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仁心仁术的意思

rénxīnrénshù

仁心仁术



拼音rén xīn rén shù

注音ㄖㄣˊ ㄒ一ㄣ ㄖㄣˊ ㄕㄨˋ

解释心地仁慈,医术高明。

出处《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例子他送给张医生一块牌匾,上面写着仁心仁术四字,表扬张医生医德高尚,医术精湛。

用法作宾语;指称颂医生。

感情仁心仁术是中性词。

繁体仁心仁術

英语both with a benevolent mind and art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rén   注音  ㄖㄣˊ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FG  仓颉  OMM  郑码  NBD  四角  21210  结构  左右电码  0088  区位  4042  统一码  4EC1  笔顺  ノ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仁的拼音:rén(ㄖㄣˊ)  

⒈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⒉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⒊ 姓。

统一码

仁字UNICODE编码U+4EC1,10进制: 20161,UTF-32: 00004EC1,UTF-8: E4 BB 81。

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nvolence、humanity、kernel、sensitive

造字法

会意:从人、从二

English

humaneness, benevolence, kindne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仁的拼音: rén  

〈词性:名〉

(1) (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2)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benevolence]

仁,亲也。——《说文》

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春初·元命苞》

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

温良者,仁之本也。——《礼记·儒行》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

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礼记·丧服四制》

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诗·郑风·叔于田》

(3) 又如:仁人(有仁德的人);仁术(施行仁道、仁政的方法);仁宇(在仁德的覆蔽之下);仁瑞(仁德的瑞兆);仁朴(仁爱朴实);仁笃(仁爱笃厚);仁诲(仁爱的教诲);仁鄙(仁爱与鄙薄)

(4) 有德者之称 [the benevolent]

(5) 旧指有仁德的人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又如:仁人网(传说商汤曾让猎人网开三面。指给予一条生路);仁者(有德行的人);仁里(仁者住地);仁士(仁人。有德行的人)

(7) 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

养之,长之,假之,仁也。——《礼记》

(8) 完美的道德 [perfect virtue]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9) 仁政 [benevolent government]

以德行仁者王。——《孟子》

(10) 恩惠 [kindness]

则民与子仁。——《论语》。皇疏:“恩也。”

厚泽深仁,遂有天下。——鲁迅《伪自由书》

(11) 同情, 怜悯 [pity]

呼而怨,欲望其哀且仁者,愈大谬矣。——柳宗元《天说》

(12) 种子外皮内的部分——常指可以食用的种子和坚果、核果及类似果实的内果皮里边的部分。字本作“人”,明代后改作“仁” [kernel]。如:核桃仁

(13) 类似果仁的东西 [something resembling a kernel of fruit]。如:瓜子仁

(14) 人 [man(pl.men)]

仁者,人也。——《礼记·中庸》。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

仁者,人也。——《孟子·尽心下》

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论语·雍也》

(15) 古县名 [Ren]

又并蒲、 衍、 首、 垣,以临 仁、 平丘。——《史记·春申君列传》

(16) 水名 [Ren River]

乌江,府东七十里;源出水西蛮界,绕府南与 湘、 洪、 仁三江合。——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17) 等于8尺(一说7尺,也有说5.6尺或4尺的)的中国古代长度单位。通“仞” [ren]

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之高,台(始)于足下。——《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

(18) 姓

词性变化

仁的拼音: rén  

〈词性:形〉

(1) 有感觉能力——与“不”连用,作否定式 [sensitive]。如:两手不仁;皮肤不仁

(2) 温润 [warm and rich]

汉水重安而宜竹, 江水肥仁而宜稻。——《淮南子》

(3) 敬辞。旧时常用于书信中 [Kind; My good;My dear] 。如:仁台;仁兄

仁的拼音: rén  

〈词性:动〉

(1) 亲爱 [love]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陛下] 有仁民爱物之意。——王安石《上时政书》

(2) 同情;怜悯 [sympathize]

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韩愈《后十九日复上书》

(3) 思念 [miss]

郊社之义,所以仁鬼神也;…食飨之礼,所以仁宾客也。——《礼记·仲尼燕居》

常用词组

仁爱、仁慈、仁德、仁弟、仁厚、仁惠、仁民爱物、仁人君子、仁人义士、仁人志士、仁术、仁心仁术、仁兄、仁言利博、仁义、仁义道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政、仁至义尽

  拼音  xīn   注音  ㄒ一ㄣ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NYNY  仓颉  P  郑码  WZ  四角  33000  结构  单一电码  1800  区位  4836  统一码  5FC3  笔顺  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心的拼音:xīn(ㄒ一ㄣ)  

⒈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⒉ 中央,枢纽,主要的:心腹。中心。

⒊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统一码

心字UNICODE编码U+5FC3,10进制: 24515,UTF-32: 00005FC3,UTF-8: E5 BF 83。

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心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忄㣺

汉英互译

heart、center、feeling、intentio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像心之形

English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心的拼音: xīn  

〈词性: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heart]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inner most being;mind]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in the heart;in mind]。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mind]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thought]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spirit]。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mood]。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calculation]。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center]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常用词组

心爱、心安、心安理得、心包、心包积气、心包积水、心病、心不在焉、心材、心裁、心肠、心潮、心潮澎湃、心驰神往、心传、心慈手软、心粗、心荡神驰、心荡神移、心得、心底,心底儿、心地、心地善良、心地正直、心电感应、心电图、心动、心毒、心耳、心烦、心烦意乱、心房、心扉、心肥大、心肺机、心服、心服口服、心浮、心腹、心腹之患、心甘、心甘情愿、心肝、心高、心广体胖、心寒、心狠手辣、心花、心花怒放、心怀、心怀鬼胎、心怀叵测、心环、心慌、心慌意乱、心灰意冷,心灰意懒、心肌梗塞、心肌炎、心机、心急、心急火燎、心迹、心计、心悸、心尖、心焦、心绞痛、心劲,心劲儿、心惊胆战、心惊肉跳、心静、心境、心疚、心坎、心口、心口不一、心宽、心旷神怡、心劳计绌、心劳日拙、心里、心里打鼓、心里话、心理、心力、心力衰竭、心连心、心灵、心灵手巧、心领、心领神会、心路,心路儿、心律、心律失常、心率、心乱如麻、心满意足、心明眼亮、心目、心念、心皮、心平气和、心平气和、心气,心气儿、心窍、心怯、心情、心情舒畅、心曲、心软、心伤、心上人、心神、心声、心事、心事重重、心室、心术、心术不正、心数、心思、心酸、心算、心态、心田、心疼、心跳、心痛、心头、心头肉、心土、心窝儿、心无二用、心细、心下、心弦、心羡、心心相印、心性、心胸、心胸开阔、心胸狭隘、心秀、心虚、心许、心绪、心绪不宁、心血、心血来潮、心眼儿、心仪、心疑、心意、心音、心硬、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有余悸、心猿意马、心愿、心悦诚服、心脏、心脏病、心窄、心照、心照不宣、心折、心直口快、心志、心智、心中、心中有数、心重、心醉、心醉神迷

  拼音  rén   注音  ㄖㄣˊ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FG  仓颉  OMM  郑码  NBD  四角  21210  结构  左右电码  0088  区位  4042  统一码  4EC1  笔顺  ノ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仁的拼音:rén(ㄖㄣˊ)  

⒈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⒉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⒊ 姓。

统一码

仁字UNICODE编码U+4EC1,10进制: 20161,UTF-32: 00004EC1,UTF-8: E4 BB 81。

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nvolence、humanity、kernel、sensitive

造字法

会意:从人、从二

English

humaneness, benevolence, kindne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仁的拼音: rén  

〈词性:名〉

(1) (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2)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benevolence]

仁,亲也。——《说文》

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春初·元命苞》

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

温良者,仁之本也。——《礼记·儒行》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

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礼记·丧服四制》

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诗·郑风·叔于田》

(3) 又如:仁人(有仁德的人);仁术(施行仁道、仁政的方法);仁宇(在仁德的覆蔽之下);仁瑞(仁德的瑞兆);仁朴(仁爱朴实);仁笃(仁爱笃厚);仁诲(仁爱的教诲);仁鄙(仁爱与鄙薄)

(4) 有德者之称 [the benevolent]

(5) 旧指有仁德的人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又如:仁人网(传说商汤曾让猎人网开三面。指给予一条生路);仁者(有德行的人);仁里(仁者住地);仁士(仁人。有德行的人)

(7) 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

养之,长之,假之,仁也。——《礼记》

(8) 完美的道德 [perfect virtue]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9) 仁政 [benevolent government]

以德行仁者王。——《孟子》

(10) 恩惠 [kindness]

则民与子仁。——《论语》。皇疏:“恩也。”

厚泽深仁,遂有天下。——鲁迅《伪自由书》

(11) 同情, 怜悯 [pity]

呼而怨,欲望其哀且仁者,愈大谬矣。——柳宗元《天说》

(12) 种子外皮内的部分——常指可以食用的种子和坚果、核果及类似果实的内果皮里边的部分。字本作“人”,明代后改作“仁” [kernel]。如:核桃仁

(13) 类似果仁的东西 [something resembling a kernel of fruit]。如:瓜子仁

(14) 人 [man(pl.men)]

仁者,人也。——《礼记·中庸》。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

仁者,人也。——《孟子·尽心下》

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论语·雍也》

(15) 古县名 [Ren]

又并蒲、 衍、 首、 垣,以临 仁、 平丘。——《史记·春申君列传》

(16) 水名 [Ren River]

乌江,府东七十里;源出水西蛮界,绕府南与 湘、 洪、 仁三江合。——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17) 等于8尺(一说7尺,也有说5.6尺或4尺的)的中国古代长度单位。通“仞” [ren]

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之高,台(始)于足下。——《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

(18) 姓

词性变化

仁的拼音: rén  

〈词性:形〉

(1) 有感觉能力——与“不”连用,作否定式 [sensitive]。如:两手不仁;皮肤不仁

(2) 温润 [warm and rich]

汉水重安而宜竹, 江水肥仁而宜稻。——《淮南子》

(3) 敬辞。旧时常用于书信中 [Kind; My good;My dear] 。如:仁台;仁兄

仁的拼音: rén  

〈词性:动〉

(1) 亲爱 [love]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陛下] 有仁民爱物之意。——王安石《上时政书》

(2) 同情;怜悯 [sympathize]

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韩愈《后十九日复上书》

(3) 思念 [miss]

郊社之义,所以仁鬼神也;…食飨之礼,所以仁宾客也。——《礼记·仲尼燕居》

常用词组

仁爱、仁慈、仁德、仁弟、仁厚、仁惠、仁民爱物、仁人君子、仁人义士、仁人志士、仁术、仁心仁术、仁兄、仁言利博、仁义、仁义道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政、仁至义尽

  拼音  shù shú zhú   
注音  ㄕㄨˋ ㄕㄨˊ ㄓㄨˊ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SYI  仓颉  ID  郑码  FSVV  四角  43900  结构  单一电码  2611  区位  4285  统一码  672F  笔顺  一丨ノ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术的拼音:shù(ㄕㄨˋ)  

⒈ 技艺:技术。艺术。武术。学术。不学无术。

⒉ 方法:战术。权术。心术。

⒊ 古代城市中的道路。

其他字义

术的拼音:shú(ㄕㄨˊ)  

⒈ 古同“秫”,黏高梁。

其他字义

术的拼音:zhú(ㄓㄨˊ)  

⒈ 〔白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可入药。

⒉ 〔苍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可入药。

统一码

术字UNICODE编码U+672F,10进制: 26415,UTF-32: 0000672F,UTF-8: E6 9C AF。

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术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秫術朮

汉英互译

art、method、skill

造字法

原为形声:从行、术声

English

art, skill, special feat; method, techniqu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术的拼音:

shù  

〈词性:名〉

(1) (形声。从行,术声。行,甲骨文中指道路。本义:城邑中的道路)

(2) 同本义 [road]

術,邑中道也。——《说文》

术,道也。——《广雅》

审端径术。——《礼记·月令》

园圃术路。——《汉书·刑法志》。注:“大道也。”

横术何广广兮。——《汉书·燕刺王旦传》

归空城兮,狗不吠,鸡不鸣,横术何广兮,固知国中之无人!——《汉书》

(3) 泛指街道、道路 [street;road]

齐城、 高唐当术而大败。——《孙膑兵法·擒庞涓》

(4) 又如:术阡(道路);术径(大道与小路);术路(大道);术衢(道路)

(5) 方法;策略 [method;tactics]

臣有百胜之术。——《战国策·魏策》

叩其术,曰:“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但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清· 方苞《狱中杂记》

子有何术可导我耶?——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术法(方法);术鹄(方法与目的)

(7) 特指君主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手段 [tactics]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三国志·诸葛亮传》

(8) 权术;计谋 [political trickery]

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韩非子·难三》

(9) 又如:术数(方法和谋略);术计(权术计谋);术略(韬略;谋略);术谋(讲求权术谋略)

(10) 技艺;业术 [art;skill;techinque]

古之学术道者。——《礼记·乡饮酒义》

役民三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宋· 苏轼《教战守》

女婉贞,年十九,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1) 又如:营造术;雕刻术;术道(才艺之道);航海术

(12) 法,法律 [law]

术,法也。——《广雅》

不以犯有司正术也。——《礼记·文王世子》

故君子操权一正以立术。——《商君书》

(13) 学说 [theory]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唐· 韩愈《师说》

窦太后好 黄帝、 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史记·外戚世家》

(14) 方术。指医、占卜、星相等术艺 [divination]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间训》

(15) 又如:术数(用星占、卜筮、命相、拆字等方术,推测国家和个人的气数及命运);术法(法术;方术);术知(道术才智);术者(术人,以占卜、星相等为职业的人)

词性变化

术的拼音:

shù  

〈词性:动〉

(1) 学习;实践 [study;practise]

蛾子时而术之。——《礼记·学记》

(2) 通“述”。申述,叙述,记叙 [narrate;recount;relate]

昔者暴王作之,穷人术之。——《墨子·非命下》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今陛下念思祖考,术追厥功。——《汉书·贾山传》

能术远者考之以近。——陆贾《新语》

(3) 选择职业 [choose a occupation]

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方苞《狱中杂记》

常用词组

术科、术士、术学、术语

基本词义

术的拼音: zhú  

〈词性:名〉

(1) 白术 [large head atractylodes]。一种产于中国的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椭圆形或羽裂,边缘有刺状细锯齿,紫红色头状花生于茎顶

术,白蓟。——《尔雅·释草》

(2) 几种苍术属植物之一 [atractylodes]。如:苍术;茅术

(3) 另见 shú;shù  

仁心仁术: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