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日角龙庭的意思

jiǎolóngtíng

日角龙庭



拼音rì jiǎo lóng tíng

注音ㄖˋ ㄐ一ㄠˇ ㄌㄨㄥˊ ㄊ一ㄥˊ

解释旧时相术家谓天庭隆起为龙庭。“日角龙庭”为帝王的贵相。

出处《旧唐书·唐俭传》:“[高祖]密访时事,俭曰:‘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非在今朝。’”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算命。

感情日角龙庭是中性词。

繁体日角龍庭

近义日角龙颜

英语the appearance of noble personage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ㄖˋ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JJJJ  仓颉  A  郑码  KA  四角  60100  结构  单一电码  2480  区位  4053  统一码  65E5  笔顺  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日的拼音:rì(ㄖˋ)  

⒈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日月星辰。日晷(guǐ  )(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⒉ 白天,与“夜”相对:日班。

⒊ 天,一昼夜: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⒋ 某一天:纪念日。

⒌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⒍ 时候:春日。往日。

⒎ 每天,一天一天地:日记。日益。

⒏ 特指“日本国”。

统一码

日字UNICODE编码U+65E5,10进制: 26085,UTF-32: 000065E5,UTF-8: E6 97 A5。

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日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囩囸

汉英互译

daily、day、run、sun、tim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un; day; dayti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日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2) 同本义 [sun]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易·说卦》

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3)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旸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天)

(4) 白天,白昼 [daytime]

夏之日。——《诗·唐风·葛生》

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世说新语·自新》

(5) 又如:日昳(日已过午);日往月去(时间一天天过去);日里(白天);日里向(白天);日长神倦(夏季白天长,人易困倦);日旰(日暮。天色晚);日昼(白天);夜以继日

(6) 时节;为特殊目的而定的日子 [day;date]

天启壬戌秋日。——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交租日;星期一是洗衣日;你的结婚纪念日;三百万股日;太阴日;平太阳日;日南至(冬至日);日脚(〈词性:方〉∶日子;时间);日时(一段时间);日分(日子;日期)

(8) 一昼夜 [daytime]

靡日不思。——《诗·邶风·泉水》

日月星辰,太阳也。岁月日时,亦即曰日。——《书·洪范》

教子数日。——《礼记·内则》

(9) 又如:日力(一天的力气);日完(一天所做的事情);日度(一天一天地过去)

(10) 时间,光阴 [time]

(11) 又如:日子浅(时日短);日时(一段时间);旷日经年;日已昏黑;日不我与(时日不等人);日刻(时间)

(12) 日本的简称 [short for Japan]。如:中日文化交流

词性变化

日的拼音:   

〈词性:副〉

(1) 每日,每天 [every day]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日远日疏,日亲日近(常常接近自然亲热,反之就会疏远);日觐天颜(每天朝见皇帝);日见穷蹙(处境一天天艰难窘迫);日无暇晷(整天无空闲);日逐(每日;每天);日逐家(每日;一天天);日事钱(日工资);日辰(日子);日食钱(日事钱)

(3) 他日,改天 [the other day]

日与俱来,吾与若俱观之。——《列子·汤问》

(4) 往日,从前 [the bygone days]

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左传·文公十年》

常用词组

日安、日班、日斑、日报、日薄西山、日本、日不暇给、日常、日场、日程、日程表、日出、日出三竿、日复一日、日工、日高日上、日观峰、日观亭、日光、日光灯、日晷、日后、日环食、日积月累、日记、日间、日见、日渐、日久、日久见人心、日久岁深、日久天长、日就月将、日刊、日课、日理万机、日历、日历表、日落、日落西山、日冕、日暮、日暮途穷、日内、日偏食、日期、日气、日前、日趋、日全食、日日、日日夜夜、日色、日上三竿、日射、日甚一日、日食、日试万言、日头、日托、日往月来、日夕、日下、日新月异、日薪、日夜、日夜兼程、日夜警戒、日夜如梭、日以继夜、日益、日影、日用、日用品、日语、日元、日月、日月重光、日月蹉跎、日月如梭、日杂、日照、日志、日中、日中则昃、日子、日坐愁城

  拼音  jiǎo jué   注音  ㄐ一ㄠˇ ㄐㄩㄝˊ   
部首  角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QEJ  仓颉  NBG  郑码  RLD  四角  27227  结构  单一电码  6037  区位  2939  统一码  89D2  笔顺  ノフノフ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角的拼音:jiǎo(ㄐ一ㄠˇ)  

⒈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鹿角。犄角。角质。

⒉ 形状像角的:菱角。皂角。

⒊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角(在中国山东省)。

⒋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角。角度。角钢。角尺。

⒌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角落。

⒍ 额骨(俗称“额角”)。

⒎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

⒏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角。号角。

⒐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角酒来”。

⒑ 中国货币单位。

⒒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⒓ 量词。

其他字义

角的拼音:jué(ㄐㄩㄝˊ)  

⒈ 古代酒器,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⒉ 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人物:角色。名角。

⒊ 较量,竞争:角力。角斗。角逐。

⒋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

⒌ 姓。

统一码

角字UNICODE编码U+89D2,10进制: 35282,UTF-32: 000089D2,UTF-8: E8 A7 92。

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角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捔觮龣

汉英互译

corner、angle、chiao、cornu、foreland、horn、jiao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horn; angle, corner; poi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角的拼音: jiǎo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兽角形。本义:动物的角)

(2) 同本义 [horn of an animal]

角,兽角也。——《说文》

麟之角。——《诗·周南·麟之趾》

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尔雅·释地》

旃裘筋角。——《史记·货殖列传》

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角灯(用透明角质物做罩的灯);角带(缀有角质饰物的腰带);角弓(用兽角作装饰的硬弓);角枕(以兽角来装饰的枕头);角马(马头上生角。比喻违反常态);角节(用犀角做的符节)

(4) 突起的额骨 [frontal bone]

恶角犀丰盈。——《国语·郑语》

(5) 又如:角犀(额角近头发边缘,隐然隆起,有如伏犀,称为角犀);角崩(以头叩地)

(6) 古代未成年的人,头顶两侧束发为髻,状如牛角,故称角 [horn-like hairs]

男角女羁。——《礼记·内则》

(7) 又如:角儿(头顶向上竖起的发髻);总角;角髻(古代童稚的发髻。状如牛角);角发(束发如角状);角婢(少婢。束发如角)

(8) 几何学上称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形状或所夹的空间[angle]。如:锐角;钝角;对角;补角;夹角;角台;角明(标明,因标注在角上而得名);角佩(以角锥制成的佩饰)

(9) 角落 [corner]

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四角龙子幡。

(10) 又如:门角;拐角;墙角;角子(角落;阁子,小屋;饺子);角子门(侧门,边门);角睐(用眼角斜视);角隅(角落)

(11) 形状像角的东西 [sth.in the shape of a horn]。如:皂角;菱角;角冠(道士的尖帽子);角田(豆田);豆角;角黍(粽子);角巾素服(泛指便服);角巾私第(去官服,换上角巾而住私宅。多用于恭维官员居功不傲)

(12) 伸入水域的陆地的尖端或延长部分,或如半岛或如突出的尖端 [cape]。如:好望角;科德角;哈特拉斯角

(13) 借指禽兽 [birds and beasts]。如:角物(泛指有角的动物)

(14) 斜 [oblique]。如:角槎(斜砍)

(15) 号角 [horn;toot;bulge]

四面边声连角起。——宋· 范仲淹《渔家傲》

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16) 通“斠”。古时平斗斛的工具 [level;strickle]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兵法·虚实篇》

尺寸也、绳墨也,……,角量也,谓之法。——《管子·七法》

词性变化

角的拼音: jiǎo  

〈词性:量〉

(1) 我国辅币名。十角等于人民币一元 [jiao,a fractional unit of money in China]。如:几角?;角票(票面以角为单位的纸币的统称);角洋(旧时通用的以角为单位的小银币);角子

(2) 四分之一 [quarter]。如:一角饼

(3) 古代量器名 [a measuring vessel]

一角一散。——《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

斗,斛也,角,量也。——《管子》

鲁达道:“先打四角酒来。”——《水浒传》

(4) 另见 jué  

常用词组

角标、角尺、角度、角弓、角弓反张、角规、角化、角回、角伎,角妓、角口、角楼、角落、角门、角膜、角膜炎、角票、角球、角色、角条、角铁、角头、角心、角椅、角砧、角质、角锥、角子

基本词义

角的拼音: jué  

〈词性:名〉

(1) 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an ancient,three legged wine cup]

一角一散。——《仪礼·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

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记·礼器》

(2) 角色,人物 [role;part]。如:主角儿;配角;角艺(卖艺的妓女)

(3) 行当,即主要根据戏曲演员所扮演人物的性别和性格等划分的类型 [type of role]。如:丑角;旦角

(4) 演员 [actor or actores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如:红角儿、名角、坤角、男角、女角

词性变化

角的拼音: jué  

〈词性:动〉

(1) 比试;竞争 [contend]

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之臣之也。——《汉书·贾谊传》

作角抵戏。——《汉书·武帝纪》

肆射御角力。——《吕氏春秋·孟冬》。注:“犹试也。”

日与子弟角。——《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角试(通过比赛成绩比较优劣);解力(比赛武力;动武);口角(争吵;斗嘴)

(3) 衡量,考察 [weight]

角斗甬。——《礼记·月令》。注:“谓平之也。”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曹操注:“角,量也。”

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汉书》

(4) 另见 jiǎo  

常用词组

角抵、角斗、角力、角色、角逐

  拼音  lóng   注音  ㄌㄨㄥˊ   繁体    
部首  龙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DXV  五笔98  DXYI  仓颉  IKP  郑码  GM  四角  43014  结构  单一电码  7893  区位  3390  统一码  9F99  笔顺  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龙(龍)的拼音:lóng(ㄌㄨㄥˊ)  

⒈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⒉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⒊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⒋ 姓。

统一码

龙字UNICODE编码U+9F99,10进制: 40857,UTF-32: 00009F99,UTF-8: E9 BE 99。

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龙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龍竜龒㡣䮾

汉英互译

dragon、imperial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龙的拼音:

lóng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2) 同本义 [dragon]

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 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

飞龙在天。——《易·乾》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叶公子高好龙。——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

(3) 又如:龙工(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龙功”);龙公(指龙王,龙神);龙渊(龙所栖止的深渊);龙章(龙形的图案);龙蛇(龙和蛇);龙文(龙状花纹);龙伯(传说中的水神);龙沼(龙池);龙旌凤翣(有龙凤图案的旌旗和大掌扇);龙门(本是跨在黄河上游的山名。神话传说,鱼类跳过龙门,就可以变成神龙。后借指乡试考场的二门或三门为龙门)

(4) 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imperial]

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论衡·纪妖》

(5) 又如:龙升(龙的升子。比喻天子即位);龙辇(天子的乘车);龙颜(额头隆起似龙。后世以喻皇帝的容貌。也用以指皇帝);龙腾(比喻帝王的兴起);龙鳞(喻指皇帝或皇帝的威严);龙驭(皇帝车驾。代指皇帝);龙兴(帝业兴旺;创立帝业);龙节(皇帝所授与的符节);龙衮(帝王的礼服);龙下蛋(比喻不可能);龙穴(最适宜埋棺材的好地方);龙御(皇帝的车驾);龙凤(旧时用以形容帝王的相貌)

(6) 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outstanding person]

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准。——唐· 李白《化城寺大钟铭序》

(7) 又如:龙虎(比喻杰出的人物);龙蛇(比喻非常的人);龙逸(如龙隐逸。比喻贤人隐居于野);龙凤(比喻才能优异的人);龙驹(比喻俊才);龙鹏(龙和鹏。比喻贤俊豪杰);龙翰凤翼(比喻君子、贤者);龙蟠凤逸(比喻才能卓越超群而未为世用的人)

(8) 喻骏马 [fine horse]

马八尺以上为龙。——《周礼·夏官》

(9) 又如:龙子(良马名);龙文(骏马名);龙姿(骏马的形貌);龙孙(良马名);龙驹(骏马);龙骥(骏马);龙媒(指天马、骏马)

(10) 喻文章,书法的雄健华丽 [vigorous]。如:龙蛇(龙蛇走。形容笔势如龙蛇,蜿蜒盘曲);龙文(比喻文章的雄健);龙虎(比喻文章的雄健);龙章(比喻文章富丽华美,如龙的文采);龙藻(比喻华丽的辞藻);龙骧豹变(比喻书法气势雄放,变化无穷)

(11) 比喻性格亢直 [upright]。如:龙亢(个性刚直不屈);龙性(指性格倔强,难以驯服)

(12) 〈词性:方〉∶[瓦圈] 歪扭不圆 [not round]。如:自行车前轱辘龙了

(13) 姓

常用词组

龙船、龙胆、龙胆紫、龙灯、龙洞、龙飞、龙宫、龙骨、龙骨车、龙虎、龙井、龙卷风、龙君、龙口夺食、龙脉、龙门、龙门刨、龙门吊车、龙脑、龙蟠、龙蟠凤逸、龙袍、龙湫、龙沙、龙舌兰、龙蛇、龙潭虎穴、龙套、龙腾虎跃、龙体、龙庭、龙头、龙头蛇尾、龙王、龙虾、龙涎香、龙骧虎步、龙骧虎视、龙行虎步、龙须菜、龙眼、龙跃凤鸣、龙钟、龙舟、龙子幡

  拼音  tíng   注音  ㄊ一ㄥˊ   
简体部首  广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广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YTFP  五笔98  OTFP  仓颉  INKG  郑码  TGBY  四角  00241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656  区位  4505  统一码  5EAD  笔顺  丶一ノノ一丨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庭的拼音:tíng(ㄊ一ㄥˊ)  

⒈ 堂阶前的院子:庭院。庭园。庭除(“除”,台阶)。

⒉ 厅堂:庭宇。庭闱(父母所属内室,借指父母)。庭训(父亲的教诲,亦指家教)。家庭。

⒊ 审判案件的处所或机构:法庭。

⒋ 古同“廷”,朝廷。

统一码

庭字UNICODE编码U+5EAD,10进制: 24237,UTF-32: 00005EAD,UTF-8: E5 BA AD。

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庭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廷閮

汉英互译

court of first instance

造字法

形声:从广、廷声

English

courtyard; spacious hall or yar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庭的拼音: tíng  

〈词性:名〉

(1) (形声。从广,廷声。广( yǎn  ),就山岩架成的屋。本义:厅堂)

(2) 同本义 [hall]

庭,宫中也。——《说文》

是君子之所以骋志意于坛宇宫庭也。——《荀子·儒效》

藜棘树于中庭。——《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注:“堂下谓之庭。”

(3) 又如:庭落(厅堂);庭庑(堂下四周的廊屋);庭炬(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庭阶(厅砌。堂前的台阶)

(4) 堂阶前的地坪 [front courtyard]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诗·魏风·伐檀》

徘徊庭树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眄庭柯以怡颜。——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缢于庭树。

严霜结庭兰。

(5) 又如:庭闱(原指父母居住的地方。借指庭院或家庭);庭帏(庭闱);庭燎(举行大典礼时设在庭院中照明的火炬);庭轩(庭院中的小室);庭芜(庭园中丛生的草);庭阈(泛指庭院)

(6) 通“廷”。朝廷,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 [the imperial court]

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易·夬》

龙辂充庭。——《文选·张衡·东京赋》。注:“庭,朝廷。”

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说苑·立节》

乞以臣此章与三公九卿贤士大夫议之于庭。——陈子昂《谏政理书》

奏事入朝,思睹阙庭,将陈所见。——唐· 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7) 又如:庭争(在朝廷上据理诤谏);庭论(在朝廷中当众评议);庭庙(朝廷);庭议(议事于朝廷);庭辩(在朝廷上辩论);庭问(上朝问国事);庭会(朝见天子)

(8) 法庭,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处所 [law court]。

(9) 如:庭决(公堂判决);民庭;刑庭

(10) 官署,政府办公的地方 [government agency]。

(11) 如:庭参(庭谒。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庭阁(府署);庭皋(府暑)

(12) 朝觐,到圣地去进香 [pilgrimage]

安南负固为逆久不来庭,无所逃于天讨。—— 归有光《书安南事》

(13) 古代指少数民族所辖区域或所都之处。也泛指边疆地方 [boundary]

边庭流血如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杜甫《兵车行》

(14) 中医学名词。指额部中央 [forehead]。望诊时常作为诊察头、面部疾病的部位,又叫“天庭”。

(15) 如:庭角(珠庭日角。谓人的天庭圆满。旧时认为是大贵之相)

(16) 房屋 [house]。

(17) 如:庭宇(房舍);庭户(门户;门庭);庭帏(妇女居住的内室;父母居住处);庭闱(内舍。多指父母居住处)

(18) 唐代州名 [Ting prefecture]。故治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

词性变化

庭的拼音: tíng  

〈词性:形〉

(1) 父亲、母亲的或与父或与母有关的 [parental]。

(2) 如:庭诰(古代指家训文字);庭趋(承受父教)

(3) 直的,笔直的 [straight]

播厥百谷,既庭且硕。——《诗·小雅·大田》

(4) 又如:庭右(旧时书信中对人的敬称。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其左右的侍从而禀告之)

常用词组

庭除、庭审、庭堂、庭训、庭园、庭院、庭长

日角龙庭: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