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ú zhèn luò yè
注音ㄖㄨˊ ㄓㄣˋ ㄌㄨㄛˋ 一ㄝˋ
解释形容轻而易举。
出处明·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例子这事对她来说简直是如振落叶,不费吹灰之力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如振落叶是中性词。
繁体如振落葉
近义轻而易举
动物生肖牛,虎,蛇
如的拼音:rú(ㄖㄨˊ)
⒈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⒉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⒊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⒋ 到,往:如厕。
⒌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⒍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⒎ 与,和:“公如大夫入”。
⒏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⒐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⒑ 表示举例:例如。
⒒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⒓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⒔ 姓。
如字UNICODE编码U+5982,10进制: 22914,UTF-32: 00005982,UTF-8: E5 A6 82。
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如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according to、as、as if、for instance、like、such as
会意:从女、从口
if, supposing; as if; like, as
详细解释◎ 如的拼音: rú
〈词性:动〉
(1)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 同本义 [follow]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4) 好像, 如同 [like;as if]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青睐);如许(似这般);如今晚儿(现在);如许豚犊(这样的不肖之子);如应如响(十分灵验)
(6) 比得上,及 [can be compared with]
不如无生。——《诗·小雅·苕之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7) 又如:我不如他
(8) 去,往 [go]
如,往也。——《尔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如扬州过 瓜洲扬子桥。——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遭遇,际遇 [meet]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因于名场。——《聊斋志异》
(10) 表示举例 [for instance;for example;such as]。如:大文学家、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工人都很勤劳,如挖土
(11) 相敌;抵挡 [resist]
夫宋之不足如 梁也,寡人知之矣。——《战国策》
(12) 应当 [should]
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
◎ 如的拼音: rú
〈词性:介〉
(1) 按照 [in accordance with;comply with]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2) 又如:如详缴(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且准予销案);如律令(按照法令执行。是古代檄文、诏书结尾用语);如式(按照规矩)
◎ 如的拼音: rú
<连>
(1) 假如,如果 [if]
如,若也。——《广雅》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阳货》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2) 又如:如有不妥,请予指正;如不修改,未免粗糙;如使(假使;倘若)
(3) 与,和 [and]
公如大夫入。——《仪礼》
(4) 或——表示选择关系 [or]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5) 而——表示连接 [but]
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夜中,星陨如雨。——《春秋》
(6) 则——表示结果 [then]。如:如许;如是
◎ 如的拼音: rú
〈词性:助〉
(1) 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论语·述而》
褎如充耳。——《诗·邶风·旄丘》
屯如,乘马班如。——《易·屯卦》
孔子三月如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上》
(2) 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3) 相当于“乎”
善如尔之问也。——《礼记》
如臂使指、如常、如潮涌至、如出一辙、如初、如此、如此而已、如此这般、如次、如弟、如堕五里雾中、如堕烟海、如法、如法炮制、如风过耳、如故、如果、如何、如虎添翼、如花似锦、如花似玉、如画、如火如荼、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如箭在弦、如胶似漆、如今、如旧、如君、如来佛、如狼似虎、如雷贯耳、如临大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芒在背、如梦初醒、如鸟兽散、如期、如其、如泣如诉、如日方升、如日中天、如入无人之境、如若、如丧考妣、如上、如实、如使、如是、如释重负、如数家珍、如数、如汤沃雪、如同、如晤、如下、如心、如兄如弟、如许、如一、如仪、如蚁附膻、如意、如意算盘、如饮醍醐、如蝇逐臭、如影随形、如鱼得水、如鱼离水、如愿、如愿以偿、如醉如痴、如坐针毡
振的拼音:zhèn(ㄓㄣˋ)
⒈ 搬动,挥动:振动。振荡。振幅。振臂。振聋发聩(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⒉ 奋起,兴起:振奋。振作。振兴(xīng )。振振有辞。
⒊ 古同“赈”,救济。
⒋ 古同“震”,威震。
振字UNICODE编码U+632F,10进制: 25391,UTF-32: 0000632F,UTF-8: E6 8C AF。
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振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brace up、flap、shake
形声:从扌、辰声
raise, excite, arouse action
详细解释◎ 振的拼音: zhèn
动
(1) (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2) 同本义 [relieve]
振,举救也。——《说文》
振,救也。——《小尔雅·广言》
三曰振穷。——《周礼·大司徒》
踣弊不振。——《国语·周语》
君子以振民育德。——《易·蛊》。
(3) 又如:振恤(赈济);振贷(赈济);振业(救济之使有产业);振穷(救助困穷的人)
(4) 挽救;救治 [remedy; save; rescue]
智困于内而政乱于外,则忘不可振也。——《韩非子·五蠹》。
(5) 又如:振理(救治);振除(救治)
(6) 抖动;摇动 [vibrate;shake]
振,动也。——《广雅·释诂一》
举若振槁。——《史记·礼书》
蛰虫始振。——《礼记·月令》
六月莎鸡振羽。——《诗·豳风·七月》
果敢而振。——《荀子·荣辱》
必振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迁我如振落叶。——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振衣裳。——清· 方苞《左宗毅公逸事》
(7) 。又如:振玉(美玉受撞击震动的声音);振讯(抖动);振掉(动摇;震动);振董(振动);振落(谓叶将枯而震之使落);振摆(抖动)
(8) 举起;挥动 [hold up; brandish]
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
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李陵《答苏武书》。
(9) 又如:振羽(鼓翅);振豪(竖起的细毛)
(10) 通“震”。震憾;震惊 [astound]
被抑枉而自诬,事无苦而振慑者,怯人也。——《抱朴子·行品》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后汉书·张衡传》
(11) 又
振声激扬。
振之以威怒。——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2) 又如:振主(臣下震动君主);振色(震怒变色);振怒(震怒);振恐(震惊;恐惧);振悚(震惊)
(13) 整治,整顿 [reorganize]
班师振旅。——《书·大禹谟》。
(14) 又如:振兵(整顿部队);振旅(整顿部队);振饬(整顿);振举(整顿恢复);振核(整顿考核);振容(整容);振饰(整理修饰)
(15) 振作;奋起 [stir oneself to action]
蹶而不复振。——宋· 苏轼《教战守》。
(16) 又如:振顿(振作);振举(振作;整顿);振矜(振作;自尊);振起(兴起;奋起)
(17) 消除 [abandon]
贤者死忠以振疑,百姓寓焉。——《管子》。
(18) 又如:振耻(除去耻辱);振蛊(清除积弊)
(19) 发出;生长 [sprout; grow]
木体实而花萼振。——刘勰《文心雕龙》
◎ 振的拼音: zhèn
名
姓
振臂、振臂一呼、振怖、振颤、振荡、振动、振奋、振幅、振救、振恐、振聋发聩、振慑、振刷、振兴、振翼、振振有辞、振子、振作
落的拼音:là(ㄌㄚˋ)
⒈ 丢下,遗漏:丢三落四。落了一个字。
落的拼音:luò(ㄌㄨㄛˋ)
⒈ 掉下来,往下降:降落。落下。零落(a.叶子脱落,如“草木落落”;b.衰败,如“一片落落景象”;c.稀疏,如“枪声落落”)。脱落。落叶。落泪。落潮。落英。落日。落体。落座。陨落。落井下石(形容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落雁沉鱼。叶落归根。
⒉ 衰败:没(mò )落。破落。衰落。沦落。流落。落泊(a.潦倒失意;b.豪迈,不拘束,均亦作“落魄(bó )”)。
⒊ 遗留在后面:落后。落伍。落选。
⒋ 停留,留下:落户。落荒。落笔。落款。
⒌ 停留或居住的地方:村落。部落。院落。
⒍ 归属,得到某种结果:落得。落空。
⒎ 陷入不利境地:落网。落难(nàn )。
⒏ 古代宫室建成时举行的祭礼,现泛指建筑物完工:落成。
⒐ 稀少:疏落。稀稀落落。
⒑ 屋檐上的滴水装置(俗称“檐滴水”):“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⒒ 死亡:殂落。
⒓ 〔落落〕a.豁达,大方,如“落落大方”;b.孤独,不苟合,如“落落寡合。”
⒔ 篱笆:“凿井浚渠,缚落锄园。”
落的拼音:lào(ㄌㄠˋ)
⒈ 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枕”、“落炕”等。
落字UNICODE编码U+843D,10进制: 33853,UTF-32: 0000843D,UTF-8: E8 90 BD。
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落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茖
be missing、decline、drop、fall、lag behind、lower
降、涨、起
形声:从艹、洛声
fall, drop; net income, surplus
详细解释◎ 落的拼音: là
〈词性:动〉
(1) 丢了,漏掉 [be missing]。如:丢三落四;这里落了两个字
(2) 忘了拿,没注意取 [forget to bring sth.;leave sth.]。如:我忙着出来,把票落在家里了
(3) 落后 [lag behind]。如:落下很远;落在后面
(4) 没有上,误 [miss]。如:落了一个星期的课
(5) 另见 lào;luō;luò
◎ 落的拼音: lào
〈词性:名〉
曲艺名。北方对“莲花落”的俗称。又泛指各种曲艺杂耍 [laozi,Lotus laozi]。如:落子馆(演北方曲艺杂耍的场所)
◎ 落的拼音: lào
〈词性:动〉
(1) 捞,赚 [earn]
把东西开个花账儿,落他二三两银子。——《西游记》
(2) 又如:落褒贬(落下不是);落亏欠(欠下人情债)
(3) 脱落;退去 [fade]。如:落后(退色)
(4) 错失 [fault]。如:落枕(又名失枕。因睡觉时受寒或枕枕头的姿势不合适,以致脖子疼痛,转动不便)
(5) 倒,倒下 [fall]。如:落炕(方言。病得不能起床)
(6) 另见 là;luō;luò
落儿、落价,落价儿、落架、落炕、落色、落头、落子、落子
◎ 落的拼音: luō
(1) ——“大大落落”( dàda-luōluō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
(2) 另见 là;lào;luò
◎ 落的拼音: luò
〈词性:动〉
(1) (形声。从艸,洛声。本义:叶落,花落)
(2) 同本义 [wither or fall]
落,凡草曰零,木曰落。——《说文》
草木黄落。——《礼记·月令》
及荣华之未落兮。——《楚辞·离骚》
唯草木之零落兮。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卫风·氓》
人闲桂花落。——唐· 王维《鸟鸣涧》
落英缤纷。——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叶落树下。——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纷堕如落叶。——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落红(落花);落花媒人(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撮合人);落英缤纷(落地零乱的样子);落木(落叶);落花时节(指暮春季节)
(4) 脱离;脱身 [separate one-self from;break away from]。如:落荒而走(逃离战场,奔向荒野)
(5) 泛指下落;下坠 [descend;fall]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牙齿半落左耳聋。——杜甫《复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其印自落。——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鸡鸣月落。——明· 魏禧《大铁椎传》
贼应声落。
(6) 又如:贼应声落;落土(指太阳或月亮下山);落山(指太阳下山);落羽(指受伤坠地的鸟);涨落;落生(射落生灵,即猎取鸟类);落帽(帽子为风吹落);落絮(落下的丝絮。比喻飘落的柳絮;比喻飘落的雪花);落潮(退潮);落雁沉魚(形容女子貌美所用之詞);落坐(坐下);落台(下台;了結);落地罩(可以坠到地面的帷幕)
(7) 掉进;掠? [fall into]
不可落于敌人之手。——清· 全祖望《梅花岭記》
几落贼手死。——宋· 文天祥《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8) 又如:落局(落入骗局);落夜(入夜)
(9) 耽误;荒废 [delay;hold up]
夫子阖行邪?无落吾事。——《庄子·天地》
(10) 又如:落索(萧索);落然(荒废的样子)
(11) 衰败 [decay; decline; wane]
盛而不落者,未之有也。——《管子·宙合》
(12) 又如:落漠(落拓,潦倒);落羽(羽毛摧落。比喻失意);落薄(落魄;潦倒失意);落拓(落魄;穷困失意;放荡不羁);落膘(指牲畜变瘦)
(13) 除去;特指免去职务等 [remove sb. from office;dismiss]。如:落台(卸去公职)
(14) 止息;停留;亦指留下 [stop;stay]
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红楼梦》。又如:落市(歇市,停止营业);落草(停止);落夜(住宿,过夜)
(15) 遗留在后面 [lag behind]。如:落卷(没有录取的卷子);落名(考试落第);落脚货(剩下来的布头零碎)
(16) 归属 [belong to]。如:落着(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落台(結束,告一段段)
(17) 得到 [get;obtain]
俺若是一心行正,落一个万古名扬。——《射柳捶丸》
(18) 又如:落不的(得不到);落来(得到某种结果);落定(成为定局);落保(担保)
(19) 克扣,中饱钱财 [fish for;gain]。如:落钞(经手银钱时私下克扣一小部分);落腰(收进腰包);落阁(中饱私囊;从中渔利);落钱(侵吞经手钱财)
(20) 古代宫室建成时举行祭礼 [be completed]
楚子成 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左传·昭公七年》
(21) 又如:落成
(22) 通“络”。羁勒,用网状物兜住 [hold sth. in place with a net]
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秋水》
成玄英 疏:“牛鼻可穿,馬首可絡。”
(23) 中医的经络系統 [system of the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原人血脉经落骨髓。——《汉书·艺文志》
◎ 落的拼音: luò
〈词性:形〉
(1) 衰败;零落;稀疏 [withered and fallen]
家贫,宾客益落。——《史記》
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落解粥(极稀的粥);落然(冷落);落堕(零落);落驿(稀疏,零落)
◎ 落的拼音: luò
〈词性:名〉
(1) 停留的地方 [whereabouts;drop]。如:落着(落著。下落,分晓);落点(指球着落的位置)
(2) 居处 [residence]
矗不知几千万落。——唐· 杜枚《阿房宫赋》
(3) 又如:院落;部落;村落
◎ 落的拼音: luò
〈词性:量〉
(1) 叠,摞 [pile]。如:公公拿着一落砖
(2) 另见 là;lào;luō
落榜、落笔、落膘、落泊、落不是、落草、落草,落草儿、落产、落场、落潮、落成、落成典礼、落的、落得、落地、落地秤、落地灯、落第、落发、落黑、落后、落后、落户、落花流水、落花生、落花时节、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落荒、落荒而逃、落籍、落价、落脚、落脚、落井下石、落空、落款、落泪、落落、落落大方、落落寡合、落马、落寞,落漠,落莫、落墨、落幕、落难、落魄、落日、落色、落纱、落实、落水、落水狗、落俗、落索、落锁、落套、落套、落体、落体、落拓、落网、落屋、落伍、落选、落叶、落叶树、落音,落音儿、落英、落葬、落帐、落职、落座
叶(葉)的拼音:yè(一ㄝˋ)
⒈ 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叶。菜叶。叶子。叶落归根。一叶知秋。一叶蔽目(喻目光短浅,常被眼前细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远处、大处。亦称“一叶障目”)。
⒉ 像叶子的:铁叶。百叶窗。
⒊ 同“页”。
⒋ 世,时期:初叶。末叶。
⒌ 姓。
叶的拼音:xié(ㄒ一ㄝˊ)
⒈ 和洽,合:叶韵。
叶字UNICODE编码U+53F6,10进制: 21494,UTF-32: 000053F6,UTF-8: E5 8F B6。
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叶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協葉
leaf、foliage、frondage、part of a hisorical period
会意:从口、从十
to harmonize, to rhyme; to unite; (borrowed for) leaf
详细解释◎ 叶的拼音: Shè
〈词性:名〉
(1) 古邑名 [She village]。在今河南省叶县南。春秋时属楚领地。汉置县。如:叶县凫(指得到皇上眷念的县令)
(2) (今读 yè )姓。如: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3) 另见 yè;xié
◎ 叶的拼音: xié
〈词性:动〉
(1) 和洽。同“协” [be harmonious]
犀牛一角叶箜篌。——《老残游记》
逢吉与 李程同执政,不叶。——《新唐书》
(2) 又如:叶律(叶韵;韵律);叶韵(协韵;押韵);叶中(犹适中);叶吉(和协吉祥);叶和(和睦;和合;和谐;亦作应和);叶契(协和,配合);叶泰(协和安泰)
(3) 协助;帮助 [assist]。如:叶佐(辅佐,配合);叶齐(协力一致);叶赞(协同翊赞)
(4) 合,共同 [together]
股肱叶谋,爪牙宣力。——《旧五代史》
(5) 又如:叶力(协力;合力);叶心(同心);叶谋(合谋;共谋)
(6) 另见 yè
◎ 叶的拼音:
葉 yè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枽( yè )声。植物的叶子。“叶”,同“协”,会意字,从十从口。本是两个字。本义:草木之叶)
(2) 同本义 [leaf]
叶,草木之叶也。——《说》
其叶为胡蝶。——《列子·天瑞》。注:“散也。”
枝叶未有害。——《诗·大雅·荡》
(3) 又如:叶尖(植物学名词。叶片的尖端部位);叶序(植物学名词,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叶芽(植物学名词。与花芽相对。发育后成为茎、枝及叶的芽);叶基(植物学名词。叶片的下端靠近叶柄的部分)
(4) 比喻轻小、轻飘像叶子的东西 [leaf-like thing]
万里风波一叶舟。——李商隐《无题》
(5) 又如:百叶窗;一叶扁舟;肺叶
(6) 历史时期的分段 [part of a historical period]。如:唐朝末叶;20世纪中叶
(7) 世,代 [generation]
勋载二叶。——汉《太尉刘宽碑》
继德前叶,清和挺懿。——汉《豫州从事孔褒碑》
李势在 蜀既久,承藉累叶。——《世说新语》
(8) 又如:叶语(世代相传说)
(9) 量词。轻薄物体的计量单位。如:叶叶(片片)
(10) 古邑名 [Ye village],在今河南叶县南
公爱班固而忽 崔骃,此 叶公之好龙也。(叶公:本名沈诸梁,楚国贵族,叶是他的封地。)——《后汉书·崔骃传》
(11) 姓
(12) 另见 xié
叶斑病、叶柄、叶蜂、叶公好龙、叶红素、叶猴、叶黄素、叶绿素、叶轮、叶落归根、叶落知秋、叶脉、叶面、叶片、叶鞘、叶肉、叶酸、叶甜菜、叶序、叶叶、叶腋、叶枝、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