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人文荟萃的意思

rénwénhuìcuì

人文荟萃



拼音rén wén huì cuì

注音ㄖㄣˊ ㄨㄣˊ ㄏㄨㄟˋ ㄘㄨㄟˋ

解释人才和文物众多,并聚集在一地。

出处

例子这个地方山明水秀,人文荟萃,是个值得浏览的好去处。

繁体人文薈萃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rén   注音  ㄖㄣˊ   
部首  人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2画  
五笔  WWWW  仓颉  O  郑码  OD  四角  80000  结构  单一电码  0086  区位  4043  统一码  4EBA  笔顺  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人的拼音:rén(ㄖㄣˊ)  

⒈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

⒉ 别人,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⒊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人,文如其人。

统一码

人字UNICODE编码U+4EBA,10进制: 20154,UTF-32: 00004EBA,UTF-8: E4 BA BA。

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人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亻儿

汉英互译

human、man、people、person、human being、fellow、individual、soul

相关字词

己、我

造字法

象形:像侧面站立的人形

English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人的拼音: ré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human being;person;man;woman]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a person engaged in a particular activity]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talent]。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manpower]。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other people]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common people]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man]。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adult;grown-up]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reason]。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this world]。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body]。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reason]。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sexual intercouse]。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company]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kernel]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charity]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词性变化

人的拼音: rén  

〈词性:代〉

(1) 每人 [everybody]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人的拼音: rén  

〈词性:形〉

人为,人造成的 [artificial]。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常用词组

人保、人不知鬼不觉、人才、人才辈出、人才济济、人才库、人财两空、人潮、人臣、人称、人称代词、人次、人从、人丛、人大、人道、人道主义、人灯、人地生疏、人丁、人定、人定胜天、人多势众、人多嘴杂、人犯、人贩子、人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风、人夫、人浮于食、人格、人格化、人各有志、人工、人工岛、人工合成、人工喉、人工呼吸、人工湖、人工降雨、人工流产、人工免疫、人工授精、人公里、人海、人海战术、人豪、人和、人话、人欢马叫、人寰、人祸、人迹、人迹罕至、人迹稀少、人际、人际关系、人家、人家、人间、人间地狱、人尖儿、人杰、人杰地灵、人尽其才、人精、人境、人均、人君、人口、人困马乏、人来疯、人老珠黄、人类、人类学、人类渣滓、人力、人流、人伦、人马、人们、人面兽心、人面桃花、人民、人民币、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教师、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内部矛盾、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战争、人命、人命关天、人模狗样儿、人莫予毒、人偶、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品、人弃我取、人墙、人情、人情世故、人情味儿、人穷志短、人去楼空、人权、人群、人儿、人人、人人自危、人山人海、人身、人身保险、人身事故、人身自由、人参、人生、人生观、人生如梦、人生如朝露、人声、人声鼎沸、人士、人氏、人市、人世、人事、人手、人寿、人寿年丰、人寿保险、人数、人死留名、人所共知、人梯、人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头、人亡物在、人望、人微言轻、人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味,人味儿、人文、人文科学、人文主义、人五人六儿、人物、人物画、人物肖像、人像、人小鬼大、人心、人心不古、人心大快、人心隔肚皮、人心涣散、人心叵测、人心如面、人心所向、人心向背、人心惟危、人行道、人行横道、人性、人选、人牙子、人烟、人言、人言可畏、人仰马翻、人样,人样儿、人妖、人一己百、人意、人影儿、人欲、人员、人缘儿、人猿、人云亦云、人造、人造地球卫星、人造革、人造毛、人造棉、人造丝、人造纤维、人证、人之常情、人治、人质、人中、人种、人众、人主

  拼音  wén   注音  ㄨㄣˊ   
部首  文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YYGY  仓颉  YK  郑码  SO  四角  00400  结构  单一电码  2429  区位  4636  统一码  6587  笔顺  丶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文的拼音:wén(ㄨㄣˊ)  

⒈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⒉ 刺画花纹:文身。

⒊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⒋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⒌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⒍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⒎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⒏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⒐ 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⒑ 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⒒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

⒓ 专指社会科学:文科。

⒔ 掩饰:文过饰非。

⒕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

⒖ 姓。

统一码

文字UNICODE编码U+6587,10进制: 25991,UTF-32: 00006587,UTF-8: E6 96 87。

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文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character、civil、gentle、language、paint over、writing

相关字词

白、武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literature, culture, writ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文的拼音: wé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 同本义 [figure;veins]

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说文》

五章以奉五色。——《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

美于黼黼文章。——《荀子·非相》

茵席雕文。——《韩非子·十过》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诗·小雅·六月》

斑文小鱼。——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文驾(彩车);文斑(杂色的斑纹);文旆(有文彩的旗帜);文绣(绣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刺花图案);文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文鳞(鱼鳞形花纹)

(4) 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character]

饰以篆文。——《后汉书·张衡传》

分文析字。——《汉书·刘歆传》

夫文,止戈为武。——《左传·宣公十二年》

距洞数百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文曰“天启壬戌秋日”。——明· 魏学洢《核舟记》

文曰“初平山尺”。

(5) 又如:甲骨文;金文;汉文;英文;文迹(文字所记载的事迹);文书爻(有关文字、文凭之类的卦象);文异(文字相异);文轨(文字和车轨);文狱(文字狱);文钱(钱。因钱有文字,故称);文状(字据,军令状);文引(通行证;路凭);文定(定婚)

(6) 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literary composition]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孟子·万章上》

好古文。——唐· 韩愈《师说》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能述以文。——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摘其诗文。——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7) 又如:文价(文章的声誉);文魔(书呆子);文会(旧时读书人为了准备应试,在一起写文章、互相观摩的集会);文移(旧时官府文书的代称);文雄(擅长写文章的大作家);文意(文章的旨趣);文义(文章的义理);文情(文章的词句和情思);本文(所指的这篇文章);作文(写文章;学习练习所写的文章);文魁(文章魁首);文价(文章的声价);文什(文章与诗篇)

(8) 美德;文德 [virtue]

圣云继之神,神乃用文治。——杜牧《感怀诗一首》

(9) 又如:文丈(对才高德韶的老者的敬称);文母(文德之母);文武(文德与武功);文命(文德教命);文惠(文德恩惠);文德(写文章的道德);文薄(谓文德浅薄);文昭(文德昭著)

(10) 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literary talent]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11) 又如:文业(才学);文英(文才出众的人);文采风流(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文郎(有才华的青少年);文彦(有文才德行的人);文通残锦(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

(12) 文献,经典;韵文 [document;classics;verse]

儒以文乱法。——《韩非子·五蠹》

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说文解字·叙》

(13) 辞词句。亦指文字记载 [writings;record]。如:文几(旧时书信中开头常用的套语。意为将书信呈献于几前);文倒(文句颠倒);文过其实(文辞浮夸,不切实际);文义(文辞);文辞(言词动听的辞令);文绣(辞藻华丽)

(14)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natural phenomenon]

经纬天地曰文。——《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15) 又如:天文;地文;水文;文象(日月星辰变化的迹象);文曜(指日月星辰;文星);文昌(星座名)

(16) 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achievements in culture and education;civilian post]

文能取胜。——《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文不能取胜。

文武并用。——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7) 又如:文臣,文吏(文职官吏);文席(教书先生的几席);文品(文官的品阶);文帅(文职官员出任或兼领统帅);文烈(文治显赫);文员(文职吏员);文阶(文职官阶);文道(文治之道);文业(文事);文僚(文职官吏)

(18) 法令条文 [articles of decree]

而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罪。——《史记·汲黯列传》

(19) 又如:文劾(根据律令弹劾);文法吏(通晓法令、执法严峻的官吏);文丈(规矩;制度);文移(官府文书);文牓(布告;文告);文宪(礼法;法制)

(20) 文言。古代散文文体之一;别于白话的古汉语书面语 [literary language]。如:半文半白;文语;文白(文言文和白话文)

(21) 文教;礼节仪式 [rites]

则修文德。——《论语·季氏》

(22) 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23) 指表现形式;外表 [form;appearance]。如:文服(表面服从);文榜(告示、布告之类);文诰(诰令)

(24) 指鼓乐,泛指曲调 [music;tune]。如:文曲(指乐曲);文始(舞乐名)

(25) 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study deligently]

何以谓之文。——《论语》

是以谓之文。

(26) 姓

词性变化

文的拼音: wén  

〈词性:动〉

(1) 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tatto (the skin)]

被发文身。——《礼记·王制》。注:“谓其肌,以丹青涅之。”

文绣有恒。——《礼记·月令》

(2) 又如:文笔匠(在人身上刺花的艺人);文身断发(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以指落后地区的民俗);文木(刻镂以文采之木)

(3) 修饰;文饰 [cover up]

身将隐,焉用文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荀子·非十二子》

(4) 又如:文过饰非;文致(粉饰;掩饰);文冢(埋葬文稿之处)

(5) 装饰 [decorate]

舍其文轩。——《墨子·公输》

此犹文奸。

文车二驷。——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文马四百匹。——《史记·宋世家》

若将比予文木邪。——《庄子·人间世》

(6) 又如:文巧(文饰巧辩);文竿(以翠羽为饰之竿);文舫(装饰华丽的游艇);文饰(彩饰);文榭(饰以彩画的台榭);文舟,文艘(装饰华丽的船);文剑(装饰华丽的剑);文舆(饰以彩绘的车)

(7) 撰写文章 [write]。如:文匠(写文章的大家);文祸(因写文章而招来的灾祸);文雄,文杰(指文豪)

文的拼音: wén  

〈词性:形〉

(1) 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magnificent;gorgeous]

其旨远,其辞文。——《易·系辞下》

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2) 又如:文巧(华丽奇巧);文朴(文华与质朴);文服(华美的衣服);文砌(华美的石阶);文背(不文雅,粗俗);文轩(华美的车子);文质(文华与质朴)

(3) 柔和,不猛烈 [mild;gentle]。如:文烈(指火候温猛)

(4) 美,善 [fine;good]。如:文徽(华美);文鸳(即鸳鸯。以其羽毛华美,故称);文衣(华美的服装)

(5) 通“紊”。紊乱的 [disordered]

惇宗将礼,称秩元祀,咸秩无文。——《书·洛诰》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咸秩无文。——《汉书·郊祀志上》

王者报功,以次秩之,无有文也。——庆劭《风俗通义·山泽》

文的拼音: wén  

〈词性:量〉

(1) 用于旧时的铜钱。如:一文钱

(2) 用于计算纺织物

五扶为一首,五首成一文。——《后汉书》

常用词组

文案、文本、文笔、文笔流畅、文不对题、文不加点、文才、文采、文彩四溢、文昌鱼、文抄公、文词、文从字顺、文典、文电、文定、文斗、文牍、文牍主义、文法、文贩、文房、文房四宝、文风、文风不动、文稿、文告、文工团、文官、文过饰非、文翰、文豪、文虎、文化、文化宫、文化馆、文火、文集、文籍、文件、文教、文经武纬、文静、文句、文据、文科、文库、文侩、文理、文律、文脉、文盲、文面、文名、文明、文明棍,文明棍儿、文明戏、文墨、文痞、文凭、文气、文气、文契、文情、文人、文人雅士、文如其人、文弱、文山会海、文身、文士、文事、文饰、文书、文殊院、文思、文体、文恬武嬉、文玩、文武兼备、文武全才、文武双全、文物、文檄、文戏、文献、文秀、文选、文学、文学作品、文雅、文言、文言文、文妖、文艺、文艺复兴、文艺作品、文友、文娱、文苑、文责、文摘、文章、文职、文治、文质彬彬、文绉绉、文梓、文字、文字改革、文字学、文字狱、文宗

  拼音  huì   注音  ㄏㄨㄟˋ   繁体    
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AWFC  仓颉  TOMI  郑码  EOBZ  四角  44732  结构  上下电码  5634  区位  6086  统一码  835F  笔顺  一丨丨ノ丶一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荟(薈)的拼音:huì(ㄏㄨㄟˋ)  

⒈ 草木繁盛,引申为会集:荟郁。荟蔚(①草木繁盛的样子,如“林木荟荟,烟云掩映”;②云雾弥漫的样子,如“荟荟云雾”)。荟萃(聚集,如“群英荟荟”)。荟集(聚集)。

统一码

荟字UNICODE编码U+835F,10进制: 33631,UTF-32: 0000835F,UTF-8: E8 8D 9F。

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荟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艹、会声

English

luxuriant, flourishing, abunda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荟的拼音:

huì  

〈词性:形〉

(1) (形声。从芔,会声。本义:草多的样子) 同本义 [luxuriant growth of grasses]

荟,草多貌。——《说文》

荟兮蔚兮。——《诗·曹风·候人》

山林翳荟,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藏处也。——《孙子·行军》

潜荟葱茏。——郭璞《江赋》

(2) 又如:荟蔚(草木茂盛的样子);荟郁(草木繁盛的样子);荟翳(指枝叶繁茂隐翳的草木)

词性变化

荟的拼音:

huì  

〈词性:动〉

(1) 聚集 [gather together]。如:荟蕞(聚集琐碎的东西;聚集精华)

(2) 遮掩;隐翳 [cover]。如:荟翳(草木丛聚隐翳)

常用词组

荟萃、荟集

  拼音  cuì   注音  ㄘㄨㄟˋ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AYWF  仓颉  TYOJ  郑码  ESOE  四角  44408  结构  上下电码  5488  区位  6145  统一码  8403  笔顺  一丨丨丶一ノ丶ノ丶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萃的拼音:cuì(ㄘㄨㄟˋ)  

⒈ 草丛生,草茂盛的样子。

⒉ 聚集:萃集。萃聚。荟萃。出类拔萃。

⒊ 古同“悴”,憔悴。

⒋ 姓。

统一码

萃字UNICODE编码U+8403,10进制: 33795,UTF-32: 00008403,UTF-8: E8 90 83。

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萃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 gathering of things or people、assemble

造字法

形声:从艹、卒声

English

dense, thick, close-set; to collect togeth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萃的拼音: cuì  

〈词性:形〉

(1) (形声。从艸,卒声。本义:草丛生的样子)

(2) 同本义 [bush]

萃,草盛貌。——《集韵》

(3) 通“悴” [wan and sallow]

(4) 又如:萃辱(劳苦和屈辱);萃恶(脸色憔悴)

(5) 通“崒” [towering]。如:萃萃(崒崒。巍巍高大的样子)

词性变化

萃的拼音: cuì  

〈词性:动〉

(1) 引申为聚集,聚拢 [assemble;gather]

翡翠胁翼而来萃兮。——司马相如《长门赋》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萃于一堂

(2) 又如:荟萃(会集);萃止(聚集。止,语尾助词);萃次(汇总并按次序编列);萃萃(聚积的样子);萃丛(聚集的样子)

萃的拼音: cuì  

〈词性:名〉

(1) 群,类。聚在一起的人或事物 [gathering of people or collection of things]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上》

(2) 又如:萃类(同类;同僚)

常用词组

萃集、萃聚、萃取

人文荟萃: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