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如鸟兽散的意思

niǎoshòusàn

如鸟兽散



拼音rú niǎo shòu sàn

注音ㄖㄨˊ ㄋ一ㄠˇ ㄕㄡˋ ㄙㄢˋ

解释像一群飞鸟走兽一样逃散。形容溃败逃散。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李陵传》:“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例子粤兵素弱,见之即溃,如鸟兽散。(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

正音“散”,不能读作“shàn”。

辨形“兽”,不能写作“曾”。

辨析如鸟兽散和“逃之夭夭”都可以表示逃散的情形。但如鸟兽散多形容很多人逃散;语气重;用作贬义。而“逃之夭夭”可形容少数人或一个人的逃走;语气轻;有时只表示一种讽刺意味。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感情如鸟兽散是贬义词。

繁体如鳥獸散

近义逃之夭夭

反义云合雾散

英语like the sun in midsky

俄语испуганно расходиться в разные стороны

日语くもの子(こ)をちらすように逃げさる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ㄖㄨˊ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VKG  仓颉  VR  郑码  ZMJ  四角  46400  结构  左右电码  1172  区位  4071  统一码  5982  笔顺  フノ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如的拼音:rú(ㄖㄨˊ)  

⒈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⒉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⒊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⒋ 到,往:如厕。

⒌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⒍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⒎ 与,和:“公如大夫入”。

⒏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⒐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⒑ 表示举例:例如。

⒒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⒓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⒔ 姓。

统一码

如字UNICODE编码U+5982,10进制: 22914,UTF-32: 00005982,UTF-8: E5 A6 82。

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如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according to、as、as if、for instance、like、such as

造字法

会意:从女、从口

English

if, supposing; as if; like, a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如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 同本义 [follow]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4) 好像, 如同 [like;as if]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青睐);如许(似这般);如今晚儿(现在);如许豚犊(这样的不肖之子);如应如响(十分灵验)

(6) 比得上,及 [can be compared with]

不如无生。——《诗·小雅·苕之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7) 又如:我不如他

(8) 去,往 [go]

如,往也。——《尔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如扬州过 瓜洲扬子桥。——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遭遇,际遇 [meet]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因于名场。——《聊斋志异》

(10) 表示举例 [for instance;for example;such as]。如:大文学家、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工人都很勤劳,如挖土

(11) 相敌;抵挡 [resist]

夫宋之不足如 梁也,寡人知之矣。——《战国策》

(12) 应当 [should]

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

词性变化

如的拼音:   

〈词性:介〉

(1) 按照 [in accordance with;comply with]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2) 又如:如详缴(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且准予销案);如律令(按照法令执行。是古代檄文、诏书结尾用语);如式(按照规矩)

如的拼音:   

<连>

(1) 假如,如果 [if]

如,若也。——《广雅》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阳货》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2) 又如:如有不妥,请予指正;如不修改,未免粗糙;如使(假使;倘若)

(3) 与,和 [and]

公如大夫入。——《仪礼》

(4) 或——表示选择关系 [or]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5) 而——表示连接 [but]

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夜中,星陨如雨。——《春秋》

(6) 则——表示结果 [then]。如:如许;如是

如的拼音:   

〈词性:助〉

(1) 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论语·述而》

褎如充耳。——《诗·邶风·旄丘》

屯如,乘马班如。——《易·屯卦》

孔子三月如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上》

(2) 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3) 相当于“乎”

善如尔之问也。——《礼记》

常用词组

如臂使指、如常、如潮涌至、如出一辙、如初、如此、如此而已、如此这般、如次、如弟、如堕五里雾中、如堕烟海、如法、如法炮制、如风过耳、如故、如果、如何、如虎添翼、如花似锦、如花似玉、如画、如火如荼、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如箭在弦、如胶似漆、如今、如旧、如君、如来佛、如狼似虎、如雷贯耳、如临大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芒在背、如梦初醒、如鸟兽散、如期、如其、如泣如诉、如日方升、如日中天、如入无人之境、如若、如丧考妣、如上、如实、如使、如是、如释重负、如数家珍、如数、如汤沃雪、如同、如晤、如下、如心、如兄如弟、如许、如一、如仪、如蚁附膻、如意、如意算盘、如饮醍醐、如蝇逐臭、如影随形、如鱼得水、如鱼离水、如愿、如愿以偿、如醉如痴、如坐针毡

  拼音  niǎo   注音  ㄋ一ㄠˇ   繁体    
部首  鸟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QYNG  五笔98  QGD  仓颉  PYSM  郑码  RZ  四角  27127  结构  单一电码  7680  区位  3681  统一码  9E1F  笔顺  ノフ丶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鸟(鳥)的拼音:niǎo(ㄋ一ㄠˇ)  

⒈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鸟类。候鸟。益鸟。鸟语花香。

统一码

鸟字UNICODE编码U+9E1F,10进制: 40479,UTF-32: 00009E1F,UTF-8: E9 B8 9F。

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鸟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ird、fowl、jay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bird; KangXi radical 196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鸟的拼音:

diǎo  

〈词性:名〉

(1) 人、畜的雄性生殖器 [male genitalia]——骂人的粗话。如:鸟乱(亦作“鸟闹”。骂人话。胡闹,捣乱);鸟事(坏事情)

(2) 另见 niǎo  

基本词义

鸟的拼音:

niǎo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小篆作字形,都象鸟形。本义:飞禽总名) 同本义 [bird]

鸟,长尾禽总名也。象形。——《说文》

飞鸟遗之音。——《易·小过》

我则鸣鸟不闻。——《书·君奭》

有鸟高飞。——《诗·小雅·菀柳》

鸟乃去矣。——《诗·大雅·生民》

兽奔鸟窜。——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鸟篆(鸟形的篆书);鸟卜(用鸟预卜年岁的吉凶);鸟恨(鸟声含恨);鸟乌(指乌鸦);鸟迹(鸟的足迹);鸟耘(群鸟耘田);鸟径(仅容飞鸟通行的小径);鸟歌(鸟声如歌声,故称鸟鸣为鸟歌);鸟举(鸟飞。比喻行动快速);鸟窜(形容奔窜快速如鸟飞)

(3) 另见 diǎo  

常用词组

鸟巢、鸟道、鸟粪、鸟机、鸟尽弓藏、鸟瞰、鸟瞰、鸟笼、鸟枪、鸟枪换炮、鸟兽、鸟兽散、鸟语花香

  拼音  shòu   注音  ㄕㄡˋ   繁体    
部首  丷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ULGK  仓颉  CWMR  郑码  UDAJ  四角  80601  结构  上中下电码  3757  区位  4262  统一码  517D  笔顺  丶ノ丨フ一丨一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兽(獸)的拼音:shòu(ㄕㄡˋ)  

⒈ 四肢无严格分工,通体生毛的哺乳动物的总称:兽类。野兽。鸟兽。禽兽。兽医。

⒉ 喻野蛮,下流:兽欲。兽行。人面兽心。

统一码

兽字UNICODE编码U+517D,10进制: 20861,UTF-32: 0000517D,UTF-8: E5 85 BD。

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兽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獸獣

汉英互译

animal、beast

造字法

象形:像兽之形

English

beast, animal; bestia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兽的拼音:

shòu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上象耳,中象头,下象足踩地。兽本是禽兽的总称。古另有“獸”字,指捕捉禽兽的活动。二字通用。本义:禽兽的总称)

(2) 四足的哺乳动物,多指野兽 [beast;animal]

兽,守备者。——《说文》

四足而毛谓之兽。——《尔雅·释鸟》

兽毛虫总号。——《释兽释文》。按,兽中可畜养者则曰兽。

兽,狐狼之属。——《周礼·庭氏》注

大兽公之。——《周礼·兽人》

搏兽于敖。——《诗·小雅·车攻》

猛兽步高岗。——曹操《却东西门行》

兽同足者而俱行。——《战国策·齐策》

山有猛兽。——《淮南子·说山训》

山深而兽往之。——《史记·货殖列传序》

(3) 又如:兽目(野兽的眼睛);兽工(殷制天子六工之一。即治皮革的工匠);兽人(居心险恶、有如禽兽之人);兽骇(兽类受惊时狂奔乱窜);兽吻(门环上的装饰物;虎口);兽臣(古官名。掌管山泽、田猎之事);兽头大门(豪门显贵、宫殿寺观之正门上的门环,一般用铜制或鎏金的兽头铺首,故称);兽铤(兽疾走)

(4) 干肉 [dry meat]

实兽于其上,东首。——《仪礼》

(5) 唐人因避唐高祖李渊祖李虎讳,往往把虎字改作“兽” [tiger]。如:兽口(虎口);兽吻(虎口);兽君(虎的别称)

词性变化

兽的拼音:

shòu  

〈词性:形〉

(1) 比喻野蛮、残忍 [beastly]

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周礼·夏官·大司马》

(2) 又如:兽心;兽欲;兽行(比喻极端野蛮残忍、丧失人性的行为)

(3) 兽形的 [beast-like]。如:兽材(雕绘兽形的柱子);兽面(兽形的面具);兽侯(画有兽形的射靶);兽铠(饰有兽首之形的铠甲);兽舰(船体雕饰兽形的战舰);兽炉(兽形的香炉)

常用词组

兽环、兽聚鸟散、兽王、兽行、兽性、兽医、兽欲

  拼音  sàn sǎn   注音  ㄙㄢˋ ㄙㄢˇ   
简体部首  攵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攴部  
五笔  AETY  仓颉  TBOK  郑码  EAQM  四角  48240  结构  左右电码  2414  区位  4102  统一码  6563  笔顺  一丨丨一丨フ一一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散的拼音:sàn(ㄙㄢˋ)  

⒈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⒉ 分布,分给:散布。散发(  )。天女散花。

⒊ 排遣:散心。散闷(mèn  )。

⒋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其他字义

散的拼音:sǎn(ㄙㄢˇ)  

⒈ 没有约束,松开: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

⒉ 分开的,分离的: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

⒊ 零碎的:散碎。散装。散页。

⒋ 中医称药末:散剂。丸散膏丹。

统一码

散字UNICODE编码U+6563,10进制: 25955,UTF-32: 00006563,UTF-8: E6 95 A3。

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散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me loose、dispel、disperse、disseminate、fall apart、give out、scatter

相关字词

集、聚

造字法

形声:从攵、声

English

scatter, disperse, break u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散的拼音: sǎn  

〈词性:形〉

(1) 逍遥,懒散 [free and unfettered]

庸众驽散。——《荀子·脩身》。注:“散,不拘检者也。”

(2) 又如:懒散;散人(闲散无用或不为世用的人。后多指隐士);散袒(假日;消闲);散旦(散弹,散诞。舒散;不受拘束);散适(闲适);散闲(消遥自在,无拘无束);散宕(放逸);散懒(精神松散,行动散漫)

(3) 潇洒;洒脱 [natural and unrestrained;at ease]

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世说新语》

(4) 又如:散朗(飘逸爽朗)

(5) 挂名职务,没有或很少有工作却可以领工资 [sinecure]

初,晋世散骑常持选望甚重,与侍中不异,其后职任闲散,用人渐轻。——《宋书·孔觊传》

(6) 又如:散位(闲散的职位);散外(闲散而无一定职守的官职);散地(闲散之地。多指闲散的官职);散男(无职守或封邑的男爵);散役(没有固定职事的差役);散官(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之官)

(7) 杂乱;错杂 [random;mixed and disorderly]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 又如:散迹(行踪不定);散散的(无定向,杂乱);散紊(散乱);散殊(各不相同);散生日(散寿。通常的小生日,区别于逢五、逢十的整生日);散东家(百戏杂耍艺人);散名(散杂的名称)

(9) 特指文章不受韵律约束 [free from parallelism]。如:散句(不押韵或不对偶的诗文句);散行(散体文);散隶(以散笔作的隶书);散体(即散文体。不要求词句齐整对偶的文体)

(10) 零碎;不集中的 [scattered;fragmentary;odd]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11) 又如:散盐(粉末盐);散钱(零散的钱币);散滞(遗留下来的零碎物品);散碎(零碎);散处(分散居住);散犯(单独或零散监禁的囚犯);散茶(未压制成块、成片的茶);散户(零星小户)

(12) 粗疏 [careless;inatten-tive]。如:散落(疏忽);散拙(散漫粗疏)

(13) 平凡;不成材 [ordinary;useless]。如:散衣(平常穿的衣服);散民(普通百姓);散木(无材用之木。后比喻无用之人)

词性变化

散的拼音: sǎn  

〈词性:名〉

(1) 药粉 [medicine in powder form]

与散两钱服之。——《后汉书·华佗传》

(2) 又如:平胃散;麻沸散;散子(药面儿)

(3) 姓

(4) 另见 sàn  

常用词组

散板、散板、散兵、散兵游勇、散诞、散匪、散工、散光、散话、散记、散剂、散架、散件、散见、散居、散乱、散漫、散曲、散沙、散射、散碎、散体、散文、散文诗、散职、散装、散座,散座儿

基本词义

散的拼音: sàn  

〈词性:动〉

(1) (本义:分散)

(2) 同本义 [break up;disperse]

散,杂肉也。——《说文》

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后汉书·华陀传》

散木也。——《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汉· 贾谊《过秦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乌云散了;四散(向四面分散);散盘(散伙);散走(四散奔逃);散佚(散失);散没(分散隐没);散众(不专门跟随某一主人或专门负责某事的杂役);散亡(分散逃亡);散叛(离散背叛);散流(流体四散而流);散涣(形容水四散而流)

(4) 散发,使分散 [distribute;disseminate]

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清· 黄宗羲《原君》

(5) 又如:散福(分食祭祀后的食品,布福);散子(撒种);散灰扃户(在地上撒灰,将门户关锁);散花(使花朵飘散);散金(散发钱财);散传(分支传播);散振(为救济人而分发财物);散配(分发);散财(分发财物);散赡(散发财务以接济别人);散积(散发所积存的财务);散赐(分赐)

(6) 敞开 [open]

欲写,先散怀抱,任情恣情,然后书之。——蔡邕《笔论》

(7) 又如:散衣襟

(8) 排遣 [dissipate]

[以]虫篆散忧乐。——鲍照《蜀四贤》

(9) 又如:散散儿(散散心);散愁;散荡(散心,解闷);散适(走动散心);散想(舒散心怀);散虑(排遣忧愁)

(10) 逃,逃走 [run away;escape;flee]

壮者散而之四方。——《孟子·梁惠王下》

(11) 放,放牧 [herd;graze]

马散之华山之阳。——《礼记·乐记》

(12) 抒发 [express]。如:散怀(抒发情怀);散意(表白心意)

(13) 结束 [(of a meeting, etc.) be over]。如:会还没散,我有事先走了;散班(下班);散更(夜间的最后一次打更);散坐(宴会结束,宾客离席)

(14) 丧失,失去 [lose]。如:散灭(散失净尽);散阙(散失不全);散朴(失去质朴)

词性变化

散的拼音: sàn  

〈词性:形〉

(1) 杂乱,纷乱 [chaotic;helter-skelter]

不与物散,粹之至也。——《淮南子·原道》

(2) 另见 sǎn;san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