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乳间股脚的意思

jiānjiǎo

乳间股脚



拼音rǔ jiān gǔ jiǎo

注音ㄖㄨˇ ㄐ一ㄢ ㄍㄨˇ ㄐ一ㄠˇ

解释比喻自以为安全的处所。

出处《庄子·徐无鬼》:“奎蹄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以为安全的地方。

感情乳间股脚是中性词。

繁体乳閒股脚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ㄖㄨˇ   
简体部首  乚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乙部  
五笔  EBNN  仓颉  BDU  郑码  PVYZ  四角  22410  结构  左右电码  0050  区位  4073  统一码  4E73  笔顺  ノ丶丶ノフ丨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乳的拼音:rǔ(ㄖㄨˇ)  

⒈ 分泌奶的器官:乳房(亦称“乳”、“奶子”)。乳峰。乳罩。

⒉ 乳房中分泌出来的白色甜汁:乳汁(亦称“奶”)。哺乳。乳母(奶妈)。乳臭(xiù  )未干(对年幼人表示轻蔑)。

⒊ 像乳汁的东西:豆乳。乳胶。乳腐(亦称“腐乳”)。

⒋ 像乳头的东西:钟乳(钟上可敲打的突出物)。钟乳石。

⒌ 生,生殖:孳乳。

⒍ 初生的、幼小的:乳燕。乳牙。乳名(小名)。

统一码

乳字UNICODE编码U+4E73,10进制: 20083,UTF-32: 00004E73,UTF-8: E4 B9 B3。

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reast、breed、milk

造字法

会意:甲骨文像抱婴哺乳形

English

breast, nipples; milk, suck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乳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孚)。甲骨文中象手抱婴儿哺乳形。“孚”是以爪抱子哺乳。本义:生子,生产

(2) 同本义 [give birth to]

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产。——《说文》

乳化曰孽。——《书·尧典》传

胎生曰乳。——《尸子》

菑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史记·扁仓传》

主人方乳。——《吕氏春秋·音初》

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汉书·李广苏建传》

(3) 又如:乳子(产子;分娩);乳舍(产房);乳妇(产妇);乳卵(产(下)蛋);乳抱(繁殖)

(4) 喂奶 [suckle]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妇抚儿乳。——林嗣环《口技》

(5) 又如:乳狗(育子的母狗);乳育(哺育);乳哺(哺育;养育);乳养(哺育);乳雏(哺育幼雏);乳兽(育子的猛兽);哺乳

(6) 孵化 [hatch]

立春,鸡始乳。——《魏书》

(7) 研磨 [grind]。如:乳钵(研制粉末的小臼)

(8) 饮 [drink]

乳血飧肤。——鲍照《芜城赋》

词性变化

乳的拼音:   

〈词性:名〉

(1) 乳汁 [milk]

常饮牛乳,色如处子。——《魏书·王琚传》

(2) 又如:乳花(奶花。指年幼无知);乳白;乳茶;乳酒;乳畜;乳食;乳汁;乳牛;炼乳;乳臭小子(对年轻人的鄙称);乳腥气;乳臭

(3) 乳房 [breast]

儿含乳啼。——《虞初新志·秋生诗自序》

袒胸露乳。——魏学洢《核舟记》

(4) 又如:乳峰;乳下(乳部之下)

(5) 钟乳石 [stalactite]。如:乳窟(石钟乳丛生的洞穴);乳水(钟乳洞所流的泉水);乳穴(钟乳石洞);乳泉(钟乳石上的滴水);乳柱(钟乳石柱);乳石(石钟乳)

(6) 草鞋上穿带子的耳鼻儿 [nose]

百忙里鞋儿断了乳,好着我难行。——元· 孟汉卿《魔合罗》

乳的拼音:   

〈词性:形〉

(1) 年幼 [newborn;suckling]

乳燕逐草虫。——鲍照《咏采桑》

少年如乳虎。——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又如:乳女;乳哺儿(婴儿);乳驹(幼马);乳鸦(幼鸦);乳稚(幼儿);乳兽(幼兽);乳茄(嫩茄)

(3) 小 [small]。如:乳孔;乳娣(小女孩);乳犊(小牛);乳鱼(小鱼)

常用词组

乳白、乳钵、乳齿、乳畜、乳儿、乳房、乳腐、乳光、乳虎、乳化、乳剂、乳胶、乳酪、乳糜、乳名、乳母、乳娘、乳牛、乳兽、乳酸、乳糖、乳头、乳突、乳腺、乳香、乳臭、乳臭儿、乳臭未除、乳燕、乳罩、乳汁、乳脂、乳制品、乳浊液

  拼音  jiān jiàn   注音  ㄐ一ㄢ ㄐ一ㄢˋ   繁体    
部首  门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UJD  仓颉  LSA  郑码  TLK  四角  37601  结构  上三包围电码  7035  区位  2868  统一码  95F4  笔顺  丶丨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间(間)的拼音:jiān(ㄐ一ㄢ)  

⒈ 两段时间或两种事物相接的地方:中间。间距。间奏。天地之间。

⒉ 在一定空间或时间内:田间。人间。

⒊ 房子内隔成的部分:里间。衣帽间。间量。

⒋ 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一间房。

其他字义

间(間)的拼音:jiàn(ㄐ一ㄢˋ)  

⒈ 空隙:间隙。当间儿。亲密无间。

⒉ 隔开,不连接:间隔。间断。间接。间日。间歇。黑白相间。

⒊ 挑拨使人不和:离间。间谍。反间计。

⒋ 拔去,除去:间苗。

⒌ 偏僻的小路:间道。间行(从小路走)。

⒍ 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统一码

间字UNICODE编码U+95F4,10进制: 38388,UTF-32: 000095F4,UTF-8: E9 97 B4。

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间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間閒

汉英互译

among、between、separate、sow discord、space

造字法

会意:从门、从日

English

midpoint, space; place, locali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间的拼音:

间、閒 jiān  

〈词性:名〉

(1) (间是后起字,本字作閒,本义见间 jiàn  )

(2) 中间;内 [between;among]

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閒也。——《礼记·乐记》

而独閒数百千里。——《汉书·严助传》。注:“中间也。”

攘臂于其閒。——《庄子·人间世》。司马注:“犹里也。”

黄河远上白云间。—— 唐· 王之涣《凉州词》

林间窥之。——唐· 柳宗元《三戒》

草木之间。——明· 袁宏道《袁中郎全集·满井游记》

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出于其间。——蔡元培《图画》

(3) 又如:两地之间;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半中间;两个高楼间的小弄;两个电极间的真空

(4) 一会儿,顷刻 [a moment]

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庄子·大宗师》

乃留止閒曰。——《战国策·秦策》

(5) 又如:间不容息(其时间不容喘息。比喻时间短促)

(6) 近来 [recent]

帝间颜色瘦黑。——《汉书·叙传上》

(7) 姓(閒)

词性变化

间的拼音:

jiān  

〈词性:量〉

(1) 表示房屋的量詞

安得广厦千萬间。——唐· 杜甫《茅屋为秋風所破歌》

(2) 又如:一间卧室;三间門面

(3) 另見 jiàn  ;

(4) “间”另见 xián  

常用词组

间不容发、间关、间架、间距、间量,间量儿、间柱、间奏曲

基本词义

间的拼音:

間、閒 jiàn  

〈词性:名〉

(1) (会意。古写作“閒”,“间”是后起字。金文,从门,从月。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开门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 jiàn  ) 本义:门缝)

(2) 同本义。泛指缝隙;空隙 [gap;space between]

閒,隙也。从門,中见月。会意。——《说文》

有閒中也。又,閒不及旁也。——《墨子经》

其閒不能以寸。——《孟子》

从门閒而窥其夫。—《史记·管晏传》

彼节者有间。——《庄子·养生主》

以无厚入有间。

得间奔真州。—— 宋· 文天祥《<指南录> 后序》

(3) 又如:间出(乘隙私出,微行);间缺(空隙);间蹊(小道);间径(小道;僻路)

(4) 隔阂;嫌隙 [estrangement]

时将有反,事将有间。——《国语·越语下》

(5) 间谍 [spy]。如:间使(密使);间骑(骑兵侦察员);间者(探子);间事(用间谍之事);间人(内奸)

词性变化

间的拼音:

jiàn  

〈词性:动〉

(1) 挑拔,使人不和 [sow discord]

谗人间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离间(挑拔使之不和睦);间构(离间构陷,挑拔中伤);间疏(离间);间貳(离间);间书(用以挑拔是非的信)

(3) 拔去多余的植株、去掉[林中]多余的树(使其他的苗或树能更好地生长) [thin out]。如:间玉米苗

(4) 隔开间隔 [keep apart;at a distance from]

枫松相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病间月。——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间行(拉开距离行进);间阔(久别;远离);间岁(隔一年);间世(隔代)

(6) 夹杂;参杂 [be intermingled;be mixed up with]

中间力拉。——《虞初新志·秋声诗序》

(7) 又如:间色(杂);间错(间杂);间编(编次杂乱);间厕(夹杂);间诂(夹注)

(8) 非難;毁謗 [blame;reproach;slander]。如:间然(非议);间废(不以为然而废弃);间言(非议);间非(责怪);间谤(毁谤)

(9) 参与[participate]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10) 更迭;交替 [do sth.alternately]

异才复间出,周道日惟新。——杜甫《别蔡十四著作》

(11) 又如:间歌(古时吹笙和唱歌相交替的一种礼制);间出(隔世而出);间生(隔世而生)

间的拼音:

jiàn  

〈词性:副〉

(1) 间或,断断续续 [sometimes]

时时而间进。——《战国策·齐策》

间道经其门。——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间以诗记所遭。——宋· 文天祥《<指南录> 后序》

间则蹑屐。——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秘密,暗中(隔开众人,使自己隐而不现) [in secret]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侯生乃屏人间语。——《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另见 jiān  

常用词组

间谍、间断、间隔、间或、间接、间苗、间日疟、间色、间隙、间歇、间种、间奏、间奏曲、间阻、间作

  拼音    注音  ㄍㄨˇ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86  EMCY  五笔98  EWCY  仓颉  BHNE  郑码  QQX  四角  77247  结构  左右电码  5140  区位  2541  统一码  80A1  笔顺  ノフ一一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股的拼音:gǔ(ㄍㄨˇ)  

⒈ 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股骨。股肱(亦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

⒉ 事物的分支或一部分(a.资金的一份,如“股份”,“股东”,“股票”;b.机关团体中的一个部门;c.其他,如“钗股”,“八股文”)。

⒊ 中国古代称不等腰三角形构成直角的较长的边。

⒋ 量词(a.指成条的,如“七股大水”;b.指气味,如“一股香味”;c.指力气,如“拧成一股劲”;d.批、部分,如“一小股敌军”)。

统一码

股字UNICODE编码U+80A1,10进制: 32929,UTF-32: 000080A1,UTF-8: E8 82 A1。

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股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ection、thigh

造字法

形声:从月、殳声

English

thighs, haunches, rump; sha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股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殳( shū  )声。本义:大腿)

(2) 同本义 [thigh]

股,髀也。——《说文》

膝上曰股,膝下曰胫。——《论语·宪问》疏

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战国策·秦策》

余皆股栗。——《史记·酷吏列传》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聊斋志异·狼三则》

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又如:股掌(大腿与手掌);股弁(大腿发抖)

(4) 事物的分支或一部分 [section]

注:“如淳曰:股,支别也。”——《汉书·沟洫志》。

(5) 又如:人事股;军需股

(6) 合股纱、线或绳的一组成部分 [strand]。如:六股的绣花丝线

(7) 资本或财物的一份 [stock]。如:普通股;优先股

(8) 不等腰直角三角形构成直角的较长的边 [the longer leg of a right triangle]

故折矩,以为句(即勾)广三,股修四,径隅(即弦)五。——《周髀算经》

(9) 又如:勾股弦

词性变化

股的拼音:   

〈词性:量〉

(1) 一阵气味或一阵随风飘至的气味或味道 [whiff]。如:一股香味;一股烟悬在休眼火山上空

(2) 喷出或吹出的气体或液体 [puff]。如:从烟斗喷出的股股烟

(3) 一队武装人员 [band]。如:一股游击队;一股强盗

(4) 一伙罪犯 [gang]。如:三股土匪

(5) 一阵突然而剧烈的爆发 [burst]。如:一股熊熊火焰正从屋顶冒出来;尤指一阵感情的激烈爆发。如:一股劲

(6) 流体从源或容器的流出 [stream]。如:一股热气

(7) 用于指道路等。如:两股道

常用词组

股本、股东、股匪、股份、股份公司、股肱、股骨、股金、股利、股栗、股票、股市、股息、股癣、股长、股子

  拼音  jiǎo   注音  ㄐ一ㄠˇ   繁体    
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EFCB  仓颉  BGIL  郑码  QBZY  四角  77220  结构  左中右电码  5183  区位  2937  统一码  811A  笔顺  ノフ一一一丨一フ丶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脚的拼音:jiǎo(ㄐ一ㄠˇ)  

⒈ 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脚心。脚掌。脚背。脚跟。脚步。脚印。脚法(指踢球、踢毽等的技巧)。脚镣。脚踏实地(形容做事实事求是,不浮夸)。

⒉ 最下部:脚注。山脚。墙脚。

⒊ 剩下的废料,渣滓:下脚料。

⒋ 〔脚本〕表演戏剧或拍摄影视所依据的底本。

⒌ 旧时指与体力搬运有关的:脚夫。脚行(háng   )。脚钱。拉脚。

统一码

脚字UNICODE编码U+811A,10进制: 33050,UTF-32: 0000811A,UTF-8: E8 84 9A。

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脚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卻腳踋

汉英互译

feet、footsie、pettitoes、trilby

相关字词

足、手、头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leg, foot; base, leg, founda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脚的拼音:

jiǎo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却声。本义:胫,小腿)

(2) 同本义 [shank]

脚,胫也。——《说文》

捶笞膑脚。——《荀子·正论》

(3) 又如:脚膀(指小腿);脚胫(小腿);腿杆(方言。腿)

(4) 足的别称 [foot]

雄兔脚扑朔。——《乐府诗集·木兰诗》

脚著谢公屐。——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又如:脚炉(烘脚的小铜炉);脚踏(炕前供垫脚用的矮凳);脚踪(足迹);脚驴(供人雇用骑行的驴子)

(6) 某物的底座(作为它的支承部件)[base]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又如:根脚;杯脚;山脚;墙脚;脚灯;脚底下人

(8) 残渣,即最后留下的渣滓 [dregs;residue]。如:茶脚;酒脚

(9) 脚步 [step]。如:脚头(脚步,行动)

(10) 担任传递或运输的人 [porter]。如:脚家(脚夫);脚子(旧时对搬运工人的蔑称);脚户(脚夫);脚步钱(跑腿钱);脚费(脚钱);脚乘(运载工具,如舟车骡马等;指搬运费)

(11) 帮手 [helper]

我又不能自去,少不得要他作脚。——《红楼梦》

(12) 末端 [end]。如:脚舰(系在战船尾部备用的小船);太阳光线的末端叫日脚

常用词组

脚板、脚本、脚脖子、脚步、脚灯、脚凳、脚底、脚垫、脚夫、脚杆、脚跟,脚根、脚弓、脚孤拐、脚光、脚后跟、脚户、脚迹、脚劲,脚劲儿、脚力、脚镣、脚路、脚轮、脚门、脚盆、脚气、脚钱、脚色、脚手架、脚踏车、脚梯、脚腕子、脚位、脚窝、脚心、脚印,脚印儿、脚掌、脚爪、脚趾、脚肿、脚踵、脚注、脚镯、脚子油、脚资、脚踪

基本词义

脚的拼音: jué  

〈词性:名〉

(1)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role;part]

崛,山短高也。——《说文》

崛,特立也。——《埤苍》

神明崛其特起。——张衡《西京赋》

洪台崛其独出兮。——《文选·扬雄·甘泉赋》

(2) 又如:脚儿(也作“角儿”、“脚色”);脚色(出身履历;演员;人物)

(3) 另见 jiǎo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