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ì yè jǐng jiè
注音ㄖˋ 一ㄝˋ ㄐ一ㄥˇ ㄐ一ㄝˋ
解释白天黑夜不断警戒或监视。
出处
感情日夜警戒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日的拼音:rì(ㄖˋ)
⒈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日月星辰。日晷(guǐ )(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⒉ 白天,与“夜”相对:日班。
⒊ 天,一昼夜: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⒋ 某一天:纪念日。
⒌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⒍ 时候:春日。往日。
⒎ 每天,一天一天地:日记。日益。
⒏ 特指“日本国”。
日字UNICODE编码U+65E5,10进制: 26085,UTF-32: 000065E5,UTF-8: E6 97 A5。
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日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囩囸
daily、day、run、sun、time
夜
象形
sun; day; daytime
详细解释◎ 日的拼音: rì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2) 同本义 [sun]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易·说卦》
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3)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旸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天)
(4) 白天,白昼 [daytime]
夏之日。——《诗·唐风·葛生》
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世说新语·自新》
(5) 又如:日昳(日已过午);日往月去(时间一天天过去);日里(白天);日里向(白天);日长神倦(夏季白天长,人易困倦);日旰(日暮。天色晚);日昼(白天);夜以继日
(6) 时节;为特殊目的而定的日子 [day;date]
天启壬戌秋日。——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交租日;星期一是洗衣日;你的结婚纪念日;三百万股日;太阴日;平太阳日;日南至(冬至日);日脚(〈词性:方〉∶日子;时间);日时(一段时间);日分(日子;日期)
(8) 一昼夜 [daytime]
靡日不思。——《诗·邶风·泉水》
日月星辰,太阳也。岁月日时,亦即曰日。——《书·洪范》
教子数日。——《礼记·内则》
(9) 又如:日力(一天的力气);日完(一天所做的事情);日度(一天一天地过去)
(10) 时间,光阴 [time]
(11) 又如:日子浅(时日短);日时(一段时间);旷日经年;日已昏黑;日不我与(时日不等人);日刻(时间)
(12) 日本的简称 [short for Japan]。如:中日文化交流
◎ 日的拼音: rì
〈词性:副〉
(1) 每日,每天 [every day]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日远日疏,日亲日近(常常接近自然亲热,反之就会疏远);日觐天颜(每天朝见皇帝);日见穷蹙(处境一天天艰难窘迫);日无暇晷(整天无空闲);日逐(每日;每天);日逐家(每日;一天天);日事钱(日工资);日辰(日子);日食钱(日事钱)
(3) 他日,改天 [the other day]
日与俱来,吾与若俱观之。——《列子·汤问》
(4) 往日,从前 [the bygone days]
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左传·文公十年》
日安、日班、日斑、日报、日薄西山、日本、日不暇给、日常、日场、日程、日程表、日出、日出三竿、日复一日、日工、日高日上、日观峰、日观亭、日光、日光灯、日晷、日后、日环食、日积月累、日记、日间、日见、日渐、日久、日久见人心、日久岁深、日久天长、日就月将、日刊、日课、日理万机、日历、日历表、日落、日落西山、日冕、日暮、日暮途穷、日内、日偏食、日期、日气、日前、日趋、日全食、日日、日日夜夜、日色、日上三竿、日射、日甚一日、日食、日试万言、日头、日托、日往月来、日夕、日下、日新月异、日薪、日夜、日夜兼程、日夜警戒、日夜如梭、日以继夜、日益、日影、日用、日用品、日语、日元、日月、日月重光、日月蹉跎、日月如梭、日杂、日照、日志、日中、日中则昃、日子、日坐愁城
夜的拼音:yè(一ㄝˋ)
⒈ 天黑的时间,与“日”或“昼”相对:夜晚。日日夜夜。夜阑(夜将尽时)。夜盲。夜幕。夜宵。夜话。夜袭。夜行(xíng )。夜战。
夜字UNICODE编码U+591C,10进制: 22812,UTF-32: 0000591C,UTF-8: E5 A4 9C。
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亱掖
dark、night
日、昼
形声:从夕、亦省声
night, dark; in night; by night
详细解释◎ 夜的拼音:
亱 yè
〈词性:名〉
(1)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2) 同本义 [night]
夜,舍也。天下休舍也。——《说文》
夜,暮也。——《广雅》
夜呼旦。——《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
辛卯夜,恒星不见。——《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
夜者阴。——《周髀算经》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卫风·氓》
昨夜见军帖。——《乐府诗集·木兰诗》
三日三夜。——《世说新语·自新》
(3) 又如:夜游子(爱在晚上游荡的人);夜里个(昨天);夜合钱(妓女接客所收的报酬);夜行人(夜间秘密行事的人,如盗贼、侠客之类);夜不收(夜间侦探;亦指夜晚淫乐者);夜叉婆(凶暴貌丑的女人);夜消(夜宵);夜里(昨天晚上);夜台(长夜台。墓穴);夜夫(更夫);夜漫漫(黑夜漫长。喻指苦难的岁月);。又如:夜艾(夜深深);夜永(夜深);夜定(指夜深人静之时)
(4) 黄昏,天黑 [dusk]
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诗·召南·行露》
行者怏怏自退,看看日色早已夜了。便道此时将暗,也寻不见师父,不如把几面镜子细看一回。——《西游补》
(5) 凌晨,天快要亮的时候 [in the small hours;before dawn]
郑玄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
◎ 夜的拼音: yè
〈词性:形〉
(1) 晦暝,幽暗 [dim;dusky]
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潜夫论》
(2) 又如:夜室(黑暗的房间;墓穴);夜台(夜庭。坟墓。亦借指阴间);夜府(犹夜台,墓穴)
夜班、夜半、夜不闭户、夜餐、夜叉、夜长梦多、夜场、夜车、夜大、夜点、夜蛾、夜饭、夜分、夜工、夜光杯、夜光表、夜光虫、夜规、夜航、夜话、夜会、夜活,夜活儿、夜壶、夜间、夜禁、夜景、夜空、夜来、夜来香、夜阑、夜郎、夜郎自大、夜礼服、夜里、夜亮灯、夜盲、夜盲症、夜猫子、夜明珠、夜幕、夜尿症、夜勤、夜曲、夜色、夜深人静、夜生活、夜市、夜谈、夜头、夜晚、夜袭、夜戏、夜宵、夜校、夜行、夜行军、夜鸦、夜宴、夜夜、夜以继日、夜莺、夜鹰、夜游神、夜游子、夜战、夜中、夜总会、夜作
警的拼音:jǐng(ㄐ一ㄥˇ)
⒈ 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戒备,告诫:警卫。警世。警告。警戒。警备。警惕。警省(xǐng )(警惕醒悟)。
⒉ 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警号。警报。警钟。
⒊ 感觉敏锐,见解独到:警句。警觉(jué )。机警。
⒋ 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警察。警士。
警字UNICODE编码U+8B66,10进制: 35686,UTF-32: 00008B66,UTF-8: E8 AD A6。
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䜘
alarm、alert、police、vigilant、warn
形声:从言、敬声
guard, watch; alert, alarm
详细解释◎ 警的拼音: jǐng
〈词性:动〉
(1) (会意。从言,从敬,敬亦声。本义:戒敕)
(2) 同本义 [warn; admonish]
警,戒也。——《说文》
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周礼·宰夫》
所以警众也。——《礼记·文王世子》
乃一篇之警策。——《文赋》
今年或者大警晋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以警其余。——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警告;警励(告诫策励);警迹人(元代被列入盗贼户籍的人);警鼓(报警之鼓);警动(使人警觉悚动);警新(警策动人,语意新颖);警众(使众人警觉);警省(警觉省悟)
(4) 戒备;防备 [outpost]
军卫不彻,警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5) 又如:警巡(警戒巡视);警跸(古代为皇帝出行清道,严加戒备,断绝行人);警惧(警戒恐惧);警边(警戒边境)
(6) 通“惊”。惊恐;惊动 [start; be frightened; surprise; shock]
节循虚而警立。——《文选·陆机·叹逝赋》。注:“警犹惊也。”
(7) 又如:警动(惊动;惊恐);警唬(吓唬,恐吓)
◎ 警的拼音: jǐng
〈词性:名〉
(1) 警察的简称 [policeman;police]。如:门警;民警;交通警;巡警;乘警;警廷(警察厅);警棍(警察值勤时拿的棍子);岗警;法警;路警
(2) 警报 [alarm]
盗贼之警。——宋· 苏轼《教战守》
每有警。——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示警;告警;火警
◎ 警的拼音: jǐng
〈词性:形〉
(1) 敏悟 [intuitive]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少:少年。)——《三国志·武帝纪》
(2) 又如:警彗(机灵敏慧);警黠(警捷。机警敏捷);警省(佛教用语。彻悟)
(3) 文章语意新妙凝炼的 [aphoristic]。如:警句;警炼(警策精炼);警粉(警辟精粹)
警报、警备、警备区、警标、警察、警察局、警车、警笛、警服、警告、警官、警棍、警号、警戒、警句、警觉、警铃、警辟、警区、警犬、警惕、警惕性、警卫、警悟、警种
戒的拼音:jiè(ㄐ一ㄝˋ)
⒈ 防备:戒心。戒备。戒严。戒骄戒躁。
⒉ 革除不良嗜好:戒除。戒烟。
⒊ 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戒刀。戒尺。斋戒。
⒋ 准备:戒途。戒装。
⒌ 古同“界”,界限。
戒字UNICODE编码U+6212,10进制: 25106,UTF-32: 00006212,UTF-8: E6 88 92。
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誡
abstain from
会意:从戈、从廾
warn, caution, admonish
详细解释◎ 戒的拼音: jiè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戈”,下面象两只手(即“廾”)。两手持戈,表示戒备森严。本义:警戒,戒备)
(2) 同本义 [guard against]
戒,警也。——《说文》
岂不日戒。——《诗·小雅·采薇》
以三年之戒。——《礼记·曾子问》
基浇能戒之。——《左传·哀公元年》
息民不戒。——《国语·吴语》
怵然为戒。——《庄子·养生主》
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知足以自戒。——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戒慎(戒备谨慎);戒书(用来自我警戒的文字);戒旦(警告天将破晓);戒守(警戒守卫);戒命(禁止某些行为的命令);戒戢(警介禁止);戒诗(自我警戒的诗)
(4) 通“诫”。告诫 [warn]
主人戒宾。——《仪礼·士冠礼》
三保戒团众。——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戒勉(告诫勉励);戒约(告诫约束);戒谕(告诫;训导);戒朝(告诫无将明)
(6) 留神,当心 [be careful;caution]。如:戒口(慎言);戒火(慎于用火);戒谨;戒慎
(7) 预备;准备 [be ready]
既种既戒。——《诗·小雅·大田》
(8) 又如:戒装(准备行装);戒辖(准备车辆)
(9) 登程,出发 [start]。如:戒行(登程,出发上路);戒途(出发,准备上路);戒程(登程,出发上路);戒道(登程,出发上路)
(10) 戒除 [abstrain from;give up;stop]
戒奢以俭。——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1) 又如:戒杀(戒除杀生);戒脱(戒掉);戒绝;戒诗(戒除做诗);戒烟;戒酒
(12) 告请;约请 [invite]。如:戒期(定期);戒速(谓事先告知,再届时邀请);戒食(约期共食;招宴)
(13) 斋戒 [fast]
圣人以此斋戒。——《易·系辞》
戒及宿之曰。——《周礼·太史》
七曰戒。——《礼记·礼器》
◎ 戒的拼音: jiè
〈词性:名〉
(1) 警戒之事 [warning]
君子有三戒。——《论语》
(2) 戒指的简称 [ring]。如:钻戒(镶钻石的戒指)
(3) 佛教的教规惩戒。梵语Sila的意译。指必须遵守的各种准则,防非止恶的规范 [Buddhist monastic discipline]。如:戒定慧(佛教用语。指持戒、禅定和智慧,为佛家三无漏说);戒体(佛教用语。受戒的比丘内有防非止恶的自治力,而且始终符合戒律的要求,身心完全清净)
(4) 用于告戒的一种文体 [style]。如:戒书(汉代皇帝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
(5) 通“界”。界限,分界 [border;limit]
星茀于河戒。——《史记·天官书》
江河为南北两戒。——《新唐书·天文志》
戒备、戒尺、戒饬、戒除、戒刀、戒忌、戒骄戒躁、戒酒、戒绝、戒律、戒慎、戒坛、戒条、戒心、戒严、戒严令、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