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如获至珍的意思

huòzhìzhēn

如获至珍



拼音rú huò zhì zhēn

注音ㄖㄨˊ ㄏㄨㄛˋ ㄓˋ ㄓㄣ

解释见“如获至宝”。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至珍,一概都置之不顾。”

例子他得到她的承诺如获至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非常珍视喜欢。

感情如获至珍是中性词。

繁体如獲至珎

近义如获至宝

英语as if one had found a treasure(seem to have hit the jackpot)

俄语становиться обладателем бесценного сокровища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ㄖㄨˊ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VKG  仓颉  VR  郑码  ZMJ  四角  46400  结构  左右电码  1172  区位  4071  统一码  5982  笔顺  フノ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如的拼音:rú(ㄖㄨˊ)  

⒈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⒉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⒊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⒋ 到,往:如厕。

⒌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⒍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⒎ 与,和:“公如大夫入”。

⒏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⒐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⒑ 表示举例:例如。

⒒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⒓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⒔ 姓。

统一码

如字UNICODE编码U+5982,10进制: 22914,UTF-32: 00005982,UTF-8: E5 A6 82。

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如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according to、as、as if、for instance、like、such as

造字法

会意:从女、从口

English

if, supposing; as if; like, a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如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 同本义 [follow]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4) 好像, 如同 [like;as if]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青睐);如许(似这般);如今晚儿(现在);如许豚犊(这样的不肖之子);如应如响(十分灵验)

(6) 比得上,及 [can be compared with]

不如无生。——《诗·小雅·苕之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7) 又如:我不如他

(8) 去,往 [go]

如,往也。——《尔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如扬州过 瓜洲扬子桥。——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遭遇,际遇 [meet]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因于名场。——《聊斋志异》

(10) 表示举例 [for instance;for example;such as]。如:大文学家、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工人都很勤劳,如挖土

(11) 相敌;抵挡 [resist]

夫宋之不足如 梁也,寡人知之矣。——《战国策》

(12) 应当 [should]

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

词性变化

如的拼音:   

〈词性:介〉

(1) 按照 [in accordance with;comply with]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2) 又如:如详缴(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且准予销案);如律令(按照法令执行。是古代檄文、诏书结尾用语);如式(按照规矩)

如的拼音:   

<连>

(1) 假如,如果 [if]

如,若也。——《广雅》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阳货》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2) 又如:如有不妥,请予指正;如不修改,未免粗糙;如使(假使;倘若)

(3) 与,和 [and]

公如大夫入。——《仪礼》

(4) 或——表示选择关系 [or]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5) 而——表示连接 [but]

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夜中,星陨如雨。——《春秋》

(6) 则——表示结果 [then]。如:如许;如是

如的拼音:   

〈词性:助〉

(1) 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论语·述而》

褎如充耳。——《诗·邶风·旄丘》

屯如,乘马班如。——《易·屯卦》

孔子三月如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上》

(2) 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3) 相当于“乎”

善如尔之问也。——《礼记》

常用词组

如臂使指、如常、如潮涌至、如出一辙、如初、如此、如此而已、如此这般、如次、如弟、如堕五里雾中、如堕烟海、如法、如法炮制、如风过耳、如故、如果、如何、如虎添翼、如花似锦、如花似玉、如画、如火如荼、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如箭在弦、如胶似漆、如今、如旧、如君、如来佛、如狼似虎、如雷贯耳、如临大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芒在背、如梦初醒、如鸟兽散、如期、如其、如泣如诉、如日方升、如日中天、如入无人之境、如若、如丧考妣、如上、如实、如使、如是、如释重负、如数家珍、如数、如汤沃雪、如同、如晤、如下、如心、如兄如弟、如许、如一、如仪、如蚁附膻、如意、如意算盘、如饮醍醐、如蝇逐臭、如影随形、如鱼得水、如鱼离水、如愿、如愿以偿、如醉如痴、如坐针毡

  拼音  huò   注音  ㄏㄨㄛˋ   繁体  獲、穫  
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AQTD  仓颉  TKHK  郑码  EQGS  四角  44284  结构  上下电码  3752  区位  2781  统一码  83B7  笔顺  一丨丨ノフノ一ノ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获(獲、穫)的拼音:huò(ㄏㄨㄛˋ)  

⒈ 打猎得到的禽兽:猎获。

⒉ 得到,取得:获得。获奖。获悉。如获至宝。

⒊ 古代对奴婢的贱称:臧获。

⒋ 能得到机会或空闲:不获面辞。

⒌ 收割庄稼:收获。

统一码

获字UNICODE编码U+83B7,10进制: 33719,UTF-32: 000083B7,UTF-8: E8 8E B7。

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獲穫

汉英互译

capture、catch、obtain、win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obtain, get, receive; seiz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获的拼音:

huò  

〈词性:动〉

(1) (形声。从犬,蒦( huó  )声。按甲骨文从隹从又,表示捕鸟在手。本义:猎得禽兽)

(2) 同本义 [capture;catch]

获,猎所获也。——《说文》

田获三狐。——《易巽》

舍拔则获。——《诗·秦风·驷賳》

谋于野则获。——《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今日畋乐乎?获多乎?——司马相如《子虚赋》

(3) 又如:获兽;获兔;获者(猎得禽兽者)

(4) 俘获 [capture]

遇犬获之。——《诗·小雅·巧言》

获者取左耳。——《周礼·大司马》

不获二毛。——《礼记·檀弓》

荻百里孟明视。——《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又如:获丑(俘获敌众);获夷(能俘获夷狄者);获解(拘捕押送);拿获

(6) 得到;取得 [get]

获,得也。——《小尔雅·广言》

遭遇时变,以获爵位。——杨恽《报孙会宗书》

初虽劳苦,卒获其庆。——《盐铁论·诛秦》

获莒挐。——《左传·僖公元年》

获宝玉大弓。——《左传·定公九年》

获者坐而获。——《仪礼·乡射礼》

凡得获货贿人民六畜者。——《周礼·朝士》

获有所闻。——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幸获名成。——清· 周容《芋老人传》

两人并获释。——《明史》

获矢无算。——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获奖;获匹(获偶。得到配偶);获印(得到官印,意为得官);获成(得到和解,得到成功)

(8) 得以,能够 [can]。如:获隽(得以考中);获隽公车(会试得中之意。隽:同“俊”,才智过人。汉以公家车递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为入京应试主人的代称);获申(得以表达);获全(得以保全)

(9) 遭受 [subject to]。如:获尤(遭怨恨)

词性变化

获的拼音:

huò  

〈词性:名〉

(1) 打猎得到的禽兽 [game]

狗良则数得兽矣; 田猎之获, 常过人矣。——《吕氏春秋》

(2) 中国古代奴婢的贱称 [female slave]

行曲则违于臧获, 行直则怒于诸侯。——《韩非子》

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获的拼音:

huò  

〈词性:动〉

(1) (形声。从禾,蒦( huó  )声。本义:收割庄稼)

(2) 同本义 [reap;harvest]

获,刈谷也。——《说文》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豳风·七月》

是获是亩。——《诗·大雅·生民》

载获济济。——《诗·周颂·载芟》

儒有不陨获于贫贱。——《礼记·儒行》

以岁之不获也。——《国语·吴语》

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

不耕获。——《易·无妄》

耕获菑畬,时时利赖其用。——徐光启《甘薯疏序》

(3) 又如:秋获冬藏

(4) 割取草木 [mow;cut]

有冽氿泉,无浸获薪。——《诗·小雅·大东》

获的拼音:

huò  

〈词性:名〉

(1) 收获;收成 [harvest]

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之获,犹食之而不甘。——唐甄《潜书·大命》

(2) 得到的成果或利益 [results;gain]

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管子》

(3) 通“檴”。木名,榆属,叶如榆,皮坚韧,可作姮索甑带 [a kind of tree]

有冽氿泉,无浸穫薪。——《诗·小雅·大东》。郑玄笺云:檴、落,木名也。

常用词组

获得、获得性免疫、获救、获利、获取、获胜、获释、获悉、获知、获准

  拼音  zhì   注音  ㄓˋ   
部首  至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GCFF  仓颉  MIG  郑码  HB  四角  10104  结构  上下电码  5267  区位  5433  统一码  81F3  笔顺  一フ丶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至的拼音:zhì(ㄓˋ)  

⒈ 到:至此。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

⒉ 极、最:至少。至亲。至交(最相好的朋友)。至诚。至高无上。至理名言。

统一码

至字UNICODE编码U+81F3,10进制: 33267,UTF-32: 000081F3,UTF-8: E8 87 B3。

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至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xtremely、most、solstice、to、untill、solstic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reach, arrive; extremely, ver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至的拼音: zhì  

〈词性:动〉

(1) (象形。从一,一犹地,指事,不去而下来。古文从土,上亦象飞下之形。尾上首下。本义:到来,到达)

(2) 同本义(上古时期多用“至”,中古时期多用“到”) [arrive;reach]

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说文》

凤鸟不至。——《论语》

至,到也。——《字林》

至,到也。——《广韵》

王朝至于商郊 牧野。——《书·牧誓》

我征聿至。——《诗·豳风·东山》

远道不至。——《墨子·辞过》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至则行矣。——《论语·微子》

至则无可用。——唐· 柳宗元《三戒》

风雨骤至。——汉· 王粲《登楼赋》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

孝武帝时,至代相。——《史记·李将军列传》

至通州,几以不纳死。——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富者不能至。——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前狼又至。——《聊斋志异·狼三则》

至子之世。——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至旦(到天明);水流至足;至竟(到底;毕竟);至止(到达,到来。止,语气词);无微不至;自春至冬;由东至西;至于(到;达到);至乎(至于。到;达到);至至(达到,道的最高境地);至到(指程度达到极点;到)

(4) 来;去 [come;go]

至,来也。——《玉篇》

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 郑也…己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左传·僖公五年》

词性变化

至的拼音: zhì  

〈词性:形〉?

(1) 形容事物的尽善尽美。犹言最好、最高、最大 [perfect;best;first-rate]

至人无己。——《庄子·逍遥游》

色愈恭,礼愈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吾爱汝至。——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至心(极为诚恳的心意);最骏(最好的骏马);至意(极深远的用意);至情(极其真实的思想感情);至理(极深的道理);至材(极佳的才能);至治(最完善的政治);至德(最高尚伟大的德性)

(3) 深 [deep]

日,君以骊姬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周语》。 韦昭注:“至,深也。”

(4) 又如:至虑(深思熟虑);至戒(犹深戒);至契(交情极深的朋友)

(5) 得当;恰当 [proper;suitable]

不知逆顺之理、小大至不至之变者也,未可与及天下之大理者也。——《荀子·正论》。杨倞注:“至不至,犹言当不当也。”

(6) 亲近 [close;intimate]。如:至戚(最亲近的亲属)

(7) 真挚;诚挚 [honest]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中庸》。朱熹注:“天下至诚谓圣人之德之至,天下莫能加也。”

(8) 又如:至诚;至友

(9) 周到 [con siderate;thoughtful]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至的拼音: zhì  

〈词性:副〉

(1) 大 [great;maximum]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易·坤》

(2) 又如:至贤(大贤。指极有贤德的人);至砀(极广大)

(3) 极;最 [very]

材之不逮至远也。——汉· 贾谊《治安策》

陵见其至诚。——《汉书·李广苏建传》

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贾谊《论积贮疏》

罪至重而罚至轻,庸人不知恶矣。——《荀子·正论》

(4) 又如:至公(最公正);至足(极充足);至大至刚(广大无限而刚健不可屈挠);至大无外(大到极点,外无以加);至小无内(小到极点,内无余隙);至公无私(公正到极点,丝毫没有私心);至清(极其清澈)

(5) 一定;必 [certainly]

衡曰:“顾当得不耳,何至上书?”——《汉书·匡衡传》

(6) 竟,竟然 [unexpectedly]

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鸟飞。——《韩非子》

至的拼音: zhì  

〈词性:名〉

(1) 夏至、冬至的简称 [solstice]

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左传·僖公五年》

(2) 又如:至节(冬至或夏至);至日(指冬至日,夏至日。冬至昼最短,夏至昼最长)

(3) 至道。道家多以指最玄妙精深的道理 [very reason]

今背其本而求其末,释其要而索其于祥,末可与言至也。——《淮南子·本经训》

(4) 又如:至精(我国古代哲学家指一种极其精微神妙而不见形迹的存在)

(5) 道德高尚的人;圣人 [saint]

道者,圣之所吏也,至之所得也。——《鹖冠子》

(6) 又如:至人(道家指超凡脱俗,达到无我境界的人;思想或道德修养最高超的人)

(7) 准则 [standard;criterion]

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以常为慎…上贤而不穷,哀乐不谣,民知其至。——《逸周书》

至的拼音: zhì  

<连>

(1) 乃;乃至;以至 [and even;down to;even]

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曹丕《与吴质书》

(2) 至于,甚至于 [as far;as to]——用于说完一事时,又另外提出一事。转折相连

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史记》

至的拼音: zhì  

〈词性:介〉

到…时候 [till;to;untill]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常用词组

至宝、至不济、至诚、至迟、至此、至当、至多、至高无上、至好、至交、至今、至理、至理名言、至亲、至情、至日、至若、至善、至上、至少、至死、至矣尽矣、至言、至友、至于

  拼音  zhēn   注音  ㄓㄣ   
简体部首  王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玉部  
五笔  GWET  仓颉  MGOHH  郑码  COPD  四角  18122  结构  左右电码  3791  区位  5368  统一码  73CD  笔顺  一一丨一ノ丶ノ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珍的拼音:zhēn(ㄓㄣ)  

⒈ 珠玉等宝物:珍宝。珍珠。奇珍异宝。席珍待聘(“席珍”,坐席上的宝石,喻怀才待用)。

⒉ 宝贵的,贵重的:珍贵。珍奇。珍稀。珍闻。珍玩(贵重的供赏玩的东西)。

⒊ 重视,爱惜:珍视。珍爱。珍重(zhòng  )。珍存。珍藏(cáng  )。

⒋ 精美的食物:珍羞(亦作“珍馐”)。八珍。

统一码

珍字UNICODE编码U+73CD,10进制: 29645,UTF-32: 000073CD,UTF-8: E7 8F 8D。

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珍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珎鉁錱

汉英互译

Jane、precious、rare、treasure、valuable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precious, valuable, ra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珍的拼音:

zhēn  

〈词性:名〉

(1) (本义:珠玉等宝物)

(2) 同本义 [treasure]

珍,宝也。——《说文》

珍圭。——《周礼·典瑞》。注:“王使之瑞节。”

多珍怪些。——《楚辞·招魂》。注:“金玉为珍。”

珍怪奇物。——《淮南子·主术》

远方莫致其珍。——《荀子·解蔽》

希世之珍。——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堂有炼珍。——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珍积(积蓄的财宝);珍翰(墨宝);珍币(珍宝财物);珍赂(珍赀。珍宝财物);珍瑰(珍玮。珍宝)

(4) 比喻难得的人才 [talented person]

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墨子》

(5) 精美的食品 [delicacy]

交广市鲑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食必珍美。——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6) 又如:珍杂(珍错,山珍海味);珍鲑(山珍海味);珍滋(美味);珍异(珍贵奇特的食物);山珍海味

词性变化

珍的拼音: zhēn  

〈词性:形〉

(1) 珍贵的,宝贵的 [valuble]

珍器重宝。——汉· 贾谊《过秦论》

奇草珍木。——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珍惠(赐予珍贵的恩惠);珍贶(珍贵的礼品);珍木(珍贵的树木);珍卉(珍贵的花卉);珍甘(珍贵甘美的食品)

(3) 珍美,珍奇美丽 [rare and beautiful]。如:珍符(罕有的符瑞);珍具(珍美的器物)

(4) 贵重 [precious]。如:珍投(贵重的赠物);珍贵(贵重,宝物)

(5) 精美 [fine]。如:珍草(仙草;药草的美称);珍祥(祥瑞,吉兆);珍象(华美的景象)

珍的拼音: zhēn  

〈词性:动〉

(1) 珍爱,珍视 [treasure;be very fond of]

书曰:公子遂,珍之也。——《左传·文公八年》。注:“珍,贵也。”

(2) 又如:珍袭(珍藏);珍宠(珍惜宠爱);珍练(珍重、保重);珍调(保重调养)

常用词组

珍爱、珍宝、珍本、珍藏、珍存、珍贵、珍眉、珍品、珍奇、珍禽、珍视、珍玩、珍味佳肴、珍闻、珍惜、珍稀、珍馐,珍羞、珍异、珍重、珍珠

如获至珍: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