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如锥画沙的意思

zhuīhuàshā

如锥画沙



拼音rú zhuī huà shā

注音ㄖㄨˊ ㄓㄨㄟ ㄏㄨㄚˋ ㄕㄚ

解释象用锥子在沙上画出来似的。形容书法笔力匀整而不露锋芒。

出处宋·姜夔《续书谱·用笔》:“用笔……如锥画沙……欲其匀面藏锋。”

用法作谓语;用于书法。

感情如锥画沙是中性词。

繁体如錐畫沙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ㄖㄨˊ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VKG  仓颉  VR  郑码  ZMJ  四角  46400  结构  左右电码  1172  区位  4071  统一码  5982  笔顺  フノ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如的拼音:rú(ㄖㄨˊ)  

⒈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⒉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⒊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⒋ 到,往:如厕。

⒌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⒍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⒎ 与,和:“公如大夫入”。

⒏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⒐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⒑ 表示举例:例如。

⒒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⒓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⒔ 姓。

统一码

如字UNICODE编码U+5982,10进制: 22914,UTF-32: 00005982,UTF-8: E5 A6 82。

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如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according to、as、as if、for instance、like、such as

造字法

会意:从女、从口

English

if, supposing; as if; like, a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如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 同本义 [follow]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4) 好像, 如同 [like;as if]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青睐);如许(似这般);如今晚儿(现在);如许豚犊(这样的不肖之子);如应如响(十分灵验)

(6) 比得上,及 [can be compared with]

不如无生。——《诗·小雅·苕之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7) 又如:我不如他

(8) 去,往 [go]

如,往也。——《尔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如扬州过 瓜洲扬子桥。——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遭遇,际遇 [meet]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因于名场。——《聊斋志异》

(10) 表示举例 [for instance;for example;such as]。如:大文学家、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工人都很勤劳,如挖土

(11) 相敌;抵挡 [resist]

夫宋之不足如 梁也,寡人知之矣。——《战国策》

(12) 应当 [should]

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

词性变化

如的拼音:   

〈词性:介〉

(1) 按照 [in accordance with;comply with]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2) 又如:如详缴(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且准予销案);如律令(按照法令执行。是古代檄文、诏书结尾用语);如式(按照规矩)

如的拼音:   

<连>

(1) 假如,如果 [if]

如,若也。——《广雅》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阳货》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2) 又如:如有不妥,请予指正;如不修改,未免粗糙;如使(假使;倘若)

(3) 与,和 [and]

公如大夫入。——《仪礼》

(4) 或——表示选择关系 [or]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5) 而——表示连接 [but]

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夜中,星陨如雨。——《春秋》

(6) 则——表示结果 [then]。如:如许;如是

如的拼音:   

〈词性:助〉

(1) 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论语·述而》

褎如充耳。——《诗·邶风·旄丘》

屯如,乘马班如。——《易·屯卦》

孔子三月如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上》

(2) 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3) 相当于“乎”

善如尔之问也。——《礼记》

常用词组

如臂使指、如常、如潮涌至、如出一辙、如初、如此、如此而已、如此这般、如次、如弟、如堕五里雾中、如堕烟海、如法、如法炮制、如风过耳、如故、如果、如何、如虎添翼、如花似锦、如花似玉、如画、如火如荼、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如箭在弦、如胶似漆、如今、如旧、如君、如来佛、如狼似虎、如雷贯耳、如临大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芒在背、如梦初醒、如鸟兽散、如期、如其、如泣如诉、如日方升、如日中天、如入无人之境、如若、如丧考妣、如上、如实、如使、如是、如释重负、如数家珍、如数、如汤沃雪、如同、如晤、如下、如心、如兄如弟、如许、如一、如仪、如蚁附膻、如意、如意算盘、如饮醍醐、如蝇逐臭、如影随形、如鱼得水、如鱼离水、如愿、如愿以偿、如醉如痴、如坐针毡

  拼音  zhuī   注音  ㄓㄨㄟ   繁体    
部首  钅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QWYG  仓颉  OPOG  郑码  PNI  四角  80715  结构  左右电码  6923  区位  5522  统一码  9525  笔顺  ノ一一一フ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锥(錐)的拼音:zhuī(ㄓㄨㄟ)  

⒈ 一头尖锐,可以扎窟窿的工具:锥子。针锥。锥处囊中(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喻有才智的人终能显露头角)。锥刀之末(喻微小的利益。亦作“锥刀之利”)。

⒉ 像锥子的东西:毛锥(毛笔)。改锥。

⒊ 用锥子形的工具钻:锥探。

统一码

锥字UNICODE编码U+9525,10进制: 38181,UTF-32: 00009525,UTF-8: E9 94 A5。

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锥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rick、wimble

造字法

形声:从钅、隹声

English

gimlet, awl, drill, auger; bo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锥的拼音:

zhuī  

〈词性:名〉

(1) (形声。从金,隹( zhuī  )声。本义:钻孔的工具)

(2) 同本义 [awl]

锥,锐也。——《说文》

锥,利也。——《释名·释用器》

引锥自刺其股。——《战国策·秦策一》

锥之处囊中。——《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3) 又如:锥刀(用以雕刻的锥形小刀。比喻微小);锥矢(一种税利的短箭);锥囊(锥处囊中);锥行衰(立锥形);锥行之陈(前尖如锥的阵形);锥毛(喻细微之物);锥刀之末(比喻微小利益,也比喻小事)

(4) 形如尖锥的东西[anything resembling an awl]

疾如锥矢。——《淮南子·兵略》。注:“金镞翦羽之矢也。”

冰销田地芦锥短,春入枝条柳眼低。——元稹《寄乐天诗》

(5) 又如:改锥;玄武岩锥;寄生熔岩锥;重力锥;视锥;生长锥;受精锥;测温锥

词性变化

锥的拼音:

zhuī  

〈词性:动〉

(1) 用锥刺 [stab with awl]

苏生患睡,亲锥其股。——《新论》

(2) 又如:锥股(本苏秦夜读用锥自刺其股以解除睡意的故事。后用以比喻发愤求学);锥书(装订书籍)

常用词组

锥处囊中、锥刀之末、锥度、锥体、锥突、锥子

  拼音  huà   注音  ㄏㄨㄚˋ   繁体    
部首  田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GLBJ  仓颉  MUW  郑码  AKZI  四角  10772  结构  下三包围电码  3973  区位  2713  统一码  753B  笔顺  一丨フ一丨一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画(畫)的拼音:huà(ㄏㄨㄚˋ)  

⒈ 绘图:绘画。画图。画像。画地为牢。画脂镂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一融化就都没有了,喻劳而无功)。

⒉ 图像:画面。画片。画坛。画板。画卷(juàn   )(a.成卷轴形的画;b.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画外音。图画。诗中有画。

⒊ 写,签押,署名:画到。画卯。画押。画供。

⒋ 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比画。指手画脚。“曲终收拨当心画”。

⒌ 字的一笔称一画:笔画。

⒍ 同“划1”。

统一码

画字UNICODE编码U+753B,10进制: 30011,UTF-32: 0000753B,UTF-8: E7 94 BB。

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画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畫畵

汉英互译

describe、draw、fecit、paint、painting、pictur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a painting, picture, drawing; to dra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画的拼音:

huà  

〈词性:动〉

(1)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   ),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2) 同本义 [divide]

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说文》

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

画壄分州。——《汉书·地理志上》

(3) 又如:画野分疆(划分疆域而治);画土分贡(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天子划分封地给诸侯,诸侯定期向天子朝贡);画地(在地上画界线);画界(划定疆界)

(4) 绘画;作画 [draw;paint]

为蛇画足。——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善画者多工书。——蔡元培《图画》

善画者或兼建筑。

(5) 又如:画学(绘画的学问);画壁(在墙壁上作画);画革(在皮革上书写);画癖(喜爱绘画艺术成癖)

(6) 用画装饰的或以图案等装饰的 [be decorated with paintings or pictures]。如:画桥(彩饰的桥梁);画烛(有彩饰的蜡烛);画楼(彩饰的楼);画刹(有彩绘装饰的佛寺)

(7) 签署;签押 [sign]。如:画敕(画押);画可(帝王在奏章上批可字,表示允准可行);画卯(旧时官署规定卯时开时办公,史胥差役按时赴官署签到)

(8) 书写文字。亦特指写出带有标记性的文字 [write] 。如:画灰(在灰上写字);画沙(古代书家以为笔锋如锥画沙,方为高妙);画沙印泥(古代书法家推崇的一种用笔方法);画札(写字);画拉(方言。写)

(9) 比画 [gesticulate]。如:指手画脚;画符(道士用咒语画成符录);指天画地

(10) 截止;停止 [stop]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何晏集解引 孔安国曰:“画,止也……自女自止耳,非力极。”

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汉· 扬雄《法言》。 李轫注:“画,止。”

(11) 谋划;策划 [plan;plot]

画,计也,策也。——《说文》

孝公平画。——《商君书·更法》

助画方略。——《资治通鉴》

(12) 又如:画策(计划;筹划);划事(筹划事情);画制(筹画制度);画计(谋画)

(13) 通“化”。教化 [educate]。如:画外(化外,指政令教化所不及之地)

(14) 横划过去 [a horizontal stroke]

曲终收拨当心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词性变化

画的拼音:

huà  

〈词性:名〉

(1) 成品画 [drawing;painting;picture]

画果真邪。——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不设色之画。——蔡元培《图画》

中国之画。

西人之画。

(2) 又如:画本(泛指画册);画卷(裱后带轴的长幅图画)

(3) 计策;计谋 [plot;plan]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柳宗元《封建论》

(4) 一个不中断、不停顿的挥笔动作 [stroke]。如:“人”字有两画

(5) 书法的横笔 [horizontal stroke in a Chinese character]。如:他姓王,三画王

(6) 皱纹;纹缕 [veins;lines]。如:画石(有纹理的石头)

常用词组

画板、画报、画笔、画饼、画饼充饥、画布、画册、画地而趋、画地为牢、画舫、画符、画幅、画稿、画稿、画工、画虎类狗、画家、画架、画匠、画境、画卷、画刊、画框、画廊、画龙点睛、画卯、画眉、画面、画皮、画片、画谱、画人、画蛇添足、画室、画士、画坛、画帖、画图、画图、画外音、画像、画像、画押、画影图形、画苑、画院、画展、画轴、画字

  拼音  shā shà   注音  ㄕㄚ ㄕㄚˋ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ITT  仓颉  EFH  郑码  VKM  四角  39120  结构  左右电码  3097  区位  4119  统一码  6C99  笔顺  丶丶一丨ノ丶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沙的拼音:shā(ㄕㄚ)  

⒈ 非常细碎的石粒:沙子。沙石。风沙。沙尘。沙砾(沙和碎石块)。沙漠。沙丘。沙滩。沙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沙暴。沙浴。沙疗。沙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⒉ 像沙的东西:沙糖。豆沙。沙瓤。

⒊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沙哑。

⒋ 姓。

其他字义

沙的拼音:shà(ㄕㄚˋ)  

⒈ 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统一码

沙字UNICODE编码U+6C99,10进制: 27801,UTF-32: 00006C99,UTF-8: E6 B2 99。

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and、hoarse

造字法

会意:从氵、从少

English

sand, gravel, pebbles; granulat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沙的拼音: shā  

〈词性:名〉

(1) (会意。从水,从少。《说文》:“水少沙见。”金文字形,左边是水,右边“少”象沙粒形。本义:极细碎的石粒)

(2) 同本义 [sand]

沙,水中散石也。——《说文》。字亦作砂。

于沙。——《易·需》。荀注:“水中之刚。故曰沙。”

剽土之次曰五沙。五沙之状,粟焉。如屑尘厉。——《管子·地员》

白沙山广员三百里。尽沙也。——《北山经》

红壁丹沙。——《楚辞·招魂》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李白《古风》

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又如:沙芦(泥沙里的芦苇);沙砾(细沙和碎石。也作砂砾);沙坛(沙祭坛);沙路;沙堤;沙痕(沙上的痕迹);沙泉(沙上涌出的泉水);沙府(铺沙的墓穴)

(4) 沙滩。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sandy beach]

凫鷖在沙。——《诗·大雅·凫鷖》

(5) 又如:沙线(地图上表明航道上暗滩的虚线);沙涂(沙泥沉积而成的浅滩);沙步(沙滩边渡口);沙洪(由流沙淤积而成的大暗滩);沙路(沙滩上的路;沙石路);沙际(沙滩或沙洲边);沙屿(沙滩和小岛);沙碛(沙滩;沙洲)

(6) 沙地;水边可耕之地 [beach field]。如:沙民(沙田上耕作的民丁);沙丁(沙田民户中的丁男);沙裙(沙田边缘的荒地);沙压(被流沙覆盖的耕地);沙坑(流沙淤积的洼地);沙埚(低洼的沙地);沙荒地(由大风或洪水带来大量沙粒而形成的不能耕种的沙地)

(7) 沙漠 [desert]。如:沙衍(沙漠);沙度(越过沙漠);沙莽(广阔的沙地,大漠);沙朔(北方沙漠之地,塞北);沙陲(边陲沙漠之地);沙区(沙漠地区);沙西(泛指远方沙漠地带以西的地区);沙外(大漠以北);沙塞(沙漠边塞);沙塞子(生长在塞外沙漠地带的胡人)

(8) 由蒸制或研磨所制的调匀的食品 [paste]。如:豆沙

(9) 姓。如:沙三(泛指人名。在元剧中和“五留”同用。犹言“张三”、“李四”)

(10) 古有时通“纱”。指绢之轻细者 [yarn]

素沙者今之白缚也,……今世有沙縠者,名出于此。——《周礼·天官·内司服》郑注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词性变化

沙的拼音: shā  

〈词性:形〉

(1) 沙哑的,嘶哑的 [hoarse]。如:沙喉咙(嘶哑的嗓子);沙嗄(沙涩。嘶哑不圆润)

(2) 粗糙 [coarse;crude;rough]。如:沙壳子(质粗劣的小铜钞);沙模儿铜钱(即沙钱,质地粗劣的小铜钱);沙涩(粗糙)

(3) 粗野;粗俗 [rude;boorish;vulgar]。如:沙块(粗野之人)

(4) 颗粒松散如沙状 [granulated]。如:沙糖;沙瓤(呈细粒状的松散瓜瓤)

(5) 〈词性:方〉∶雌性的 [female]。如:沙牛

(6) 另见 shà  

常用词组

沙坝、沙包、沙暴、沙蚕、沙场、沙尘、沙虫、沙船、沙袋、沙丁鱼、沙发、沙肝儿、沙锅、沙害、沙化、沙荒、沙皇、沙礁、沙金、沙坑、沙拉、沙里淘金、沙砾、沙龙、沙门、沙弥、沙漠、沙鸥、沙盘、沙丘、沙瓤、沙色、沙沙、沙沙声、沙参、沙石、沙滩、沙田、沙土、沙文主义、沙哑、沙眼、沙涌、沙原、沙灾、沙蚤、沙质、沙洲、沙柱、沙嘴

基本词义

沙的拼音: shà  

〈词性:动〉

(1) 〈词性:方〉∶摇动,使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shake]。如:把米里的稗子沙一沙

(2) 另见 shā  

成语首拼