴趣
有的拼音:yǒu(一ㄡˇ)
⒈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⒉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⒊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⒋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⒌ 表示大、多:有学问。
⒍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⒎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⒏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有的拼音:yòu(一ㄡˋ)
⒈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有字UNICODE编码U+6709,10进制: 26377,UTF-32: 00006709,UTF-8: E6 9C 89。
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有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洧
have、hae、adsum、ens、hadorwould
无、没
会意:从又(手)
have, own, possess; exist
详细解释◎ 有的拼音: yǒu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 同本义 [have;possess]
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说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许云月有食之,犹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有众也。——《易·杂卦》
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3) 又如:有来有去(有板有眼);有命无运(谓命好,运气却不好);有酒胆无饭力(表面刚强,骨子里懦弱);有竡划没是处(虽有安排,但无法实现。喻指无处下手之意);有尺水行尺船(指量力而行);有天无日头(天色已晚);有腿没裤子(形容很穷);有气的死人(比喻人无本事,不起什么作用);有门楹人家(有声望、有地位的人家;官宦之家)有些头脸(有面子);有怀莫逐(有厚望不能实现);有心计儿(有主意;有心眼);有眼色(有眼力;有眼光);有针线(有主意;有心眼);有字号(有名气的店铺);有出息(有才能;会办事);有口舌(有口才;能言善辩);有生之年(指人活着的岁月);有缘千里来相会(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缘分,即使相离很远也会相见)
(4) 存在 [there be]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诗·小雅》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5) 又如:有想头(有利可图);有讲究(有问题);有肚皮(有默契;有深交);有虞(有误);有等(有些);有偏(心地不公正);有味(有利益;有油水);有间(有区别;不同);有分(有机会;有希望);有服(亲属死后正在服丧期间);有事(隐指有暧昧关系);有首尾(有不正当关系);有神没气(没有生气);有负众望(辜负众人的期望);有差(有区别,不一)
(6) 取得,获得,占有 [get;seize]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
(7) 又如:有功(有功劳,有功绩);有根有苗(有根据,有线索);有根有底(有根有据);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灾难共同担当);有娠(怀孕);有理走遍天下(只要有道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
(8) 等候,等待 [wait]。如:有程(有期限;有定额);有朝(有朝一日);有期(有一定期限);有时节(有时候);有盼头(有希望;有前途)
(9) 发生,呈现;产生 [happen]。如:有忝祖德(有愧于祖宗的德行,辱没了祖宗的声誉);有事为荣(出头办事,炫耀权势或钱财);有罪(有犯法的行为;有过错;表示失敬陪礼之辞)
◎ 有的拼音: yǒu
〈词性:形〉
(1) 用在“人”、“时候”、“地方”前面,表示一部分 [some]。如: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可以;这个措施有地方适用,有地方不适用
(2) 表示不定指 [one]。跟“某”的作用相近。如:有一天他来我家;有人这样说,我可没看见
(3) 表示过去有一段[时间] [means a certain(time) in the past]。如:有一年,有一次,有一回,有一天
◎ 有的拼音: yǒu
〈词性:副〉
(1) 用于某些动词前组成套语,表示客气。如:有烦(烦劳。敬辞);“有请”;“有劳”
(2) 相当于“或”。或许 [perhaps]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有,或,有的人)。——《孟子·告子上》
◎ 有的拼音: yǒu
词缀
(1) 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舜伐有 苗…汤代有 夏。——《荀子·议兵》
(2) 另见 yòu
有案可查、有板有眼、有备无患、有偿、有成、有翅难飞、有待、有道、有道之士、有德者、有的是、有底、有的放矢、有方、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根、有骨头、有关、有光纸、有轨电车、有国有家者、有害、有恒、有悔、有奇、有机、有机玻璃、有机合成、有机化学、有机可乘、有机酸、有机体、有机物、有机质、有及、有几分、有奸、有间、有教无类、有劲,有劲儿、有旧、有救、有口皆碑、有口无心、有赖、有劳、有理、有理方程、有理分式、有理函数、有理式、有理数、有力、有利、有利、有两下子、有门,有门儿、有苗、有名、有名无实、有目共睹、有奶便是娘、有年、有盼儿、有气、有气无力、有钱、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有势、有情、有请、有顷、有求必应、有趣、有人家儿、有日子、有色金属、有色人种、有身、有神论、有生、有生力量、有声有色、有始无终、有始有终、有恃无恐、有事、有数、有数、有司、有所益、有蹄类、有条不紊、有头无尾、有头有尾、有望、有为、有味,有味儿、有…无…、有喜、有戏、有隙可乘、有限、有效、有些、有心、有心力、有心人、有形、有幸、有序、有血有肉、有言在先、有眼不识泰山、有要于时、有一搭没一搭、有一得一、有一手儿、有益、有意、有意思、有勇无谋、有用、有…有…、有余、有缘、有朝一日、有志者事竟成、有种、有嘴没舌、有嘴无心、有子存焉、有作其芒
◎ 有的拼音: yòu
(1) 通“又” [same as “又”]
割地朝者三十有六国。——《韩非子·五蠹》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汉· 贾谊《过秦论》
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言者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清· 张潮《虞初新志·魏学·核舟记》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另见 yǒu
兴(興)的拼音:xīng(ㄒ一ㄥ)
⒈ 举办,发动:兴办。兴工。兴学。兴建。兴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兴兴”)。百废待兴。
⒉ 起来:夙兴夜寐(早起晚睡)。
⒊ 旺盛:兴盛。兴旺。兴隆。兴衰。复兴。兴替(兴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⒋ 流行,盛行:时兴。新兴。
⒌ 准许:不兴胡闹。
⒍ 或许:兴许。
⒎ 姓。
兴(興)的拼音:xìng(ㄒ一ㄥˋ)
⒈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兴味。兴致。豪兴。雅兴。败兴。游兴。扫兴。即兴。助兴。兴高采烈。
兴字UNICODE编码U+5174,10进制: 20852,UTF-32: 00005174,UTF-8: E5 85 B4。
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興嬹㒷
encourage、maybe、prevail、prosper、rise、start
亡、废、衰
原为会意
thrive, prosper, flourish
详细解释◎ 兴的拼音:
興 xīng
〈词性:动〉
(1) (会意。从舁,从同。舁( yú ),共举;同,同力。本义:兴起;起来)
(2) 同本义 [rise;get up]
兴,起也。——《说文》
夙兴夜寐。——《诗·卫风·氓》
乃寝乃兴。——《诗·小雅·斯干》
三岁不兴。——《易·同人》
其言足以兴。——《礼记·中庸》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王璨《登楼赋》
但国家兴自塑土,徒居平城。——《资治通鉴》
大楚兴。——《史记·陈涉世家》
兴利除弊。——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水波不兴。——明· 魏学洢《核舟记》
怨颇兴。——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兴居(起居);兴辞(起立致辞);兴寝(起卧);兴舍(兴亡);兴废(盛衰;兴亡);兴毁(兴亡)
(4) 使兴盛;流行 [thrive;prosper;be popular]
——言可以兴邦,有诸?——《论语·子路》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司马迁《报任安书》
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资治通鉴》
俺院中规矩,不兴拜堂,就吃喜酒吧。——《桃花扇·眠香》
兴复汉室。——诸葛亮《出师表》
(5) 又
兴复之效。
(6) 又
兴德之言。
(7) 又如:兴国(振兴国家);兴家(振兴门庭);兴道,兴德(振兴道德);兴跃(振兴);兴化(振兴教化);兴邦(使国家兴盛起来)
(8) 开始办理;创办 [start;build]。
百废具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9) 又如:兴立(创建);兴作(着手进行,兴造制作);兴事(兴建政事);兴造(施工建造);兴葺(兴修修理);兴筑(兴建);兴思(构思);兴缮(兴修)
(10) 推举;选拔 [promote]
进贤兴功,以作邦国。——《周礼·夏官·大司马》
(11) 又如:兴文(提倡文治);兴氓(举荐民间人才);兴能(推举有才能的人);兴廉(推举廉士);兴义(崇尚道义);兴举(倡导)
(12) 成功 [succeed]
教备而不从者,非人也。其可兴乎!——《国语·楚语上》
(13) 又如:兴时
(14) 派遣;发动 [send;start]
遽兴姜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不敢兴兵。——《战国策·燕策》
王兴甲兵。——《孟子·梁惠王上》
兴师以与楚战。——《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5) 征发 [collect,recruit]
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资治通鉴》
(16) 又如:兴徭(征募役夫);兴积(积聚)
(17) 作 [do]
凡小祭祀则不兴舞。——《周礼》
(18) 又如:兴贩(做买卖);兴词构讼(告状;打官司);兴福(造福);兴舞(起舞);兴树(造成);兴喻(打比方)
(19) 提倡 [encourage]。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20) 方言。许可 [permit]。如:不兴胡说
(21) 宠;惯 [indulge]
都是你兴的他,我只和你算账就完了。——《红楼梦》
◎ 兴的拼音: xīng
興
〈词性:形〉
(1) 蓬勃发展;兴旺 [prosperous]
汉室可兴。——《三国志·诸葛亮传》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诗·小雅·天保》
国以民为兴坏。——《新书·大政》
(2) 又如:兴头(兴旺);兴门(兴旺之家);兴启(昌盛光大);兴平(昌盛太平);兴坏(盛衰);兴运(时运昌隆)
天降滔德,女兴是力。——《诗·大雅·荡》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礼记·学记》
〈词性:名〉
(1) 姓
(2) 另见 xìng
兴安、兴办、兴兵、兴城、兴奋、兴奋剂、兴风作浪、兴革、兴工、兴化、兴化部、兴家立业、兴建、兴利除弊、兴隆、兴起、兴盛、兴师、兴师动众、兴师问罪、兴时、兴衰、兴叹、兴替、兴亡、兴旺、兴修、兴许、兴学、兴妖作怪、兴中会
◎ 兴的拼音:
興 xìng
〈词性:名〉
(1) 兴致,情趣 [excitement;interest;mood to do sth.]
遥呤俯畅,逸兴遄飞。——王勃《 滕王阁序》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兴尽晚归舟。——宋· 李清照《如梦令》
(2) 又如:兴动(兴头高;高兴);兴兴头头(兴致勃勃);兴头子(兴致;兴趣);兴辞(兴趣索然);兴会(兴致;趣味);兴头起意(起兴;动心);兴子(兴致)
(3)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association;speak first of sth. else to lead up to the main theme]
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 清· 洪亮吉《北江诗话一》
(4) 又如:兴喻
(5) 情欲 [passion]
兴来时,正遇乖亲过。——明· 冯梦龙《桂枝儿》
(6) 一种修辞手段,即比喻 [metaphor]
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周礼》
(7) 又如:兴道(比喻、启发)
◎ 兴的拼音:
興 xìng
〈词性:动〉
(1) 喜欢;喜爱 [like]
你瞧他兴的这样儿!——《红楼梦》
(2) 另见 xīng
兴冲冲、兴高彩烈、兴会、兴趣、兴头、兴味、兴致、兴致勃勃
趣的拼音:qù(ㄑㄨˋ)
⒈ 意向:志趣。旨趣。
⒉ 趣味,使人感到愉快:兴趣。乐趣。情趣。雅趣。妙趣。相映成趣。趣事。趣味。
趣的拼音:cù(ㄘㄨˋ)
⒈ 古同“促”,催促;急促。
趣字UNICODE编码U+8DA3,10进制: 36259,UTF-32: 00008DA3,UTF-8: E8 B6 A3。
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趣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掫趨
interest、interesting
形声:从走、取声
what attracts one's attention
详细解释◎ 趣的拼音: cù
〈词性:动〉
(1) (古通“促”)
(2) 督促;催促 [urge]
趣,疾也。从走,取声。——《说文》
趣其稼事。——《周礼·县止》
趣民收敛。——《礼记·月令》
趣为我语。——《汉书·周勃传》
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王夫人又趣使大臣立 栗姬为皇后。——《汉书·外戚传上》
(3) 又如:趣使(督促);趣董(催促);趣督(督促)
(4) 赶快;从速 [at once;quickly]
趣执之,无使得遁。——《明史·海瑞传》
(5) 又如:趣装(速整行装);趣袭(急袭,快速攻击)
(6) 另见 qù
◎ 趣的拼音: qù
〈词性:形〉
(形声。从走,取声。本义:急,赶快) 同本义 [urgent;pressing;quickly]
趣,疾也。——《说文》
若不趣降汉, 汉今虏若,若非 汉敌也。——《史记》
◎ 趣的拼音: qù
〈词性:动〉
(1) 通“促”。催促;督促 [urge;surpervise and urge]
趣其稼事。——《周礼·县正》
趣民收敛。——《礼记·月令》
趣为我语。——《汉书·周勃传》
督趣司隶。——《汉书·翟方进传》
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2) 通“趋”。趋向;奔向 [tend;hurry off to]
左右趣之。——《诗·大雅·棫朴》
来朝趣马。——《诗·大雅·棫》
汝先观吾趣。——《列子·汤问》
(3) 又如:趋时(努力与当时的形势、环境及条件相适应);趣向(向往;趋附)
(4) 赶上 [catch up]
富在俭力趣时,不在岁司羽鸠也。——《盐铁论》
(5) 又如:趣走(奔走;行走);趣役(奔走服侍)
(6) 通“取” [take]。如:趣舍(取舍)
(7) [佛教]谓众生因善恶行为不同死后趋向不同地方转生 [梵 Gati]
趣,谓所往。——《俱舍论》
(8) 小步快走。古代一种示敬的礼节 [zip]。如:趣走(小步疾行,以示礼敬)
(9) 取笑;打趣 [ridicule]
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红楼梦》
◎ 趣的拼音: qù
〈词性:名〉
(1) 旨趣;意思 [purport;objective]
趣舍不同。——《庄子·齐物论》
以博其趣。——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趣寄(趣向,志向);趣识(旨趣见识)
(3) 乐趣;兴趣 [delight;pleasure;interest]
园日涉以成趣。——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趣势(趣味);欢乐之趣;异趣;养趣;趣向(兴味);趣兴(乐趣;兴致)
(5) 志趣,好尚 [inclination]。如:趣向(志趣;好尚);趣尚(志趣和好尚);趣造(志趣);趣操(志趣情操)
(6) 意味;情态或风致 [flavor]。如:趣尚(情致;风格);趣致(情趣风致)
(7) 作为 [conduct]
见其趣如是,作《憎王孙》云。——柳宗元《憎王孙文》
趣话、趣剧、趣事、趣谈、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