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忍耻含垢的意思

rěnchǐhángòu

忍耻含垢



拼音rěn chǐ hán gòu

注音ㄖㄣˇ ㄔˇ ㄏㄢˊ ㄍㄡˋ

解释含忍耻辱。同“忍辱含垢”。

出处宋 苏轼《上韩枢密书》:“好兵始祸者既足以为后嗣之累,则凡忍耻含垢以全人命,其为子孙之福,审矣。”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忍受耻辱。

感情忍耻含垢是中性词。

繁体忍恥含垢

近义忍辱含垢、忍耻含羞

英语pocket an insult(swallow one's leek)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rěn   注音  ㄖㄣˇ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VYNU  仓颉  SIP  郑码  YDSW  四角  17332  结构  上下电码  1804  区位  4044  统一码  5FCD  笔顺  フノ丶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忍的拼音:rěn(ㄖㄣˇ)  

⒈ 耐,把感情按住不让表现:忍耐。忍痛。忍受。容忍。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⒉ 狠心,残酷:忍心。残忍。

统一码

忍字UNICODE编码U+5FCD,10进制: 24525,UTF-32: 00005FCD,UTF-8: E5 BF 8D。

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忍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㣼韌

汉英互译

bear、endure、have the heart to、tolerate

造字法

形声:从心、刃声

English

endure, bear, suffer; forbea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忍的拼音: rěn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 刃声。本义: 忍耐、 容忍)

(2) 同本义 [endure; tolerate]

忍,能也。——《说文》

忍,耐也。——《广雅》

是可忍也。——《论语·八脩》。皇疏:“忍,犹容耐也。”

强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庄子·让王》

吾子忍之。——《左传·成公二年》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忍所私以行大义。——《吕氏春秋·去私》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忍事(以忍耐态度面对各种事情);忍容(容忍);忍顺(忍耐顺受;忍耐顺从);忍从(忍受顺从);忍羞(忍受羞辱);忍气(忍受别人的欺侮);忍垢(忍受污垢);忍丑(忍受耻辱);忍耻(忍受耻辱);忍痛(忍受痛苦)

(4) 抑制; 克制 [refrain; hold back; repress]

志忍私,然后能公。——《荀子·儒效》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5) 又如:忍性(克制性情);忍口(抑制食欲);忍情(抑制感情);忍志(犹屈意);忍恶(忍住脾气);忍泪(忍住眼泪, 不使流出来); 忍笑(忍住不笑)

(6) 愿意; 舍得 [be willing to ]

不忍为之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 又如:忍屑(愿意关心)

(8) 通“认”。认识,识别 [recognize;identify]

夫国之疑,二三子莫忍老臣。——《管子·大匡》

(9) 姓

词性变化

忍的拼音: rěn  

〈词性:形〉

(1) 坚韧 [firm and tenacious]

(2) 残忍;忍心;狠心 [cruel]

维其忍之。——《诗·小雅·小弁》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忍苛(残忍苛刻);忍人(残忍的人);忍忮(刻毒忌恨);忍毒(残忍狠毒);忍虐(残忍暴虐);忍悖(残忍狂悖);忍害(杀害);忍酷(残忍暴虐);忍鸷(残忍凶狠);忍暴(残忍暴虐)

忍的拼音: rěn  

<连>

怎;岂 [how]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常用词组

忍耻、忍得住、忍垢偷生、忍饥挨饿、忍俊、忍俊不禁、忍耐、忍耐力、忍气吞声、忍让、忍辱负重、忍辱求全、忍受、忍痛、忍无可忍、忍心

  拼音  chǐ   注音  ㄔˇ   繁体    
部首  耳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BHG  仓颉  SJYLM  郑码  CEII  四角  11410  结构  左右电码  5103  区位  1960  统一码  803B  笔顺  一丨丨一一一丨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耻的拼音:chǐ(ㄔˇ)  

⒈ 羞愧,羞辱:羞耻。雪耻。奇耻大辱。耻笑。耻骂。

统一码

耻字UNICODE编码U+803B,10进制: 32827,UTF-32: 0000803B,UTF-8: E8 80 BB。

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耻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恥誀

造字法

形声:从耳、止声

English

shame, humiliation; asham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耻的拼音:

chǐ  

〈词性:名〉

(1) (形声。从心,耳声。本义:耻辱,可耻的事情)

(2) 同本义(因声誉受损害而至的内心羞愧) [disgrace]

耻,辱也。——《说文》

君不使无耻。——《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

行己有耻。——《论语》

越王苦 会稽之耻。——《吕氏春秋·顺民》

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国语·越语上》

后世且行之而不知以为耻者多矣。——宋· 刘开《问说》

(3) 又如:无耻(不顾(知)羞耻);羞耻(不光彩;不体面);耻心(知耻之心)

(4) 羞愧 [shame]

坐縻廪粟而不知耻。——刘基《卖柑者言》

(5) 又如:耻愧(羞愧);耻惧(羞愧恐惧)

词性变化

耻的拼音: chǐ  

〈词性:动〉

(1) 羞辱;侮辱 [humiliate]

不醉反耻。——《诗·小雅·宾之初筵》

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2) 又如:耻怍(犹羞辱)

常用词组

耻骨、耻骂、耻辱、耻笑

  拼音  hán   注音  ㄏㄢˊ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WYNK  仓颉  OINR  郑码  ODXJ  四角  80602  结构  上下电码  0698  区位  2612  统一码  542B  笔顺  ノ丶丶フ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含的拼音:hán(ㄏㄢˊ)  

⒈ 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含一口水。含漱剂。含英咀(  )华(喻反复琢磨体味文章的妙处)。含饴弄孙(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的乐趣)。

⒉ 藏在里面,包容在里面:包含。含义。含量。含苞。含蕴。含混。含垢纳污(指包容坏人坏事)。

⒊ 怀有某种感情或意思,不完全表露出来:含怒。含羞。含情。

统一码

含字UNICODE编码U+542B,10进制: 21547,UTF-32: 0000542B,UTF-8: E5 90 AB。

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唅琀

汉英互译

cherish、contain、keep in mouth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口、今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含的拼音: hán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今声。本义:含在嘴里)

(2) 同本义 [keep in the mouth]

含,嗛也。——《说文》

含,口也,合口亭之也。衔亦然也。——《释名·释饮食》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马蹄》

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庄子·外物》

含杜若,握玉环。——《韩非子·内储说下》

吾但当含饴弄孙。——《后汉书·明德马皇后传》

口如含朱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儿含乳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含乳啼声。

(3) 又如:含哺(口衔食物);含殓(含口;含口垫背。死人入殓时,把珍珠等物放在死人嘴里,叫“含口”。把金钱放在死人身下,叫“垫背”);含咀(衔在口中咀嚼。比喻品味)

(4) 容纳;包含 [contain]

阿女含泪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含有音乐。——蔡元培《图画》

含文学之趣味。

为之含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含元(包含万物的本原;包含元气);含气(含藏元气);含孕(包含;孕育);含光(内藏光采,包藏美德)

(6) 忍受;宽容 [bear;endure]。如:含悲茹痛(忍受痛苦);含垢(忍受耻辱);含容(容忍;宽恕);含辱(忍受耻辱);含贷(包涵,宽恕)

(7) 怀着不露;隐藏在内 [cherish;nurse]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杜甫《后出塞五首》

使渠弥含憎惧死以侥幸。——《韩非子·难囚》

(8) 又如:含哀(怀着哀痛之情);含戚(怀着忧伤);含道(怀藏正道;抱有主张);含愁(怀着愁苦);含伤(怀着悲伤)

(9) 显现;带着 [bring with;wear]。如:含脸(板着面孔);含春(带着笑容;带着春意);含香(带着香气);含嗔(带着生气和责备的神情)

(10) 另见 hàn  

常用词组

含苞、含悲、含贝、含藏、含垢、含垢忍辱、含含糊糊、含恨、含糊、含糊不清、含糊其词、含混、含量、含怒、含情、含情脉脉、含沙射影、含水、含水量、含笑、含笑入地、含羞、含羞草、含蓄,涵蓄、含血喷人、含饴弄孙、含义、含英咀华、含油层、含有、含冤、含怨、含蕴

基本词义

含的拼音: hàn  

〈词性:名〉

古时丧葬时放在死人口里的珠玉 [gems or pearls formerly put into the mouth of a corpse]。天子用玉,诸侯用璧,士用米贝

王使荣叔归含且赗。——《左传·文公五年《释文》:含作唅。《说文》作琀。

大丧共(供)含玉。——《周礼·天官·玉府》

含者何,口实也。——《公羊传·文公五年》

贝玉曰含。——《谷梁传·隐公元年》

死则不得饭含。——《战国策·赵策三》

常用词组

含殓

  拼音  gòu   注音  ㄍㄡˋ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FRGK  仓颉  GHMR  郑码  BPAJ  四角  42161  结构  左右电码  0996  区位  2524  统一码  57A2  笔顺  一丨一ノノ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垢的拼音:gòu(ㄍㄡˋ)  

⒈ 污秽,脏东西:污垢。泥垢。牙垢。垢腻。垢秽。垢敝(又脏又破)。

⒉ 同“诟”。

统一码

垢字UNICODE编码U+57A2,10进制: 22434,UTF-32: 000057A2,UTF-8: E5 9E A2。

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垢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詬㻈

汉英互译

dirty、filthy

造字法

形声:从土、后声

English

dirt, filth, stains; dir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垢的拼音: gòu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后声。本义:污秽,尘土一类的脏东西)

(2) 同本义 [dirt;filth]

垢,浊也。——《说文》

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庄子·大宗师》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韩非子·大体》

爬罗剔块,刮垢磨光。——韩愈《进学解》

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积垢;尘垢;泥垢;牙垢;污垢;耳垢

(4) 耻辱,因不名誉而产生的羞耻感 [shame]

受天下之垢。——《庄子·让王》

国君含垢。——《左传·宣公十五年》

(5) 沉积的水垢,尤指烧水器皿(如锅炉)内部的 [scale]。如:锅垢;水垢

(6) 蒙受屈辱或贬抑的实例 [disgrace;humiliation]。如:忍辱含垢;垢辱;垢耻(耻辱);垢误(蒙耻受害)

(7) 邪恶,邪恶的人或事 [evil]。如:藏垢纳污

词性变化

垢的拼音: gòu  

〈词性:形〉

(1) 污秽不洁 [dirty;filthy]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蓬头垢面;垢氛(污浊的气氛);垢尘;垢俗(尘俗);垢染(污染);垢玩(污浊混乱,玩忽荒怠)

(3) 通“诟”。耻辱 [disgrace;shame]

维彼不顺,征以中垢。——《诗·大雅·桑柔》

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庄子·天下》

(4) 又如:含垢(忍受耻辱);忍垢(忍受耻辱)

常用词组

垢泥、垢腻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