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ú rì fāng zhōng
注音ㄖㄨˊ ㄖˋ ㄈㄤ ㄓㄨㄥ
解释好象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出处
例子他现在正是如日方中的年龄,能干大事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处于鼎盛阶段。
感情如日方中是中性词。
近义如日中天
反义日薄西山
英语at the summit of one's power
俄语в полном расцвете
动物生肖牛,虎,蛇
如的拼音:rú(ㄖㄨˊ)
⒈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⒉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⒊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⒋ 到,往:如厕。
⒌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⒍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⒎ 与,和:“公如大夫入”。
⒏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⒐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⒑ 表示举例:例如。
⒒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⒓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⒔ 姓。
如字UNICODE编码U+5982,10进制: 22914,UTF-32: 00005982,UTF-8: E5 A6 82。
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如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according to、as、as if、for instance、like、such as
会意:从女、从口
if, supposing; as if; like, as
详细解释◎ 如的拼音: rú
〈词性:动〉
(1)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 同本义 [follow]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4) 好像, 如同 [like;as if]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青睐);如许(似这般);如今晚儿(现在);如许豚犊(这样的不肖之子);如应如响(十分灵验)
(6) 比得上,及 [can be compared with]
不如无生。——《诗·小雅·苕之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7) 又如:我不如他
(8) 去,往 [go]
如,往也。——《尔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如扬州过 瓜洲扬子桥。——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遭遇,际遇 [meet]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因于名场。——《聊斋志异》
(10) 表示举例 [for instance;for example;such as]。如:大文学家、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工人都很勤劳,如挖土
(11) 相敌;抵挡 [resist]
夫宋之不足如 梁也,寡人知之矣。——《战国策》
(12) 应当 [should]
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
◎ 如的拼音: rú
〈词性:介〉
(1) 按照 [in accordance with;comply with]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2) 又如:如详缴(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且准予销案);如律令(按照法令执行。是古代檄文、诏书结尾用语);如式(按照规矩)
◎ 如的拼音: rú
<连>
(1) 假如,如果 [if]
如,若也。——《广雅》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阳货》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2) 又如:如有不妥,请予指正;如不修改,未免粗糙;如使(假使;倘若)
(3) 与,和 [and]
公如大夫入。——《仪礼》
(4) 或——表示选择关系 [or]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5) 而——表示连接 [but]
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夜中,星陨如雨。——《春秋》
(6) 则——表示结果 [then]。如:如许;如是
◎ 如的拼音: rú
〈词性:助〉
(1) 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论语·述而》
褎如充耳。——《诗·邶风·旄丘》
屯如,乘马班如。——《易·屯卦》
孔子三月如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上》
(2) 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3) 相当于“乎”
善如尔之问也。——《礼记》
如臂使指、如常、如潮涌至、如出一辙、如初、如此、如此而已、如此这般、如次、如弟、如堕五里雾中、如堕烟海、如法、如法炮制、如风过耳、如故、如果、如何、如虎添翼、如花似锦、如花似玉、如画、如火如荼、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如箭在弦、如胶似漆、如今、如旧、如君、如来佛、如狼似虎、如雷贯耳、如临大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芒在背、如梦初醒、如鸟兽散、如期、如其、如泣如诉、如日方升、如日中天、如入无人之境、如若、如丧考妣、如上、如实、如使、如是、如释重负、如数家珍、如数、如汤沃雪、如同、如晤、如下、如心、如兄如弟、如许、如一、如仪、如蚁附膻、如意、如意算盘、如饮醍醐、如蝇逐臭、如影随形、如鱼得水、如鱼离水、如愿、如愿以偿、如醉如痴、如坐针毡
日的拼音:rì(ㄖˋ)
⒈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日月星辰。日晷(guǐ )(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⒉ 白天,与“夜”相对:日班。
⒊ 天,一昼夜: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⒋ 某一天:纪念日。
⒌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⒍ 时候:春日。往日。
⒎ 每天,一天一天地:日记。日益。
⒏ 特指“日本国”。
日字UNICODE编码U+65E5,10进制: 26085,UTF-32: 000065E5,UTF-8: E6 97 A5。
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日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囩囸
daily、day、run、sun、time
夜
象形
sun; day; daytime
详细解释◎ 日的拼音: rì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2) 同本义 [sun]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易·说卦》
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3)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旸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天)
(4) 白天,白昼 [daytime]
夏之日。——《诗·唐风·葛生》
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世说新语·自新》
(5) 又如:日昳(日已过午);日往月去(时间一天天过去);日里(白天);日里向(白天);日长神倦(夏季白天长,人易困倦);日旰(日暮。天色晚);日昼(白天);夜以继日
(6) 时节;为特殊目的而定的日子 [day;date]
天启壬戌秋日。——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交租日;星期一是洗衣日;你的结婚纪念日;三百万股日;太阴日;平太阳日;日南至(冬至日);日脚(〈词性:方〉∶日子;时间);日时(一段时间);日分(日子;日期)
(8) 一昼夜 [daytime]
靡日不思。——《诗·邶风·泉水》
日月星辰,太阳也。岁月日时,亦即曰日。——《书·洪范》
教子数日。——《礼记·内则》
(9) 又如:日力(一天的力气);日完(一天所做的事情);日度(一天一天地过去)
(10) 时间,光阴 [time]
(11) 又如:日子浅(时日短);日时(一段时间);旷日经年;日已昏黑;日不我与(时日不等人);日刻(时间)
(12) 日本的简称 [short for Japan]。如:中日文化交流
◎ 日的拼音: rì
〈词性:副〉
(1) 每日,每天 [every day]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日远日疏,日亲日近(常常接近自然亲热,反之就会疏远);日觐天颜(每天朝见皇帝);日见穷蹙(处境一天天艰难窘迫);日无暇晷(整天无空闲);日逐(每日;每天);日逐家(每日;一天天);日事钱(日工资);日辰(日子);日食钱(日事钱)
(3) 他日,改天 [the other day]
日与俱来,吾与若俱观之。——《列子·汤问》
(4) 往日,从前 [the bygone days]
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左传·文公十年》
日安、日班、日斑、日报、日薄西山、日本、日不暇给、日常、日场、日程、日程表、日出、日出三竿、日复一日、日工、日高日上、日观峰、日观亭、日光、日光灯、日晷、日后、日环食、日积月累、日记、日间、日见、日渐、日久、日久见人心、日久岁深、日久天长、日就月将、日刊、日课、日理万机、日历、日历表、日落、日落西山、日冕、日暮、日暮途穷、日内、日偏食、日期、日气、日前、日趋、日全食、日日、日日夜夜、日色、日上三竿、日射、日甚一日、日食、日试万言、日头、日托、日往月来、日夕、日下、日新月异、日薪、日夜、日夜兼程、日夜警戒、日夜如梭、日以继夜、日益、日影、日用、日用品、日语、日元、日月、日月重光、日月蹉跎、日月如梭、日杂、日照、日志、日中、日中则昃、日子、日坐愁城
方的拼音:fāng(ㄈㄤ)
⒈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方形.长方形
⒉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方根。平方。开方。
⒊ 人的品行端正:方正。方直。
⒋ 一边或一面:方向。方面。
⒌ 地区,地域:地方。方志。方言。方物。方圆。方隅(边疆)。方舆(指领域,亦指大地)。
⒍ 办法,做法,技巧:方式。方法。教导有方。贻笑大方。
⒎ 种,类:变幻无方。仪态万方。
⒏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方。
⒐ 违背:方命。
⒑ 正在,正当:方今盛世。方兴未艾。
⒒ 才,刚刚:方才。如梦方醒。
⒓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方。
⒔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方石章。
⒕ 姓。
方字UNICODE编码U+65B9,10进制: 26041,UTF-32: 000065B9,UTF-8: E6 96 B9。
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方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倣㕫汸
direction、power、side、square
圆
象形
a square, rectangle; a region; local
详细解释◎ 方的拼音: fāng
〈词性:动〉
(1)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2) 同本义 [parallel boats;parallel]
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说文》
大夫方舟。——《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
方舟而济于河。——《庄子·山木》
不足方。——《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
方舟设泭。——《国语·齐语》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周南·汉广》
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资治通鉴》
蜀汉之粟,方船而下。——《史记·郦食其列传》
(3) 又如:方轨(两车并排行驶);方轩(并排的窗户)
(4) 等同;相当 [match;be equal to]
梓人为侯,广与崇方。——《周礼·考工记》。郑玄注:“方,犹等也。”
今者,齐、 韩相方,而国围攻焉,岂有敢曰我其以三万救是者乎哉?——《战国策》
(5) 比拟 [compare]
方丧三年。——《礼记·檀弓》。疏:“谓比方也。”
赞票骑亦方此意。——《汉书·卫青霍去病传》。注:“比类也。”
则三古以还年代方之,犹瀼渴之水,比诸大江。——[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6) 又如:方天(可与上天相比);方比(比较)
(7) 辨别 [differentiate]
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国语·楚语下》
(8) 占有 [occupy]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诗·召南·鹊巢》
(9) 通“放”( fàng )。依据;依托 [rely on]
方天之休。——《左传·哀公十六年》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诗·召南·鹊巢》
(10) 通“仿”( fǎng )。模拟 [mimic;simulate;copy]
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於世矣。——《荀子·劝学》
今世巧而民淫,方效汤武之时,而行神农之事。——《商君书·算地》
(11) 通“谤”( bàng )。指责别人的过失 [vilify;defame;slander]
子贡方人。——《论语·宪问》
或以方谢仁祖,不乃重者。——《世说新语》
◎ 方的拼音: fāng
〈词性:名〉
(1) 竹木编成的筏 [raft]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诗·邶风·谷风》。高亨注:“方,以筏渡;舟,以船渡。”
(2) 方形 [cube;square]
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聊斋志异·促织》
一个个方面大耳。——《儒林外史》
(3) 又如:方巾(明朝书生戴的帽子);方裾(直衣襟);方员(即方圆。指物之形体);方舄(方口鞋。舄:夹底鞋)
(4) 方向;方位(方向位置) [orientation;direction]。如:东方;四面八方;方客(四方宾客);方神(四方之神);方国(四邻之国)
(5) 地区;地方 [locality;place;region]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
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汉· 贾谊《论积贮疏》
(6) 又如:方俗(地方风俗);方帅(地方军事长官);方贡(四方的土贡);方处(地方)
(7) 方面 [party;side]
(8) 相对于如走廊、河流或街道的中心或分界线而言的场所、空间或方向。如:右方;左方;四方
(9) 相反于或相比着另一方位观察的一个方位。如:双方平衡
(10) 交易、战斗或辩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双方均未获胜
(11) 指四面
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三国演义》
(12) 指四面,周围,四旁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后汉书·张衡传》
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13) 又指统辖一个方面的大员。如:方面大员(独当一面的大员)
(14) 规律;道理 [law;rule;reason]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方:指学问。)——《庄子·秋水》
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
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
(15) 指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 [moral principle and knowledge;learning]
使臣下百吏莫不宿道乡方而务。——《荀子·王霸》
学道立方,离法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文学之士。——《韩非子·六反》
(16) 合成药物的配方 [recipe]
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红楼梦》
(17) 又如:方诊(处方和诊察病情);方脉(医方和脉象);医方
(18) 一个数的n次乘方的简称 [power]。如:二的四次方是十六
(19) 品类;类别 [sort]
室家遂宗,食多方些。——《楚辞》
故君子之朋友有乡,其恶有方。——《礼记》
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同精于太清之本。——《淮南子》
(20) 大地 [the earth]。如:方局(大地);方州,方舆(大地)
(21) 平方米的简称 [square metre]。如:铺地板十五方
(22) 立方米的简称 [cubic metre]。如:一方木材
(23) 以最弱可听声为零开始的响度单位,与声强的分贝标度相当,某一声音的方数等于听起来同样响时1000赫纯音的分贝数 [phon]
(24) 方法 [method]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
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宋· 苏轼《教战守》
(25) 又如:千方百计;教导有方;方儿(方法;药方)
(26) 方圆。指土地面积 [circumference]
荆之地方五千里, 宋之地方五百里。——《墨子·公输》
(27) 又
今齐地方千里,有二十城。
(28) 通“房”( fáng )
(29) 植物种子的外皮 [shells of seeds]
既方既阜,既坚既好。——《诗·小雅·大田》
(30) 住室 [room]
周垣之高八尺,五十步一方。——《墨子·备城门》
(31) 姓
◎ 方的拼音: fāng
〈词性:形〉
(1) 方正(人行为、品性正直无邪);正直 [upright]
盘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方刚(方正刚直);方切(正直而恳切);方心(方正之心);方质(方正质朴)
(3) 通“旁”( páng )。遍,广 [all over;vast;wide]
方施象刑惟明。——《书·益稷》
晋国之方,偏侯也。——《国语·晋语》。注:方,大也。
(4) 又如:方行(广泛施行)
◎ 方的拼音: fāng
〈词性:副〉
(1) 方才 [just;at the time when]
(2) 表示时间、相当于“始”“才”
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
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4) 又如:如梦方醒;方当(正当,正值)
(5) 表示时间,相当于“正在”
守门卒方熟睡。——《资治通鉴·唐纪》
余方心动欲还。——宋· 苏轼《石钟山记》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6) 又如:方殷(正当剧盛之时)
(7) 表示时间,相当于“将” [will]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余方高驰而不顾。——《楚辞·屈原·涉江》
(8) 表示情态方式,相当于“一并” [together]
甲兵方起于天下。——《墨子·备城门》
(9) 表示范围或程度,相当于“只”、“仅” [only]
赏有功,罚有罪,而不失其人,方在于人者也。——《韩非子》
◎ 方的拼音: fāng
〈词性:介〉
(1) 表示时间,相当于“在”、“当” [at]
方其盛时必毁。——《素问》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于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 又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方案、方苞、方便、方便、方便面、方步、方才、方册、方策、方程,方程式、方寸、方寸已乱、方法、方方正正、方钢、方根、方剂、方家、方今、方巾气、方近、方块字、方框、方框图、方括号、方略、方面、方石、方始、方士、方式、方书、方术、方俗、方头不律、方外、方位、方位词、方向、方形、方兴未艾、方言、方药、方圆、方丈、方丈、方针、方阵、方正、方志、方桌、方子
中的拼音:zhōng(ㄓㄨㄥ)
⒈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 )中。中原。中华。
⒉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⒊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⒋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⒌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⒍ 适于,合于:中看。
中的拼音:zhòng(ㄓㄨㄥˋ)
⒈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⒉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⒊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中字UNICODE编码U+4E2D,10进制: 20013,UTF-32: 00004E2D,UTF-8: E4 B8 AD。
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中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仲
be hit by、fit exactly、hit、suffer
外、西、洋
指事:像旗杆正中竖立
central; center, middle; in the midst of; hit (target); attain
详细解释◎ 中的拼音: zhōng
〈词性: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2) 同本义 [center]
中,和也。——《说文》
中离维纲。——《仪礼·大射仪》
与太史数射中。——《周礼·射人》
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礼记·射义》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新书·属远》
中有都柱。——《后汉书·张衡传》
天门中断。——唐· 李白《望天门山》
中通外直。——宋· 周敦颐《爱莲说》
中轩敝者。——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
中山峨冠而多髯者。
(4) 又如:人中(人嘴上唇当中处);华中;中浣(农历每月中旬);中土(中原地区。古以冀州为中土,汉以来以河南为中土;中国);中天(天空的中央);中夕(夜半);中色(中央之色,即黄色);中甸(京都);中江(江流的中央);中非(指非洲中部地区)
(5) 内,里面。与“外”相对 [among;between;inner;within]
五帝之中无传政。——《荀子·非相》
儒有衣冠中。——《礼记·儒行》
皮树中、闾中、虎中、兕中、鹿中,是也。——《礼记·乡射礼记》
以益中外之累。——《后汉书·列女传》
中有鲁人 冯三保者、精技击。——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事变中起。——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又如:心中(心里);内中(里头);家中;水中;队伍中;中水(水中);中垢(尘垢之中)
(7) 半;中途;半中腰 [half]
夜中,星殒如雨。——《春秋》
(8) 又如:中缀(中途停止);中夕(半夜);中分(从中间分开);中半(对半);中白(半白);中判(对半分开);中阪(半山坡);中夜舞(夜半起舞)
(9) 方位名。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中间;居中 [in the middle;be placed in the middle]
晋太元中, 武陵人捕鱼为业。—— 陶渊明《桃花源记》
(10) 又如:中门(内、外门之间的门);中阵(中陈、居中的阵地、营垒,一般为主帅所在地);中部(居中的部分);中处(适中的处所);中殿(居中的宫殿)
(11) 指宫禁之内。亦借指朝廷 [court]
赵高用事于中。——《史记》
公来自中,天子所倚。——唐· 韩愈《祭董相公文》
(12) 又如:中涓(皇帝亲近的侍从官);中侍(宫中的侍从官);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中尚方(古代官署名。掌宫内营选杂作);中秘书(宫廷藏书);中书(皇宫中的藏书)
(13) 内心 [heart]
忧从中来。——曹操《短歌行》
(14) 又如:中顾(内心顾念);中私(内心的感情);中函(藏蓄于内心)
(15) 中国的简称 [China]。如:洋为中用;中美关系
(16) 中国的本地人、居民或其后代 [Chinese]。如:中外皆宜
(17) 内脏 [internal organs]
五中所主,何藏最贵。——《素问》
(18) 中介人 [go-between]
中央向严乡绅借二十两银子。——《儒林外史》
(19) 又如:中见(见证人)
(20) 姓
◎ 中的拼音: zhōng
〈词性:形〉
(1) 中等 [medium;intermediate]
受中赏。——《战国策·齐策》
中家以上。——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中才(中等才能);中则(中等。指田赋);中知(中等的才智);中币(中等品级的货币);中川(中等的河流);中平(中等,平常);中甲(金代科举考试成绩中等者);中兄(才德一般的兄长)
(3) 〈词性:方〉∶成,行,好 [all right]
正要与姐姐、姐夫商量了,往府里讨去,可是中么?——《二刻拍案惊奇》
(4) 又如:中不中
(5) 容易 [easy]
我是薛家丫头, 狄家媳妇,我的钱不中骗。——《醒世姻缘传》
(6) 合适,适当 [suitable;proper]
是秦之计中, 齐燕之计过矣。——《战国策·齐策二》
余观君疏于世故,而谋国无不中。——宋· 叶适《袁声史墓志铭》
(7) 不偏不倚,正 [right]
头颈必中。——《礼记·玉藻》
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晏子春秋》
(8) 通“忠”。忠诚[honest]
难进而尽中。——《孝经·圣治》
中和,祗庸孝友。——《周礼·春官·大司乐》
中不上达。——《荀子·成相》
(9) 另见 zhòng
中班、中饱、中表、中波、中部、中餐、中草药、中策、中层、中层干部、中产阶级、中常、中丞、中垂、中辍、中词、中挫、中道、中稻、中等、中等教育、中等技术学校、中点、中东、中断、中队、中耳、中耳炎、中饭、中锋、中缝、中伏、中服、中耕、中共、中共中央、中冓、中古、中闺、中贵、中国、中国、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共产党、中国海、中国话、中国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通、中国猿人、中国字、中和、中华、中华民国、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级、中技、中继、中坚、中坚分子、中间、中间派、中间人、中江举帆、中将、中觉、中截、中介、中局、中涓、中军、中看、中空、中馈、中栏、中郎将、中立、中立国、中量级、中流、中流砥柱、中略、中美洲、中脑、中年、中年人、中农、中欧、中篇小说、中期、中情、中秋、中秋节、中人、中山、中山狼、中山装、中师、中士、中世、中式、中试、中寿、中枢、中庶子、中衰、中天、中统、中途、中土、中外、中外、中卫、中尉、中文、中午、中西、中西合璧、中夏、中校、中心、中心人物、中兴、中性、中休、中学、中学、中学生、中旬、中央、中药、中药铺、中叶、中衣、中医、中翼、中庸、中庸之道、中用、中游、中雨、中原、中正、中值、中止、中指、中州、中专、中转、中装、中子
◎ 中的拼音: zhòng
〈词性:动〉
(1)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fit exactly;hit]
中其茎。——《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
敌中则夺。——《荀子·彊国》。注:“击也。”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
射者中。——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中而轻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幸啄不中。——《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中靶;猜中了;命中(射中);看中(经过观察,感觉合意);中雀(中目);中钩(上钩);中的(箭射中靶子);中鹄(射中靶子)
(3) 受到;遭到 [be hit by;fall into;hit home]
欲中守法。——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 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说岳全传》
(4) 又如:中霜(遭受霜冻);中酒(病酒;醉酒);中暍(中暑);中疾(生病);中恶(得急病);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5) 造谣;中伤 [slander]
好事者未尝不中。——《淮南子·原道》。注:“伤也。”
欲以吏事中商。——《汉书·何武传》。注:“伤之也。”
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史记》
(6) 又如:中陷(中伤陷害);中人(伤害人)
(7) 合于;符合 [tally with;accord with]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中音,合乎音律。)——《庄子·养生主》
其曲中规。(它的曲度符合圆规所画出的标准。其,代车轮,相当于“它的”。中,动词,合乎。规,圆规。)——《荀子·劝学》
木直中绳。
不中于款。——《聊斋志异·促织》
(8) 又如:中节(合乎规定);中墨(符合准绳);中准(符合水准);中水(符合水平面标准);中绳(符合墨线)
(9) 考取;录取 [pass an entrance examination;enroll]
后来孟沂中了进士。——《二刻拍案惊奇》
(10) 又如:中才(科举考试的中式之才);中元(高中);中签(填写考中者的标签);中榜(中式);中眉(中榜);中第(中选)
(11) 得到 [get]
这龟儿,就是中了头奖,什么人还想沾你一文钱吗?——沙汀《丁跛公》
(12) 又如:中失(得失)
◎ 中的拼音: zhòng
〈词性:形〉
(1) 满,充满 [full]
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已。——《汉书》
(2) 又如:中寿(寿满)
(3) 通“仲”。位居第二的 [second]
中春,教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周礼·夏官·司马》
中祀大交霍山。——《尚书大传·虞夏传》。注:“中,仲也。”
至中冬而盛。——《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4) 又如:中秋(秋季的第二个月);中春(春季的第二个月)
(5) 另见 zhōng
中标、中彩、中弹、中毒、中风、中计、中奖、中举、中肯、中魔、中签、中伤、中式、中试、中暑、中邪、中选、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